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钻井取芯工艺技术.

钻井取芯工艺技术.

• 若蹩跳严重调整参数后也无法消 除,一般是井底不干净,应立即 割心起钻。
• 连续取心一般每取心30米,要用 牙轮钻头扩眼后再继续取心。
4、割心和接单根
• 中长筒取心采用割心接单根的方法实现连续 取心。操作时应严格执行“一停、二锁、三 冲、四压”的操作规程。即: 一停:停转盘、停泵,后上提钻具割 心。 二锁:卸方钻杆前要锁住转盘销子, 保证井下钻具不转动。 三冲:接完单根后开泵循环,缓慢下 放钻具,并冲洗井底2~3分钟。
Hale Waihona Puke 悬挂轴承灵活,装配后内筒用手转动灵活, 安全接 头内的“O”形密封圈必须完好密封,安全接头必须 记录倒扣圈数。
详细丈量岩心爪组合件长度及卡箍的内外径。卡箍 座无裂纹、无毛刺。与卡箍装配后,卡箍在其内活动 自如,卡箍下移,其下端露出卡箍座不得超过2-3毫米。 卡箍外表面光滑无伤痕、弹性适宜。
丈量并记录内外筒长度、内外径,卡箍张开、闭合直 径,卡箍座最小内径,循环回压钢球直径并确实证明 上述尺寸都符合技术规范。
• 严禁加足钻压启动转盘。 • 推荐取心参数(见表)
钻头尺寸 (毫米)
钻压 (千牛)
转速 (转/分)
排量 (升/秒)
150(165)
30-60
40-65
7-12
213(215)
50-80
50-65
18-25
3、取心钻进注意事项
取心钻进时,注意观察机械钻速、泵压的变化, 发现异常,果断处理。严防卡心、堵心、磨心。
• 采用了投球法清洁内筒
取心工具下到井底后,开始开泵循环清洗内筒 及井底,待清洗干净后,投入钢球,清洗内外筒间隙, 从而保证了内外筒之间的干净,避免了堵心、卡心。
三、取心前的准备
1、取心工具入井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 取心工具入井前,工程.地质技术员应分别丈量 内外筒及其它工具的尺寸并绘制草图。
• 工程,地质技术员必须分别核算钻具长度和井深, 计算取心工具到底方入并核对。
工具 • 按获取岩心的方法分为:自锁式、加压式、差
动式与砂卡式取心工具
特殊取心工具:
❖ 密闭取心工具 ❖ 保压取心工具 ❖ 定向取心工具
2、工具技术规范
规范 型号
部件
单筒有效长度 (毫 米)
外筒尺寸 长度×外径×内径 ×壁厚 (毫 米)
川8-3型 (川8-4) CQ180105
9100
8600×18 0×144× 18
220×129
240×98
240×98
取 心钻 头
外径×内径×台肩深 度(毫米)
212~215× 105×340
212~215×1 150×70×
01×230
260
150×70× 260
循环钢球(毫米) 差 值 短 节(毫米)
42.5 500
31.75 600
25.4 500
25.4 500
3、技术要求
• 将地面组装好的安全接头和旋转总成与内筒内螺 纹连接好后,卸掉内筒卡盘下放内筒,最后将安 全接头外螺纹与外筒内螺纹上紧。
• 岩心爪底面与钻头内台肩的纵向间隙川8-3、川 7-4为10-15毫米;川8-4、川6-4、川6-3间隙 为8-13毫米。否则,必须卸开旋转总成调整间 隙。川-3型工具则必须卸开卡箍座用调节环调 整间隙。
2 、取心钻进
• 钻头接近井底时 ,须缓慢下放钻头放到井底, 钻压5-10千牛,由小到大,待钻出井底与钻 头形状相吻合后,开始造心, 钻压10-30千牛 进尺为0.3-0.5米后方可逐渐加至推荐钻压。
• 严格刹把操作制度, 送钻操作应由司钻或指定 专人执行。
• 送钻均匀,钻压增加要缓慢,严禁溜钻、顿钻 和点刹送钻。
3、井场取心工具的装配方法:
• 在场地,上紧所用的岩心爪组合件和下 稳定器,戴上护丝,用提升短节将内外筒 同时吊上钻台,外筒上好钻头(注意钻头 工作面的保护,以防碰坏切削齿),按下钻 铤的方法下入井眼内,并用安全卡子卡 牢。
• 用内筒卡盘卡住内筒,并座在外筒端面 上,卸掉提升短节,继续上述方法,将 所需下井的内外筒依次连接,内筒用链 钳上紧, 内筒严禁悬绳或大钳紧扣。
岩心的用途: 主要用于研究地层;研究油气层性质;研究生 油层;指导油气田开发和检查开发效果。
二、取心工具的组 成、结构及特点
1、取心工具的组成
按方式与目的不同分为:常规取心工具 和特殊取心工具 常规取心工具:
• 按结构分为:单筒取心工具、双筒取心工具 • 按取心长度分为:短筒取心工具、中长筒取心
• 工程技术员应对井内起出牙轮钻头的外径,使用 状况进行检查、分析,确保取心钻头顺利入井。
• 取心工具入井前,由井队干部(工程技术员)组织 人员清洗,检查。
• 认真检查钻具和井口工具、吊钳、吊卡、卡 瓦和安全卡子等工具,应灵活好用,安全可靠, 防止牙板和手工具落井。
• 做好设备和仪表的修理、维护和保养。做到 在取心钻进中不停车,不停泵,设备不发生故 障。指重表、记录仪、泵压表应灵敏可靠。
钻井取心工艺技术
钻井工程技术公司 第三技术服务部
钻井取心是提供地下原始资 料 的重要途径,也是获取地层岩性, 地下含油情况等资料的最直接、最 可靠的手段。通过取心并对所取岩 心分析、研究,才能制定出合理的 开发方案,才能准确地计算出地下 油气储量,并为开发做准备。
一、基本知识
基本概念 岩心:利用钻井、测井工设备及特制工具把岩 石从井下取到地面,供人研究、分析、化验 的岩石样品。 取心收获率:实取岩心与取心进尺的百分数。
若泵压出现波动大,机械钻速明显下降,甚 至根本无进尺,有可能磨心,应割心起钻。 若泵压降低, 机械钻速明显下降,甚至根本无 进尺,一般是卡心,应割心起钻。若泵压基 本不变, 机械钻速突然下降,甚至根本无进尺, 一般是堵心,应割心起钻。
• 若泵压明显下降,钻井泵上水正 常,则可能是由于钻具刺漏引起, 应立即割心起钻。
四压:用多于原钻压的10%~50%的 钻压的静压力压井底,以顶松岩心爪, 然后稍上提钻具并持有10~20KN的钻压, 启动转盘,恢复取心钻进。
• 割心前0.5米取心进尺可增加钻压10-30 千牛进行钻进,使岩心根部变粗,钻完 后刹住刹把转10分钟左右,恢复钻压至 20-30千牛后进行割心作业。
• 割心时停转盘、 停泵,缓慢上提钻具,注意观 察指重表显示,一般悬重增加, 川8-3、川 8-4、川7-4为50-150千牛,川6-3、川6-4 为30-80千牛, 后又恢复到原悬重,证明岩心 被拔断。如果悬重增加稳住不降,则应停止上 提钻具,保持岩心受拉状态,开泵循环,直至 岩心拔断。决不容许转动割心。
• 取心工具组装时,不装钢球,待下钻完毕,循环 泥浆冲洗内筒后,从钻杆水眼内投入一个规定尺 寸的钢球,球落座后可开始取心钻进。
外筒上扣推荐扭矩如下表:
取心工 具规格
川6-3型
外筒尺寸 (外径×内径)
Φ133×Φ101
扭矩(牛 顿·米)
8500
猫头绳 二挡三道
川6-4型 Φ133×Φ101 川7-4型 Φ172×Φ136 川8-3型 Φ180×Φ144
• 井下不正常,有阻卡现象、沉砂显示,有井 漏、油气显示活跃等复杂情况时,要处理循 环钻井液,使钻井液性能稳定,符合设计要求, 井眼畅通后方可起钻准备取芯。
• 保持井底干净。如有落物必须采取 打捞、磨铣等方法清理干净后,才能 下入取芯工具。
• 起下钻畅通。在井眼曲率变化大和 起下钻遇阻井段,要采用起下钻通井 划眼后再下入取心工具。
内外筒等长(外筒带有差值短
节),各套内外筒可以互换,用了一 个差值短节来补偿悬挂器总成的差值, 既可以单筒取心,也可以用做长筒取 心。长筒取心时,利用岩心爪割心接 单根的方法实现连续取心。
• 采用了215毫米的取心钻头
不需要进行大段的划眼,节约了时间
• 采用了双盘单向推力轴承 上排用于悬挂内岩心筒,使其不随外岩心筒旋转, 从而保护了内筒中的岩心;下排防止内岩心筒上顶。轴 承两边无密封,可以允许少量泥浆通过,起到润滑和冷 却的作用,使得其结构简单,转动灵活、寿命长。
• 井下静止时间超过24小时必须先下 钻头通井,再下取心筒。
2、取心前取心工具的检查:
• 井队工程技术员对送井的取心工具及附件逐 项检查,下井使用前应重点检查以下部位及 尺寸。
• 取心钻头外径、内径尺寸及钻头腔体内径均 符合取心工具及井眼尺寸要求,与取心筒配 合同心度好、不偏心。
• 各取心筒丝扣无碰伤、断裂、变形,紧密距 合乎要求。内外筒畅通,无咬扁、无裂纹、 无变形,无深度超过2毫米的麻坑。内外筒的 长度、弯曲度、椭圆度均符合技术要求。
• 起钻过程中,遇阻、遇卡、大于原悬重100 KN时, 应立即接方钻杆小排量循环活动,确保取心工具及井 下安全。
• 取心工具起出转盘面,用卡瓦、安全卡 瓦将外筒卡牢,卸开上接头,提出内筒,用 岩心钳在钻台倒心,严禁用大榔头重击 内筒倒心。
• 每取完最后一筒心,卸掉内外筒,戴上护 丝,斜放在大门坡道,用清水冲洗内外筒, 悬挂总成,再给悬挂轴承加一定量的润 滑油防锈,再移到场地垫平放好。
• 下钻完毕,充分循环泥浆,冲洗内筒,清洁井底。 启动转盘,缓慢下放钻具,使钻头接近井底,校正 好方入、指重表、灵敏表。
• 卸开方钻杆,投入规定尺寸的钢球,当川8-3、川74泵压上升0.5-1.0 兆帕,川6-3、川6-4泵压上升 1.0-2.0 兆帕时,证实钢球已进入球座,方可进行 取心作业。
• 取心过程中出现钻时异常,割心显示不明显,起钻时 必须用旋绳(不动转盘)卸扣,严禁挂合高速起钻。
×108×6. 9×75.9×
5
6.5
9000×88. 9×75.9×
6.5
部件
规范 型号
川8-3型 (川8-4)
CQ180105
川7-4型 CQ172-10
岩 心 直 径(毫 米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