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冠心病的康复护理
一、冠心病的概念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狭窄或阻塞或(和)因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痉挛)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
二、冠心病的主要功能障碍
主要功能障碍: 心脏功能障碍
继发性障碍: ◇心血管功能障碍
◇呼吸功能障碍
◇全身运动耐力减退
◇代谢功能障碍
◇行为障碍
三、康复护理评估:健康状态评估
★一般情况
★既往史、家族史
★吸烟史
★心绞痛、心肌梗死的情况
★心绞痛的药物的疗效和副作用
★评估以前治疗情况
★运动状况
三、康复护理评估:行为类型评估
A类型:工作主动、有进取心和雄心,有强烈的时间紧迫感(同一时间总是想做两件以上的事),但是往往缺乏耐心、易激惹、情绪易波动
B类型:平易近人、耐心、充分利用业余时间放松自己、不受时间驱使、无过度的竞争性四. 康复治疗的分期、适应症、禁忌症
临床分期
Ⅰ期:指急性心肌梗死或急性冠脉综合征住院期康复。
时间3~7天
Ⅱ期:指患者出院开始,至病情稳定性完全建立为止。
时间5~6周
Ⅲ期:指病情处于较长期稳定状态,或Ⅱ期过程结束的患者,包括陈旧性心肌梗死、稳定性心绞痛及隐性冠心病。
康复疗程一般为2~3个月,自我锻炼应该持续终生
适应症
Ⅰ期:患者生命体征稳定,无明显心绞痛,安静心率﹤110次/min,无心力衰竭、严重心律失常和心源性休克,血压基本正常,体温正常
Ⅱ期:与I期相似,患者病情稳定,运动能力达到3代谢当量(METs)以上,家庭活动时无显著症状和体征。
(1METS=最大吸氧量X3.5ml)
Ⅲ期:临床病情稳定者
凡是康复训练过程中可诱发临床病情恶化的情况都列为禁忌证,包括原发病临床病情不稳定或合并新临床病症
五、康复护理措施Ⅰ、Ⅱ期康复
2.呼吸训练:主要是指膈肌呼吸,要点是在吸气时腹部隆起,让膈肌尽量下降;呼气时腹部收缩,把肺的气体尽量排出
3.坐位训练
开始时可将床头抬高,把枕头或被子放在背后,让患者逐步过渡到无依托独立坐
4.步行训练:从床边站立开始,先克服直立性低血压。
在站立无问题之后,开始床边步行。
避免高强度运动,以免心脏负荷增加诱发意外
5.大便
在床边放置简易的坐便器,让患者坐位大便,切忌蹲位大便或在大便时过分用力
6.上下楼
缓慢上下楼,自己洗澡,做一些家务劳动及外出购物
7.娱乐
进行有轻微体力活动的娱乐,室内外散步,做医疗体操(如降压舒心操、太极拳等),气功(以静功为主),园艺活动
8.康复方案调整与监护
在训练过程中没有不良反应,运动/活动时心率增加<10次/min ,次日训练可以进入下一阶段,运动中心率增加在20次/min 左右,则需要继续同一级别的运动,心率增加>20次/min ,或出现任何不良反应,则应该退回到前一阶段运动,甚至暂时停止运动训练 Ⅲ期康复
1.基本原则:个体化,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兴趣性,全面性
2.具体措施
进行有氧运动:步行、登山、游泳、骑车、中国传统形式的拳操等
注意事项:
制定安全有效的运动处方,每次训练必须包括:准备活动、训练活动、结束活动,定期检查和修正运动处方,不适的处理,恢复性生活活动,判断患者是否可以进行性生活的简易试验:上二层楼试验(同时作心电监测);观察患者能否完成5~6 METs 的活动注意:在恢复性生活前应经过充分康复训练,并得到经治医生的认可
六、健康教育
疾病简介;合理安排饮食;心理指导;掌握运动康复处方;正确服药 1.活动 ﹡从床上的肢体活动开始,先活动远端肢体的 小关节,做抗阻活动:捏气球、皮球,早期进行日常生活活动:刷牙、洗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