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休克病人的护理 PPT课件

休克病人的护理 PPT课件

27
护理措施
(一)补充血容量,恢复有效循环血量 1、安置于危重病房,专人护理,调
节合适温、湿度,便于通风。 2、迅速建立2-3条静脉通路,最好能
建一条中心静脉管路,可随时监测 CVP值来决定输液速度。
28
CVP监测意义
• CVP指右心房或胸腔段静脉内的压 力,反映血容量和右心功能情况。
4
shock经典症状描述
意识障碍、皮肤苍白、湿冷、 血压下降、脉压减少、脉搏细 速、紫绀及尿少等。
5
休克的病理生理
1、休克发展过程与临床联系: 根据血流动力学和微循环变化规律,
休克的发展过程一般可分为3期。
6
(1)休克早期(微循环收缩期)
亦称休克早期、休克代偿期,此期特点少灌少流。
致休克的动因
重 谵妄、嗜睡 冰冷苍白 收 缩 压
<15, 比 重
细弱,>端青紫 <70

22
辅助检查
• 周围血检查 • 动脉血气分析 • 动脉血乳酸盐测定 • 电解质测定 • DIC的监测 • CVP监测 • 肺毛细血管楔压 • 心排量和心脏指数
23
处理原则
• 止血:迅速控制出血,必要时积极 行手术治疗;
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
心率加快 心肌收缩 力加强
腹腔内脏、皮 肤等小血管强 烈收缩,腹腔
内脏缺血
儿茶 酚胺 分泌
汗腺 分泌 增加
中枢神经 系统高级 部位兴奋
皮肤缺血 脉搏细速 尿量减少 脉压减少 肛温降低 脸色苍白 出汗
烦躁不安
四肢冰冷
注意: 血压变化,可正常、可降低
7
休克早期
• 表现:在原发病症状和体征为主情况下, 出现轻度兴奋征象:意识尚清,但焦虑烦 躁,精神紧张,诉口渴,皮肤苍白,口唇 甲床轻度发绀,伴恶心呕吐,心率加快, 呼吸频率增加,脉细速,血压尚正常,甚 至稍高或稍低,脉压缩小,尿量减少。 (一旦血压降低往往已非早期)
• 补充血容量:并非只补充血制品, 可先经静脉补充等渗盐水或平衡盐 溶液1000-2000ml,观察血压回升 情况。再根据情况输入新鲜血或红 细胞。
24
护理评估
• 健康史 • 身体状况
意识与表情、皮肤色泽及温度、 血压及脉压、脉搏、呼吸、体温、 尿量及尿比重 • 心理-社会状况
25
护理诊断
体液不足 与大量失血、失液有关 心输出量减少 与体液不足、循环血量
8
(2)休克期(微循环扩张期)
亦称休克进展期、可逆性失代偿期,此期特点灌>流。
毛细血管血流减少致使代谢产物蓄积,毛细血管淤血、扩张
肾淤血
回心血量↓ 心输出量↓
淤血血细 胞粘附
肾血流量↓ 动脉血压↓
少尿无尿
脑缺血 神志淡漠昏迷
皮肤紫绀 出现花斑
9
休克中期
• 表现:患者烦躁, 意识不清,呼吸表浅, 口渴明显,四肢温度降低,心音低钝,脉 细数而弱,表浅血管塌陷,毛细血管充盈 迟缓,血压低于80mmHg,或测不出,脉 压差小于 20mmHg,皮肤湿冷发花,尿少或 无尿;如原有高热病人体温骤降,大汗, 血压骤降,意识由清晰转为模糊,亦提示 休克进入中期。
21
低血容量性休克的临床表现与临床分度
程 度神 志
临床表现


皮温色泽
脉搏次/分
mmHg
尿量 ml/h
失血 量%

温暧
基本正常

稍白
高压正常 有力,<100 >25, 比 重
<20
低压升高

中 烦躁不安 发凉 度 表情淡漠 苍白
收缩压 90~70,脉 100~120 压<20
15~25
20 ~40
10
休克晚期(微循环衰竭期)
亦称休克难治期、DIC期,此期特点不灌 不流。
微循环内血压粘稠呈高凝状态
血小板聚集
DIC发生
促发内凝血
及外凝血系统
形成广泛的微血栓
细胞缺氧,胞膜损伤
细胞坏死自溶
凝血因子消耗过多
MODS
11
休克时细胞与内脏器官继发性损害
1 、细胞:缺氧 、溶酶体膜破裂、坏死 2 、心脏:心肌缺氧、缺血、坏死、心肌收缩力
休克
shoc1k322
病情观察重点内容:
①神志状态;②皮肤;③粘膜; ④甲床;⑤周围静脉;⑥颈静脉; ⑦脉搏;⑧呼吸;⑨尿液。
14
及时发现病情变化的线索来判断病情:
CVP 血容量
四肢皮肤湿冷 外周阻力增加
脉压差变小 心输出量减少
尿量 内脏血流灌注情况
神志 皮肤 脉搏 血压
反映大脑灌注情况 反映体表灌注情况 反映整体循环情况 反映整体循环情况
较少或心功能不全有关组织灌注量改变 气体交换受损 与心排血量减少、组织缺
氧、呼吸改变有关 有感染的危险 与外周组织血流量减少、
大量输入低温库血有关 有受伤的危险 与烦躁不安、神志不清、
疲乏无力有关
26
护理目标
病人能维持体液平衡,生命体征 平稳
能维持正常的心排量 组织灌注量得到改善 呼吸道通畅,气体交换正常 增强免疫力,预防交叉感染 无感染表现 未发生意外损伤
休克病人的护理
严重创伤发生休克 危及生命 情况严重
?
2
概述
休克(shock)是由多种原因侵袭 下引起的以有效循环量骤减,组织灌 注不足、细胞缺氧、代谢紊乱和功能 受损为共同特点的病理生理改变的综 合征。
3
一、病因与分类
(一)低血容量性:创伤和失血性休克 (二)感染性 (三)心源性 (四)过敏性 (五)神经源性
下降和心功能衰竭 3 、肺脏:缺血缺氧造成肺弥散功能下降引起氧
分压下降, 引起紫绀、进行性呼吸困难 4 、肾脏:急性肾功能衰竭 5 、脑:脑缺氧、水肿、颅内压增高 6 、胃肠道:消化道溃疡、肠源性感染 7 、肝:黄疸,严重时出现肝昏迷
12
休克的临床表现
看:烦躁不安、唇苍白 摸:皮肤潮湿、肢体凉 测:血压正常、脉压小
15
处理原则
一般紧急措施 • 积极处理原发病及创伤,控制出血(加
压包扎、上止血带、休克裤); • 保持呼吸道通畅 • 采取休克卧位 • 保暖,禁用暖水瓶,加盖棉被
16
17
补充血容量
• 失血补血,失水补水,丢多少补 多少,先晶后胶、先快后慢。
• 常用胶体液有:右旋糖酐、706 代血浆、贺斯、血浆等。
18
积极处理原发病:恢复有效循环血 容量
纠正酸碱失衡:5%碳酸氢钠 应用血管活性药物:多巴胺、去甲
肾、间羟胺 DIC治疗:小剂量 肝素抗凝治疗 激素及其他药物应用
19
失血性休克的护理
• 低血容量性休克 主要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短
时间内大量出血及液体丢失,使有 效循环血量降低所致,由急性大量 出血所引起的休克称为失血性休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