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历史文化知识教学大纲

中国历史文化知识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724Z15课程名称:中国历史文化知识英文名称:The Knowledge of Chinese History and Culture 学时:112学分:6适用专业:涉外旅游课程性质:必修课授课对象:三年制专科(高职)生执笔人:先修课程:旅游地理、导游基础知识编写日期:2013年10月修订日期:一、课程定位“中国历史文化知识”是高职涉外旅游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本门课程以“旅游地理”、“导游基础知识”、“导游实务”等课程为基础,为后续的“顶岗实习”等课程和将来从事旅游管理和导游实务工作提供必要的知识基础。

通过此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全面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及其发展脉络,扩大学生知识面,拓展学生思维,从而加深对祖国古代文化的理解,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同时通过学习,在丰富学生自身中国历史文化知识的同时,使学生汲取中国历史文化的有益成分,陶冶性情,丰富思想,为将来从事导游员工作及其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基础。

二、素质培养专业素质培养方式1.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

I2. 具有一定的人文科学素养。

I 3.具有从事涉外旅游工作必需的相关数学、自然科学知识。

4. 具有一定的经济管理知识。

5. 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素养。

I 6.具有良好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和服务意识。

7. 具备从事涉外旅游工作所必需、够用的理论知识。

ITU8. 了解涉外旅游专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9. 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管理、服务一线技术问题的能力。

10. 具有熟练的旅游服务操作与管理技能。

11. 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

IT12. 具有初步的技术改造与技术革新的能力。

13. 具有信息获取能力。

IT14. 具有职业发展学习能力。

15. 了解涉外旅游服务行业法律、法规和政策。

16. 了解涉外旅游专业领域服务标准、规范。

17. 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沟通协调、环境适应、团队合作及独立工作能力。

18. 具有应对危机与突发事件的能力。

19. 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涉外工作能力。

IT20. 具有健康的身体。

21. 具有健康的心理,能够承受较强的工作负荷及工作、生活中的各种压I力。

22. 具有创业意识和初步的创业能力。

I三、教学安排教学内容/方式理论学时实践学时培养的专业素质(条目)授课地点项目1中国古代婚姻和家族/讲授、讨论10 1;2;7;13;19 多媒体教室项目2中国古代思想文化/讲授、讨论、练习、讲解14 1;2;7;11;13;21 多媒体教室项目 3 中国古代制度文化/讲授、讨论、练习、讲解17 1 1;2;7;11;13;21 多媒体教室项目4中国古代民俗文化/讲授、讨论、练习、讲解16 4 1;2;11;13;19;22 多媒体教室项目5中国古代饮食文化/讲授、讨论10 1;2;11;13;19;22 多媒体教室项目6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科技文化/讲授、讨论221;2;5;11;13;19;22多媒体教室项目7中国古代景观文化/讲授、讨论、练习、讲解18 1;2;11;13;19;多媒体教室观看录像片1;2;5;11;13;19四、教学要求及模式项目1中国古代婚姻和家族(10学时)1.了解中国古代文化产生的基础、中国古代婚姻、婚俗的特点;认识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的基本特征,明确对其的正确态度;理解中国古代宗法制度和家族发展过程及其特点。

2.能够对中国古代历史文化进行正确的批判和弘扬。

3.通过对中国古代历史文化基本特征的讲解,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和科学文化素养;通过学生讨论,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和历史观;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信息获取能力。

重点:中国古代婚姻婚俗的发展过程和特点难点:中国古代婚姻婚俗的发展过程和特点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方式理论学时实践学时素质/培养方式中国历史文化总论/讲授 2 1;2;7;13;19/ITU古代婚姻与婚姻制度/讲授、讨论 6 1;2;7;13;19/ITU古代家族与宗法制度/讲授、讨论 2 1;2;7;13;19/ITU项目2 中国古代思想文化(14学时)1.了解儒家思想要义、墨家思想、佛教和道教的教义;认识儒家思想的发展和佛教在中国的传播;理解代表儒释道各文化的名胜。

2.能够判别儒、墨思想的差别,道教、佛教的差别。

3.通过对古代不同代表思想流派的讲解,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和科学文化素养;通过学生讨论,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和历史观;通过学生讨论,培养学生不拘于传统框架,勇于创新的意识和精神;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信息获取能力。

重点:儒释道思想要义和发展传播难点:儒家思想要义、佛教和道教的教义教学内容/方式理论学时实践学时素质/培养方式儒家思想/讲授、讨论 4 1;2;7;11;13;21/ITU中国道教/讲授、讨论 2 1;2;7;11;13;21/ITU中国佛教/讲授、讨论 2 1;2;7;11;13;21/ITU墨家思想/讲授、讨论 2 2 1;2;7;11;13;21/ITU综合练习/练习、讲解 2 1;2;7;11;13;21/ITU 项目3 中国古代制度文化(18学时)1.了解古代官制设置、任用等、古代教育制度的特点、古代法制的主要内容和发展;认识古代各种制度的历史地位和作用;理解古代各个时期的选官制度,官学、私学和书院的产生发展。

2. 能够按照历史的发展进程,掌握制度的变迁。

3. 通过对中国古代历史文化基本特征的讲解,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引导学生体会制度的历史作用,培养其科学文化素养;通过学生讨论,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和历史观;通过学生讨论,培养学生不拘于传统框架,勇于创新的意识和精神;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信息获取能力。

重点:各时期的职官制度、教育制度及法律制度难点:古代各种制度的历史地位和作用教学内容/方式理论学时实践学时素质/培养方式职官制度/讲授、讨论 4 1;2;7;11;13;21/ITU教育制度/讲授、讨论 5 1 1;2;7;11;13;21/ITU法律制度/讲授、讨论 6 1;2;7;11;13;21/ITU 综合练习解中国传统文化民风民俗及其文化特点;认识传统道德的主要特点、基本道德规范和传统吉祥物的寓意内涵;理解服饰文化、节日文化包含的内容。

2.能够解读地方风情。

3.通过对中国民俗文化基本特征的讲解,培养学生人文素养;通过学生讨论,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和历史观;通过学生讨论,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精神,树立“民族的即是世界的”的观念,培养其国际化视野。

重点:民风民俗文化特点、基本道德规范及特点、民俗心理难点:民风民俗文化特点、基本道德规范及特点、民俗心理教学内容/方式理论学时实践学时素质/培养方式民俗文化/讲授、讨论 2 1;2;11;13;19;22/IT服饰文化/讲授、讨论 4 1;2;11;13;19;22/IT节日文化/讲授、讨论 2 1;2;11;13;19;22/IT 信仰与禁忌文化/讲授、讨论 2 2 1;2;11;13;19;22/IT中国古代传统道德/讲授、讨论 2 1;2;11;13;19;22/IT 中国古代吉祥物与吉祥观/讲授、讨论 2 2 1;2;11;13;19;22/IT 综合练习/练习、讲解 2 1;2;11;13;19;22/IT 项目5 中国饮食文化(10学时)1.了解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认识与饮食文化相关的文化现象;理解中国食文化、酒文化和茶文化包含的内容。

2.能够判别分析各地区、各民族饮食方面的民情及风俗习惯。

3.通过对中国民俗文化基本特征的讲解,培养学生人文素养;通过学生讨论,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和历史观;通过学生讨论,培养学生从饮食文化现象透视地域特征的判断能力,从而增强自己的业务能力。

重点:饮食文化知识难点:与饮食相关的文化现象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方式理论学时实践学时素质/培养方式食文化/讲授、讨论 4 1;2;11;13;19;22/IT酒文化/讲授、讨论 2 1;2;11;13;19;22/IT茶文化/讲授、讨论 4 1;2;11;13;19;22/IT 项目6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科技文化(22学时)1.了解如何欣赏音乐、舞蹈、戏曲艺术;认识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的特征和古代科技文化在世界的地位;熟练掌握中国传统书法、绘画艺术的精髓内容以及古代姓氏的有关知识和古代重大科技成果等。

2.会欣赏各种文学艺术,对比和反思古今科技文化的发展。

3. 通过对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科技文化知识的讲解,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和科学文化素养;通过学生讨论,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和历史观;通过学生讨论,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意识和精神;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国际化视野和息获取能力。

重点:了解古代文学艺术;科技文化等知识难点:归纳古代文学艺术;科技文化的特征教学内容/方式理论学时实践学时素质/培养方式文字与书法艺术/讲授、讨论 2 1;2;5;11;13;19;22/IT 古代诗词曲赋/讲授、讨论 4 1;2;5;11;13;19;22/IT 传统绘画艺术/讲授、讨论 2 1;2;5;11;13;19;22/IT 传统音乐艺术/讲授、讨论 2 1;2;5;11;13;19;22/IT 传统舞蹈艺术/讲授、讨论 2 1;2;5;11;13;19;22/IT 传统戏曲艺术/讲授、讨论 2 2 1;2;5;11;13;19;22/IT古代姓氏名号/讲授、讨论 2 1;2;5;11;13;19;22/IT古代科技文化/讲授、讨论 4 1;2;5;11;13;19;22/IT 综合练习/练习、讲解 2 1;2;5;11;13;19;22/IT 项目7 中国古代景观文化(18学时)1.了解山水文化和各种建筑构成的要素;认识山水文化共性和各种建筑文化的特征;理解各种景观的类型和了解各种著名建筑的实例;2.能够判别、分析、鉴赏古代景观文化。

3.通过对景观文化知识的讲解,培养学生驾驭景观文化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精神;通过学生讨论,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和文化观;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信息获取能力。

重点:山水文化的共性和各种建筑文化的特征等难点:山水景观的类型;城市标志性建筑各阶段的风格;造园手法;民居特征等教学内容/方式理论学时实践学时素质/培养方式山水文化/讲授、讨论 2 1;2;11;13;19/IT 城市建筑文化/讲授、讨论 2 1;2;11;13;19/IT 宫殿;坛庙建筑文化/讲授、讨论 4 1;2;11;13;19/IT 园林建筑文化/讲授、讨论 2 1;2;11;13;19/IT 宗教;坛庙建筑文化/讲授、讨论 2 1;2;11;13;19/IT民居和桥梁建筑文化/讲授、讨论 2 2 1;2;11;13;19/IT 综合练习/练习、讲解 2 1;2;11;13;19/IT五、教学条件本课程应在多媒体教室进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