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关于人类探索遗传奥秘历程中的科学实验
方法及技术的叙述,错误的是()
A、孟德尔在研究豌豆杂交实验时,运用了假说--
-演绎法
B、萨顿根据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平行关系,类比
推理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C、赫尔希和蔡斯利用肺炎双球菌研究遗传物质时,
运用了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
D、沃森和克里克研究DNA分子结构时,运用了构
建物理模型的方法
2、从S型肺炎双球菌中提取出的DNA,与R型活
菌混合培养,R型活菌繁殖的后代有少量S型菌体,这些S型菌体的后代均是S型,这个实验表明DNA ()
A、分子结构相对稳定
B、能够指导R型细菌的蛋白质合成
C、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D、是使R型细菌发生转化的物质
3、在一对等位基因中,一定相同的是()
A、氢键数目
B、碱基数目
C、遗传信息
D、基本骨架
4、某DNA分子中A+T占整个DNA分子碱基总数的44%,其中一条链上的G占该链碱基总数21%,那么,对应的另一条互补链上的G占该链碱基总数
的比例是()
A、35%
B、29%
C、28%
D、21%
5、在一个密闭的容器里,用含有同位素13C的脱
氧核甘酸合成一个DNA分子,然后加入普通的含
12C的脱氧核苷酸,经n次复制后,所得DNA分子
中含12C的脱氧核苷酸链数与含13C的脱氧核苷酸
链数之比是()
A、 2n:1
B、(2n-2):n
C、(2n-2):2
D、(2n-1):1
6、下列有关光合作用的说法错误的是()
A、缺镁培养液培养的番茄幼苗对红光的吸收减少
B、适宜光照下,植物吸收CO2的总量等于固定
CO2的总量
C、离体的叶绿体基质中添加ATP、[H]和CO2后,
可完成暗反应
D、光照条件下,叶绿体中ADP从叶绿体基质向类
囊体薄膜方向移动
7、科学家在研究光合作用时进行了以下实验:在
某种绿藻培养液中通入14CO2,再给予不同的光照
时间后从培养液中提取并分析放射性物质。
预测
实验结果是()
A、光照时间越长,固定产生的三碳化合物越多
B、在一定时间内光照时间越长,产生的放射性物
质的种类越多C、无论光照时间长短,放射性物质都会分布在叶
绿体的类囊体膜上
D、三碳化合物中不存在放射性
8、下列关于“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的
叙述中,正确的是()
A、装片制作的正确顺序是:解离---染色---漂洗
----制片
B、视野内可以看到某个细胞分裂的连续变化过程
C、看到的根尖细胞都正在分裂
D、看到的分生区细胞大多具有完整的细胞核
9、图1中,ab表示一个细胞周期,cd表示另一
个细胞周期。
图2中,按箭头方向表示细胞周期。
从图中所示结果分析其细胞周期,不正确的是
()
图1 图2
A
、图1中的a、图2 中的B—A细胞正在进行DNA复制
B、图1中的b、图2中的A—B会出现染色体数
目加倍的时期的
C、图1、图2中会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非同
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D、根据在细胞周期中阻断DNA复制的原理,可以
控制癌细胞的增生
10、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中不一定存在同源染色体
B、细胞分化导致基因选择性表达,细胞种类增多
C、细胞凋亡受基因控制,细胞癌变不受基因控制
D、白化病人由于黑色素细胞衰老,酪氨酸酶活性
降低因而头发变白
11、下列有关染色体及伴性遗传的叙述,正确的
是()
A、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Y染色体都比X染色体
短小
B、一般情况下,双亲表现正常,不可能生出患红
绿色盲的女儿
C、含X染色体的配子是雌配子,含Y染色体的配
子是雄配子
D、各种生物细胞中的染色体都可分为性染色体和
常染色体染色体
12、红绿色盲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一个家
庭中父母色觉正常,生了一个为XXY的孩子。
不
考虑基因突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孩子色觉正常,则出现的异常配子不会来自
父亲
B、若孩子色觉正常,则出现的异常配子不会来自
母亲
C、若孩子患红绿色盲,则出现的异常配子不会来
自父亲
D、若孩子患红绿废盲,则出现的异常配子不会来
自母亲
13、下列有在四分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四分体中的姐妹染色单体间发生交叉互换
B、四分体是一对联会的同源染色体含有的四条染
色单体
C、四分体是含染色单体状的任意两条染色体
D、形状和大小相同的两条染色体含有四个DNA分
子
14、某动物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中含有
24条染色体,那么本物种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应为()
A、12条
B、24条
C、36条
D、48条
15、基因型为AaBbCc(独立遗传)的一个初级精
母细胞和一个初级卵母细胞分别产生的精子和卵细胞基因型的种类数比为()
A、4:1
B、3:1
C、2:1
D、1:1
16、下列关于基因和染色体关系的叙述,正确的
是()
A、基因全部在染色体上
B、一条染色体上有一个基因
C、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D、染色体就是由基因(DNA)组成的
17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由位于X染色体上的显性致病基因决定的一种遗传病,这种疾病的遗传特点之一是()
A、男患者与妇患者结婚,其女儿正常
B、男患者与正常女子结婚,其子女均正常
C、女患者与正常男子结婚,其儿子正常女儿患病
D、患者的正常子女不携带其父母传递的致病基因
18、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如果用32P和35S 分别标记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外壳,结果复制出来的绝大多数子代噬菌体()
A.含32P和35S
B.不含32P和35S
C.含32P、不含35S
D.不含32P、含35S
19、若在一双链DNA分子中鸟嘌呤和胞嘧啶之和占碱基总和的44%,在其中的一条链中A和C分别占该链碱基数的22%和30%,那么在另一条链中腺嘌呤和胞嘧啶分别占该碱基数的比值为()
A.34%、14%
B.22%、30%
C.14%、34%
D.20%、28%20、由120个碱基组成的DNA分子片段,可因碱基对组成和序列的不同,而形成具有不同遗传信息的DNA分子,其种类数最多可达()
A、4120
B、1204
C、460
D、604
21、DNA的一条单链中=0.8,上述比例在其互补链和整个DNA分子中分别是()A.0.8,1.0
B.1.25,1.0
C.0.8,0.8
D.0.2,1.0
22、若把某细胞中的一个DNA分子用重氮标记,这个细胞在不含重氮的环境连续进行3次有丝分裂,则含有标记链的DNA分子数和含有标记DNA 的细胞数分别是()
A、2,2
B、4,2
C、2,8
D、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