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5思修复习题目

2015思修复习题目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5考试复习题绪论1.大学生如何尽快适应大学生活?(1)认识大学生活的特点,充分认识学习要求的变化,生活环境的变化,社会活动的变化。

(2)提高独立生活的能力,确立独立生活意识,虚心求教,细心体察,大胆实践,不断积累生化经验。

(3)树立自主,全面,创新的学习理念。

(4)培养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优良学风。

2.大学的学习理念和优良学风是什么?(1)学习理念:自主学习理念,全面学习理念,创新学习理念,终生学习理念。

(2)优良学风:勤奋,严谨,求实,创新。

3.如何理解道德和法律的关系?(1)思想道德与法律都是调节人的思想行为,协调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道德与法律共同发挥作用。

(2)思想道德为法律制定,发展和完善提供价值准则,是法律正义性,合理性的重要基础。

(3)法律为思想道德建设提供了制度保障,并推动思想道德的传播与践行。

4.简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

大学生为什么要自觉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基本内容: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2)为什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引领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基本途径,为大学生加强自身修养,锤炼优良品德指明了努力方向。

5.谈谈你对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内涵的理解。

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是人的基本素质。

思想道德素质是人们的思想观念、政治立场、价值取向、道德情操和行为习惯等方面素养和能力的综合体现,反映着一个人的思想境界和道德风貌。

法律素质是指人们掌握和运用法律的素养和能力。

掌握必备的法律知识,树立必需的法律观念,拥有必要的用法、护法能力,构成了法律素质的基本要素。

第一章6.什么是理想、信念?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有什么重要意义?(1)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可能实现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2)信念是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

(3)指引奋斗目标;提供前进动力;提高精神境界。

7.联系历史和现实,谈谈如何正确理解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1)辩证看待理想与现实的矛盾;(2)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曲折性;(3)艰苦奋斗是实现理想的重要条件;8.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个人理想)与实现中国梦的关系。

(1)社会理想规定、指引着个人理想:中国梦的最大特点就是把国家、民族和个人作为一个命运的共同体,把国家利益、民族利益和每个人的具体利益都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

(2)社会理想又是个人理想的凝练和升华:大学生个人生活的追求和向往不能脱离当代中国的社会现实。

9.大学生如何做到在实现中国梦的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1)立志当高远(2)立志做大事(3)立志须躬行第二章10.中国精神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为什么要弘扬中国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

伟大的事业需要崇高的精神,崇高的精神支撑和推动着伟大的事业。

中华民的精神家园是中华民族安身立命的根本、价值认同的标识、传承发展的支撑,是推进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动力。

中国精神是兴国强国之魂,,是实现民族复兴的精神引领,是凝聚中国力量的精神纽带,是提升综合国力的重要保证。

11.什么是爱国主义?如何理解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爱国主义体现了人们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使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以及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

爱国主义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纽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

12.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为什么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大学生应该怎么做?经济全球化是当今时代发展的重要趋势。

它的发展使世界各国在经济上的联系日益紧密,同时影响到世界各国的政治和文化,对爱国主义也提出了挑战。

大力弘扬爱国主义,以宽广的眼界观察世界,以积极而理性的姿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树立三个观念:人有地域和信仰的不同,但报效祖国之心不应有差别。

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

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但不等于全球政治、文化一体化。

在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一定要保持清醒的认识,既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所提供的机遇发展自己,又坚决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尊严,按照本国国情坚持和发展自己的政治制度和民族文化。

13.联系实际谈谈做一个忠诚爱国者需要在哪些方面做出努力?(1)推进祖国统一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推进两岸交流合作,促进两岸同胞团结奋斗,反对台独分裂图谋。

(2)促进民族团结(3)增强国家安全意识确立总体国家安全观,增强国防意识,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

14.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大学生应如何真正成为改革创新的生力军。

(1)树立改革创新的自觉意识树立突破陈规陋习的自觉意识树立大胆探索未知领域的信心和勇气树立以创新创造为目标的志向(2)培养改革创新的责任感(3)增强改革创新的能力本领扎实系统的专业知识是增强改革创新能力本领的基础培养创新性思维方式是增强改革创新能力本领的前提积极投身实践是增强改革创新能力本领的关键。

第三章15.什么是人生观?人生观的主要内容是什么?(1)人生观是人们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

(2)人生观的主要内容包括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三个方面。

16.大学生如何用科学高尚的人生观指引人生,从而防止错误和腐朽的人生观?人生当务实,人生应乐观,人生要进取。

树立正确的得失观、幸福观、生死观。

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坚决抵制各种错误思想的影响。

认清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这些错误思想观念,警惕和自觉抵制它们的腐蚀。

17.怎样理解人生价值?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是什么样的关系?人生价值是一种特殊的价值,是人们实践对于社会和个人所具有的作用和意义。

一方面,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人生自我价值的实现是个体为社会创造更大价值的前提。

另一方面,人生的社会价值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然要求,人生社会价值的实现是个体自我完善、全面发展的保障。

18.评价人生价值的标准是什么?如何实现对人生价值的正确评价?人生价值评价的根本尺度,是看一个人的人生活动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否通过实践促进历史的进步。

(劳动以及通过劳动对社会和他人作出的贡献,是社会评价人生价值的普遍标准)(1)坚持能力你有大小与贡献须尽力相统一;(2)坚持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相统一;(3)坚持完善自身和贡献社会相统一。

(2)19.结合实际谈谈大学生如何在实践中创造有价值的人生?(1)走与人民群众相结合的道路;(2)走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道路。

20.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在本质上是社会关系尤其是社会利益关系的表现形式。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归根到底是个人利益和社会整体利益的关系。

第四章21.什么是道德?道德具有哪些功能和作用?道德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它是以善恶为评价方式,主要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内心信念来发挥作用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道德的功能集中表现为,它是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及实现自律完善的一种重要精神力量。

道德的主要功能包括认识功能、规范功能和调节功能等。

道德的社会作用主要表现在:1)道德为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服务,是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2)道德对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存在有着重大的影响;3)道德通过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维护社会秩序和未定;4)道德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促进人的自我完善、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动力;5)在阶级社会中,道德是调节阶级矛盾和对立阶级之间开展阶级斗争的重要工具。

22.中华传统美德的基本精神是什么?如何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变和创新性发展?中华传统美德的基本精神:1)重视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强调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2)推崇“仁爱”原则,追求人际和谐;讲求谦敬礼让,强调克骄防矜;3)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4)追求精神境界,重视道德需要;强调道德修养,塑造理想人格。

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变和创新性发展:1)加强对中华传统美德的挖掘和阐发;2)用中华传统美德滋养社会主义道德建设;3)以开放的胸怀和视野吸收借鉴人类文明的有益道德成果。

23.中国革命道德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为什么说大力弘扬中国革命道德仍然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中国革命道德的主要内容:1)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2)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3)始终把革命利益放在首位;4)树立社会新风,建立新型人际关系;5)修身自律,保持节操。

发扬光大中国革命道德:1)有利于加强和巩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与信念;2)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3)有利于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4)有利于培育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抵制腐朽思想的侵蚀。

24.如何正确认识和理解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与原则?(一)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

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人际关系的客观要求;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要求;为人民服务体现着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先进性要求和广泛性要求的统一。

(二)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原则。

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强调国家利益、社会整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辩证统一;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强调国家利益、社会整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强调重视和保障个人的正当利益。

第五章25.简述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

请联系实际,谈谈大学生应当如何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答:(1)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

(2)自觉遵守社会公德:认真学习社会公德规范;自觉培养社会公德意识;努力提高践行社会公德的能力。

(3)26.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大学生应该树立怎样的择业观和创业观?答:(1)基本要求: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2)择业观:树立崇高职业理想,重视人生价值的实现;服从社会需要,重视长远利益;打下坚实基础,做好充分准备。

(3)创业观:要有积极创业的思想准备;要有敢于创业的勇气;要提高创业的能力。

27.大学生如何认识恋爱与家庭中的道德要求?答:(1)恋爱中:树立正确的恋爱观(不能误把友谊当爱情;不能错置爱情的地位;不能片面地或功利化地对待恋爱;不能只重过程不重后果;不能因失恋而迷失人生方向);尊重人格平等;自觉承担责任;文明相亲相爱。

(2)家庭中:树立正确的婚姻观(谨慎对待结婚成家;担当责任和履行义务;正确处理家庭关系);尊老爱幼、社区团结、男女平等、勤俭持家、夫妻和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