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3第四章公共支出理论
财政学 (Public Finance)
第四章 公共支出理论
财政学
第一节 公共产品及其供给 第二节 公共支出的规模和结构 第三节 公共支出效益分析方法
第一节 公共产品及其供给
一、公共产品的含义
公共产品是私人产品的对称,是指具有消费或使用上的 非竞争性和受益上的非排他性的产品。 1. 非竞争性是指产品在消费过程中所产生的利益不能为 某个人或某些人所专有,要将一些人排斥在消费过程之 外,不让他们享受这一产品是不可能的。 2. 非排他性是指一部分人对某一产品的消费不会影响另 一些人对该产品的消费,一些人从这一产品中受益不会 影响其他人从这一产品中受益,受益对象之间不存在利 益冲突。
公共产品市场提供的效率损失
公共产品
A
O
E
●
效率 损失
分析表明,市场机制无法使公共产品 与私人产品之间的配置达到最佳状态, 只有通过政府征税,并将所取得的资 金用以补偿公共产品的生产,免费向 公众提供消费,采用公共提供方式, 才有可能改善资源配置的效率。
i1
C
●
i2
B
私人产品
结论:
公共产品市场不能做,应该由政府来做。由政府来提 供公共产品,即公共产品采用公共提供的消费方式也 就成为政府弥补市场缺陷的一种唯一有效的方式。
• 混合产品既可以由私人部门通过市场提供,也 可以由政府部门直接提供,或是由政府部门给 予补助通过市场提供。至于实践上是以政府的 供给为主还是以市场的供给为主,则可视具体 情况而定。
四、公共生产
• 所谓公共生产是指由政府出资(即由预算拨款)兴办的 所有权归政府所有的工商企业和单位来生产产品。
• 狭义的公共生产仅指国有工商企业; • 广义的理解还包括学校、医院、文艺团体,政府机关、
一、公共支出的分类 (一)理论上的分类 依据公共支出的经济性质不同,公共支出可以分为购买 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 1. 购买性支出 购买性支出直接表现为政府购买物品或劳务的活动,包 括购买进行日常政务活动所需的或用于进行国家投资所 需的物品或劳务的支出。
财政学
2. 转移性支出 转移性支出直接表现为资金无偿的、单方面的转移。这 类支出主要包括政府部门用于养老金、补贴、债务利息、 失业救济金等方面的支出。 (二)预算上的分类
公安、司法、国防等部门。
• 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 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集体成分。
• 提供公共产品的国有企业和单位,采取国有国营模式。 • 垄断国有企业,采取国有国控模式。 • 竞争性的大中型国有企业,宜进行公司制改造。 • 小型国有企业的改革方向是放开搞活。
财政学
第二节 公共支出的规模和结构
1.国防支出 2.外交事务支出 3.行政管理支出 4.经济建设支出 5.社会文教支出 6.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支出 7.政府债务支出
财政学
二、公共支出的结构
1.美国公共支出的构成 2.日本公共支出的构成 3.德国公共支出的构成 4.我国公共支出的构成
财政学
比较的结论:
1. 社会主义国家用于经济建设方面的支出明显高于主 要资本主义国家,且主要体现在基本建设支出上,它在 公共支出中始终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 2. 社会主义国家用于社会福利方面的公共支出的比重 一般低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3. 社会主义国家用于国防支出的比重普遍低于资本主 义国家。
• 纯粹公共产品:指同时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产品。
• 非排他性是因为: 1. 纯粹公共产品大多是那种在技术上不易排斥众多受益 者的产品;
2. 某些公共产品虽然在技术上可以排他,但是排他的成 本十分昂贵,以至于在经济上不可行。
• 非竞争性是因为: 1. 纯粹公共产品一般都具有不可分割的性质; 2. 由于公共产品பைடு நூலகம்不可分割性,因而在其产生拥挤之前, 每增加一个消费者的边际成本为零。
• 另一种是从相对量上来考察,通常用公共支出占GNP或 GDP的比重来表示。
财政学
第三节 公共支出效益分析方法
一、机会成本分析
如果一笔特定的资金交由公共部门使用所能达到的效益 小于交由私人部门所能达到的效益(或是小于其计划成 本),则有关这笔资金的预算决策就是缺乏效率的; 如果一笔特定的资金交由公共部门使用所能达到的效益 恰恰等于交由私人部门使用所能达到的效益(或说是等 于其机会成本),则这时候整个社会的资源(或资金) 配置处于最佳状态。
问题: 为什么公共产品不能由市场提供?
• 因为市场提供的必要条件是买了才能受益,这样才有 人愿意买,如果不用买,大家就能受益,那么会有谁 愿意去买?
• 由于公共产品存在着非排斥性和非竞争性,大家都不 愿意买,都期望他人买而自己坐享其成---“免费搭 车”(free rider),所以公共产品无法由市场来提供。
三、公共支出规模及衡量标准
• 公共支出规模通常被理解为公共支出总量的货币表现, 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政府财政活动规模的一个主要指 标。
• 衡量政府公共支出规模的方法主要有两种:
• 一种是从绝对量上来考察,主要有按当期价格计算的公 共支出和按不变价格计算的公共支出。是一种直接用货 币量表示的财政规模衡量指标。
财政学
二、成本—效益分析方法
(一)成本—效益分析的含义 公共支出成本—效益分析就是只对某项公共支出计划、项目 或者某项公共政策实施所产生的全部效益和所有成本进行定 量分析,并以此作为参考或依据进行决策的一种方法。 (二)成本—效益分析的步骤
在理解公共产品的定义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 公共产品按其受益空间还可进一步分类
地方性公共产品,如路灯 全国性公共产品,如国防 国际性公共产品,如臭氧层 2. 一种产品的非排他性不是绝对的 3. 不同的人消费等量的公共产品,并不一定获得等量的 利益。
二、公共产品的供给
公共产品是在消费上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斥性的产品, 它只能以公共提供的方式进行消费。
三、混合产品的供给
既非纯粹的公共产品或劳务,又非纯粹的私人产品或劳 务;既具有私人产品或劳务的特性,又具有公共产品或 劳务的特性。因此这些产品被称为“混合产品”。
1. 拥挤性的公共产品 是指那些随着消费者人数的增加而产生拥挤,从而会减 少每个消费者可以从中获得的公共产品或劳务,如拥挤 的公路。
2. 价格排他的公共产品 是指那些效用可以定价,从而可在技术上实现排他的公 共产品或劳务,如公办的学校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