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地方政府推动现代物流业发展的研究t李闽榕[摘要]现代物流业是国民经济中的一个重要产业,但发展其需要政府的引导和支持。
通过对发展现代物流业需要政府引导、支持的原因分析,提出了政府引导、支持现代物流业发展的相应措施。
[关键词]现代物流业;发展;政府;支持[中图分类号]F2591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584X(2003)01-0026-05现代物流业已成为国民经济中的一个重要产业,它是一项涉及社会生产和生活各个方面和诸多环节的复杂系统工程。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特别是在我国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发展现代物流业,仅靠物流企业和相关市场主体的努力是不够的,迫切需要政府及时给予引导、支持。
本文试就发展现代物流业为何需要政府引导、支持的原因作一分析,并提出地方政府引导、支持现代物流业发展的若干措施。
一、发展现代物流业需要政府引导、支持的原因分析发达国家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实践证明,随着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政府在发展现代物流业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我国要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政府同样也要重视,予以引导,给予支持。
其原因如下: 11物流业的特点决定了物流业的发展亟需政府的支持。
物流是一个将资源、商品与社会生产、生活紧密结合起来的内涵十分丰富的概念。
作为一种社会产业,物流业具有广泛性、复杂性、系统性、协调性、服务性的特点。
(1)广泛性。
物流业涉及工业、农业、科技、服务、商贸等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可以说每一个市场主体甚至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离不开物流。
(2)复杂性。
物流业既涉及各类不同的市场主体,又涉及不同的相关产业;既需要公路、港口、码头、仓库、机场、车站、集装箱货场等基础设施/硬件0的支撑,又需要现代科技、信息、管理、规划等/软件0的支持。
(3)系统性。
物流业的每个主要组成部分如运输、包装、保管、装卸、流通加工、配送和信息等等,自身都是一个自成一体的子系统,这些相对独立的子系统又构成了物流业这个庞大的系统工程。
(4)协调性。
物流业涉及到的每个企业、产业、部门和方方面面的各个环节,各环节相互衔接、配合好,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供应链,使物流得以畅通。
(5)服务性。
物流业属于第三产业,需要通过为其它市场主体提供生产和生活服务来取得利益、维持企业生存。
物流业所具有的特点,决定了物流业受内部和外部因素变化的影响和制约很大。
要将各个领域、各个产业、各个市场主体和生产、流通的各个环节有机连接起来形成畅通的供应链,只靠物流企业自身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亟需政府的支持和协调。
21现代物流业作为一个新兴产业需要政府的引导和支持。
现代物流业是在多式联运高度发达的基础上,依托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既是一个资本密集型、劳动密集型产业,又是一个技术和知识密集型产业。
发展现代物流业需要公路、铁路、港口、码头、仓库、物流中心、配送中心等物流基础设施的现代化。
建设这些现代化的基础设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我国的物流企业规模普遍较小、经济实力不足,无力独立承担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所需要的大量投资,因而需要国家给予财力上的支持。
[收稿日期]2002-12-10现代物流业是在多式联运高度发达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延伸服务。
发达国家物流企业的货物80%甚至90%以上都是靠多式联运的,[1]目前,我国内陆集装箱多式联运占港口总吞吐量的比重很小,而要大力推动多式联运的发展,形成各种运输方式紧密衔接的运输网络,有效促进物流跨地区、跨行业运管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整合,仅靠物流企业自身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迫切需要政府进行统筹规划、规范和协调。
现代物流业通过利用高新技术实现仓储自动化、加工配送一体化、包装标准化、运输合理化、装卸机械化和信息管理网络化。
而要实现这/六化0,既需要对物流进行整体布局、全面设计,以避免或减少重复建设和人为浪费,又需要制定托盘、代码、用语、包装的统一标准,还要制订现代物流业发展的相关法律、法规,显然这些都是物流企业力所不能及的,需要政府给予支持、帮助,许多工作还要政府出面组织和协调。
31经济体制转轨时期需要政府加强对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宏观调控。
当前,我国仍处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经济体制转轨时期。
这一时期的最大特点,是计划经济体制的一些弊端未完全消除,市场经济体制不够健全,市场秩序不规范,市场失灵问题时有存在。
经济体制转轨时期存在的这些问题对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影响最为突出,如市场秩序不规范,会引发市场竞争不充分、不公平或垄断竞争、过度竞争、恶意竞争等问题,这些都将会阻碍需要以公平、公开、自由、充分竞争为基础的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再如市场的条块分割,不可避免地会在现代物流业的发展中造成重复建设、资源浪费、物流不畅和供给过剩、供给错位等问题;特别是我国加入W TO后,外国现代物流企业已在利用其在资本、人才、技术和管理上的优势形成/收割机0效应,逐步/收割0我国那些具有较好基础设施,但在资本、人才、技术和管理上处于劣势的物流企业,并进而整合我们的物流资源、抢占我国的物流市场。
面对这些问题,靠单个的物流企业的力量是无力回天的,需要在物流企业努力增强自身素质的同时,加强政府对市场经济运行的宏观调控,运用经济、金融、法律、行政等手段,尽快健全市场体系,完善市场机制,规范市场秩序,打破市场割据,引导和组织物流企业走优势互补、联合发展的道路,做大做强我国的物流企业,推动我国现代物流业的加快发展,不断提高我国物流企业与跨国物流公司竞争的能力和水平。
41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需要政府为其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
现代物流业作为一个开放型的社会系统,与经济社会的其他领域联系密切,易受外部因素的影响,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需要有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例如,当前社会上有不少群众甚至一些领导者对现代物流业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关心、支持不够,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亟需有一个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一些相关行业和部门对现代物流业的配合、支持不够,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同样需要这些行业和部门的大力支持,才能形成推动现代物流业加快发展的强大合力;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需要大量的商贸、运输、财会、法律、网络技术、企业管理等方面的高素质人才,特别是急需专业的物流应用型人才和物流研究人才,这些人才仅靠物流企业自身培养是远远不够的,需要院校和社会其他部门、行业源源不断地输送这方面的人才;现代物流业涉及领域很广,发生的经济纠纷自然也多,需要有一个健全完善的法律制度环境作保障,等等。
诸如此类的要求都不是物流企业所能做到的,需要政府去协调各方面的关系,共同为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从以上分析中可以看出,发展现代物流业离不开政府的引导和支持。
发达国家现代物流业的发展过程也证明了这些国家的政府没有不介入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有区别的只是介入的程度不同而已。
随着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政府在发展现代物流业中的作用越来越被重视。
正是基于这一认识,物流界一些人士将现代物流的内涵概括为一个公式:现代物流=传统物流+政府在物流中的作用。
当然,政府在发展现代物流业中发挥重要作用,并不是去直接从事和管理现代物流业,而是通过宏观调控手段来引导、支持现代物流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二、地方政府引导、支持现代物流业发展的主要措施地方政府是国家政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一个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的行政权力中心。
现代物流业作为一个使商品和资源按照市场需要畅流于各个地区和角落的产业,要大力发展,一方面离不开中央政府的引导和支持;另一方面也需要各级地方政府的引导和支持。
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转轨时期,市场的地区分割问题比较突出,要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更需要各级地方政府予以全力的支持和推动。
从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实践看,当前应突出做好以下七个方面的工作:11制定好本地区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总体规划。
规划是政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引导经济发展的基本手段之一。
进入新世纪后,政府要引导现代物流业加快发展,首先必须有一个好的发展规划。
地方政府在制定本地区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时,应把握好以下几个关键环节:一是要注意与国家现代物流业发展总体规划和本地区国民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相衔接。
国家经贸委正在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全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总体规划,各地政府要按照/大物流0的思路,紧紧围绕全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总体规划来制定本地区的具体发展规划,不能自起炉灶另搞一套,同时还要注意将现代物流业的发展规划纳入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之中。
二是要与周边地区现代物流业发展的规划相衔接。
现代物流业的发展非常重视不同区域和部门、行业之间的配合和支持,各地政府在制定本地区的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时,要深入调查了解周边地区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基本情况和未来规划,注意加强配合和衔接,以制定出能和周边地区密切配合、促进全国大物流形成的区域性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
三是要立足本地实际,具有自身特色。
每个地方都有各自不同的具体实际,地方政府在制定本地区的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时,切忌照搬照套国家或其它地区的发展规划,必须从各自的实际情况出发,因地制宜地确定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方向、重点和方式,以制定出符合本地区实际、有效利用本地资源、充分发挥本地优势、具有鲜明本地特色的区域性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
四是要详细具体,便于操作。
地方政府所涉及和解决的经济问题,通常是中观和微观经济领域的问题,因此在制定本地区的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时,不能像国家那样比较宏观、抽象,而是要比较详细、具体、能够把握和操作,诸如要包括物流中心、交通枢纽、物资集散地、口岸大型物流基础设施和物流标准化、物流技术开发、物流管理现代化开发、物流信息统计体系建设、物流人才培训、物流企业发展等等方面的具体规划。
一般地说,地方政府的层次越低,规划越要详细、具体,而规划越是详细、具体,越有利于本地区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的落实和实现。
21制定和实施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制定和实施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是政府引导和支持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最有效手段。
我国物流业无论从生产方式、管理方式,还是从技术水平上看,都与世界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存在较大的差距,各级政府必须采取有效的政策措施加大对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引导和支持。
一是制定和实施地方政府与企业共同投资物流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措施。
对于需要庞大资金投入的铁路干线、重要公路、港口、机场等大型或超大型建设项目和大型物流枢纽工程的建设,不能全靠中央政府投入,地方政府也要视财力积极投入建设;对于区域性物流中心、支线性道路等中型建设项目,可由地方政府与物流企业联合投资兴建。
二是制定和推行吸引民间资本投入物流业的优惠政策。
民间资本是发展现代物流业的重要力量,但因物流业资金耗费巨大、资金回报率不高且回收周期长,民间资本对发展现代物流业缺乏投资意愿。
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可制定和实施:在物流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期间享受免征土地使用税;项目投产后的一定期限内按一定比率减征营业税,对技术改造进口所需高科技设备和原材料者免交工商所得税,对投资物流产业发展的投资者放宽贷款限制等优惠政策,吸引民间资本积极投资发展现代物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