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小学语文教材研究

中小学语文教材研究

黑龙江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汉语言文学教育(050113)专业(独立本科段)中小学语文教材研究考试大纲(课程代码 7825)黑龙江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办公室二○○九年十月适用专业:汉语言文学教育(独立本科段)课时:60课时一、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中小学语文教材研究是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汉语言文学教育(本科)专业开设的专业必修课程。

它是一门以系统阐释语文教材编制与使用的基本理论和实践问题为内容的应用理论学科。

本课程重在考查应考者对语文课程、语文教材及教学理论的掌握与运用,使其提高对语文教育及其改革的认识能力和语文教学的实践能力。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本课程的必备前修课为:中国古代文学与教育现当代文学与教育外国文学与教育美学与美育阅读与写作专论等通过本课程的各环节教学,在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方面,应达到下列要求:1、掌握中小学语文课程改革与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明确中小学语文教材编写的基本原理。

2、掌握语文教材钻研的程序与方法,培养提高学生使用语文教材的能力。

3、掌握语文教学设计中教材处理的原则与方法,从而提高教学效率三、课程内容及考核目标第一章中小学语文课程及其资源(3课时)(一)学习目的与要求目的:总体了解中小学语文课程及课程资源的一些基本理论。

要求:重点掌握语文课程的性质、目标、课程资源、语文教材等基础知识与基本理论。

难点是正确认识与把握语文课程的性质和目标。

(二)学习内容第一节中小学语文课程的性质和目标(1课时)第二节中小学语文课程资源与教材(2课时)(三)考核的知识点与考核要求1、“语文”课程名称的含义、语文课程的目标、课程资源、语文教材等基本概念的内涵、外延,要达到“识记”层次。

2、语文课程的本质属性、重要属性,语文课程目标的特点,语文课程资源与语文教材的关系。

要达到“理解”层次。

3、语文课程目标设计、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要达到“简单应用”层次。

第二章语文教科书概述(3课时)(一)学习目的与要求目的:对语文教科书的内容、功能、类型、特点及编写理论有比较系统的认识。

要求:重点掌握现行语文教科书的内容、功能;难点是对分编型、合编型教科书各自优势与劣势的认识及正确运用。

(二)学习内容第一节语文教科书的内容和功能(2课时)第二节语文教科书的构成及其类型(1课时)(三) 考核知识与考核要求1、语文教科书构成要素、分编型教科书、合编型教科书。

要达到“识记”层次。

2、现行语文教科书的内容、功能,两种结构类型教科书的关系。

要达到“理解”层次。

3、“阅读”、“写作”教材的使用。

要达到“简单应用”层次。

第三章第四章第六章中小学语文教科书的钻研(3课时)(一)学习目的与要求目的:明确钻研语文教科书的意义,掌握钻研的程序及方法,培养研究语文教材的能力。

要求:重点掌握钻研语文教科书的一般程序及主要方法。

(二)学习内容第一节语文教科书钻研的意义及特点(1课时)第二节语文教科书钻研的程序和方法(2课时)(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1、语文教科书钻研的意义。

达到“识记”层次。

2、语文教科书钻研的特点。

达到“理解”层次。

3、语文教科书钻研的一般程序。

达到“简单应用”层次。

第七章识字与写字教材研究(4课时)(一)学习目的与要求目的:理解识字写字教材的理论要求:重点掌握识字与写字课程目标分析;难点是关于“呈现”和“使用”。

(二)学习内容第一节识字与写字课程目标的说明与分析(1课时)第二节识字与写字内容在教材中的呈现(1课时)第三节识字与写字教材的使用(2课时)(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1. 识字与写字目标要求达到“识记”层次。

2.“分析”要求达到“理解”层次。

3.“呈现”要求达到“识记”和“理解”层次。

4.“使用”要求达到“简单应用”和“综合应用”层次。

第八章口语交际教材研究(4课时)(一)学习目的与要求目的:理解口语交际教材理论。

要求:重点掌握口语交际教材的目标分析;难点是关于“呈现”和“使用”。

(二)学习内容第一节口语交际课程目标的说明与分析(1课时)第二节口语交际内容在教材中的呈现(1课时)第三节口语交际教材的使用(2课时)(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1. 口语交际课程目标要求达到“识记”层次。

2. 口语交际目标分析要求达到“识记”和“理解”层次。

3.“呈现”与“使用”要求达到“简单应用”和“综合应用”层次。

第九章写作教材研究(4课时)(一)学习目的与要求目的:理解写作教材理论。

要求:重点掌握写作教材的目标分析和呈现;难点是“使用”。

(二)学习内容第一节写作课程目标的说明与分析(1课时)第二节写作内容在教材中的呈现(1课时)第三节写作教材的使用(2课时)(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1. 写作课程目标要求达到“识记”层次。

2. 写作内容的呈现要求达到“识记”和“理解”层次。

3. 写作教材的使用要求达到“简单应用”和“综合应用”层次。

4. 写作目标分析要求达到“理解”和“简单应用”层次。

第十章语文综合性学习教材研究(4课时)(一)学习目的与要求目的:理解语文综合性学习教材理论。

要求:重点掌握语文综合性学习目标分析;难点是关于“呈现”与“使用”。

(二)学习内容第一节语文综合性学习课程目标的说明与分析(1课时)第二节语文综合性学习内容在教材中的呈现(2课时)第三节语文综合性学习教材的使用(1课时)(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1. 语文综合性学习课程目标要求达到“识记”层次。

2. 目标分析与“呈现”要求达到“识记”与“理解”层次。

3. 关于“使用”要求达到“简单应用”与“综合应用”层次。

第十一章语文课文的读解(4课时)(一)学习目的与要求目的:了解课文读解的理论,培养研读课文、设计教学的能力。

要求:重点掌握读解语文课文的程序及方法。

难点是正确读解实用文章和文学作品两类具有不同特点。

(二) 学习内容第一节语文读解的基本理论(2课时)第二节课文读解的过程及方法(2课时)(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1、课文读解的本质、特点、意义、要求。

要达到“识记”层次。

2、课文读解的几种主要理论。

要达到“理解”层次3、课文读解的一般过程。

要达到“简单应用”层次4、课文读解的重要方法,及对具体课文的读解。

要达到“综合应用”层次第十二章实用文章教材研究(4课时)(一)学习目的与要求目的:理解关于实用文章的教材理论。

要求:重点掌握实用文章分析方法;难点是关于方法的使用。

(二)学习内容第一节记叙文教材研究(1课时)第二节说明文教材研究(1课时)第三节议论文教材研究(2课时)(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1. 实用文章有关知识要求达到“识记”层次。

2. 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特点要求达到“识记”和“理解”层次。

3. 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的分析,要求达到“简单应用”和“综合应用”层次。

第十三章文学作品教材研究(3课时)(一)学习目的与要求目的:总体了解文学作品读解的特点和文学作品读解的方法,并了解文学作品阅读教学的实施策略。

要求:重点掌握文学作品读解的特点,文学作品读解的方法,文学作品阅读教学的实施策略;难点是掌握文学作品读解的方法。

(二)学习内容第一节文学作品读解的特点(1课时)第二节文学作品读解的方法(1课时)第三节文学作品读解与阅读教学策略(1课时)(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1、文学作品、读解、知人论世、以意逆志、读者理论、作者理论、文本理论、期待视野,要求达到识记层次。

2、文学作品的读解特点,要求达到理解层次与简单应用层次。

3、文学作品的读解方法,要求达到理解层次与简单应用层次。

第十四章诗歌教材研究(3课时)(一)学习目的与要求目的:总体了解诗歌的文体特点,诗歌教材的读解要领,运用诗歌教材读解规律,进行教学设计。

要求:重点掌握诗歌教材的文体特点,诗歌教材的读解要领,能根据诗歌教材的文体特点及读解要领进行诗歌教材阅读教学研究。

难点是运用诗歌教材读解要领进行实践研究。

(二) 学习内容第一节诗歌教材概述(1课时)第二节诗歌教材研究示例(2课时)(三) 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1、诗歌、意境、诗眼、移情、意象的概念,要求达到识记层次。

2、诗歌的文体特点、诗歌的分类、意境与神韵的关系、意境与诗眼的关系、诗眼的类型、意象的含义和作用、意象和意境的关系、要求达到识记与简单应用层次。

3、传统诗歌意境的含义、诗歌意境的读解要领、古代诗歌教材的读解实践、现代诗歌的读解实践,要求达到综合应用层次。

第十五章散文教材研究(3课时)(一)学习目的与要求目的:总体了解散文的文体特点,散文教材的读解要领,运用散文教材读解规律,进行教学设计。

要求:重点掌握散文教材的文体特点,诗歌教材的读解要领,能根据散文教材的文体特点及读解要领进行散文教材阅读教学研究。

难点是运用诗歌教材读解要领进行实践应用。

(二)学习内容第一节散文教材概述(1课时)第二节散文教材研究示例(2课时)(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1、散文、寓情于景、寓情于事、寓情于理、形散神不散、托物言志、接近联想、类比联想、对比联想、辐射联想的含义,要求达到识记层次。

2、散文文体的特点、散文的结构特点、散文内容特点、散文的分类,要求达到识记与简单应用层次。

3、散文的读解要领、各种类型散文的读解实践,要求达到综合应用层次。

第十六章小说教材研究(3课时)(一)学习目的与要求目的:总体了解小说的文体特点,小说教材的读解要领,运用小说教材读解规律,进行教学设计。

要求:重点掌握小说教材的文体特点,小说教材的读解要领,能根据小说教材的文体特点及读解要领进行小说教材阅读教学研究。

难点是运用小说教材读解要领进行实践应用。

(二)学习内容第一节小说教材概述(1课时)第二节小说教材研究示例(2课时)(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1、小说、小说的三要素、肖像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侧面描写、概括描写,要求达到识记层次。

2、小说的基本特点、小说的分类、小说中的情节与其他叙事类体裁的文学作品的情节的区别、小说中心理描写的方式、小说的情节与典型性格的关系、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要求达到识记与简单应用层次。

3、小说的读解要领、小说的读解实践,要求达到综合应用层次。

第十七章戏剧教材研究(3课时)(一)学习目的与要求目的:总体了解戏剧的文体特点,戏剧教材的读解要领,运用戏剧教材读解规律,进行教学设计。

要求:重点掌握戏剧教材的文体特点,戏剧教材的读解要领,能根据戏剧教材的文体特点及读解要领进行戏剧教材阅读教学研究。

难点是运用戏剧教材读解要领进行实践应用。

(二)学习内容第一节戏剧教材概述(1课时)第二节戏剧教材研究示例(2课时)(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1、戏剧、剧本、台词、舞台说明、悲剧、喜剧、正剧、戏剧情节、戏剧场面、戏剧结构、戏剧冲突,要求达到识记层次。

2、剧本的特点,戏剧文学的分类、要求达到识记与简单应用层次。

3、戏剧情节结构读解、戏剧人物形象读解、戏剧教材读解实践,要求达到综合应用层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