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战略管理》案例分析说明
吴琼
二O一二年二月
《战略管理》案例分析要点
战略管理案例描述了一家公司外部环境及内部条件,提出有关公司的任务、战略、目标和策略等有关问题。
案例中反映的信息都是即成事实,也有一些信息反映的是观念、判断。
相对其他课程的案例而言,战略管理案例更具综合性,包括相关管理、营销、财务、生产、研发、人力资源、企业环境等方面的描述。
目的是给学生运用战略管理理论、原则和方法的机会。
(一)准备案例分析的原则
1 态度要现实
案例提供的实际信息是有限的。
需要对未知事物做合理假设,再做出恰当的分析与决策。
如需要对外部环境状况进行假设,要做预计的财务报表。
2 决策要有依据
提出何种决策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依据是什么(充足的论证),如何实施这一决策?没有最佳的唯一方案,只有可行的满意解。
直觉与分析相结合。
3 行动方案要现实可行
战略方案是企业力所能及,且能受益的。
实施战略需要多少资源,如何获得?要分析每个可行方案的优缺点,注意不利于建议的战略方案的论点和信息。
4 方案内容要具体
要具体说明:5W1H;要用比率、百分比、数字、金额进行分析和说明。
例如:公司将在**时,关闭**厂,减少员工**人,从而节约**资金。
5 分析思路要创新
不能只是重复陈述已有的事实:要用图形、表格、比率等分析信息并支持决策分析;站在公司全局、长远角度考虑问题;要有独创性,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比较。
6 包容别人的意见并作出自己的贡献
战略制定、实施和评价都是集体决策,不是个人拍脑袋;会有分歧;对他人的观点、态度要开放和包容,从中作出贡献。
(二)为课堂讨论作准备
1 前提:必须在课前作好准备;阅读案例并做好笔记,提出建议;努力将学到的理论
应用于课堂讨论的准备;用事实、道理、证据支持你的观点和建议,课前把各种数据搞清楚;
2 课堂讨论方式:以学生发言为主;乐于了解别人的观点,尊重他人的意见;在有理
由时,要乐于反对多数人的观点;你在课堂上的表现取决于你课前的努力!
(三)准备书面案例
要遵循相应的行文规范:案例分析报告(见附一)、企业战略规划(见附二)(四)口头报告:注意报告的内容;报告的组织(前后结构,成员分工);仪表与姿态;
辅助材料;回答问题。
附一关于课堂案例分析的说明
(一)案例报告的格式
1、标题页
2、内容提要
通常这一提要的长度不超过一页(大约300字),应包括:
(1)主要问题
(2)主要建议
(3)实施建议方案的预期收益
注:内容提要是商业报告中最关键的部分,因为主要决策者可能会只看这部分。
在撰写提要时,必须确保包含最重要的内容,并且尽可能叙述得简明扼要。
3、目录页
4、报告正文
这部分应当包括:
(1)现状简介
这一部分应当尽量简短;
应当假设你正在向公司领导层写报告,而他们对情况非常了解,不要再对案例中提供的情况加以阐述,而应从物流管理的角度对现状的关键方面进行描述;
示意图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和工具,可简明描述供应链的现状;
在实际分析中,现状分析可能需要花费较大的时间和精力,但在报告中则不一定需要使用过多的篇幅。
(2)问题综述
不要重复或简单列出案例中提到的问题,要找到产生问题的原因,并对问题进行分类和排序。
(3)可供选择的改进方案
应提出2-3个可供选择的改进方案,并对各方案的优缺点进行简要说明。
(4)建议
在备选方案中选择出建议方案,说明选择的理由,并对建议方案进行简要说明。
(5)实施
列出实施建议方案的具体步骤,对每一步骤应指明实施负责人、时间、方式以及实施的成本。
(6)成本效益分析
作为案例分析的结论,应当对建议的行动方向做总体成本和效益分析。
(二)实施要求
1、分组。
每组≤6人;
2、提交案例分析报告。
A4纸打印,上交1份/组;
3、陈述报告。
由老师确定陈述小组,小组进行陈述设计;
4、分数评定。
根据分数进行小组排名、加分,陈述小组成员均有加分。
(三)评分标准
1、报告规范 15分
2、仪态大方 15分
3、论证充分 30分
4、方案合理 30分
5、时间利用合理 10分
附二中央企业发展战略与规划编制大纲
一、现状与发展环境
(一)基本情况
1.概况。
包括企业发展的历史沿革、现状综合描述,重点包括资产规模、产权结构、业务范围等。
2.组织机构。
包括文字叙述和图表。
组织结构图举例见图1-1:
图1-1 深思公司组织结构图
(上图仅供参考,企业应按照实际情况作图)
3.法人治理结构。
文字叙述或图表。
说明目前法人治理结构的状况,包括重大问题决策层、决策层、执行层、监督层、咨询层的层级和权责关系等。
4.二级公司分布与分析。
包括二级公司产权分布、地域分布情况等。
包括文字叙述和图表。
表1-1 二级公司按照产权分布状况
表1-2 二级公司按照地域分布状况
5.主要经济指标。
包括最近四年的主要财务数据(可根据前四年的数据处理和典型分析,预测
后几年的各种数据)。
表1-3 2000—2003年主要经济数据
6.主业构成。
表1-4 2003年企业主业构成表
单位:万元、%
2.主业分类按照国民经济分类大类的划分填写
7.其他情况。
包括文字叙述和表格。
(二)企业发展环境分析。
1.宏观环境分析。
政策与法律环境、经济环境、技术环境分析。
包括与企业相关的国际国内环境及对企业发展的基本要求和发展机遇。
2.企业所在领域的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
包括企业竞争环境的分析等。
3.企业主业和主导产品国内外市场分析。
包括主要产品(含服务)的国际国内市场需求预测、市场份额(市场占有率)等。
(三)竞争力分析。
采用现代分析方法,分析企业的发展条件及与竞争对手在主业方面的优劣势、面临的发展机遇和挑战等。
1.企业基本发展条件分析。
提出本企业与国际国内对标企业在体制、机制、地域、资源控制能力、管理、人才、技术、营销网络等方面的差距。
2.企业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对比分析。
表1-5 企业与国内外对标企业主要指标对比
3.核心竞争力分析。
包括企业的专有技术、生产成本、资源获得能力、营销网络、自主产权、专利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等。
4.存在的主要问题。
文字叙述企业在体制、机制、组织结构、企业管理、产品结构、市场营销、生产技术水平、人力资源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发展战略与指导思想
(一)企业战略定位与战略描述。
(二)企业发展指导思想。
三、企业发展目标
(一)2020年远景规划目标。
(二)企业发展3-5年目标。
(三)2004--2006年主要发展目标及年度目标分解。
1.总体目标。
文字叙述。
2.主要经济指标。
见表3-1、表3-2、表3-3。
表3-1 主要产品(业务)数量
表3-2 2004—2006年主要经济指标
除上述指标外,企业还应填写年度业绩考核下达的专业性指标内容和要求。
3.产业结构调整目标。
包括文字叙述和图表,其中主业构成见表3-3。
表3-3 2006年主业构成表
单位:万元、%
4.产权结构调整目标。
文字叙述,说明集团及重要子企业产权结构调整目标。
5.产品结构调整目标。
包括文字叙述和图表,格式参阅表3-4。
表3-4 主要产品(业务)的市场占有率
注:比重为出口产品(业务)占企业该项产品(业务)总量的比重。
6.企业组织结构调整目标。
文字叙述和图表,说明组织结构调整方向、目标。
7.主要技术指标。
8.人力资源目标。
文字简要叙述。
9.其他目标。
四、2004年—2006年发展调整重点与实施计划
(一)发展调整重点。
包括企业改革、改组、改造与加强管理的内容。
(二)发展计划。
1.体制、机制创新计划。
文字叙述主要内容。
2.组织结构调整和资源优化计划。
包括文字叙述内容和计划表格,应含兼并重组的内容。
3.产业和产品结构调整计划。
包括文字叙述内容和计划表格。
4.投融资计划。
包括文字叙述内容和计划表格,其中投资计划分年度按表4-1、表4-2、表4-3和表4-4填写。
表4-1 投资计划情况表1
表4-2 投资计划情况表2
表4-3 投资计划情况表3
表4-4 投资计划情况表4(重大投资项目)
5.技术创新与科研开发计划。
文字简要叙述其主要内容。
6.国际化经营计划。
文字叙述企业“走出去”,利用两种资源、开拓两个市场的计划。
7.企业文化建设及其他计划。
文字简要叙述。
五、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及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