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五(最新完美版)

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五(最新完美版)

这段中写了那些场景呢?
春节
“春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佳节。 每到这个时候,家家户户都要聚在一起 吃团圆饭。大街上张灯结彩,热闹非凡, 家家户户贴着“倒福”,对联。老老少 少,男男女女都穿上节日盛装,脸上个 个都带着笑容,走亲串邻去拜年 ,一片 详和的景象。 大家见面第一句话都是恭 喜恭喜。
这段中写了那些场景呢?
直到现在,人们一到端午节就吃粽子、 赛龙舟来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外婆也 会把长长的、青青的艾条挂在家门口。我最 爱吃的就是大肉粽了,特别是嘉兴的特产 “五芳斋”粽子,味道非常鲜美,让我回味 无穷。
剪纸
咱们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渊远流长。
今天,我来为大家介绍一下剪纸吧! 剪纸的内容包含着浓浓的生活气息。鱼虫鸟
• 粽子
每年端午节,妈妈总要给我包粽子。粽 子的形状很特别,既不是方的,也不是圆的。 你知道它包含几个顶角,几条棱,几个平面, 几个三角形吗?粽子用(绿油油 )的芦叶包 裹着(雪白 ) 的糯米和(红红 )的枣子, 煮熟后,剥开芦叶,只见米团里仿佛嵌着几 颗深红油亮的玛瑙,很好看。粽子的味道美 极了,芦叶散发着清香,咬一口粽子,甜而 不腻。它既是驱邪消暑的开胃美食,又是营 养丰富的滋补佳品。所以大人小孩都喜
• 夜幕终于降临了。月亮姐姐披着薄纱披肩,带着星宝贝们 来到天空。原来,它们也是来看礼花的。广场上,人头蹿动, 到处都是三三俩俩的人群,我好不容易挤到一个看礼花的有 利地势。
• 这时,天空中出现红、黄、蓝三颗信号弹,我高兴极了, 因为放礼花马上要开始,一个紫色的大礼花直冲云霄。紧接 着,许多色彩缤纷的礼花飞上天空。瑰丽无比,有的像绽开 的花朵,有的像一把撑开的大伞;有的像串串雨丝;还有的 像盏盏小灯笼被点燃。看!一个大瀑布从天而降,真有“飞 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气势。缤纷的礼花把天 空装点得奇幻而美妙。突然,又一个大礼花“咚“的一声, 飞上了天空,这个礼花可和别的不太一样,里面出现了几个 红灯笼,徐徐飘落天幕,可真是太神奇了。最后,小礼花也 开始燃放起来,色彩各异,分不清是星星还是礼花。
口语交际:生活中的传统文化
1.介绍传统文化的同学自由组成 活动小组2——4人,确定负责人。 2.组内交流,确定汇报方式。 3.集体交流展示收集和了解的中 化传统文化。小组代表汇报,不 完整的小组成员可以补充。其他 同学可以提问。 4.完成前面综全性学习的展示, 哪个小组完成得好 。
中国传统文化有哪些?
中华传统文化应包括:古文、诗、词、曲、 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 对联、灯谜、射覆、酒令、歇后语等;传统节日 (均按农历)有:正月初一春节(农历新年)、 正月十五元宵节、四月五日清明节、五月五日端 午节、七月七七夕节、八月十五中秋节、腊月三 十除夕以及各种民俗等;包括传统历法在内的中 国古代自然科学以及生活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 各地区、各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也是中华传统文 化的组成部分。
列举式;
• 中国是个古老的国家, 传统文化更是源远流长, 丰富多彩。有民间工艺陶 瓷,民族艺术戏剧,国画, 风俗习惯端午节赛龙舟, 元宵节闹花灯等等,不过 最值得一提的就是过春节 了。
第二步
• 具体描写场景或故事
除夕之夜
除夕之夜 除夕,好热闹啊!人们忙 得不亦乐乎,贴了对联又挂年画;噼哩啪 啦的鞭炮声 就像在锅里炒芝麻似的接连不 断;啪啪啪的焰火声就像北京天安门举行 盛大的庆祝会似的,穿过了大街小巷,穿 过了高楼大厦,把漆黑的夜晚照着得如同 白昼。家乡的除夕之夜到处洋溢着一派喜 气洋洋的景象。
• 元宵节

这时,天空中出现红、黄、蓝三颗信号弹,我
高兴极了,因为放礼花马上要开始,一个紫色的大
礼花直冲云霄。紧接着,许多色彩缤纷的礼花飞上
天空。瑰丽无比,有的像绽开的花朵,有的像一把
撑开的大伞;有的像串串雨丝;还有的像盏盏小灯
笼被点燃。看!一个大瀑布从天而降,真有“飞流
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气势。缤纷的礼
烟花。
• 简评:本文通过看礼花,按照空 间顺序,描绘出了礼花摇曳多姿。 缤纷绚丽的美,情景交融,处处 紧扣中心——美丽的礼花带给人的 美的享受和来自心灵的震撼,巧 用诗词,烘托意境,犹如天籁之 音,得益于自然的感情,无论本 文的语言,或是文章的意境,都 给人们以来自内心的美的享受。
我最感兴趣的书法艺术 我国有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其中,书法艺 术是我最感兴趣的传统文化。(列举比较开头) 中国书法是一门古老的艺术,历史悠久, 也是中国最引以为自豪的文化瑰宝之一。书法 大体可分为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等 五种,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概括介绍) 我的爸爸妈妈都喜欢书法。我家的书房里 摆放着一个砚台和许多毛笔,只要有空,爸爸 妈妈都会练习一会儿。爸爸最喜欢临写“柳 体”。妈妈最喜欢临写古代著名书法家王羲之 的
类别
内容
1.民间工艺 : 陶瓷、剪纸、泥塑、布艺、草 艺……
2.民族艺术 : 川剧、杂技、戏剧、国画、书 法……
3.古诗春联 : 《望庐山瀑布》、《悯农》… … 4.社会习俗 : 清明节祭祖、中秋节团圆 …… 5.神话传说 : 《夸父追日》《嫦娥奔月》… … 6.饮食习俗 : 九大碗、盖碗茶……
7.传统节日 : 端午节、元宵节、新年、重阳节、中秋 节……
来到天空。原来,它们也是来看礼花的。广场上,人头蹿动, 到处都是三三俩俩的人群,我好不容易挤到一个看礼花的有 利地势。
这时,天空中出现红、黄、蓝三颗信号弹,我高兴极了,因 为放礼花马上要开始,一个紫色的大礼花直冲云霄。紧接着, 许多色彩缤纷的礼花飞上天空。瑰丽无比,有的像绽开的花 朵,有的像一把撑开的大伞;有的像串串雨丝;还有的像盏 盏小灯笼被点燃。看!一个大瀑布从天而降,真有“飞流直 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气势。缤纷的礼花把天空装 点得奇幻而美妙。突然,又一个大礼花“咚“的一声,飞上 了天空,这个礼花可和别的不太一样,里面出现了几个红灯 笼,徐徐飘落天幕,可真是太神奇了。最后,小礼花也开始 燃放起来,色彩各异,分不清是星星还是礼花。
花把天空装点得奇幻而美妙。突然,又一个大礼花
“咚“的一声,飞上了天空,这个礼花可和别的不
太一样,里面出现了几个红灯笼,徐徐飘落天幕,
可真是太神奇了。最后,小礼花也开始燃放起来,
色彩各异,分不清是星星还是礼花。
• 元宵节


几颗信号弹的升空,宣布了本次活动的结束,
而我还盼着天空发愣,似乎还回味着那绚烂多彩的
今后,我要好好学习,努力学好祖国的语言 文字。(前后呼应)
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的传统佳节。端午节 又可以叫端阳节,传说那天是中国古代伟大诗 人屈原抱石投江的日子。那天爱国诗人屈原听 到自己的国家快要灭亡的消息后,悲愤交加、 心如刀割,抱起一块石头,纵身跳入江河里。 人们为了纪念屈原,每到端午节时,大家就划 着船把饭投进江里。可是后来他们发现投入江 里的米饭全被鱼吃了,于是,人们就想了一个 办法,就是把米放在一种长长的叶子里包成四 个角的形状,鱼见了以为是菱角,因为菱角有 尖尖的刺,鱼就不敢再吃了。
• 欢吃。粽子不但以它特有的形状、颜色和 滋味惹人喜爱,而且能引起人们对伟大诗 人屈原的怀念。传说吃粽子是为了纪念古 代诗人屈原,屈原一生写过许多著名的诗 篇,提出过许多爱国的政治主张,但是君 王不采纳。后来君王沦丧,他满怀忧愤跳 江自尽。人民怀念他,崇敬他。两千多年 来,每年端午节,人们把粽子投入江中, 作为敬献给诗人的祭品——这就是粽子的由 来。老人们说吃粽子时,可要学习屈原的 崇高品质和爱国精神。是的,每逢端午节, 人们怎么会忘记伟大的诗人屈原呢?
几颗信号弹的升空,宣布了本次活动的结束,而我还盼着 天空发愣,似乎还回味着那绚烂多彩的烟花。
春节图片浏览
春节图片浏览
春节图片浏览
春节图片浏览
春节图片浏览
你说我说
我以前过春节都做过些什么呢?
春节
每年的正月初一是春节,俗称“过年”, 是我国最重要、最隆重的节日。为什么呢? 奶奶告诉我:“春节是个辞旧迎新的节日, 意味着生机勃勃的春天又要来了,人们又可 以播种等待着丰收,是一个让人充满希望的 节日!所以要高高兴兴地迎接新年的到来。”
剪纸中还有有趣的民间故事呢!这幅剪 纸讲的就是“老鼠娶亲”的故事。瞧!小老 鼠们抬着大花轿,新郎得意洋洋,大花猫在 一旁羡慕得不得了。原来,故事是这样的: 鼠爸爸想给女儿找个好女婿。鼠妈妈说太阳 最棒,太阳说云最棒,云说风最棒,风说墙 最棒,墙说老鼠最棒。最好,小老鼠娶到了 新娘。
多么精美的剪纸啊!真令人爱不释手!
兽、花草树木、亭桥风景这些人们熟悉而热爱的 自然景物成了人们剪纸的花样。每逢过年过节或 是喜事临门,人们都要剪一些“福”字、“喜” 字等老表示庆贺。
剪纸所刻画的形象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先
来看看这张“仙女下凡”吧!四位仙女神态各异, 舞姿翩翩,她们的手臂上缠绕着轻盈而柔滑的丝 带,正随风轻轻摆动。再看这张“松鼠摘葡萄”。 只见它摇着蓬松的大尾巴,小眼睛紧盯着紫莹莹 的大葡萄,生怕被其他小动物给抢走了。
• 端午节除了吃粽子,还有许多习俗。
• 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 白芷,喝雄黄酒、系百索子、做香角子、贴五毒、 贴符、放黄烟子、吃十二红
• 元宵节
今天是阴历正月十五,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元宵节! 大早起来,我就盼望着时间快点过,因为,晚上在街心广场 有燃礼花庆元宵活动。
夜幕终于降临了。月亮姐姐披着薄纱披肩,带着星宝贝们
8.饮食文化 : 麻婆豆腐、酸辣豆花、棒棒鸡……
草艺
布艺
布艺
布艺
陶艺
国画
国画
国画Βιβλιοθήκη 书法书法• 主题:生活中的中华传统文化
• 要求:把在综合性学习中搜集到的有关中华传统文 化的资料或看到、听到的内容,进行整理,把你最 想告诉大家的写成一篇习作。
• 提示:1、整理自己搜集到的或听到、看到的关于中 华传统文化的资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