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钱"烂"在卡里巧用复利存款让您利滚利别让钱"烂"在卡里巧用复利存款让您利滚利巧用约定转存享复利多收5.8倍利息转存一天的年利率为0.81%,而转存7天的年利率为1.35%张洁是位企业白领,工作稳定,月收入1万元左右。
除去家庭和个人的日常开支,每月还有5000元的结余。
根据她以前习惯,张洁每三个月会到银行柜台,将自己累积起来的剩余资金转存为一年期的定期存款。
可是最近她听说许多银行都有“约定转存”的业务,不禁有些心动:“如果每月都能够自动把钱转为定期,不但能够省去跑银行柜台的辛苦,而且比我现在三个月才存一次多得一些利息收入。
”以一家银行的约定转存为例,张洁5000元的储蓄存款,全部以活期存在银行,一年应得利息为:5000×0.36%=18元;若选择约定转存,办理起点为1000元的话,可以与银行约定好,1000元存活期,超过部分存一年定期。
那么,这5000元在无形中就被分成了1000元的活期和4000元的一年定期。
应得利息为:1000×0.36%+4000×2.52%=3.6+100.8=104.4元。
两者相比,后者应得利息是前者的5.8倍。
7天转存1.35%利率坐收复利华夏银行目前有“约定转存”和“稳盈七天利”这两种活期自动转定期的理财产品。
据了解,“约定转存”业务在卡内最低余额和最低转存额方面均无过高限制,客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自行设定。
而“稳盈七天利”属于一种通知存款,分为定存一天和定存七天两种类型。
办理“稳盈七天利”的客户,银行卡内需要留出1000元的整数倍,并且约转的金额需要大于或等于5万元才行。
转存金额将分别按照1天或7天为一个周期进行定期储蓄,转存一天的年利率为0.81%,而转存7天的年利率为1.35%。
在一个周期结束后,如果客户没有取出存款,那么银行将自动按照本金加利息进行下一个周期的定存。
开通此项理财产品后,客户无需作更多的操作,便可享受复利带来的收益。
与此类似的还有交通银行的“双利账务”服务。
卡主只需要通过柜台或网上银行进行“双利签约”就可开通此项服务。
该服务要求卡主自行设定最低流动金额,高出此金额的部分以7天为一个周期进行定期储蓄,利率为1.35%。
而7天之后则成为本金加利息进行下一个7天的定存,如此往复。
同时兴业银行也开有“智能通知存款”业务,同样以7天为一个定存周期,年利率同为1.35%,只是在金额限制上有所不同,但都十分灵活。
通过兴业银行网点柜台、电话银行或者网上银行,都可以进行开通。
门槛低中信、浦发、光大500元即可转存有不少银行在推出“约定转存”产品时,都会在转存金额或留存金额方面设定一些门槛,如华夏银行不但约转金额不得少于5万元,银行卡内留存的金额也必须是1000元的整数倍。
这些门槛或多或少的给客户带来不便。
但是还有一些银行的约定转存业务门槛较低,限制较少,适合更多的人使用。
例如中信银行的理财套餐。
该套餐用普通的工资卡即可开通,当卡内金额高于1000元时,超出1000元的部分只要达到500元就可以进行自动转存。
转存为定期的周期也可以自行设定,有三个月、6个月、1年及以上等。
同时也可以设定为存入金额的10%为定存三个月,20%为6个月,剩下的70%定存一年。
年利率按照目前央行规定的利率执行。
浦发银行的“约定定期”、光大银行的“理财通”与上述中信银行的理财套餐基本一致。
民生银行的“钱生钱A”理财门槛也较低,但是略有不同。
民生银行要求活期账户余额最低留存额2000元,凡是活期账户余额超过设定留存标准之上的整数部分系统将按照指定套餐自动转存。
而农业银行更加随意,客户自己到柜台开通业务后,自行设定卡内限额,高出限额部分转入定存账户。
而当活期账户的余额不足时,钱又会从定期账户内自动转出。
这些门槛较低的理财产品,自理财协议签订的当月起,银行每月为客户理财一次,并且均为免费业务。
基金也可“约定转存”据了解,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及深圳发展银行等,目前尚未开通“约定转存”的理财产品。
持有上述银行储蓄卡的,需要对活期转定期的业务进行手动转存。
需要注意的是招商银行。
招行一卡通的客户,目前只能通过柜台或者网上银行,手动转存进行活期转定期。
办理了招行财富账户的,卡内金额每超过5万元就可以将此5万元自动转存。
但此项业务需要收费,每月10元。
虽然没有储蓄的“约定转存”,但是工行和招行开设有货币基金、短债基金的“约定转存”业务。
高于设定金额的资金就可以自动转成一定的基金产品。
高出的资金自动溢出申购指定的货币市场基金,这样多出的资金就可以享受到货币市场基金的收益。
活期账户有急用怎么办虽然“约定转存”业务既方便又能提高收益,但是张洁还存在一些顾虑:“假如突然出现大笔开支,而活期账户内的余额却不足以支付,那该怎么办呢?”针对这种情况,银行也有相应的补救措施。
例如农业银行的自动转存业务,平时是活期存款流向定期账户,而当活期账户出现余额不足的情况时,钱又会从定期账户中自动取出。
而民生银行的“钱生钱A”理财账户提供T+0资金使用功能。
客户可以在账户资金总额内记帐使用资金。
如果当日营业结束前能够将记账使用资金补足,系统将不做处理,因而在收益方面不会出现任何损失。
巧用复利投资让我们通过一些简单的数字来说明复利投资的效果。
假设你7岁时存了1韩元,按年复利收益率100%计算,第一年末你将得到2韩元,把这2韩元继续按100%的收益投放,第二年末是2×2=4,如此第三年末是4×2=8……如此反复40年,等你到47岁的时候,到底会收益多少呢?至少有1.995万亿韩元。
让我们看得更现实一些,我们前面讲的复利效果是以投资时间和投资收益率为基础计算出来的。
假设现在有一位20岁的小伙子投资了100万韩元,按照复利的计算方式,为了便于计算,我们以5年为一个单位,只计算到第40年,收益率以5%为单位,最高25%。
让我们来看一下收益情况。
这里我们需要特别注意的一点,就是投资时间和投资收益率(复利率)。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随着投资时间的不同,投资回报上的差异如何。
投资100万韩元,年复利率为10%,那么经过10年之后,他的投资收益就是295万韩元。
再经过10年,投资收益是672万韩元。
我们现在将第一个10年的投资收益与第二个10年的投资收益做一个对比,你可能没感觉到有多大的变化。
但是40年之后,其收益竟已达到4 525万韩元。
这也就是说,复利投资在最初的几年内收益增加的速度十分缓慢,但是以后随着时间的推移,收益会呈几何级数增长。
现在让我们再来看一下投资收益率(复利率)与投资收益之间的关系。
现假设一次性投资100万韩元,投资期是40年,复利率是5%,那么40年之后的收益额为703万韩元。
但如果复利率是15%的话,40年之后就有2.6786亿韩元的收益。
如果复利率为25%的话,那么40年之后的收益额就高达75.2316亿韩元(见表1.2)。
虽然复利率只有百分之几的差异,但是时间越长,回报额之间的差距就越大。
这就是复利的“黄金戏法”。
在某证券公司担任分析员的新生代富豪李忠权(37岁)说:“虽然只有百分之几的复利率差异,但最后的收益结果差异却十分明显。
某些自称投资专家的人常常说自己不在乎银行的利息是多1%还是少1%。
是的,你存入1 000万韩元,最初几年也许只有10万韩元的差异,但是这1%的复利率再加上时间的磨砺,就会显出强力的收益效果,但许多人不明白这一点。
”幸好我见过的新生代富豪们都是些“斤斤计较”的人,为了找到一个利息只多0.1%的银行,他们连鞋跟都跑断了。
就像我们在前面看到的一样,大部分新生代富豪在做房地产投资时,首选竞买的方式,但在房地产投资上,他们一年也就只做一笔生意而已。
投资1亿韩元,拍下一年可升值30%的拍品,持续10年能获得多少收益呢?至少有13.7858亿韩元。
这也可以在复利的黄金戏法中寻找到正确的答案。
将复利投资玩得炉火纯青的人非沃伦·巴菲特莫属。
他在40年前投资了1亿韩元,并持续投资40年,每年的投资复利收益率为26.5%,到现在他已经获得了1.2123万亿韩元的收益。
你是否觉得不可思议呢?这就是看似不太可能的“利滚利”的复利投资效果。
现在再让我们做一个数学实验。
将前面的“一次投资100万韩元”变成每年“追加投资100万韩元”,假设复利率是10%,那么10年之后的投资收益就是1 853万韩元。
再过10年,就有6 400万韩元的收益。
那么40年过去,它的收益就是4.8785亿韩元。
每年追加复利投资,随着时间的流逝,收益回报呈几何级数上涨。
现在我们来看一下投资回报率与投资收益之间的关系。
连续投资40年,复利率为5%时,收益额是1.2738亿韩元。
倘若收益率为15%,则40年后可收获到20.465亿韩元。
倘若收益率是25%的话,40年后可收益376.1181亿韩元。
因此,随着投资本钱的逐年增加,复利收益率也在直线上升。
前面我们曾经讲过,沃伦·巴菲特在40年前投资1亿韩元,现在取得了1.2123万亿韩元。
当年他只要一次性投资1亿韩元,多年之后就会成为身价超1万亿韩元的大富豪,但沃伦·巴菲特还是选择每年追加投资,使自己的投资本钱逐年增加。
如今,沃伦·巴菲特的个人资产已超过430亿美元。
就像我们在上面看到的一样,投资的时间越早,并且每年的追加投资都采取复利投资的方式,将会获得巨大的成功。
“你不理财,财不理你。
”正确的理财方法是确保家庭生活长期稳定的重要途径,也是让家庭有限资金保值或增值的必要手段。
我们身边许多人却不会让钱生钱,总是让它“烂”在工资卡里。
问其原因,答曰:“理财那么麻烦,我才懒得理也弄不懂”。
其实,只要利用简单的加减乘除,便可以打理自己的财富,让你过得更幸福。
支出=收入–储蓄公式解读:先省钱再消费。
黄骞大学毕业后,就职于一家会计师事务所。
一直颇有理财意识的她,从第一份薪水开始,就为自己订下了每月储蓄的目标:月初领取薪水,待日常消费支出后,月末将剩余的钱存入银行。
然而,黄骞很快就发现,无计划地花费,令她每月所剩的积蓄少得可怜。
于是,她果断地将“储蓄=收入–支出”的理财方式转变为“支出=收入–储蓄”,在每月初将收入的30%作为强制性储蓄,剩下的钱作为当月可动用的全部资金。
如今,她的“小金库”正逐渐庞大。
懒人理财=50%稳守+25%稳攻+25%强攻公式解读:一半资金购买低风险理财产品用来保本,一半资金投资股票及基金获取风险收益。
王嫔在外企工作1年多,有一些积蓄。
她把一半资金放在人民币理财产品和货币市场基金等低风险理财产品上。
剩下的一半资金,将其分作“稳攻”和“强攻”两部分:对于前者,王嫔选了一些波动幅度较小、收益较稳健的理财产品,如混合型基金、大盘蓝筹股等,追求的年收益率在5%-10%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