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材料题汇编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材料题汇编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材料题汇编人民版历史必修三材料题汇编1、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董仲舒说:“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

本师异道,异论,百家殊方。

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使并进。

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知所从矣。

”材料二守旧而又维新,复古而又开明,这样一种二重性的立场,使得儒家学说能够在维护礼教伦常的前提下,一手伸向过去,一手指向未,在正在消逝的贵族分封制宗法社会和方兴的大一统国家之间架起了桥梁。

这就是为什么儒学在当时能成为“显学”,以及虽然于变革动荡的形势下显得迂阔难行,而到新社会秩序巩固后又被捧上独尊地位的原因。

汉代以后,儒学几经变化,礼教德治的精神始终一贯,从而成为中国传统化的正宗。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化概论》材料三黄宗羲说:“凡天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

是以其未得之也,茶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

曰:我固为子孙创业也。

其既得之也。

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声业之花息也。

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请回答:①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儒家学说之所以能够在汉代成为主流思想的原因是什么?②阅读材料三,指出黄宗羲的思想具有什么鲜明的特点?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谈谈黄宗羲这种思想特点形成的原因?③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化的主要组成,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应如何辨证的对待?2、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 16世纪时人们都相信,存在着一千年的精神黑暗。

相继而的将不会是新生,而是真理的重新恢复。

——立伯雷《巨人传》材料二启蒙思想家把欧洲的封建制度比作漫长的黑夜,呼唤用理性的阳光驱散现实的黑暗。

材料三……为此,提出一条原则,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用权力约束权力,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的政制,其中各种权力既调节又配合,又相互制约,即权力要分开掌握和使用。

——孟德斯鸠材料四……人们应自由订立社会契约,组成国家。

……社会契约就是共同意志的体现,代表所有人的权利与自由。

这是至高无上的人民主权,不可侵犯。

人民应当推翻暴君,重建符合人民利益的契约,国家的最高权力属于人民。

——卢梭《社会契约论》请回答:①材料一中“一千年的精神黑暗”是指什么?材料二中这个“现实的黑暗”又是指什么?“理性的阳光”是指什么?②以材料三中提出的“原则”为基础,孟德斯鸠提出了什么学说?其历史影响是什么?③根据材料四可以看出卢梭主张建立何种政体?④材料三和材料四对人主义思想发展的主要表现是什么?3、“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歇动力。

”在漫长的古代明进程中,中华民族在科学技术领域群星璀璨,卓越的创新化成果为人类明的发展做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有些还成为近代明的助推剂或催化剂,影响了整个世界的发展。

但在近代影响人类进步的三次科技革命中,我们却找不到中国人的身影。

请回答:①请写出中国古代有代表性的三项科技发明,并谈谈他们对世界明的发展所做出的贡献。

②结合你所学的知识,简单谈谈造成中国在近代科技落后的原因。

4、在古代希腊、罗马明之后,基督教会对西方世界近千年的思想统治,使人们的个人意识受到极大的压制。

为此,不同国家、不同领域的杰出人士不顾教会势力的迫害和世俗道德误解,在欧洲掀起了三次影响巨大的思想解放潮流,带领人们迈进理性时代。

请回答:①14~18世纪的西欧,出现了哪三次影响巨大的思想解放潮流?根本原因是什么?②这三次思想解放潮流各自具有怎样的特点?请结合各自的内容加以说明。

③三次思想解放潮流产生的共同影响是什么?5、中外历史上改革的作用有以下几方面:第一,改革是思想解放的重要形式;第二,改革是富国强兵的重要手段;第三,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一种形式;第四,改革也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自强御侮的一种选择,……请结合《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相关内容,根据以上四方面各举一例进行说明。

6、某中学高二(1)班的历史探究课上,学生从“穿衣”的角度表述他们对诸子百家思想的理解,甲生说:“穿衣服应该合乎大自然四季的变化,天气冷多穿一点,天气热少穿一点”;乙生说::“穿衣服要看你的身份地位,什么身份,何种地位,该穿什么穿什么”;丙生说:“讲究衣服的穿着是一种浪费”;丁生说:“何必麻烦,由上面规定,大家都穿一样的制服不就好了吗。

”请根据高二(1)班四位同学的看法,完成下列问题:①请你判断一下,他们的说法分别代表了春秋战国时期哪家学派的思想?假如让他们表演一段历史剧,请你导演一下,他们分别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②请你说出你的判断理由。

7、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请回答:①这首词是哪位词人的作品?词的篇名是什么?②这首词属于词的哪种风格?举一位词风与他一致的词人。

③举出宋词另一派别婉约派的著名代表人物。

8、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以“传统化与新化”为主题进行研究性学习,同学们搜集近代不同社会思潮对传统化的认识。

(1)请你帮助他们完成下列表格。

社会思潮对待传统化的态度主要原因洋务思潮“中体西用”维护封建统治的需要;两次鸦片战争失败的刺激维新思潮新化运动艺复兴(2)在探究过程中,同学们针对如何建设新化出现了两种不同的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新化“应以传统化为基础”;另—种观点认为新化“应以现代西方明为基础”。

你认为应该如何建设新化?9、2002年通过的新党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材料一:今者由平民革命,以建国民政府,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

大总统由国民公举,议会以国民公奉之议员构成之,制定中华民国宪法,人人共守。

1925年在《遗嘱》中,孙中山总结数十年的革命经验:“必须唤起民众,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他指出:“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材料二: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夺取中国革命胜利的理论武器,是社会主义中国立国建国的思想政治基础。

材料三:邓小平理论是指导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中胜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旗帜,是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当代中华民族的强大精神支柱。

材料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1)三民主义的是哪一个阶级的纲领?新三民主义有何作用(2)解放战争时期为新中国成立作了政治理论准备的内容是什么。

(3)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哪一次大会上明确提出?邓小平理论成熟的标志是什么(4)简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内容10、站在世纪之交的门槛回首望去,一个世纪,几代中国人为之奋斗的目标不外是中国走向近代化,中国走向近代化的过程,也是,不断向学习西方学习的过程,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国人先后拜了三位老师,即:欧美、日本、和苏俄。

----------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历史,始于1861年,从此中国的近代化运动,走过了自强,变法、革命和改革的历程。

中国的近代化路程清晰在目,但留下的脚印并非一条直线。

从XX层面到XX层面,再到XX层面,国人每向前进一步都异常艰难,但却是一种不断提高的过程。

①作者认为“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历史,始于1861年,从此中国的近代化运动,走过了自强,变法、革命和改革的历程。

”请分别说出自强、变法、革命所对应的历史事件的名称。

②近代苏俄这个老师给中国送了什么样的思想?这个思想与中国的国情相结合产生了哪三大理论成果?③中有三处XX 处,请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内容正确提出XX处分别应是什么?11、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要有原子弹,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

”——毛泽东1956年《论十大关系》材料二:经济体制,科技体制,应该是有利于科技进步的体制。

新的科技体制,应该是有利于经济发展的体制。

——邓小平1978年《在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讲话》材料三:江泽民指出:“二战后,以电子信息、生物技术和新材料为支柱的一系列高新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和飞速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世界面貌和人类的生活。

科学技术日益渗透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活跃因素。

并且国际间的竞争,说到底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竞争了。

”“科技的发展,知识的创新,越越决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进程。

”请回答下列问题:(1)20世纪50~70年代,我国高科技发展的战略重点是什么?为什么确定这样的战略重点?(2)20世纪80年代以,我国高科技发展的方向作了怎样的调整?为什么作出这样的调整?(3)上世纪90年代以,世界经济的发展有何新特点?为此,党和政府作出了怎样的战略决策?新世纪,我国在高科技领域取得的骄人成绩是什么?12、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反映了20世纪初资产阶级的政治民主追求和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强烈愿望。

据此回答:①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组建中国同盟会,请写出同盟会的十六字纲领。

②后孙中山把这一纲领阐发为三民主义,是哪“三民”主义?③你怎样评价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从进步性和局限性两方面考虑)④在三民主义思想的指导之下资产阶级革命派开展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但不久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了。

从中你有得到什么启示呢?13、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据1949年10月调查,全国科技人员不足50000人,其中专门从事科研工作的还不到500人。

全国专门的科研机构只有30多个。

当时的中央研究院只有22个研究单位,200多名研究人员。

一一《中国近代现代史》材料二 1978年改革开放以,科学技术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期。

重大科技成果达到六万多项,经推广应用后新增产值的累计达到1400多亿元.据不完全统计,到2001年,“863”计划累计创造新增产值560多亿元。

请回答:(1)材料一说明了了什么问题?(2)据所学知识归纳材料二中现象出现的原因。

(3)据材料二可得出什么认识?14、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一一因此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约束权力。

一一孟德斯鸠材料二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是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一一伏尔泰材料三然则,哪些限制是有碍启蒙的,哪些不是,反而是足以促进它的呢?我回答说:必须永远有公开运用自己理性的自由,并且唯有它才能带人类的启蒙。

一一康德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盂德斯鸠提出的著名国家学说是什么?这一学说的核心是什么?(2)材料二、三两位思想家的共同主张是什么?(3)结合教材内容分析启蒙运动与人主义的关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