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功能性聚酯薄膜行业分析报告目录一、行业监管体制及主要法律法规 (4)1、行业主管部门和行业监管体制 (4)2、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 (4)二、BOPET薄膜行业概述 (6)1、聚酯薄膜概况 (6)2、BOPET 薄膜性能 (8)3、BOPET 薄膜产业链概述 (8)4、我国BOPET薄膜行业发展历程 (9)5、BOPET薄膜行业的结构性供需矛盾 (11)三、行业竞争格局和市场化程度 (13)1、通用膜市场的无序竞争格局 (14)2、特种膜市场的寡头竞争格局 (15)3、行业内主要竞争企业 (16)四、进入本行业的主要障碍 (17)1、技术壁垒 (17)2、资金壁垒 (18)3、品牌壁垒 (19)五、市场供求状况及变动原因 (19)1、BOPET薄膜市场供求状况及趋势 (19)2、特种膜市场供求现状及未来需求分析 (20)(1)持续、清洁、高效的太阳能产业将迅速发展 (22)(2)家电、消费类电子仍将保持快速增长 (24)(3)电气化铁路投资将迎来高峰期 (26)(4)塑料综丝的替代需求前景广阔 (27)六、行业利润水平的变动趋势及原因 (28)七、影响行业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 (32)1、有利因素 (32)(1)聚酯薄膜的不可替代性 (32)(2)国家产业政策的大力支持 (32)(3)行业市场潜力巨大 (33)(4)符合节能环保的要求 (33)(5)科技创新拓宽聚酯薄膜的应用领域 (34)2、不利因素 (34)(1)进口产品的冲击 (34)(2)设备国产化程度较低 (35)(3)原材料价格波动 (35)八、行业技术水平及特点 (35)1、双向拉伸工艺 (35)2、多层共挤技术 (36)3、行业的周期性、区域性或季节特性 (37)九、本行业与上下游行业之间的关联性 (37)1、上游行业与本行业的关联性及其影响 (37)2、下游行业与本行业的关联性及其影响 (38)特种功能性聚酯薄膜广泛应用于太阳能背材、电气绝缘、光电投射以及纺织机械等工业领域,其对厚度、收缩性、耐热性、透光性等性能要求很高,属于一种高性能的膜材料,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国发2010[32]号)的规定,高性能膜材料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新材料产业。
一、行业监管体制及主要法律法规1、行业主管部门和行业监管体制目前,国内塑料薄膜制造行业实行由政府部门进行宏观管理、行业协会进行自律管理的行业管理体制。
国家发改委制定指导性产业政策;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作为行业自律性协会,是政府部门与企业之间的桥梁和纽带。
中塑协下设BOPET 专委会,BOPET 专委会负责收集、统计、分析行业的经营数据,跟踪研究国内外BOPET 的技术和市场信息;协助政府部门编制行业发展规划和经济技术政策,参与行业产品标准的制定和修订工作;参与相关科技成果的鉴定和推广应用,向企业提供技术和管理方面的咨询服务,组织行业内的技术交流和培训;协调行业内外的经营关系与横向经济协作,推动产业规模化和专业化的生产分工等。
2、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特种功能性聚酯薄膜属于新材料行业,是国家重点扶持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国家产业政策重点鼓励发展的行业。
2010 年10 月10 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国发2010[32]号),在新材料产业中提出“大力发展稀土功能材料、高性能膜材料”(公司的特种电气绝缘用膜、特种电子膜、太阳能背材基膜、光学基膜、综丝用聚酯薄膜均属于高性能膜材料)。
2006 年2 月9 日,国务院发布《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 年)》(国发[2005]44 号)及《国务院关于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 年)>若干配套政策的通知》:“新一代信息功能材料及器件”属于重点领域及优先主体,并提出“开发超级结构材料、新一代光电信息材料等新材料”。
“重点研究太阳能电池相关材料及其关键技术”。
2009 年4 月15 日,国务院颁布的《电子信息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指出:“提高新型印刷电路板等产品的研发生产能力,初步形成完整配套、相互支撑的电子元器件产业体系”,并明确“努力在新型显示面板生产、整机模组一体化设计、玻璃基板制造等领域实现关键技术突破”。
2010 年7 月15 日,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商务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知识产权局联合修订发布《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2010 年度)》(征求意见稿),指出“五、新材料/54、特种功能性材料”中的“功能薄膜”为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项目。
2011 年3 月27 日,国家发改委发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 年本)》(2011 第9 号)中,首次将“功能性聚酯(PET)薄膜”(十九、轻工/14)列入“鼓励类”重点发展产业。
2008 年4 月14 日,国家科学技术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国科发火【2008】172 号)中将“薄膜的制备技术和应用技术”等一系列特种功能性薄膜材料相关技术列入《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
2009 年4 月20 日,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BOPET 专委会发布《中国聚酯薄膜行业三年发展振兴规划(2009 年-2011 年)》提出要重点支持开发高端聚酯薄膜产品,包括光学聚酯薄膜、太阳能领域用聚酯薄膜、电子、电容专用聚酯薄膜等。
特种功能性聚酯薄膜应用广泛,涉及电子、电气、新能源、纺织机械等多个行业,对于下游行业国家也出台了包括“家电下乡”、家电“以旧换新”、《轻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金太阳示范工程”等一系列的产业扶持(支持)政策。
二、BOPET薄膜行业概述1、聚酯薄膜概况聚酯薄膜,即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是以优质的聚酯切片(薄膜级切片)为主要原料,采用先进的工艺配方,经过干燥、熔融、挤出、铸片和拉伸等工序制成的薄膜。
聚酯薄膜最早于1948 年由英国帝国化学公司(I.C.I)和美国的杜邦公司(DUPONT)研发生产出来,并于1953 年实现了双向拉伸聚酯薄膜(即BOPET 薄膜)的工业化生产,在多个领域均有广泛的应用。
根据生产聚酯薄膜所采用的原料和拉伸工艺不同可分为以下两种:(1)双向拉伸聚酯薄膜(简称BOPET 薄膜),是利用聚酯切片经过干燥、熔融、挤出、铸片,再经纵横双向拉伸等工序而生产出的的平衡薄膜,用途广泛。
(2)单向拉伸聚酯薄膜(简称CPET 薄膜),是利用聚酯切片经过干燥、熔融、挤出、铸片和纵向拉伸等工序生产的薄膜,在聚酯薄膜中的档次和价格最低,主要用于药品片剂包装。
由于使用量较少,厂家较少大规模生产,大约占聚酯薄膜领域的5%左右。
另外根据聚酯薄膜的用途可以分为通用膜和特种膜。
不同用途的聚酯薄膜对原料和添加剂的要求以及加工工艺都有不同的要求,其厚度和技术指标也不一样。
通用膜主要是包装膜(标准厚度为12μm),特种膜主要是指具有特种用途或性能的中厚型膜(100μm 以上)和超薄型膜(5μm 以下);特种膜中90%以上为中厚型膜,主要包括电气(电机)绝缘膜、护卡膜、光学膜、太阳能背材膜及其他工业领域用膜等,而超薄型膜则主要应用于电容器等特殊领域。
根据专业咨询机构英国PCI 膜咨询公司资料,目前国内60%的BOPET 薄膜应用于包装材料,40%应用于电子(气)绝缘、护卡材料、新能源、影像胶片、热烫印及其他工业领域等。
2、BOPET 薄膜性能双向拉伸聚酯薄膜(BOPET 薄膜)是一种绿色、环保、综合性能优异的高分子、高性能的膜材料。
其具有如下性能:(1)优异的物理性能:BOPET 薄膜具有机械强度高、刚性好、韧性强,电绝缘性能优良,无毒、无嗅、无味、耐磨、耐折叠、耐针孔和抗撕裂等特点,其拉伸强度是聚碳酸酯薄膜、尼龙薄膜的3 倍,冲击强度是BOPP 膜(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的3-5 倍。
BOPET 薄膜具有良好的耐热性,热收缩性极小,120℃下、15 分钟后收缩率小于1.25%。
BOPET 薄膜还具有优异的耐蒸煮性、耐低温冷冻性(-70℃)。
此外,BOPET 薄膜具有其他类型薄膜不可比拟的气体阻隔性能,阻氧性和阻湿性好。
(2)优异的化学性能:BOPET 薄膜具有良好的耐油性和耐化学品性,除了硝基苯、氯仿、苯甲醇外,大多数化学品都不能使它溶解,与氧化剂、还原剂接触时不易发生作用,但聚酯薄膜会受到强碱的侵蚀。
3、BOPET 薄膜产业链概述聚酯薄膜的主要原材料为聚酯切片,而聚酯切片的原材料为原油。
原油经过一定的工艺过程提炼出PX(对二甲苯),以PX 为原料生成PTA(精对苯二甲酸),PTA 和EG(乙二醇)聚合生成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简称聚酯)。
世界上90%以上的PTA 用于生产PET。
生产1 吨PET 需要0.85-0.86 吨的PTA 和0.33-0.34 吨的EG。
聚酯经拉伸加工后制成各类聚酯薄膜,广泛应用于包装材料、电子信息、电气绝缘、护卡、影像胶片、热烫印箔、太阳能应用、光学、航空、建筑、农业等生产领域。
4、我国BOPET薄膜行业发展历程我国的BOPET 薄膜起步晚,1974 年才开始工业化生产,改革开放前仅有化工部第二胶片厂、四川东方绝缘材料厂、上海化工厂等几家生产,总产量不过几千吨,成品率低,品质差。
改革开放后我国BOPET 薄膜行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主要经历了如下阶段:(1)缓慢发展阶段:20 世纪80 年代,因为要把BOPET 薄膜应用于感光领域,原化工部第二胶片厂在1985 年第一家引进了日本制钢所的熔融挤出铸片系统和收卷系统,此后我国陆续有一些技术和装备引进。
由于国外有些工艺和技术对我国保密,再加上我国的消费市场尚未形成,BOPET 薄膜发展比较缓慢。
(2)快速发展阶段:20 世纪90 年代初期,磁记录行业的需求增长加快,先后有佛山薄膜公司、汕头海洋第一聚酯薄膜公司、杭州磁带材料厂等几家全套引进了薄型生产线。
从20 世纪90 年代中期开始,通过技术交流和先进设备的引进,在看到我国BOPET 薄膜行业在品质成本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的同时,也发现了BOPET 作为新兴产业的美好市场前景,加之当时国际市场复合包装膜的兴起,价格飞涨,供不应求,各个生产厂家获利丰厚,BOPET 薄膜成为投资热点,佛山杜邦鸿基薄膜有限公司、山东新立克集团有限公司、上海紫东薄膜材料有限公司等全套引进了年产1 万吨以上的通用包装膜生产线,并在1996 年、1997 年陆续投产,国内的生产能力达到了10 万吨。
这个阶段我国聚酯薄膜行业得到快速发展,但主要是通用膜市场的发展,而特种膜基本上还未出现。
(3)停滞阶段:由于生产能力增长过快,加之韩国向我国大量倾销,东南亚发生经济危机,1996 至2000 年我国的BOPET 薄膜行业进入了困难期,整个行业处于停滞阶段,特别是通用膜曾出现了全行业亏损的状态,但是特种膜市场需求旺盛,而当时国内特种膜(特别是工业用中厚型特种膜)生产企业刚刚起步,而为了抢占国内特种膜市场,打压我国刚刚起步的特种膜民族企业,韩国SKC 公司、晓星公司、世韩公司等一批韩国特种膜生产企业对我国进行大量倾销,使得国内特种膜市场出现需求旺盛,但基本上依赖进口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