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动机心理
成为一个自我实现的人
建议: 1、在任何情况下,都尝试从积极乐观的角度看问题, 多欣赏,少抱怨; 2、坐而空谈,不如起而实行,制定积极可行的目标, 然后全力以赴; 3、与人相处,温和而坦城,让别人看到你的长处和缺 点,也让别人分享你的快乐和痛苦; 4、不使生活僵化,为自己留一点弹性空间,调节身心。
案例分析
汤姆是一家软件公司的销售经理,能力强,热爱工作,成 绩显著。今年他升任上海总公司的销售经理,薪水也增加 了,但是,近期他不但没有工作热情,甚至还有辞职的念 头。 为什么升职、加薪反而要辞职呢?经了解,原来引起汤姆 不满的原因来自他的上司。他的上司对汤姆到上海工作颇 不放心,担心他做不好,总是安排一些很简单的工作,并 且在汤姆工作时也经常干预。汤姆工作能力较强,习惯独 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对上司的频繁干预,他非常不习 惯,井逐渐产生不满情绪。
按需要满足对象分:物 质需要 精神需要 物质需要是人对社会物 质生活条件的需要。包 括生理性需要,也包括 社会性需要。 精神需要是人对精神生 活的需要,人类特有的 一种需要。例如学习的 需要、交往的需要、爱 的需要等等。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美国人本主义 心理学家。他认为人的 需要是自发的,每个人 都有一种自发的成长潜 力。每个人的行为是由 一定的需要驱使的。同 时,他还提出,人的需 要是有层次性的,人类 的各种基本需要相互联 系、相互依赖,是一个 按层次组织起来的系统。
动机的功能
启动功能:动机能发动有机体的某种行为。 指向功能:动机总是指引着人的活动方向,使 活动追求着既定的目标。 维持功能:动机具有维持活动的作用,使活动 达到预定目的,不达目的不罢休。 强化功能:人在行为中通过满足需要而产生的 积极愉快的情绪体验,将会强化人已有的行为, 使某一行为多次重复地出现。
这个案例应当引起经理的关注。仅仅加薪、晋级不一 定能有效激励员工,还应该根据下属的特点,做好其 他方面的工作。比如,汤姆的上司应该花一定的时间 了解下属,在了解的基础上信任下属,给他舞台让他 充分展示自己。当然,要让下属长期保持旺盛的士气, 绝非如此简单。还应当采取许多其他的激励方法,比 如:尊重、关爱、赞美、宽容下属等。还有,提供适 当的竞争环境、给下属指出奋斗的目标、帮助下属规 划出其发展的蓝图、恰到好处地批评等等。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理论意义
对需要理论进行了分类,便于研究。 强调高级需要的满足要建立在外部环境改善的 基础上。 系统地探讨了需要的实质、结构、发生、发展 与需要在人类生活史中的作用,对建立科学的 需要理论具有重要意义。
存在的问题
把人类的基本需要统统看成先天的、与生俱来的, 忽视了人的社会性。 以为高级需要必须建立在低级需要的基础之上,低 级需要得到满足之后才能考虑高级需要,观点过于 机械。 强调个人自我实现,忽视了理想抱负的社会性。 在研究方法上,采用了现象描述法,只对有成就的 人进行了分析,在研究的信度、效度上存在问题。
主要观点:
总体而言,动机越强,效果越好。 具体活动,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之间是一种到U形曲 线关系。中等强度的动机最有利于任务的完成. 各种活动都存在一个最佳的动机水平,它随任务性质 的不同而变化。较容易的任务中,效率随动机的提高 而上升;随着任务难度的增加,动机的最佳水平有逐 渐下降的趋势。
对我们的启示
研究人的行为首先研究人的需要。 当你和别人交流时你了解别人的需要吗?认识 “知己知彼”在沟通中意义。 要明白:未满足的需要是调动人积极性的原动力。
人不仅仅有生理和物质上的需要,更重要的是心 理和精神上的需要,人人需要受人尊重,需要别 人的爱,需要受人赏识,自己的才能需要得到认 可。
交往动机
交往动机是个体愿意与别人接触并得到别人接 纳和关心的动机。它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中的 积极性,有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和思想进步。 人类的交往动机与恐惧密切相关。研究表明, 高恐惧的人比低恐惧的人更愿意与人合作。
一个学生回答说:“他正在考虑他得的这个C等 的成绩。他很后悔因为贪玩而疏忽了这一科的学习。 他知道他能做得更好,他打算更努力地学习,在下次 考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可见,这是一个成就动机 水平较高的追求成功者。 另一个学生回答说:“他不擅长学科学课,而且 这次考试又太难,他成绩当然不好。他以后或许不应 该选学这门课。”可见这是一个成就动机水平较低的 避免失败者。
需要的特征
需要的对象性 需要具有一定的对象。需要是个体生存 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但是个体发展阶段不同, 需要的内容有所不同。人类基本需要的满足有 利于身心健康。基本需要受挫,会导致心理问 题。 社会历史制约性 人和动物的需要有本质的不同。
需要的种类
按起源分:生理性需要 社会性需要 生理性需要是人脑对生 理需求的反映,又叫做 生物性需要或原发性需 要。人类最原始和最基 本的需要,人和动物共 有。 社会性需要是社会需求 在人脑中的反映,是人 类社会和个人生存和发 展的必要条件。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低级需要与高级需要
低级需要(缺失性需要):直接关系到个体的 生存。 高级需要(生长需要):不是维持个体生存所 必需的,但是满足这种需要能使人健康、长寿、 精力旺盛。 需要层次越低,力量越强。只有满足低级需要 的基础上,才出现高级需要。 高级需要的满足需要更多、更好的环境因素。
成就动机
是指个体在从事有意义的活动时力图取得圆满结果和 成功的动机。 成就动机使人们希望从事对他有重要意义的、有一定 困难的、具有挑战性的活动,在活动中能取得完满的 优异结果和成绩,并能超过他人。 成就动机对个体活动有重要作用;并影响到人们对职 业的选择;它是在生活环境的影响下形成的。 成就动机可以通过投射测验来测量。
第一节 需要
个体行为模式
反馈
心 理 需 紧 要 产 张 未 满 生 目 目 ( 满 足 动 新 足 → 需 → 机 → 标 → 标 → 、 → 的 导 行 要 的 紧 需 向 为 、 需 张 要 驱 要 消 动 除 力 )
需要的概念
需要是个体感到缺乏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倾 向。 需要是个体行为和心理活动的内部动力,这是 需要的根本特征; 需要是人认识过程的内部动力。 需要是个性倾向性的基础。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最好地说明了这个问题,在满 足了生存的基本条件后,人进而会有社会价值和自我 实现的需求,所以企业的激励机制必须是在满足员工 基本生活需求的前提下,进行精神激励或是非物质性 条什的提供,才会发挥凝聚和激励的作用:除此之外, 现代人尤其在良好的教育背景下的人才,追求社会认 同感及个人成长空间的需求日益明显,企业中的经理 应在向员工提供、搭建企业相应的认同及信任机制上 多下功夫。
归属和爱的需要
空前强烈的感到缺乏朋友,爱人,妻子或者孩 子.对人们之间的一种深情关系的渴望-爱与 被爱,渴望在家庭和团体中占有一席之地。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社会流动带来人的归属需要的缺乏,人际关系 的市场化带来人的深情关系的缺乏。 缺乏归属与爱的人会将注意力高度指向与别人 的深度交流。
TAT测验:George是一个工程师,……
TAT测验:有两位女性,……
例
图片是一个十几岁的小男孩坐在书桌前,一 手拿着刚刚发下来的考卷,上面写着成绩是 “C”,一手托着下颌,眼睛注视着考卷,若 有所思。看完图片后,让学生回答问题: “这里现在发生了什么事?过去发生了什么 事?将来会发生什么事?”
第二节 动机
动机的概念
动机是激发、指引和维持个体进行活动,并使 活动朝向某个目标的动力或内在倾向。动机是 直接推动人进行活动或抑制活动的内在原因。 动机无法直接观察到,人们只能通过观察行为 的变化来推测行为的原因——动机。
动机产生的条件
动机的产生,是内在条件和外在条件两种因素 共同作用的结果。 动机产生的条件: 内在条件——需要 外在条件——诱因 当需要的强度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并有满足需 要的对象存在时,才会引起动机。
第六章 需要与动机
小猴进城
小猴想进城,可没人拉车。他想呀想,终 于想出了一个好主意。他在车上系了三个绳套: 一个长,一个短,一个不长也不短。他叫来了 小老鼠,让他闭上眼,拉长套。又叫来小狗, 让他闭上眼,拉短套。他再叫来小猫,在小猫 背上系了一块肉骨头,让小猫闭上眼,拉不长 不短的绳套。小猴爬上车,让大家一齐睁开眼。
认知的需要
求知需要或理解需要,是指个人对自身和周围 世界的探索及解决疑难问题的需要。
审美需要
对对称、秩序、完整结构等美的特征结构,以 及对行为完美的需要。
自我实现的需要
人对于自我发挥和完成的欲望,也就是一种使 它的潜力得以实现的倾向。通俗地说,自我实 现的需要就是指一个人能够成为什么,他就必 须成为什么,他必须忠于自己的本性。
动机与行为
动机与行为的关系:同一行为可能有不同的动 机,相似或相同的动机可能引起不同的行为。 同一个体身上行为的动机可能多种多样。 动机与行为(社会)效果的关系: 动机与行为效率:倒U曲线。中等强度的动机 最有利于任务完成。 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之间的关系还随任务难度 的变化而变化。
耶基斯—多德森定律
人类的7种基本需要
生理需要:人对食物、水分、睡眠、空气、性的需要等。 安全需要:人们要求稳定、安全、受到保护、有秩序。 生命安全、财产安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职业安全等。 归属和爱的需要:个体要求与其他人建立情感的联系或 关系。 尊重的需要:自尊和他尊。 求知的需要 审美的需要 自我实现的需要:人们追求实现自己的能力或潜能,并 使之完善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