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呼吸衰竭及机械通气 ppt课件
呼吸衰竭及机械通气 ppt课件
严重缺氧 室颤、心脏骤停 长期慢性缺氧 心肌纤维化、心肌硬化 呼吸衰竭、肺动脉高压、心肌受损 肺心病
ppt课件
23
3、对呼吸系统的影响: PaO2 <60mmHg 刺激颈动脉体、主动脉体,
使通气加强,
PaO2 <30mmHg 呼吸抑制作用 PaCO2>80mmHg 呼吸中枢抑制、麻醉作
清除气道异物、分泌物 简便人工气道
人工气道 气管插管 气管切开
支气管扩张剂等
ppt课件
30
二、氧疗
吸氧浓度 吸氧装置
ppt课件
31
原则
吸氧浓度
保证PaO2迅速提高到60mmHg或SpO2达 90%以上的前提下尽量减低吸氧浓度
I型呼吸衰竭可较高浓度给氧而不会引起CO2 潴留
对于伴有高碳酸血症的急性呼吸衰竭,往往 需要低浓度给氧
ppt课件
13
4.胸壁及胸膜疾病
影响胸廓活动和肺脏扩张,造成通气减少及 吸人气体分布不均,导致呼吸衰竭,如连枷 胸、严重气胸、大量胸腔积液等。
ppt课件
14
5.神经肌肉系统疾病
如脑血管疾病、颅脑外伤、脑炎药物中毒, 或是脊髓颈段或高位胸段损伤、多发性神经 炎、重症肌无力等抑制呼吸中枢或呼吸肌无 力而导致呼吸衰竭
ppt课件
6
病因及相应的病理机制
1.气道阻塞性病变 2.肺组织病 3.血管疾病 4.胸壁及胸膜疾病 5.神经肌肉系统疾病
ppt课件
7
1、气道阻塞性病变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重症哮喘 急性的气道梗阻等
呼吸衰竭
ppt课件
8
肺 泡 O2,CC2 分 压
肺泡通气量(L/min)
ppt课件
02 CO2ppt课件Fra bibliotek18二、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对人 体的影响
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引起人体各个系统、器 官的功能代谢发生一系列代偿适应反应,严 重时出现代偿不全,出现多器官功能和代谢 紊乱直至衰竭。
具体表现
ppt课件
19
1、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 2、对循环系统的影响 3、对呼吸系统的影响 4、对肾功能的影响 5、对消化系统的影响 6、对酸碱平衡和电解质的影响
ppt课件
33
三、增加通气量、改善CO2潴留
肺性脑病
ppt课件
21
肺性脑病:
由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导致的神经精神障碍 症候群。又称二氧化碳麻醉
可能机制:低氧血症、二氧化碳潴留、酸中 毒
ppt课件
22
2、对循环系统的影响:
反射性心率加快、心肌收缩力增强、心排出 量增加
严重缺氧和CO2潴留抑制作用 血管扩张、 血压下降、心律失常。
9
2.肺组织病变
肺炎、尘肺、严重肺结核、肺气肿、弥漫性
肺纤维化
肺泡减少、有效弥散面积
减少 、通气/血流比例失调
缺氧
或二氧化碳潴留
呼吸衰竭
ppt课件
10
ppt课件
11
3.肺血管疾病
肺栓塞、肺血管炎等可引起通气/血流比例 失调 ,晚期可引起呼吸衰竭,栓塞往往使原 有呼吸衰竭恶化。
ppt课件
12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概念中的概念
通气功能:通气功能是指在单位时间内随呼 吸运动出入肺的气量和流速,又称动态肺容 积。凡能影响呼吸频率、呼吸幅度和流速的 生理、病理因素,均可影响通气量。
换气功能:肺换气是指肺泡与肺毛细血管血 液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
ppt课件
5
I型:仅有缺氧(PaO2<6OmmHg, PaCO2降低或 正常)。主要见于肺换气障碍,如重症肺炎、 ARDS、急性肺栓塞等。
II 型 : 既 有 缺 氧 又 有 二 氧 化 碳 潴 留 (Pa02<6OmmHg,同时伴有PaCO2>50mmHg )。 系肺泡通气不足所致,如COPD。
ppt课件
32
吸氧装置
鼻导管和鼻塞
优点:简单、方便;不影响患者、咳痰、进食 缺点:浓度不恒定;吸入氧浓度与氧流量的关系:
吸人氧浓度(%)=21+4×氧流量(L/min)。
面罩 主要包括简单面罩、带储气囊无重复
呼吸面罩和文丘里(Venturi)面罩
优点:浓度相对固定、刺激小 缺点:一定程度影响咳痰、进食
呼吸衰竭及机械通气
ppt课件
1
概念
呼吸衰竭(respiratory failure)是指各种 原因引起的肺通气和(或)换气功能严重障 碍,以致在静息状态下亦不能维持足够的气 体交换,导致低氧血症伴(或不伴)高碳酸 血症,进而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和相应 临床表现的综合征。
ppt课件
2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用 注意氧疗方法
ppt课件
24
4、对肾功能的影响: 功能性改变,甚至发生肾功不全。
ppt课件
25
5、对消化系统的影响:
缺氧直接或间接损害肝细胞导致丙氨酸氨基 转移酶上升
呼吸衰竭引起消化功能障碍,甚至出现胃肠 粘膜糜烂、坏死、出血、溃疡。
ppt课件
26
6、对酸碱平衡和电解质的影响 代谢性酸中毒 高钾血症 低氯血症
ppt课件
15
分类
血气分类 发病急缓分类 发病机制分类
ppt课件
16
发病急缓分类
急性呼吸衰竭:突发原因引起(如ARDS)
慢性呼吸衰竭:在原有肺病基础上,病情逐 渐进展,肺功逐渐减退而发生
ppt课件
17
发病机制分类 通气性呼吸衰竭 换气性呼吸衰竭 泵衰竭(II型) 肺衰竭(I型)
ppt课件
27
三、治疗原则
保持呼吸道通畅 氧疗 增加通气量、改善CO2潴留 病因治疗 一般支持疗法
ppt课件
28
(一)保持呼吸道通畅
最基本、最重要的治疗措施 危害: 呼吸阻力增加,呼吸功消耗增加,
加重膈肌疲劳 加重感染 肺不张 气体交换面积减少 窒息、死亡
ppt课件
29
方法: 开放气道
ppt课件
20
1、 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 PaO2<60mmHg:注意力不集中、智力和视力轻
度减退;
PaO240-50mmHg:一系列神经系统症状 PaO2<30mmHg:神志丧失乃至昏迷 P性a损O2伤<。20mmHg:数分钟可造成神经细胞不可逆
轻度CO2潴留:间接引起皮层兴奋,也可以引起头 痛、头晕、嗜睡、昏迷、呼吸抑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