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伪狂犬病及其防制措施
不同程度的卡他性 胃肠炎 , 如果神经症状 明显 , 脑膜 明显充血 , 脑脊髓液量增 多 , 、 等实质脏器常可 肝 脾
见灰 白色 坏死病 灶 , 肺充血 。子 宫 内感 染后 可发展 为 溶 解坏 死 性胎 盘炎 。 中枢 神 经 系统 呈 弥漫 性非 化 脓
及 中枢神经系统障碍。我国近年来也有本病的报道 ,
3 发 病 机 理
病畜在病毒血症之后 ,常发生 中枢神经 系统的 炎症 , 呈现各种不同程度的神经综合症 。主要表现为 皮 肤 的感 觉过 敏 ( 特别 是 牛 和羊 ) 发 生不 可 耐 受 的 ,
发痒。 脑脊髓发炎后, 起神经麻痹。 可引 如病程较长,
还 可能继 发呼 吸 、 消化器 官 的病 变 。
清作病毒中和试验 以确诊本病 。根据疾病 的临床症 状, 结合流行病学 , 可做 出初步诊断 , 确诊必须进行 实验 室 检查 。 同时 , 注 意 与猪 细小 病 毒 、 繁殖 与 要 猪
呼 吸综合 征病 毒 、 猪瘟 病 毒等 相 区别 。
6 诊 断
根据疾病的临诊症状 , 结合流行病学 , 可做出初 步诊 断 , 确诊必 须进 行实验 室 检查 。 同时要 注意 与猪 细小病毒 、 流行性 乙型脑炎病毒 、 蓝耳病 、 猪瘟病毒 、 弓形虫及布鲁氏菌等引起的母猪繁殖障碍相区别。
7 防制措施
坚持 “ 自繁 自养”, 最好不从外 面引种 , 严禁从
疫 区 引种 。灭 活疫 苗 , 猪第 1 注 射 后 , 种 次 间隔 4 6 ~ 星期 后 加 强免 疫 1 , 次 以后每 6个 月注 射 1 , 前 次 产
1 个月加强免疫 1 , 次 可获得较好的免疫效果 。留作 种用 的断奶 仔 猪在 断 奶 时注射 1 ,间隔 4 6星 期 次  ̄ 后, 加强免疫 1 , 次 以后按种猪免疫程序进行。弱毒 疫苗 , 种猪第 1 次注射后 , 间隔 4 6星期加强免疫 1 -
抗体 , 如抗伪狂犬病毒 g E抗体阴性 , 方可引入猪群。 该病 毒 对外 界环 境 抵抗 力 很 强 ,但 一 般浓 度 的 消毒药却能将其杀死 , O % 如 . 石灰乳或 0 % 5 . 碳酸钠 5 消毒 1 分钟 ,%石炭酸消毒 2 5 分钟 ,% 2 氢氧化钠 l %
溶液 消毒 可立刻 杀死病 毒 。所 以 , 对猪舍 地 面 、 墙壁 、
兽 医 临 床
猪 伪 狂 犬 病 及 其 防 制 措 施
叶文波 ( 黑龙江省鸡 东县新华 乡畜牧站 180 ) 520 猪伪狂犬病是 由伪狂犬病病毒引起 的多种畜禽
及 野 生动 物发 生 的急 性 传染 病 。 能引起 多 种 动物 的 发热 、 奇痒 及 脑脊 髓 炎 。 主要 临床 特征 是发 热 、 痒 瘙
设施及用具等每星期应定期消毒 1 以上。发生疾 次 病 时 , 2 3天 消 毒 1 , 毒 液 可用 2 3 则 ~ 次 消 % %苛 性 钠溶液或 2 % 0 新鲜 的石灰水。
乍。 鼠 是 伪 狂 犬 炳 病 毒 的
4 病理变化
伪狂犬病毒感染一般无特征性病变。H 观主要 艮 见 肾脏有 针尖 状 出血点 , 其他 肉眼病变 不 明显 。可见
次, 以后 每 隔 4个 月 注射 1 。育 肥猪 断奶 时注 射 1 次
次 , 到 出栏 。对要 引入 的种 猪必 须 每头采 血样检 测 直
4 %~ 0 部分耐过猪常有后遗症, 0 6 %。 如偏瘫和发育受 阻。 月龄以上病猪 , 2 症状轻微或隐『感染 , 生 表现一过 性发热 , 咳嗽 , 便秘 , 有的病猪呕吐 , 多在 34天恢复。 妊 娠母 猪 表 现 为 咳嗽 、 热 、 神 不振 , 发 精 发生 流 产 , 产 木乃伊胎 、 死胎和弱仔 , 这些弱仔猪 12 天内出现呕 吐和腹泻 , 弓反 张 , 常 在 2 6小时 内死 亡 。 角 通 43
神 经症 状 , 抖 , 济 失 调 , 发 共 间歇 性 痉 挛 , 躯 麻 痹 , 后 作前进 或后 退转 动 , 地 四肢划 动 。常伴有癫 痫样 发 倒 作或 昏睡 , 触摸 时肌 肉抽搐 , 后衰 竭而死 。 ~ 龄 最 34周 病 猪 除 以上 症 状外 , 程 略 长 , 病 多便 秘 , 死 率 可 达 病
尤其 猪 的感染 率和 发病 有扩 大蔓延 的趋 势 。
1 流 行病 学
猪是伪狂犬病的唯一 自然宿主, 对其危害大。可
致 妊娠母 猪流 产 , 死胎 及胎 儿干尸 化 。对初 生仔 猪 产 则 引起 神经 症 状 , 出现 运 动 失 调 、 痹 , 后 衰 竭 死 麻 最
性脑膜炎 , 有明显的血管套和胶质细胞坏死 。在鼻 、 咽黏 膜 , 脾和 淋 巴结 的淋 巴细胞 内有 包涵 体 。
5 实 验 室 检 查
可采 取 病 患部 水肿 液 、侵 入 部 的神 经 干 以及 脑 组织 , 种兔 以分离 病毒 。分离 出 的病毒再 用 已知血 接
亡, 病死率可达 10 健康猪与病猪 、 0 %。 带毒猪直接接 触 可感染 本病 。本 病 可经皮 肤伤 口传染 , 可 以 由空 也 气传播。 母猪配种时可传染本病 , 感染本病后 6 7 ~ 天 乳 中有病毒 , 可持续 3 5 , ~ 天 乳猪可因吃奶而感染本 病。哺乳仔猪 日 龄越小 , 发病率和病死率越高 , 随着 日 龄增长而下降, 断乳后的仔猪多不发病。
2 临床 症 状
潜伏 期 一 般 为 3 6天 , 者 3 ,-, 者达 l  ̄ 短 64 n 长 , t 0 天 。临床症状 随年 龄增 长有 差异 。2周 龄 以内哺乳 仔
猪, 病初发热 、 呕吐、 下痢 、 厌食 、 精神不振 , 有的见眼 球上 翻 , 力减 退 , 吸 困难 , 腹 式呼 吸 , 而 出现 视 呼 呈 继
携 带
因此
及猪舍用具而使猪感染。
空 制本 病具 有重 要意 义 。
养殖技术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