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七章第一节《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七章第一节《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教案

1.知识与技能(1)掌握我国计划生育的政策及绘制柱形图的技能。

(2)掌握哪些活动会破坏生态环境和改善生态环境。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资料分析、视频观看和知识拓展方法,掌握人口增长和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2)通过师生共同分析人类活动影响生态环境的事例,掌握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认同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认识到每个人都有保护生物圈的责任。

【教学重点】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教学难点】我国人口增长的趋势及人类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教学方法】师生互问互答完成课堂问题,通过资料分析、献计献策环境治理方法、观看视频资料、拓展知识掌握滇池的污染情况及治理方法和生物入侵等内容。

【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教学课件;视频;收集有关生物入侵、自然保护区等的资料。

2.学生准备:收集有关生物入侵、植树造林等资料。

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样是生物,人类对生物圈的影响远远超过了其他生物,这是为什么呢?同样是人类,现代人类对生物圈的影响远远超过了远古的人类,这又是为什么呢?人类活动对环境产生怎样的影响?怎样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这是本章要探究的问题。

本节课,我们首先来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

二、新课讲解(一)探讨人口增长及其对环境的影响【想一想】有人把地球比作一艘“太空船”,人类是其中的乘客。

你觉得这一比喻贴切吗?师生回答:把地球比作“太空船”,这一比喻有一定的合理性。

在茫茫宇宙中,地球确实像一艘巨型“太空船”。

不过,和几乎全封闭、狭小的太空船不一样的是,地球可以源源不断地从太阳获得能量,以维持这个星球的稳定;物质也可以在生物圈中循环往复。

教师讲述:坐轮船时,当你觉得客舱内空气污浊时,可以到甲板上呼吸新鲜空气;船上的垃圾可以在船靠岸后送到专门的地方处理;船上的乘客不会越来越多以至人满为患……在地球这艘“太空船”上也是如此吗?由此你还能想到什么?师生回答:地球这艘“太空船”不能靠岸卸掉垃圾;遭受污染的空气也不能通过和外界交换而更新;如果不对地球上的人口进行限制,地球这艘“太空船”上的乘客就会越来越多。

教师讲述:人类出现后很长一段时期里,由于人口数量少,人类对环境的影响很有限。

19世纪初,世界人口总数达到了10亿;到1930年时增加到20亿。

从20世纪中期开始至今,世界人口更是快速增加,到2005年时达到65亿,2011年已突破70亿。

我国的人口增长趋势又是怎样的呢?先来分析一则材料。

【资料分析】阅读下面我国不同年代人口数量的一组数据,绘制我国人口增长柱形图。

年代(公元)274013931578176418491928讨论:(1)什么时候我国人口数量增长明显加快?可能的原因是什么?(2)20世纪中期以后,我国的人口增长率,在什么时候基本稳定在一个较低水平?为什么?人口数(亿)0.550.480.600.602.004.104.70年代(公元)1949195919691979198919992009人口数(亿)5.426.728.079.7511.2712.5813.35(3)你生活的地方人口增长的实际情况是怎样的?结合当地人口增长实际情况,分析人口数量对环境、社会和个人生活的影响。

师生共同得出结论:(1)我国从1949年到1989年,人口增长明显加快。

新中国是1949年10月成立的,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蓬勃发展,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医疗卫生条件不断改善,使我国人口增长明显加快。

(2)我国的人口增长率在1979年以后基本稳定在一个较低水平。

这是因为我国实行了计划生育政策,并鼓励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这些措施使我国的人口增长速度放缓,并能稳定于较低水平。

【动动手】组织学生分组合作动手根据上述的人口数量数据绘制出人口增长的柱形图。

学生展示的柱形图。

看看哪组同学绘制得最好。

【小资料】关于我国历年的总人口数据,可以登录国家统计局网站查阅。

【算一算】假设有甲、乙两对夫妇年龄相同,甲夫妇以及他们的子孙都是20岁生孩子,乙夫妇以及他们的子孙都是25岁生孩子。

问100年以后甲乙的后代各有多少代?(甲夫妇有5代,乙夫妇有4代)教师讲述:我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人口问题非常突出。

为了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素质,我国已经把计划生育列为一项基本国策。

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鼓励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晚婚,比法定结婚年龄晚2—3年结婚;晚育,婚后初次生育时达到晚婚年龄;少生,稳定低生育水平;优生,通过男女青年婚前体检、孕妇定期检查身体等措施,避免生出有遗传缺陷的孩子。

【知识拓展】你知道滇池的污染情况是怎样的吗?播放视频:《滇池的治理》滇池污染经历了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

水质污染从70年代后期开始,进入80年代,特别是90年代,富营养化日趋严重。

近年来,滇池变成富营养型湖泊,部分呈异常营养征兆,水色暗黄绿,内湖有机有害污染严重,污染发展较快,外湖部分水体已受有机物污染,氮、磷、重金属及砷大量沉积于湖底,致使底质污染严重,滇池已处于“老年型”湖泊状况。

80年代未调查结果表明:随着滇池生态环境的变化,导致鱼类产卵、孵化场地的生态环境破坏,并加之过度捕捞和鱼类种群间相互作用等因素影响,使滇池鱼类种群发生巨大变化,土著鱼种仅存4种、土著蓝藻、青苔、浮萍、水葫芦……这些常见的着生藻类和浮叶植物开始交替蹂躏着滇池。

2008年3月下旬以来,浮萍、水白菜在草海星星点点地蔓延开来。

据2008年8月5日的新闻报道,昆明市滇管局渔业行政执法部门及相关单位工作人员日均从草海清理打捞浮萍达50余吨。

针对目前滇池的受污染情况,我国有关部门提出以下几点治理措施:1、禁止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滇池。

建议在环绕滇池周边建立三、四个污水处理站,把生活污水经过处理后再排入滇池。

2、禁止工业废水直接排入滇池。

对敢于违规的企业,一律做停业处理,并终身禁业。

3、禁止填湖造地的行为,一经发现严惩不贷,并恢复原湖面积。

4、清理湖底堆积物、湖面蓝藻和浮叶植物。

5、呼吁大家主动参与到保护滇池环境的活动中来。

(二)分析人类活动影响生态环境的事例教师讲述: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产生哪些影响呢?下面我们来分析人类影响生态环境的众多事例,结合这些事例,思考和讨论相关问题。

【资料分析】教师讲述:通过下列图片展示,请说出人类活动对环境有哪些影响?问题1:滥伐森林会对当地的自然环境造成什么影响?对生物圈有什么影响?组织学生自由回答。

问题2:有些工厂将大量烟雾直接排到大气中,这会对环境造成哪些影响?组织学生自由回答。

问题3:近些年来,我国不少湖泊发生严重的污染现象,导致蓝藻等大量滋生,形成水华,一部分湖水变臭,鱼虾难以生存。

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有哪些?采取哪些措施才能使湖泊恢复清澈秀美的原貌?组织学生自由回答。

问题4:不法分子还用哪些手段捕杀鸟类?如果鸟类日益减少,自然环境将会发生哪些变化?组织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讲述:通过下列图片展示,请说出人类活动对环境方面的改善或保护。

问题5:有人认为,植树造林就是为了获取大量木材。

你赞同这种看法吗?近几十年来,我国植树造林取得了哪些重要成果?组织学生自由回答。

问题6:对受伤的野鸟进行救治和喂养,待鸟康复后,将它放归大自然。

这样做有什么意义?问题7:你知道哪些自然保护区呢?建立这些自然保护区的主要目的是什么?组织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讲述:通过上述图片展示,请说出人类活动对环境有哪些影响?【说一说】关于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你还知道哪些事例,不妨说出来与同学们交流。

(三)积极行动,有所作为教师讲述:人类活动既有可能破坏环境,也可以改善环境。

当前,人类活动使环境恶化的问题特别需要我们关注。

不少地方的森林被破坏,那里的环境正在恶化;不少河湖爆发水华,水质恶化变臭;许多地区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和有害气体在增加,还不时降落酸雨;“垃圾围城”正在不少城市上演。

【献计献策】面对这些问题,我们是无能为力,还是可以有所作为?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公民,应该对自己提出怎样的要求呢?【知识拓展】生物入侵及其危害科学家把生物随着商品贸易和人员往来迁移到新的环境中并对环境造成严重危害的现象,叫做生物入侵。

特点:生态适应能力强,繁殖能力强,传播能力强;被入侵的生态系统具有足够的可利用资源;缺乏自然控制机制;人类进入的频率高等。

事例1:100多年前,有人将20多只英国的家兔带到澳大利亚饲养。

在一次火灾中兔舍被毁,幸存的家兔流窜到了荒野。

由于澳大利亚的气候适于兔的生存,再加上那里缺少兔的天敌,这些幸存者就以惊人的速度繁殖起来,成了野兔。

它们与绵羊争夺食物,破坏草原植被,给畜牧业造成很大损失。

事例2:近年来,我国南方某些沿海地区,一种原产南美洲的叫做薇甘菊的“植物杀手”悄悄地登陆了,在气候温暖、雨量充沛的条件下迅速蔓延开来。

没过多久,荔枝树、香蕉园以及花木扶疏的美丽丘陵和原野,很快就长满了薇甘菊。

这些入侵者茂密的藤蔓缠绕或覆盖住当地的植物,夺走本应属于当地植物的阳光和养料,使当地植被受到严重破坏。

事例3:我国出入境检疫人员已多次从国外旅客携带入境的水果中查获了一种国内没有的蝇——地中海实蝇。

地中海实蝇看似美丽,却是专门危害水果和蔬菜的害虫,已经蔓延到许多国家和地区,我国政府早就明令禁止从地中海实蝇疫区进口水果,并禁止各地旅客携带任何新鲜水果和蔬菜入境。

正是由于严加防范,地中海实蝇至今没有侵入我国。

三、总结收获四、课堂检验1.进入新世纪,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主要对策是(A)A.继续稳定人口低生育水平C.提高西部人口自然增长率B.遏制人口老龄化加速的趋势D.保持目前的城市人口比重2.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负面影响的是(C)A.大量使用私家车等交通工具,造成石油等化石燃料供应紧张B.大量占用耕地建设住宅,造成耕地面积锐减C.大量种植优质杂交水稻,减少成本,增加产量D.大量破坏植被导致耕地退化,农作物产量不高、不稳3.近年来,野生动物越来越多地濒临灭绝,下列原因不对的是(A.人类疯狂的盗猎和野生动物的贩卖活动B.人类大量占用森林,破坏草原、开发湿地等C.人口大量增加,人类对资源过度开发,环境受到严重破坏D.气候变化,动物的生殖节律性受到破坏,后代大量减少4.下列关于人类活动影响生态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A)A.植树造林可以防风固沙,调节气候B.大量使用化石燃料可减弱温室效应C.人口过快增长对环境会产生积极影响D.旅客可携带新鲜水果入境【板书设计】第七章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第一节探讨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一、探讨人口增长及其对环境的影响人口快速增长——影响生态环境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晚婚晚育、少生优生二、分析人类活动影响生态环境的事例破坏环境——改善环境三、积极行动,有所作为【教学反思】)D这节课的教学内容需要理论联系实际相结合,所以上课难度并不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