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师范学院毕业论文(设计)美国体育教师詹姆士•奈•史密斯(J.N.Smith)于1891年发明篮球运动,20世纪30-40年代末传播五大洲,被各国青年所喜爱,并成为世界性主流体育运动。
篮球运动是一项集体的社会体育活动,具有群体性、竞争性、艰苦性、娱乐性、释放性等特性;篮球运动对集中注意力、提高团队合作精神、增强自信心和提高心理素质具有良好的作用;大学生心理和精神负担及就业压力较大,多参加篮球运动或篮球竞赛,有利于提高心理素质和有效的缓解压力,有利于学习、生活和将来的就业,塑造良好的个性心理和意志品质。
因此本课题研究参与篮球运动与解决大学生心理健康相结合为二^一世纪培养优秀人才,解决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问题有着深远实际的重要意义;为篮球运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发展提供资料;为大学生完善自身心理健康提供有利的条件。
关键词:篮球运动;心理健康;大学生;影响AbstractThe PE teacher James nai Smith (J.N.S mith) invented basketball movement in 1891,30 to 40 s inthe 20th century spread on five continents, is enjoyed by youth from all over the world.Basketball is a collective social sports activities, has mass, competitive, hard, entertaining, release, basketball to concentrate, improve the team cooperation spirit, enhance self-confidence and enhance the role of psychological quality good.Now part of the college students' psychological burden and mental pressure, more to participate in some small basketball and school basketball game, to improve students' psychological quality and relieve stress, shape good personality psychology and character;Is conducive to learning, life and future employment;Enhance the basketball on college students' psychological impact of propaganda, encourage students actively participate in all kinds of basketball.So involved in the basketball movement and solve the college students' mental health research has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This topic on the current status of college students' mental health in train talents for the 21st century is important;For the basketball on college students' psychological health problem to provide more detailed data;For college students to perfect their psychological health to provide favorable conditions.Keywords: Basketball;Mental health;College students;impact绪论在二世纪的今天,社会迅速发展的趋势,人才市场的激烈竞争,社会关系的复杂化,大学生时常处于各种复杂的矛盾纠结之中,不可避免的会遇到各种心理问题,而这些心理健康问题颇受社会各界关注。
高校是一个浓缩的社会,篮球运动是一项集体的社会体育活动,大学生参与篮球运动实际上是特殊的社会活动,大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篮球运动,让学生体验到丰富的模拟社会生活情境,有助于大学生获得社会化所必需的知识和成功情感体验,有助于大学生社会心理的健康发展,有助于大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提高承受困难和挫折的环境适应能力,培养竞争与合作意识。
本题通过对贵州师范学院部分大学生的调查研究篮球运动对大学生身心理健康发展的影响,对提高大学生的身体体质、综合素质积极推动全民健身有着积极重要的现实意义。
3研究对象与方法3.1研究对象①对贵州师范学院部分学同学进行实地问卷调查②从确立论文方向开始发放,到完成论文约半年③共发放问卷280份,回收占总数的65%3.2研究方法①文献资料法:利用校园图书馆和学校数字图书网或百度及相关文献,收集资料。
②问卷调查法:对贵州师范学院参与篮球运动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参与篮球运动前后心理状态变化。
③ 观察法:对贵州师范学院参与篮球运动的同学进行追踪调查, 并观察每次参与篮球运动前后的心理变化。
4贵州师范学院参与篮球运动同学问卷调查基本情况 经过对贵州师范学院参与篮球运动的 500名同学进行问卷调查,其中 男同学400人,女同学100人,调查得到以下信息回馈:325人表示 积极主动参与篮球运动,有利于身心健康的发展,占总人数的 65%; 100人被动参与篮球运动,改善自身体质,占总人的 20%; 75人因无 聊而参与篮球运动,自我娱乐,占总人数的 15%。
(表1)(表 2)5心理健康的涵义有的学者认为:“心理健康是一种持续的心理情况,良好的环境适应问卷调查回馈信息匚百分比厂人数能力,面对各种问题,能充分发展其自身潜能,妥善处理解决各种问题”。
有的学者则认为:心理健康就是合乎社会的仃为,为社会所接受,能给自身带来快乐”还有的学者认为:“当所有的心理活动即心理操作和心理适应相互作用处于正常状态时,才是正常的个体心理健康”。
总之,在国内外各界心理学家对心理健康的涵义并没有统一的认定,但都包含其两个主要基本要素:情绪情感要素;思维或智力要素。
5.1情绪健康是个体的自我感觉和状态的健康①追求健康的决心和努力②环境的机动性和适应性③不以自我为中心③能够做到无私④对身心的控制做出促进健康的选择和决定5.2思维健康是人们根据实际情况去认识世界,对现实世界发生的情况做出及时的反应,对生活的处理具有理性判断的能力。
其基本特征包括以下几点:①具有面对现实与接纳现实的能力②承担责任的能力③组织与构建人际关系的能力④合理运用组织策略的能力⑤具有理性的、批判的思维过程可见,我们所处角度不同,环境不同,观念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等,对心理健康的认识理解也有所不同;所以我们才要更广更好的去研究发现篮球运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6贵州师范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二^一世纪是综合性人才的竞争,而对综合性人才的要求应当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渊博的学识,健壮的体魄外,还须具备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大学生心理素质直接影响到人才质量。
根据本人对贵州师范学院各年级共400名同学(大一100人, 大二100人,大三100人,大四100人)进行交流和调查,发现都不同程度的存在各种心理健康问题,大一、大二同学可能存在心理健康问题10人,占总人数2.5%,大三、大四同学可能存在心理健康问题8人,占总人数2%大一、大二可能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同学高出大三、大四同学0.5%,而且不同程度的患有强迫症、抑郁症、焦虑症、自闭症和自卑心理等心理健康问题。
可见,在心理健康问题上,大学生仿佛成了社会的“弱势” 群体。
在社会经济各方面快速发展的今天,大学生在生活环境、物质生活方面得到极大的改善和提高的前提下,却在精神、情感方面严重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他们需要的是更多的人性、心理关怀和治及感情、精神交流沟通。
7 影响贵州师范学院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因素7.1.1大学生活环境不适应和校园人际关系的复杂进入大学后,生活方面需要学会独立,学习方面必须独立安排学习进度与支配学习时间,而那些独立生活学习能力欠佳的同学就会明显的不适应或未有计划准备,面对生活学习突袭而来的各种问题和困难,便盲目处理或不能克服或选择逃避,造成挫折感增强,不良情绪随之而来,日积月累便会产生一些心理障碍。
大学校园是浓缩的社会环境,我们不但要适应并妥善处理生活学习中各种各样的关系,还要解决各种各样的矛盾纠纷和其他问题,而在解决处理这些矛盾纠纷和不同问题时,若达不到自身的要求或满意度时,相互的猜疑、冷漠、敌意滋生、紧张感、压抑感、孤独感增强,常常处于自我封闭的矛盾状态,长期持续会给心理健康方面造成严重的伤害。
7.1.2当代大学生的独特性和自我心理不稳定当今社会经济各方面的迅速发展,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物质生活得到极大改善,而独生子女在大学生中占相当高的比例,父母从小对其百般宠爱,满足他们一切需求,从而养成依赖性强、意志薄弱,以自我为中心等不良生活学习习惯,造成独立生活能力较差,面对各种挫折、竞争、情感等各方面的问题时,心理素质不稳定,情绪反应激烈,波动较大,处理能力和承受能力较差和缺乏等,均是制约大学生正常心理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
7.1.3当代就业问题和个人情感生活方面二十一世纪的今天,社会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迅速发展,人才市场激烈的竞争,教育体制改革、双向选择就业新事物的产生等,均导致大学生心理压力剧增;进入大学学习本专业后发现并不理想,人才市场的需求及社会各种因素的影响,并与其他专业相对比等因素,造成一些学生对本专业失去学习兴趣,缺乏学习动力、情绪低落,常处于矛盾的心理状态,导致学业荒废或成绩落伍等,从而影响以后的毕业甚至就业等相关问题;大学时期谈恋爱或交友方面,因大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择偶标准等有所的差别,或因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同学之间的影响,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一系列心理矛盾或各方面的失败,从而严重伤害到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并产生孤独、虚无感、自卑感,甚至轻生的严重想法,若得不到适时的帮助开导或心理治疗,长期持续下去,其心理健康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