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会计实务》课程教案
专业班级教师授课时间
[导入新课]
企业的固定资产通过不同的途径增加以后,在使用的过程中,固定资产的价值会逐渐损耗而消失掉,固定资产这种由于损耗而转移到成本费用中去的那部分价值就是折旧,今天介绍折旧的相关知识。
[正式授课]
固定资产的后续计量(一)
一、固定资产折旧概述
应计折旧额是指应当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的原价扣除其预计净残值后的金额,已计提减值准备的固定资产,还应当扣除已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金额。
(一)固定资产折旧范围
除以下情况外,企业应对所有固定资产计提折旧:
(1)已提足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
(2)按照规定单独计价作为固定资产入账的土地。
固定资产提足折旧后,不管能否继续使用,均不再提取折旧;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也不再补提折旧。
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固定资产,应当按照估计价值确认为固定资产,并计提折旧;待办理了竣工决算手续后,再按实际成本调整原来的暂估价值,但不需要调整原已计提的折旧额。
处于更新改造过程停止使用的固定资产,应将其账面价值转入在建工程,不再计提折旧。
更新改造项目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转为固定资产后,再按重新确定的折旧方法和该项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寿命计提折旧。
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应当采用与自有应计折旧资产相一致的折旧政策。
能够合理确定租赁期届满时取得租赁资产所有权的,应当在租赁资产使用寿命内计提折旧;无法合理确定租赁期届满时能够取得租赁资产所有权的,应当在租赁期与租赁资产使用寿命两者中较短的期间内计提折旧。
固定资产应当按月计提折旧:
(1)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当月不计提折旧,从下月起计提折旧
(2)当月减少的固定资产,当月仍计提折旧,从下月起停止计提折旧。
【注】因进行大修理而停用的固定资产,应当照提折旧。
计提的折旧额应计入相关资产的成本或当期损益。
【例题•多选题】下列各项中,应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有()。
A.未使用的机器设备
B.季节性停用的固定资产
C.正在改扩建而停止使用的固定资产
D.大修理停用的固定资产
【答案】ABD
【解析】处于更新改造过程而停止使用的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故选项C 错误;选项A、B 和D 均应计提折旧。
(二)影响固定资产折旧的因素
1.固定资产的账面原价。
一般来讲,固定资产的账面原价是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基数。
它表明在固定资产的整个使用期内,应将其取得时发生的原始成
本通过计提折旧的方式,从各期营业收人中收回,以利于固定资产价值的补偿和实物的更新。
2.固定资产的净残值。
固定资产的净残值是指预计固定资产报废时可以收回的残余价值扣除预计清理费用后的数额。
净残值是在固定资产报废时对固定资产支出的一种价值回收,将固定资产原价减去报废时预计的净残值,即为固定资产在整个使用期间的应提折旧总额。
3.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
固定资产使用年限的长短直接影响各期应提的折旧额。
在确定固定资产使用年限时,不仅要考虑固定资产的有形损耗,还要考虑固定资产的无形损耗。
由于固定资产的净残值和使用年限只能预计,所以,企业应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消耗方式,合理地确定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年限和预计净残值。
二、固定资产折旧方法
企业应当根据与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合理选择固定资产折旧方法。
可选用的折旧方法包括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等。
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本课件中计提折旧未考虑固定资产的减值,已计提减值准备的固定资产,还应当扣除已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金额)
(一)年限平均法
年限平均法,又称直线法,是将固定资产的应计折旧额均衡的分摊到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寿命内的一种方法,采用这种折旧法计算的每期折旧额相等。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使用寿命
月折旧额=年折旧额÷12
【例题】某设备的账面原价为51000元,预计净残值率为2%,预计使用寿命为5年,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计算该设备在第2年应计提的折旧额。
年限平均法下每年应计提的折旧额均相同
第2年计提的折旧额=51000(1-2%)÷5=10000
(二)工作量法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预计净残值)÷预计总工作量
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例题】甲公司的一台机器设备原价为680000元,预计生产产品产量为2 000 000件,预计净残值率为3%,本月生产产品34 000件,则该设备本月计提折旧额为多少?
单件折旧额=680 000×(1-3%)÷2 000 000=0.3298 元/件
月折旧额=34 000×0.3298=11 213.2元
(三)双倍余额递减法
年折旧额=期初固定资产净值×2/预计使用年限
=(固定资产原值-累计折旧)×2/预计使用年限
月折旧额=年折旧额÷12
最后两年改为年限平均法
【例题】某设备的账面原价为50 000 元,预计使用年限为4 年,预计净残值率为4%,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该设备在第3 年应计提的折旧额为()元。
A.5 250
B.6 000
C.6 250
D.9 000
【答案】A
该设备在第1年应计提的折旧额50 000×50%=25 000
该设备在第2年应计提的折旧额(50000-50 000×50%)×50%=12 500
最后两年改为年限平均法
该设备在第3年应计提的折旧额(50 000-25 000-12 500-50 000×4%)=5 250
(四)年数总和法
年折旧额=(原价-预计净残值)×年折旧率
年折旧率=尚可使用寿命÷预计使用寿命的年数总和×100%
【例题】某企业20XX年6月15日自行建造的一条生产线投入使用,该生产线建造成本为74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20万元。
在采用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的情况下,20XX年该设备应计提的折旧额为()万元。
A.240
B.140
C.120
D.148
【答案】C
【解析】20XX年该设备应计提的折旧额=(740-20)×5/15÷2=120(万元)。
【归纳】固定资产折旧的方法共“二大类四小种”:
非加速折旧法——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
加速折旧法——年数总和法、双倍余额递减法
三、固定资产折旧的账务处理
固定资产应当按月计提折旧,并根据用途计入相关资产的成本或者当期损益。
(1)基本生产车间使用的固定资产,其计提的折旧应计入制造费用
(2)管理部门使用的固定资产,计提的折旧应计入管理费用
(3)销售部门使用的固定资产,计提的折旧应计入销售费用
(4)经营租赁租出的固定资产,计提的折旧应计入其他业务成本
【注】未使用固定资产,其计提的折旧应计入管理费用。
会计分录
借: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
销售费用
其他业务成本
贷:累计折旧
【例题】某企业在20XX年10月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有关资料见下表,请编制固定资产折旧的会计分录。
借:制造费用——A车间 20000
——B车间 15000
管理费用 3000
销售费用 1000
其他业务支出 1000
贷:累计折旧 40000
四、固定资产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的复核
固定资产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的改变应当作为会计估计变更。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企业应当根据与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等实际情况合理确定固定资产折旧方法、预计净残值和使用寿命,除有确凿证据表明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或者取得了新的信息、积累了更多的经验,能够更准确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不得随意变更。
【案例】
新钢股份:从20XX年4月1日起调整固定资产折旧年限。
经计算,该调整预计减少20XX年固定资产折旧 1.92亿元,增加20XX年股东权益及净利润1.44亿元,占公司20XX年净利润的84.50%,但仍无法弥补公司一季度2.6亿
元的亏损。
太钢不锈:从20XX年6月15日起调整固定资产折旧年限。
经计算,该调整致使公司20XX年度固定资产折旧额减少 6.89亿元,所有者权益及净利润增加5.85亿元。
【课堂小结】
本次课主要介绍了固定资产折旧的相关知识,其中难点是加速折旧法计算固定资产折旧额,实际工作中要注意是计算的第几年的,别弄错了年限。
【课后练习】
甲企业12月15日购买生产设备一台,该设备的原价为42 000元,净残值率5%,使用期限4年,采用年限平均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分别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