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呼吸衰竭小讲课PPT课件

呼吸衰竭小讲课PPT课件

快出现浅慢呼吸或潮式呼吸
16
2)发绀 • 是缺O2的典型表现 • 当动脉血氧饱和度低于85%时,可在血流量较大的口唇指甲出现
紫绀;另应注意红细胞增多者紫绀更明显,贫血者则紫绀不明显 或不出现;严重休克末梢循环差的患者,即使动脉血氧分压尚正 常,也可出现紫绀。紫绀还受皮肤色素及心功能的影响。
17
• 3)精神、神经症状 • 急性呼衰的精神症状较慢性为明显,急性缺O2可出现精神错乱、
狂躁、昏迷、抽搐等症状。慢性缺O2多有智力或定向功能障碍。 • CO2潴留出现中枢抑制之前的兴奋症状,如失眠、烦躁、躁动,
但此时切忌用镇静或安眠药,以免加重CO2潴留,发生肺性脑病, 表现为神志淡漠、肌肉震颤、间歇抽搐、昏睡、甚至昏迷等,pH 代偿,尚能进行日常个人生活活动,急性CO2潴留,PH<7.3时,会 出现精神症状
8
4、肾功能的影响: • 功能性改变,甚至发生肾功能不全。 • 缺氧可直接或间接地引起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Pao2<40mmHg、
RaCo2>65mmHg、PH值明显下降时,肾血管痉挛、肾血流量减少, 引起肾功能障碍
9
5、对消化系统的影响 • 缺氧直接或间接损害肝细胞导致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上升 • 呼吸衰竭引起消化功能障碍,甚至出现胃肠粘膜糜烂、坏死、出
3
2发病机制
(1)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的发生机制 ①肺泡通气不足②弥散障碍③通气与血流比例失调④耗氧量增加
4
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对人体的影响
• 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引起人体各个系统、器官的功能代谢发生一 系列代偿适应反应,严重时出现代偿不全,出现多器官功能和代 谢紊乱直至衰竭。
• 具体表现:1、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2、对循环系统的影响3、 对呼吸系统的影响4、对肾功能的影响5、对消化系统的影响6、 对酸碱平衡和电解质的影响7、对血液系统的影响
2
病因和发病机制
1病因 以通气功能不全为主(外呼吸衰竭)和以换气功能不全为主(内呼吸衰竭)
• 气道阻塞性病变:如麻醉和手术所致的气管痉挛引起气道阻力增 加,通气不足。术后肺不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症哮喘等 • 肺组织病变:如术中所致肺挫伤或肺组织切除过多,重症肺炎、 严重肺结核、肺水肿等。 • 肺血管病变:如肺栓塞、肺静脉动脉分流等。 • 胸廓与胸膜病变:如手术后胸痛,胸廓成形,胸膜粘连,术后血 胸气胸,胸外伤所致的连枷胸、严重气胸、大量胸水等。 • 神经肌肉病变:如脑外伤、脑血管疾病、重症肌无力等。 • 左心衰竭。
5
1.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 • Pao2<60mmHg:注意力不集中、智力和视力轻度减退 • Pao2 40-50mmHg:一系列神经系统症状 • Pao2<30mmHg:神志丧失乃至昏迷 • PaO2<20mmHg:数分钟可造成神经细胞不可逆性损伤。 • 轻度cO2潴留:间接引起皮层兴奋,也可以引起头痛、头晕、嗜
和(或)换气迅速出现严重障碍,在短时间内引起的呼吸衰竭。如 呼吸阻塞、脑血管意外、药物中毒抑制中枢、呼吸肌麻痹、肺梗 塞、ARDs,因机体不能很快代偿,抢救不及时会危及患者生命 • 慢性呼衰:由于呼吸系统和神经肌肉的慢性疾病,导致其呼吸功 能损害逐渐加重,经过较长时间发展为慢性呼衰。以慢性阻塞性 肺病最常见。虽有缺Q2,或伴c2潴留,但通过机体代偿适应,仍能 从事个人生活活动。
呼吸衰竭
1
概念
• 呼吸衰竭( respiratory failure)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肺通气和(或)换 气功能严重障碍,以致在静息状态下亦不能维持足够的气体交换, 导致低氧血症伴(或不伴)高碳酸血症,进而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 改变和相应临床表现的综合征。
• 明确诊断动脉血气分析:在海平面、静息状态、呼吸空气条件下, 动脉血氧分压(Pa02)<60mHg伴或不伴Pac02>50mmHg,并排除心内 解剖分流和原发于心排出量致低氧因素。
血、溃疡
10
6.对酸碱平衡的电解质的影响 严重缺氧时,体内三羧酸循环氧化磷酸化作用、和有关酶活性受抑 制,降低机体能量效率,导致代谢性酸中毒,能量不足可导致钠泵 功能障碍,造成高钾血症和低氯血症。
11
7.对血液系统的影响 • 长期缺氧时,红细胞生成素增加,刺激骨髓,引起继发性红细胞
增多、血液粘稠度增加,已引起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等并发症。
18
4)循环系统表现 • 心动过速,长期缺氧导致肺动脉高压。严重缺氧,酸中毒时,可
出现心力衰竭,血压下降,慢性呼吸衰竭。严重心律失常甚至心 脏停搏。外周体表静脉充盈,皮肤红润,温暖多汗与C02潴留引 起外周血管扩张有关
19
• 5)消化和泌尿系统表现 • 严重呼衰对肝、肾功能都有影响,如谷丙转氨酶与非蛋白氮升高、
:仅有缺氧,而无二氧化碳潴留,Pao2≤60mmHg因换气
功能障碍所致。 • Ⅱ型呼吸衰竭:为缺氧伴二氧化碳潴留,Pao2<60mmHg,
Paco2>50mmHg是由于肺泡通气不足所致。
13
2.按发病缓急分类 • 急性呼吸衰竭:呼吸功能原来正常,某些突发的致病因素使通气
睡、昏迷、呼吸抑制等 • 肺性脑病
6
2、对循环系统的影响 • 反射性心率加快、心肌收缩力增强、心排出量增加 • 严重缺氧和cO2潴留抑制作用→血管扩张血压下降、心律失常。 • 严重缺氧→室颤、心脏骤停 • 长期慢性缺氧→心肌纤维化、心肌硬化 • 呼吸衰竭、肺动脉高压、心肌受损→肺心病
7
3、对呼吸系统的影响 • 氧<60mmHg刺激颈动脉体、主动脉体,使通气加强 • 氧<30mmHg 呼吸抑制作用 • Paco2>80 mmHg 呼吸中枢抑制、麻醉作用 • 注意氧疗方法
14
3.按发病机制分类 • 泵衰竭:即由于呼吸驱动力不足(呼吸运动中枢)或呼吸运动受限(周
围神经麻痹,呼吸肌疲劳,胸廓畸形)引起呼吸衰竭称泵衰竭; • 肺衰竭:由于气道阻塞,肺组织病变和肺血管病变所致的呼吸衰竭
称为肺衰竭。
15
临床表现
1)呼吸困难 这是最早出现的症状 • 1.急性呼吸衰竭:早期出现呼吸频率增快出现三凹征。 • 2慢性呼吸衰竭:表现呼气费力伴呼气延长,严重时出现呼吸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