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模板制作、安装施工方案

模板制作、安装施工方案

1.1.概述1.2.剪力墙、柱模1.3.梁模板1.4.楼面模板1.5.梁、板模支架系统1.6.楼梯模板1.7.模板的拆除2.模板制、安质量要求2.1.模板制作质量要求2.2.模板安装质量要求3.模板制、安安全措施3.1.模板制作安全措施3.2.模板安装安全措施3.3.定型模板吊装安全措施3.4.卸料平台搭设安全措施4.模板受力验算4.1.柱模受力验算4.2.剪力墙模板受力验算 4.3.梁模板受力验算4.4.楼板模板受力验算4.5.卸料平台受力验算1.1.概述模板工程是砼主体结构的关键,模板一定要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本工程模板施工主要采用20厚胶合板,钢木混合支撑。

为了保证质量和施工进度,在地下室配备20000平方米的新模板,以备周转。

1.2.剪力墙、柱模墙模自身固定均采用竖向80*100mm木枋(@≤300)和水平Φ48钢管(间距同螺杆)组成,用Φ16*(墙厚+300mm*2)螺栓水平对拉以控制截面,螺栓起步间距≤250,横向间距为≤500mm,竖向间距≤500,楼层上预埋Φ20@500的钢筋定位桩以定位并防止墙根部浇混凝土时移位。

外墙模板的空间固定采用顶撑相结合的方法固定,即钢支撑作为压杆,钢丝绳花篮螺杆作拉杆,压杆与拉杆的间距均为 1.8m,内墙模板的空间固定采用钢支撑在墙两侧斜向对顶的方法固定。

为了防止外墙(柱)根部上下层接头位置胀模,上层模板应落下并低于下层楼面不小于300,并支撑于架设在下层墙(柱)顶预埋螺栓上的枋木面上。

附墙柱用胶合板,自身固定用竖向木枋和水平钢管,Φ16(柱宽+300mm*2)对拉螺杆控制截面(竖向@≤500)。

墙柱支模前根据楼层放线先用30宽18厚胶合板条在混凝土楼面上钉出墙柱模板位置,这样既便于墙、柱模板定位准确,又便1.3.梁、板模采用胶合板,自身固定为木垫枋和钢管背杠。

梁模板安装:(1)、在柱子上弹出轴线、粱位置和水平线,钉柱头模板。

(2)、梁底模板:按设计标高调整支柱的标高,然后安装梁底模板,并拉线找平。

当梁底跨度大于及等于4m时,跨中梁底处应按设计要求起拱,如设计无要求时,起拱高度为梁跨度的千分之一至三。

主次梁交接时,先主梁起拱,后次梁起拱。

悬桃梁均需在悬臂端起拱0.6%。

(3)、支顶在楼层高度5m以下时,应设二道水平拉杆和剪刀撑,楼层高度在5m以上时要另行作施工方案。

(4)、梁侧模板;根据墨线安装梁侧模板、压脚板、斜撑等。

梁侧模板制作高度应根据梁高及楼板模板碰旁或压旁来确定。

(5)、当梁高超过600mm时,梁侧模板要加穿Φ16(梁宽+300mm*2)梁螺栓加固,间距≤@500。

(6)、对于结构中的弧形线条,可采用先配模后安装加固的方法施工,配模方法为将弧形线条划分为若干小段,每段均用小宽度板条拼成设计形状,再在模板面钉一层镀锌铁皮,然后将配好的各小段模扳运至现场拼在一起,并与其他模板合并加固。

1.4.楼面模板(1)、根据模板的排列图架设支柱和龙骨。

支柱与龙骨的问距,应根据楼板的混凝土重量与施工荷载的大小,在模板设计中确定。

一般支柱为800~1200mm,大龙骨间距为600~1200mm,小龙骨间距为400~600mm。

支柱排列要考虑设置施工通道。

(2)、通线调节支柱的高度,将大龙骨找平,架设小龙骨。

(3)、铺模板时可从四周铺起,在中间收口。

若为压旁时,角位模板应通线钉固。

(4)、楼面模板铺完后,应认真检查支架是否牢固,模板梁面、板面应清扫干净。

(5)、楼板模板安装完成后,用沥青油毡拼缝。

1.5.梁、板模支架系统第一层支架采用Φ48钢管支架,其余各层均采用钢支撑,立杆间距为:楼层次梁≤800mm,板≤1000mm。

对于第一层大截面框支梁,为了保证混凝土浇筑时不发生变形,其下支架立杆搭设三排,其中两侧立杆间距@≤600mm,中间立杆间距@≤900mm,另外,考虑到其上为剪力墙,为保证质量,当浇上层混凝土时若该梁混凝土强度未达到100%,下支架不得拆除。

1.6.楼梯模板图楼梯摸板图1.7.模板的拆除1、墙、柱模板及梁侧模必须在梁混凝土浇筑48小时后方可拆除。

2、宽度≤2.0m的板,必须在混凝土试块常规养护达到设计混凝土强度标准值的50%时方可拆除;跨度在2.0m~8.0m之间的板,必须在混凝土试块常规养护达到设计混凝土强度标准值的75%时方可拆除;宽度大于8.0m的板,必须在混凝土试块常规养护达到设计混凝土强度标准值的100%时方可拆除(28天后);如果上一层的梁板混凝土未施工,则该层的梁板底模拆除后应加支撑。

3、梁必须在混凝土试块常规养护达到设计混凝土强度标准值的75%时方可拆除;跨度大于8.0m的梁,必须在混凝土试块常规养护达到设计混凝土强度标准值的100%时方可拆除(28天后)。

4、所有悬挑构件均须待混凝土试块常规养护达到设计混凝土强度标准值的100%时(28天后)方可拆除底模。

5、已经拆除模板及其支架的结构,在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以后,才允许承受计算荷载,施工中严禁堆放过量的建筑材料。

2.模板制、安质量要求2.1.模板制作质量要求(1).模板材料质量要求:模板材料主要为胶合板,其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技术标准的规定,其支承材料方木、钢支撑应具有足够承载力、刚度和稳定性。

(2).模板制作质量要求:本工程柱、剪力墙、梁系的体型结构复杂,模板制作要求保证工程结构形体、几何尺寸和相互位置的准确性,结构简单,装拆方便,接缝不漏浆,模板表面平滑并涂脱模剂。

2.2.模板安装质量要求(1).模板安装应符合以下基本要求:a.模板接缝紧密,位置准确,浇筑砼前木模应浇水湿润,但模板内不应有积水;b.模板与砼接触面应清理干净并涂刷脱模剂;c.浇筑砼前要专人负责清理模板内杂物;d.跨度大于4m的梁模应起拱跨度的1~3‰;e.固定在模板上的预埋件,预埋孔(洞)不得遗漏。

(2).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按下表控制3.模板制、安安全措施3.1.模板制作安全措施本工程模板种类多,结构复杂,专门开设模板制作场,并采用如下安全措施(1).场地应平整劣实,并经硬地化处理,木材及半成品堆放整齐,存放模板应在支点处垫木板或方木,模板堆放处严禁坐人或逗留。

(2).木工制作所需机械及电缆布设要由专人负责,圆盘锯要有防护罩。

(3).大型模板(剪力墙定型模板)制作后,编号堆放在支架上,要有防滑动措施。

(4).模板制作人员必须戴安全帽、穿胶鞋,严禁穿拖鞋。

3.2.模板安装安全措施本工程的高支模编制有专项施工方案,其它部位的模板安装、拆除,也应严禁遵守安全规定,确保安全。

(1).模板安装施工程序A.柱模:放线→钉压脚板→搭设安装架子→模板就位→检查柱模对角线、轴位→安装柱箍、斜撑→全面检查安装质量。

B.梁模板:弹出梁轴线及水平控制线→安装梁柱交接处柱头板→搭设梁模顶架→底模安装(起拱)→侧模安装→侧模支撑→检查平直及截面尺寸→与相邻模板连固。

C.楼板模板:搭设支顶→安装纵横楞木→调整标高→铺设板块→检查板面标高及平整度。

(2).模板安装安全措施A.支模过程应遵守安全操作规程,进场人员必须戴安全帽,高处作业必须带安全带。

B.中途停歇,应将就位支撑、模板联结牢固,严禁出现架空浮搁及抬头板。

C.楼板模板应安装防滑条,模板安装人员严禁从脚手架上爬上爬下。

D.模板安装所需配件,必须随带随用,不得在板面上随意堆放,安装现场应有良好通道。

E.拆除下的模板必须有序运走,进行清洗重用,防止铁件等物伤人。

3.3.定型模板吊装安全措施本工程剪力墙等采用定型模板,由塔吊进行吊运,采取如下安全措施:(1).定型模板吊装,要设专人指挥,统一信号,上下密切配合,作业前做好安全交底。

(2).起吊前检查吊装用绳索、卡具及每块模板上的吊环是否完整有效。

(3).调整好吊装位置,做到稳起稳落,就位准确,严防模板大幅度摆动或碰到其他部位。

(4).安装外模时,必须待悬挑固定,位置调整准确方可摘钩,安装后立即穿好销杆,紧固螺栓。

(5).拆模起吊前,应复查穿墙销杆是否拆除,在确认无遗漏且模板与墙体完全脱离后方准起吊。

(6).拆除外墙模板时,应先挂好吊钩,绷紧吊索,再行拆除销杆和扁担,吊钩应垂直模板,不得斜吊,以防碰撞相邻模板和墙体,摘钩时手不离钩,待吊钩吊起超过头部方可松手,超过障碍物以上允许高度才能行车、转臂。

(7).暴雨天及大于5级风的天气,应停止定型模板的吊装。

3.4.卸料平台搭设安全措施卸料平台搭设的目的是各施工层拆卸下的支撑材料、梁及楼面模板,由卸料平台暂时堆放,再由塔吊转移到地面更高的施工面。

(1).卸料平台搭设要求a.搭设材料搭设平台立杆、水平拉杆,剪刀撑采用Φ48×3.5钢管及相应扣件,要求材质符合国家现行规范要求,管件要求平直,不弯曲、不锈蚀。

在各卸料平台,铺设100×120方木及25厚通长木板,方木间距≤300,通长木板满铺,并与钢管绑扎牢固。

b.搭设参数搭设卸料平台,平面尺寸为6.0×4.5m,由15根立杆构成长方形,正面5根@1.5m,侧面4根@1.5m,中间立一根,布距1.8m,水平纵横拉结,正面及侧面自下而上设剪刀撑,各卸料层预先埋件,随卸料平台上升连续附墙拉结。

(2).卸料平台搭设安全措施a.卸料平台由专业架子工负责搭设,高处作业时必须携安全带,戴安全帽,严禁穿拖鞋或赤足作业。

b.搭设过程地面要设警戒线,防止人员进入搭设区域。

c.卸料平台随楼层上升,在卸料层处立杆应高出卸料层1.2m以上,三边防护,并挂安全网。

d.卸料平台随楼层上升,但在各层搭设的水平纵横连结杆,不能拆除,仅拆除卸料时的方木及木板,以加强卸料平台的整体刚度。

e.从楼层搬入卸料平台的材物,应平摆均匀堆放,禁止竖向、斜向堆放,每次堆放材料不得大于20KN ,并由塔吊及时转运至地面或上层。

4.模板受力验算本工程模板种类多,结构复杂,支承体系也复杂,故仅选择有代表性的形式作受力的验算。

4.1.柱模板受力验算选择柱高4.3m ,断面尺寸1200×1200mm ,柱竖向方木80×100mm ,@300mm ,Φ16对拉螺杆固牢(钢管作柱箍)。

(1).砼对柱侧模板侧压力:F 1=0.22·V ·T 0β1β2H 1/2砼坍落度150mm ,B 1=1.15,B 2=1.20,浇筑温度取20OC ,混凝土浇筑上升速度3m/h 。

2211/9.71320.115.115202002422.0F m KN =⨯⨯⨯+⨯⨯= F 2=4.3×24=103.2KN/m 2 ,取小值71.9KN/m2计算,有效压头高度 h =71.9/24=2.99m 。

(2).作用于竖肋均布荷载q :q =0.3×71.9=21.6KN/m =0.216KN/cm竖向控制间距@500时的弯矩M : cm KN m KN l q .675.675.05.06.218181M 22==⨯⨯=∙∙=80×100方木抵抗矩313361cm h b W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