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隋唐时期的音乐舞蹈ppt

隋唐时期的音乐舞蹈ppt


五代时期在政治上虽然分裂割据,但在文化方面却继续 发展。
隋唐时期的音乐、舞蹈也有很高的成就。由于民族关系 密切及中外文化交流,当时中原地区的音乐、舞蹈中融合了大 量来自少数民族和外国的成份。唐王朝的宫廷舞蹈 更 是 表现了 万国来仪的气度,民间舞蹈也同样不逊色。大量的诗歌反映出 当时歌舞的活跃局面。
4、《六幺》、《凉州》、《后庭花》、《水调》、《甘
州- 》
10
现- 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
• 骆驼平台上的表演——三彩 骆驼载乐俑
• 1957年出土于西安鲜于庭诲 墓,
• 驼背平台上的乐俑头戴软巾 ,足穿短靴,貌似西域人。
• 中间站立一人为歌唱者。 • 四周坐着4位。一为弹琵琶,
一为吹奏竖笛类乐器者,另 外两个姿态相同,双手抬至 胸部正欲下拍,可能是击鼓 。除琵琶外其它三件乐器均 失。这类演奏形式是丝绸之 路音乐活动的反映。
-
27
-
28

柘枝为西域古城名,在今中亚
江布林一带。《柘枝舞》从西域传入中原。
原为女子独舞,头戴绣花卷边虚帽,帽上施
以珍珠,缀以金铃。身穿薄透紫罗衫,纤腰
窄袖,身垂银蔓花钿,脚穿锦靴。即将结束
时,有深深的下腰动作。
• 《柘枝舞》在中原广泛流传后,出现了专门 的柘枝伎,并由独舞发展成双人舞。
• 《柘枝舞》与今新疆流行的《手鼓舞》有许 多相似之处。
-
29
是唐代汉族舞蹈,是唐玄宗早期宠妃梅妃 的成名舞蹈。已失传。《惊鸿舞》着重于用写意手法, 通过舞蹈动作表现鸿雁在空中翱翔的优美形象,极富优 美韵味的舞蹈,舞姿轻盈、飘逸、柔美、自如。
唐玄宗曾当着诸王面称赞梅妃“吹白玉笛,作《惊 鸿舞》,一座光辉”。
-
23
旋 如 疾 风 的 胡 旋 舞
-
24
-
25
-
26

是从西域传入中原的男子独舞,流行
于唐代,风靡一时。舞者头戴尖顶帽,身穿
窄袖胡衫,腰束带,足穿锦靴。• 舞蹈以ຫໍສະໝຸດ 跃和急促多变的腾踏舞步为主。•
李瑞《胡腾儿》
• 扬眉动目踏花毡,红汗交流珠帽偏。
• 醉却东倾又西倒,双靴柔弱满灯前。
• 环行急蹴皆应节,反手叉腰如却月。
-
22

原为中亚一带的民间舞。唐有“
胡旋女,出康居(中亚撒马尔罕)”之说。
• 伴奏以鼓为主,快速连续的多圈旋转。
• 《胡旋舞》在唐代风靡一时。白居易《胡旋 女》诗:“天宝季年时欲变,臣妾人人学圈 转”。唐代除专门表演胡旋伎外,杨贵妃、
安禄山、武延秀等均是舞胡旋的能手。
• 隋唐九部乐、十部乐中均有《康国乐》部, “急转如风,俗谓之胡旋”。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隋唐舞蹈:
一、软舞
宫廷一般性歌舞。这些歌舞规模较 小,娱乐性较强,在宫廷中随时
可供帝王、后妃们享用,并在一些 达官贵族的府邸中多有流传。 特 点 : 动作比较抒徐、安详、温婉
,表情较细腻。 代表舞:《绿腰》 《春莺啭》
《垂手罗》 《乌夜啼》
-
18
国“乐”的综合艺术表演形式达到全盛时期。
(三)法曲。又名“法乐”,隋唐宫廷燕乐中的
一种重要形式,因用于佛教法会而得名,起于隋
,唐代亦盛行,集中了“大曲”的音乐精华部分

3
隋代(初)七部乐
-
4
隋代九部乐(隋炀帝时增加康国、疏勒两个乐部)
-
5
• 唐初因袭隋制,在九部乐基础上制定了 十部乐。唐太宗时又增为十部乐 , 多 增 高 昌 乐 。 即燕乐、清商乐、西凉乐、天 竺乐、高丽乐、龟兹乐、安国乐、疏勒 乐、康国乐、高昌乐 ( 今新疆吐鲁番 ) 。成为著名的《十部乐》
记载。
-
19
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
-
20
隋唐舞蹈:
二、健舞
健舞是中国唐代的汉族舞 蹈,属于广泛流行于宫廷、 贵族士大夫家宴及民间的
小型表演性舞蹈。
特 点 : 动作比较爽朗、快捷、 刚健。
健舞名目:《剑器》《胡旋》
《胡腾》《柘(zhè)枝》
《惊鸿》
-
21
《剑器》(《剑气》,西域传入,武舞,着军装,持武器)
-
2
隋唐音乐
(一)隋唐燕乐是宴饮所用的音乐,专指统治阶 级宴请宾客时所用的乐舞,原称“宴乐”,后通 称“燕乐”。
隋唐燕乐包括歌舞大曲、百戏、散乐等各类音 乐形式,大致融汇了三方面的源流。 隋唐燕乐音乐成份的突出点在它的继承性和兼融 性。大多数音乐来自少数民族和外国。
(二)“大曲”,结构有散序、中序。标志着我
-
6
• 隋唐主要乐器
隋唐时期,由于西域文化的进一步交流,乐器
数量骤增。胡琴,琵琶,笛,角,芦管,胡笳,
羌笛,特别是鼓类乐器,这可能是由于歌舞音乐
的发展所致。
打击乐可以说是音乐史上最早出现的乐器种
类,打击乐器有铜钹、拍板、节鼓、杖鼓、腰鼓
、羽葆鼓、棡(gāng)鼓(gǔ)、桴(fú)鼓(gǔ)
、齐(qí)鼓(gǔ)、担(dān)鼓(gǔ)、羯(jié)
-
1
隋唐时期的历史文化背景
隋唐时期,尤其是唐代,是我国古代文化光辉灿烂的时期, 各种文化艺术在我国文化史上都达到了新的高度,在当时的世 界文化领域,也处于领先的地位。隋唐文化所以这样发达,主 要有三个原因:一是政治的长期稳定,二是社会经济的空前发 展,三是大量吸收融合边疆民族和邻近国家的文化成果。
鼓(gǔ)、都(dōu)昙(tán)鼓(gǔ)、毛(máo)
员(yuán)鼓(gǔ)、答(dá)腊(là)鼓(gǔ)、鸡
(jī)娄(lóu)鼓(gǔ)。
-
7
尺隋 谱唐
时 期 的 曲 谱


-
8
琵琶工尺谱
-
9
隋唐时期的著名歌曲(代表作):
1 、 《秦王破阵乐》,唐代驰名中外的一部乐舞作品,原 是隋末的军歌,在武则天时传至日本。
• 初为霓裳后六幺——古 典舞《绿腰》
《绿腰》又名《六么》,
属唐代歌舞大曲。为女
子独舞,节奏先慢后快,
舞姿轻盈飘逸,以舞长袖
为其特色。是唐代创制
的著名软舞,属唐、宋
大曲的一种,流传甚广
。顾闳中的名画《韩熙
载夜宴图》中就有舞女
王屋山舞《六幺》的场
面。这是中国舞蹈史上
舞者姓名及形象与舞蹈
名称相符合的惟一造型
2、《霓裳羽衣曲》,原名《婆罗门》。后世影响最大的 唐大曲,内容与道教有关,唐玄宗所作,是一部具有浪 漫主义气息的作品,兼有清雅的法曲风格,为世所称道 ,代表着唐代歌舞音乐的最高成就。
3、《雨霖铃》,相传唐玄宗入蜀时在雨中听到铃声而想 起杨贵妃,故作此曲。宋代柳永的词《雨霖铃》最为有 名,而其中的“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一句更成为千古名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