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国车联网行业发展概况

我国车联网行业发展概况

我国车联网行业发展概况
1、行业发展概况
1)行业介绍
车联网产业是以汽车为载体,结合了车载传感器、射频识别、无线通讯传输及后台云计算等一
系列先进的物联网技术。

利用车载电子传感装置,通过移动通讯技术、汽车导航系统、智能终端设
备与信息网络平台,使车与路、车与车、车与人、车与城市之间实时联网,实现信息互联互通,从
而对车、人、物、路、位置等进行有效的智能监控、调度、管理的网络系统。

车联网能够实现智能
化交通管理、智能动态信息服务和车辆智能化控制的一体化网络,是智慧交通乃至智慧城市的重要
基础。

2)行业发展情况
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车联网技术发展至今已长达数十年,并且仍然积极投入新技术的研发。

相比之下,车联网技术于2009年正式进入国内,至今正式发展不足10年,从整体来看中国车联网市场还处于“探索期”或“市场启动期”。

但随着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壮大,加上物联网这个新兴
产业在我国“十二五”规划中的大力推进,车联网将快速发展,助力智能交通管理及和谐城市建设。

未来该行业提供的产品将更加专业,应用领域的范围将更加广泛。

随着车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相
关标准的日益完善,车联网行业将面临更大的发展空间。

从现有发展来看,车联网的可能市场空间受汽车销量和保有量影响较大,每年的新车销售量决
定着前装市场的可能装车数量上限,汽车保有量决定着后装市场的可想象空间。

国内汽车市场的稳
定增长不断对车联网提供新的机遇,提高着车联网市场的天花板。

2015年末全国民用车辆保有量达27,900万辆,同比增长 5.88%,在我国汽车保有量不断提升的同时,相关的技术、产品、服务也随
之进入了我国市场,国内消费者对汽车相关服务的需求也开始增加。

车载导航、车辆盗抢追踪定位
等包含于车联网内的服务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国内汽车用户认可与接受。

根据我国目前汽车产业和车
联网行业的发展速度,未来车联网服务将有望实现全车辆接入,从而形成汽车网络化的全覆盖。

车联网发展初期以汽车电子化为核心,电子产品在汽车中的应用逐步增加,汽车在动力总成控
制、车身控制、汽车安全控制发展基础上逐步开始具备智能导航、车载娱乐、移动通信能信息交互
服务等多种职能。

国内车联网行业目前处于这一阶段。

车联网发展中期汽车网络化开始形成,随着汽车电子化的完善,车与车、车与路之间的联系不
断提高。

借助车载传感设备收集车况信息,通过车联网服务平台的分析处理、反馈数据,人、车通
过平台通讯可实现智能驾驶,出行过程将由驾驶、乘车体验转变为休闲体验。

目前发达国家已进入
该阶段的中期。

未来车联网技术将不断革新,车联网发展将进入交通智能化阶段。

智能交通作为智慧城市中的
重要内容,将充分发挥技术特点,改变人们户外出行的乘车习惯。

在有限的城市空间站,依托人、
车、路、平台间的信息互联,城市车辆利用率及通行率将得到提高,道路交通将实现快速、高效的
运转。

目前,我国车联网企业仍以硬件装备销售为主,服务占比较小,但随着硬件的逐步普及,硬件销售上的收入增长将趋于平缓,届时车联网运营服务将会得到相关企业较大的关注,占比将逐渐提高。

3)行业发展趋势
车联网的行业应用方面,近年来在国内也取得了较快的发展。

车联网的行业应用偏重于智能车载设备的实时监控和联网调度,近年来国内道路交通安全形势严峻,城市公共交通管理不畅,是促进国内定制智能车载监控设备发展的重要外因,在国家政策的影响和带动下,车联网行业应用的潜在需求开始逐步释放。

车联网行业应用正在向深度定制化方向发展。

随着越来越多的行业用户对车载监控系统的重视,车载监控也从单一的图像监控、位置监控向更专业、更智能的解决方案发展,比如公交行业中车载监控作为整个运营调度系统中的一环,在能够视频监控的同时,还需要能够和其他执法设备协同配合,例如测速雷达、车牌识别等。

随着智能车载设备技术的发展,车联网正在向执法、运输、金融、民政等行业渗透,和这些细分的行业进行深度结合,不断满足行业用户的需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