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未来生活方式
身体和灵魂总要有一个在路上,要么读书,要么旅行。
世界的节奏变得很快,现代生活用一种过去几千年都无法超过速度在飞速进化着,然而不管是怎样的时代,不管这个世界有多大的改变,有一样是不会变的,人需要思想。
帕斯卡尔曾在《人是能够思想的芦苇》一文中说到是思想形成人的伟大。
如何让自己成为一个有思想的人,如何让自己不变成一个行尸走肉,我的未来生活方式又该怎样?
如果我的运气足够好,我想我会安静的过完我的人生,找一份能养活自己的工作,闲暇之余陪陪爸妈,看看书,就这样走过一生。
但我想人的一生总归是不会太平稳的,我需要奋斗然与之矛盾的是我现在完全不知如何奋斗,或者说我连一个清晰的目标都没有。
在决定开始写前,我曾与一位朋友有过一次深夜彻谈,我这位朋友是我所有朋友中年龄最大的,我总喜欢听他说他的人生经历,也喜欢听他说那些教育我的话,尽管真的很难听。
我与他说了我的迷茫,他只让我自己想一个问题,我能做什么,我该做什么?我沉默了很久才回了他,活了这么十多年,没有一技之长,突然感觉自己一无是处。
他还是让我想那个问题,然后说了句,你能做的其实很多。
我突然又想到了那天上企业文化课时,老师来迟了,他与我们说了迟来的原因是因为一本书,并由此延伸了开,每堂课上,老师都会说读书的重要性。
其中有一句话我印象很深刻:当你在和人交谈时出现了你所不知道的事物,那么你就要以最快的速度去认识那样事物,这样谈话才能继续。
我觉得这不仅仅只是说的谈话,更与自生发展和进步有关。
注意自己所不知道的这只是一小部分,更有用的是读书,将知识吸收到自己的脑子里,这才是应对一切的法宝。
人之所以区别于其他生物,就在于人会思考,有思想,那这从何而来,为什么人会进步?就在于人类千百年来的积累,那些汇聚了一代又一代人智慧结晶的书籍啊!想要有更多智慧,想要不会落后,什么时候都不能停下对书籍的渴望。
明白了这点之后,事情就变得很简单了。
大一上半学期我参加过一次心理讲
座,看了一段有关一位大学生在经历迷茫低沉的生活方式后找到自己的路的小故事,那个故事结尾大学生说了一段话:我不知道自己想去做什么,但我知道不想做什么。
然后他卸载了电脑游戏,打开门走了出去。
我想他是对的。
每次上完课后,我都会很有感触,尽管我现在仍旧不知道将来要做什么,但我知道该做什么,那个开启的门我在我内心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所以一个人可以做的事真的很多,在觉得自己未来迷茫时,再觉得自己无事可干事,拿起一本书,你就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了。
有一句话叫做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我一向认为人应该有这样一种气势,去做自己想做的,就算你不知道自己想要做什么,也该多出门做些事,做的事多了,自然就知道想做什么了,有很多事都要体验过后才明白。
比如,旅行。
我想我的旅行和很多人想的是不一样的,它包括很多方面,就算只是出门绕着房子转一圈,在我看来那也是一种旅行。
我心里的旅行,是看更多的风景,同一个地方的每一天也是不同的,不因为习惯而忽略,不因为心情而视而不见,哪里都可以修身养性。
在我结束这篇文时,我未来会怎样?我不知道。
我的未来生活方式只有两点是可以确定的,一是读书,二是旅行。
至于其他的,我只能说,我没想好,我不知道,但是,我知道现在该做什么,不应该去做什么,用知识填充大脑,用旅行开阔思想,我想这也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