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学全套课件(精)
肉眼观:为白色石灰样质块。 镜下观: 为蓝色颗粒或片状,
色不匀。
二、细胞死亡
(一)坏死necrosis:
活体内范围不等的局部细胞坏死
(2)黑色素
形状不一的,无折光性深褐色颗粒。 病变部位:皮肤、虹膜、脉胳膜。 意义:肾上腺功能低下,维生素 A 缺乏,黑色 素肿瘤。
(六)
病理性钙化
在骨和牙齿以外的组织内有固态的钙盐沉积,称病 理性钙化。主要为磷酸钙和碳酸钙。 a营养不良性钙化:继发于局部变性坏死组织 (血栓、寄生虫卵) b转移性钙化:钙磷代谢障碍所致肾小管、肺泡 壁、胃黏膜等处的多发性钙化,可影响功能。
肉眼观: 肝体积增大,色黄,
切面油腻感,简称“大黄油”。
镜下观:肝细胞胞浆内出现
脂滴,HE染色呈现空泡状。 苏丹Ⅲ染色呈橘红色。锇酸 染色呈黑色。
(三)玻璃样变性
(透明变性)hyaline degeneration
指结缔组织、血管壁、细胞内 出现均匀同质状的嗜伊红物质。 病因、发病机理和化学性质各不相同。
肝细胞再生结节
乳腺小叶增生
三、萎缩atrophy
指发育正常的组织和器官的体积缩小。 1、生理性萎缩
退化-动脉导管、脐带血管;胸腺,老年性萎缩。
2、病理性萎缩
(1)营养不良性萎缩:恶病质
2、病理性萎缩
(1)营养不良性萎缩:脑动脉硬化→脑萎缩
脑萎缩(42Y,男性)
2、病理性萎缩
(1)营养不良性萎缩:冠状动脉硬化→心脏萎缩
妊娠子宫肥大
一肾摘除另一肾肥大
向心性肥大 高血压左室向心性肥大
二、增生
增生指实质细胞数目的增多而引起的组织或 器官的体积增大。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细胞有 丝分类活动增强的结果。可分为:
1、生理性增生 2、病理性增生: (1)再生性增生 结构和功能恢复到正常状态。 (2)过再生性增生 结构和功能超过生理状态。 (3)内分泌障碍性增生 内分泌增多性增生。
意义:
心、肝、肾等实质器官 病变器官功能下降。
(二)脂肪变性 fatty degeneration
非脂肪细胞的胞浆内出现脂滴或脂滴增多的现象。
发病原因:缺氧、中毒等。 发病机理:
(1)脂蛋白合成障碍 磷脂和胆碱合成障碍,不能输出肝细胞 (2)细胞内结构脂肪析出 糖尿病、饥饿等致脂库脂肪大量动用。 (3)脂肪酸氧化过程障碍
③结缔组织化生:软骨化生,骨化生,骨化性肌炎
细胞和组织的损伤
一、变性degeneration
是指细胞或细胞间质受损伤后因代谢发生 障碍所致的某些可逆形形态学变化。 表现为细胞内或细胞间质内有较多的正常 物质或出现异常物质的现象。 常伴有功能下降
(
一 ) 细 胞 水 肿 ( 水 样 变 性 )cellular
病理学
pathology
损伤、修复与适应
细胞和组织损伤的原因
1.缺氧 2.物理因素 3.化学因素 4.生物因素 5.免疫因素 6.遗传因素 7.社会、心理、精神刺激
细胞损伤发生机理 为各种损伤因素影响了细胞、组 织的各种功能中心及有关的细胞器 所致。包括:
(1)线粒体的氧化系统; (2)内质网、核蛋白体、mRNA、核仁; (3)细胞的膜系统; (4)细胞核DNA; (5)其他细胞结构。
常见于变态反应性疾病,指结缔组织、血管 壁出现灶状、强嗜酸性的纤维素样物质。可能是 胶原纤维崩解形成。
肉眼观: 镜下观:
病变部位结构消失,出 现灶状、强嗜酸性的纤维素 样物质。
常见部位:
结缔组织、小血管壁。
意义:
某些变态反应性疾病。
(五)病理性色素沉着
(1)含铁血黄素
肉眼:脾、肝、淋巴结等器 官切面,散在含铁结节。 镜下:呈金黄色或棕黄色折 光性、大小不一的色素颗粒。
镜下观:动脉内膜下凝集 成无结构的均匀红染的物 质。 常见部位:肾、脑、脾及 视网膜的细动脉。 意义
(3)细胞内玻璃样变性
肉眼观:不明显。 镜下观:细胞胞浆内出现 大小不等圆形红染小滴。 常见部位:近曲小管上皮
细胞、肝细胞、心肌、骨 骼肌细胞。
(四)纤维素样变性(纤维素样坏死)。
swelling
பைடு நூலகம்
病因及发生机理:
感染、中毒、缺氧。 ATP 减少,细胞膜钠泵失调。
肉眼观:
器 官 体 积 肿 大 、 边 缘变 钝、颜色较淡,切面混浊。 简称:大、混、淡。
镜下观:
细胞体积变大、早期胞 浆内为均一嗜伊红染色颗粒, 进一步发展为透明淡染如气 球样。
常见部位:
心、肝、肾等器官。
2、病理性萎缩
(2)去神经性萎缩 : 小儿麻痹症
2、病理性萎缩
(3)压迫性萎缩 :肾盂积水
2、病理性萎缩
(3)废用性萎缩 :
久病卧床或骨折固定时的肌肉萎缩
(4)内分泌性萎缩:Simmond病
病理变化
肉眼观: 器官体积缩小、
重量减轻、呈褐色、质韧, 多保持外形。 镜下观: 实质细胞数目减 少,体积变小,细胞胞浆 内有脂褐素,间质纤维组 织增生。 结局: 轻度萎缩是可恢复 的,严重萎缩细胞消失。 萎缩的器官功能下降。
四、化生metaplasia
化生指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因受刺激因素的作 用转变为另一种分化成熟组织的过程。
特点:
①不是已分化细胞直接转变而来 ②未分化细胞向另一方向分化 ③只能分化为性质相似的组织
①鳞状上皮化生: 气管柱状上皮,胆囊粘膜上皮,
宫颈粘膜柱状上皮。
②肠上皮化生:胃粘膜转化成小肠或大肠粘膜。
(1)结缔组织玻璃变性
肉眼观: 组织质地坚韧,缺
乏弹性。
镜下观:纤维细胞稀少,胶原
纤维增粗并互相融合成小梁状、 带状或片状,半透明红染均质 状。
常见部位:
瘢痕组织,纤维化 的 肾小 球 ,大 中 型动 脉壁粥样斑块。
意义:
病变器官功能下降。
(2)血管壁玻璃样变性
肉眼观: 管壁增厚变硬,
弹性下降,管腔狭窄。
细胞和组织的适应性反应
细胞和组织对各种刺激因素和环境变化,往往
通过自身的代谢、功能和结构加以协调从而得以 一、肥大 存活的过程称为适应。
细胞肥大时线粒体、内质网数量增多和体积增
肥大指实质细胞体积的增大而引起的细胞、 组织或器官的体积增大。
大。肥大的细胞功能增强。 肥大是组织细胞代偿的一种形式,分生理性 和病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