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名称:鱼类学课程代码:03351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目标一、课程性质与特点本课程是水产养殖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
本课程主要研究池塘养鱼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一门综合性的生产应用技术学科。
实施本课程的教学是为了满足现代养殖业对生产第一线的技术操作人员和经营人员的需要,使学生掌握池塘养殖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具有组织和指导养鱼生产,总结生产经验,推广先进技术和进行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
为学习专业知识、形成职业行为能力打下坚实基础,同时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学习本课程主要使学生掌握池塘养鱼的专业理论和应用技术;熟练掌握主要养殖鱼类的人工繁殖及鱼苗、鱼种和食用鱼各阶段的高产高效养殖技术;培养学生应用本专业知识独立解决各种鱼类繁殖和生产技术问题的能力,为学生今后从事水产养殖、渔业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要求学生重点掌握主要养殖鱼类在池塘中生长规律;池塘环境因子对鱼类影响的机理;池塘施肥的作用和原理;主要养殖鱼类人工繁殖的生物学基础理论及催产、孵化的基本原理;池塘养殖高产高效养殖技术和理论。
掌握池塘养鱼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和进展;要求学生系统地掌握池塘养鱼的理论知识,充分理解“水、种、饵、密、混、轮、防、管”八个方面的有机联系。
熟悉池塘养殖生产的全过程及家鱼人工繁殖的全过程,了解池塘养殖学的发展历史和中国特色的综合养鱼系统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及最新发展。
使学生成为农村发展、农业进步、农民增收的技术带头人。
三、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先修课程:鱼类学、水生生物学、鱼类生理学后续课程:特种水产养殖学、内陆水域鱼类增养殖、淡水捕捞学第二部分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绪论一、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绪论学习,主要掌握池塘养鱼的概念,了解我国及世界池塘养鱼的历史、现状及前景和发展趋势。
二、考核知识点和考核目标(一)池塘养鱼的概念(重点)识记:池塘养鱼的定义。
理解:池塘养鱼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我国及世界池塘养鱼的历史、池塘养鱼的发展趋势。
应用:池塘养殖生产过程的划分。
(二)健康养殖与生态养殖的概念(次重点)识记:健康养殖与生态养殖的定义。
理解:掌握健康养殖与生态养殖所具备的条件。
应用:根据养殖条件,推断所属养殖类型。
(三)健康养殖与生态养殖的概念(一般)识记:养鱼经农政全书理解:我国池塘养鱼的发展历史。
应用:正确划分我国池塘养鱼的历史阶段。
第一章池塘养鱼基础一、学习目的与要求.了解池塘的基本条件,掌握池塘水质变化规律;了解池塘环境改良方法,掌握清塘、施肥的方法以及注意事项;了解养殖鱼类的选择标准以及主要养殖鱼类的生物学特点。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池塘环境的改良(重点)识记:清塘增氧生物增氧化学增氧机械增氧补水增氧有机肥无机肥透明度理解:清塘的作用与注意事项应用:掌握用生石灰、漂白粉清塘的方法(二)池塘养鱼的基本条件(次重点)识记:鱼苗池鱼种池成鱼池亲鱼池溶解氧水生植物浮游生物底栖动物理解:无公害养殖水质要求,池塘一般参数和池塘水质要求,池塘生物与鱼类养殖生产的关系应用:根据养殖对象选择池塘类型,能够判断和改善水质。
(三)养殖鱼类选择(一般)识记:饵料转化率性逆转理解:养殖鱼类选择的标准应用:根据市场供求情况和养殖条件选择养殖鱼类第二章主要养殖鱼类人工繁殖学习目的与要求了解鱼类繁殖的一般知识,理解并掌握鱼类性腺的形态结构与分期,掌握鱼类催产的原理以及常用的催产剂种类、性质及作用,掌握主要养殖鱼类的人工繁殖和鱼苗培育技术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主要养殖鱼类的人工繁殖技术(重点)识记:雌雄鉴别追星亲鱼培育胸腔注射透明液效应时间鱼巢人工授精孵化水花出苗率理解:催产效果与亲鱼培育的关系,影响受精卵孵化的环境因素应用:熟练操作主要养殖鱼类的人工繁殖(二)鱼苗培育(次重点)识记:乌仔夏花鱼苗培育理解:鱼苗的主要生物学特性应用:根据鱼苗种类选择培育方法,做好饲养管理(三)鱼类繁殖的一般知识(次重点)识记:鱼类人工繁殖卵巢分期精巢分期繁殖力怀卵量成熟系数产卵类型催产剂理解:鱼类人工繁殖催产原理应用:亲鱼性腺发育分期和催产剂的配制第三章食用鱼健康养殖一、学习目的与要求了解鱼类无公害养殖的概念及要求,掌握鱼种饲养和成鱼饲养的基本技能和管理技术。
(一)鱼类混养(重点)识记:主养鱼与配养鱼养殖模式轮捕轮放浮头泛池理解:鱼类混养生物学基础八字精养法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应用:常用的鱼类混养模式混养的管理措施(二)鱼种饲养(次重点)识记:春片老口鱼种鱼种培育理解:鱼种的饲养管理应用:鱼种投喂与鱼种质量鉴别(三)鱼类无公害养殖要求(一般)识记:安全限量残留限量理解:无公害养殖基本概念应用:鱼饲料和渔药的使用第四章综合养鱼一、学习目的与要求了解鱼-农结合、鱼-牧结合、鱼-禽结合、渔-农-牧结合等综合养鱼模式,掌握综合养鱼的的基本方法。
二、考核知识点和考核目标(一)稻田养鱼(次重点)识记:鱼沟鱼溜理解:稻田养鱼的条件与设施,稻田养鱼的类型应用:稻田养鱼的鱼类选择和放养过程(二)综合养鱼系统的主要类型(重点)识记:渔农系统鱼牧系统综合养鱼网络理解:综合养鱼的概念及特点应用:设计一个综合养鱼场第五章工厂化养鱼一、学习目的与要求了解工厂化养鱼的基本概念、设施和工艺流程二、考核知识点和考核目标(一)工厂化养鱼的基本概念、类型和特点(重点)识记:开放式流水养鱼封闭式流水养鱼鱼池净化系统理解:工厂化养鱼原理应用:选择工厂化养鱼系统设计(二)工厂化养鱼技术(一般)识记: 生物膜水质监控理解:工厂化养鱼饲养管理应用:工厂化养鱼鱼类选择和水质控制技术第六章鱼类蓄养与运输一、学习目的与要求掌握蓄养、运输和越冬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二、考核知识点和考核目标(一)鱼类蓄养(重点)识记:水簇箱充气设备鱼类蓄养理解:暂养池水环境及其管理措施应用:鱼类蓄养的实际操作和蓄养鱼类的卫生标准(二)活鱼运输(次重点)识记:运输器具封闭式运输开放式运输理解:影响鱼类运输的因素应用:鱼类运输实际操作(三)鱼类的越冬(一般)识记: 冰下照度生物增氧理解:鱼类越冬的原理和管理应用:鱼类越冬的基本方法第三部分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一、考核的能力层次表述本大纲在考核目标中,按照“识记”、“理解”、“应用”三个能力层次规定其应达到的能力层次要求。
各能力层次为递进等级关系,后者必须建立在前者的基础上,其含义是:识记:能知道有关的名词、概念、知识的含义,并能正确认识和表述,是低层次的要求。
理解:在识记的基础上,能全面把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能掌握有关概念、原理、方法的区别与联系,是较高层次的要求。
应用:在理解的基础上,能运用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联系学过的多个知识点分析和解决有关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是最高层次的要求。
二、教材使用教材:《池塘养鱼》(2004年版),赵子明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三、自学方法指导1、在开始阅读指定教材某一章之前,先翻阅大纲中有关这一章的考核知识点及对知识点的能力层次要求和考核目标,以便在阅读教材时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2、阅读教材时,要逐段细读,逐句推敲,集中精力,掌握每一个知识点,对基本概念必须深刻理解,对基本理论必须彻底弄清,对基本方法必须牢固掌握。
3、在自学过程中,既要思考问题,也要做好阅读笔记,把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等加以整理,这可从中加深对问题的认知、理解和记忆,以利于突出重点,并涵盖整个内容,可以不断提高自学能力。
4、完成书后作业和适当的辅导练习是理解、消化和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提高能力的重要环节,在做练习之前,应认真阅读教材,按考核目标所要求的不同层次,掌握教材内容,在练习过程中对所学知识进行合理的回顾与发挥,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解题时应注意培养逻辑性,针对问题围绕相关知识点进行层次(步骤)分明的论述或推导,明确各层次(步骤)间的逻辑关系。
四、对社会助学的要求1、应熟知考试大纲对课程提出的总要求和各章的知识点。
2、应掌握各知识点要求达到的能力层次,并深刻理解对各知识点的考核目标。
3、辅导时,应以考试大纲为依据,指定的教材为基础,不要随意增删内容,以免与大纲脱节。
4、辅导时,应对学习方法进行指导,提倡"认真阅读教材,刻苦钻研教材,主动争取帮助,依靠自己学通"的方法。
5、辅导时,要注意突出重点,对考生提出的问题,不要有问即答,要积极启发引导。
6、注意对应考者能力的培养,特别是自学能力的培养,要引导考生逐步学会独立学习,在自学过程中善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做出判断,解决问题。
7、要使考生了解试题的难易与能力层次高低两者不完全是一回事,在各个能力层次中会存在着不同难度的试题。
8、助学学时:本课程共7学分,建议126学时,其中助学课时分配如下:五、教学建议1.实施本大纲时,要紧扣教学目标,以能力为本位,以应职岗位需要为准绳,注意针对性、实用性,切实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放在突出位置。
2.组织教学活动时,要以手段和方法为切入点,充分投影、影视、电脑课件、电脑软件等现代教学手段,努力探索各种新的教学方法,合理选用专业教师、多媒体教室、实验室等教学场所,更多地进行现场教学,切实形成产教结合的培养途径。
3.要关注学生的态度、兴趣、习惯、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尊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以信息单、作业单、技能单等形式给学生提供适宜的参考资料,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
4.教师在准备教学内容的同时,要将备课的侧重点转变到教学资料、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上来,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要进行认真设计,并进行自我评估。
5.注重实践教学,按照学生形成实践能力和客观规律,要精讲多练,让学生广泛与实际生产活动接触,让学生在实践中多做、反复做。
6.根据特池塘养殖生产的规律和生产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的时序安排,允许做必要的前后调整。
注意机动时间的合理利用,适时引入新知识和新技术。
七、关于命题考试的若干规定(包括能力层次比例、男易度比例、题型、考试方法和考试时间等)1、本大纲各章所提到的内容和考试目标都是考试内容。
试题覆盖到章。
适当突出重点。
2、试卷中对不同能力层次的试题比例大致是:“识记”为30%、“理解”为45%、“应用”为25%。
3、试题难易程度应合理:易、较易、较难、难比例为2:3:3:2。
4、每分试卷中,各类考核点所占比例约为:重点占65%,次重点占25%,一般占10%。
5、试卷类型一般分为: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6、考试采用闭卷笔试,考试时间150分钟,采用百分制评分,60分合格。
八、题型示例1、单项选择题生产上,一般认为池塘适宜的透明度是A.10~15cmB.15~20cmC.25~35cmD.40~50cm2、多项选择题根据水产养殖生产的要求,一般把池塘划分为1-1A.暂养池B.鱼苗池C.成鱼池D.鱼种池E.亲鱼池3、名称解释1.效应时间4、简答题1. 简述主要养殖鱼类人工繁殖需要哪些设备和用具?5、论述题试述池塘养殖鱼类的选择有哪些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