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管理研究
结合多年来对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管理的工作经验,通过对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加强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管理的合理化建议,以明确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管理的进一步完善。
标签: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合同管理;建议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是依法保护合同发承包双方权益的法律文件,是合同双方在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最高行为准则,在维护市场竞争机制、提高工程质量、降低工程造价和缩短工程工期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当前的建筑市场由于施工队伍较多,僧多粥少,形成严重倾斜的买方市场,在这种情况下,施工单位被迫以压低造价、缩短工期、垫资施工,甚至满足建设单位的无理要求等诸多让步来争取到施工合同,也会造成工程造价管理上的隐患,因此,要有效控制工程造价,提高企业的利润,首先要从施工合同管理入手,加强对施工合同的管理。
1 当前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合同主体不当
发包方当事人不是独立法人,不具备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
1.2 合同一方资质不够
以合同价为基准,合同一方的注册资金远低于合同价,出现合同纠纷,则不具备赔偿对方损失的能力。
1.3 合同文字不严谨
可以说,合同讲究的就是咬文嚼字。文字不严谨就是不准确,容易发生歧义和误解,导致合同难以履行或引起争议。依法订立有效的合同,应当体现双方的真实意思,而这种体现只有靠准确明晰的合同文字。
1.4 合同条款不完整
国家规定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具备以下几个重要要素:合同价款与支付、工程范围、合同形式、工期、质量、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工程变更、结算、违约、索赔、合同文件解释顺序等。但很多中小项目没有按合同示范文本签订施工合同,甚至个别企业自制不规范的施工合同文本并强制要求施工单位签订,合同条款不健全,出现违约,无据可依,从而为施工合同的履行带来很大困难。
1.5 “口头协议”、“私下合同”屡禁不止
在建设工程实施过程中,承包商经常为迎合业主代表或工程监理要求,存在并执行着“口头协议”、“私下合同”。正式合同用《施工合同示范文本》,但双方当事人并不履行,只是用作对外检查或备案,实际执行是以合同补充条款形式或干脆用君子协定(口头协议)。这些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实质都是无效的,不受法律保护的。
1.6 合同条款不履行
合同签订了,双方根本没按合同执行约定执行:
1.6.1 发包方不按合同约定支付工程进度款,承包方可以行使抗辩权停工,但却没有行使,结果客观上造成了承包方垫资施工,发包方拖欠工程款的情况。
1.6.2 非承包人的原因造成的工期延误,承包方也未及时提出工期延期申请,直到事后发包方处罚工期罚款时,才发现没有相关的书面资料证明非自己原因造成的,结果是自己承担了延期所消耗的人工和管理费,还被罚款。
1.6.3 应变更合同的没有变更。在履约过程中合同变更是正常的事情,问题在于不少负责履约的管理人员缺乏这种及时变更的意识,结果导致了损失。合同变更的目的是通过对原合同的修改,保障合同更好履行和一定目的的实现。作为承包方的建筑施工企业,更重要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关键在于变更要及时。
1.6.4 变更签证不及时办理。履约过程中的变更签证是一种正常行为。但有些现场管理人员对此并不重视,只顾按照发包方的要求进行施工,未及时提出相关费用的签证申请或搜索相关书面证据,或即使提出了申请和费用索赔在施工过程中也未及时办理确认事宜,以至于结算时因证据不充分致使企业面临很大的风险:变更签证发包方不认可或被发包方核减得没利润甚至亏损的境况,当发生纠纷时,也因无法举证而败诉。
1.6.5 结算时间长导致承包方资金难以回收。结算难是施工单位目前面临的一个大问题。施工单位向发包方报送结算书后,发包方往往不会按照合同约定及时审核,结算工作放置一两年是常有的事,施工单位为不得罪发包方基本都是采用书面和口头催促,但也无济于事。结算不定案直接造成结算款不能按时回收,施工单位原本微薄的利润不能及时回收。
2 加强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管理的几点建议
2.1 加强投标前招标文件的审核
合同管理贯穿于招标投标的全部过程。对于投标单位来说,审核招标文件即是合同管理的开始。一方面,施工合同的合同条件是招标文件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招标文件又是合同文件的重要依据,两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
2.2 加强合同签订前的合同评审工作
合同签订前,合同评审人员(投标人、技术管理人、合同管理人、项目管理人、法律顾问)对合同进行评审,给出评审意见,公司决策层根据合同评审意见,进行风险评估,以此为依据进行合同谈判。
2.3 重视合同谈判,签订完善的施工合同
施工单位切不可鉴于发包方的威严而草率签订合同,要根据合同评审意见进行谈判,通过合同谈判,对合同条款拾遗补缺,尽量完整,防止不必要的风险,对不可避免的风险,由双方合理分担。合同谈判失败,则要对合同评审时提出的风险范围实施动态监控,降低风险。
2.4 合同变更的管理
合同履行中,客观情况的变化不可避免地导致了合同约定的价款、质量和工期等内容变更,施工单位要行使好自己的权利,及时把握一手书面资料,签订会议记录或补充协议,尤其是当变更金额超过合同价的10%以上时,要向发包方提出另外签订补充协议的申请,双方协商一致后可以签订相关补充协议来变更合同,但变更后的协议应及时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办理变更登记备案,以免日后发生纠纷。
2.5 监督合同的履行情况
合同执行过程中,合同管理人要对合同双方的履约情况进行监督,发包方违约(如不按时付款,不提交工作面、提出变更、赶工或停工、不办理结算、不确认签证等)则要及时按照合同相应条款进行索赔;承包方违约,则要做好被发包方索赔的应对措施:积极采取可行的补救措施以获得发包方的谅解,同时搜索更多的其它方面对自己有利的证据,以作为谈判的条件,减少被索赔的风险。
2.6 做好合同索赔管理工作
在签署合同过程和施工过程中,承包商应该始终以工程合同为依据,认真整理和分析合同内容,充分考虑各种不利因素,分析合同索赔的可能性,以便采取最有效、最科学的合同管理方法。在合同履行过程中,还应结合相关法律法规认真研究合同各项条款,积极调查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寻找索赔证据。这不仅有利于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更有利于企业不断适应工程建设的最新规范要求从而提高企业未来的生存能力和竞争能力。
3 结束语
加强合同管理首先应树立合同意识,不管是企业的决策层、执行层还是合同管理人员都应重视合同管理,加强有关合同法律、法规的学习、培训,掌握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