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心理学第十一章

心理学第十一章

第二部分心理学
第十一章青少年心理发展和心理健康
一、名词解释
1、心理健康:是能够充分发挥个人的最大潜能,以及妥善处理和适应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具有包含两层涵义:一是无心理疾病,二是能积极调解
自己的心态。

2、心理咨询:指咨询者运用心理学知识、理论、技术,通过语言、文字等媒介给咨询对象以帮助启发指导的过程。

3、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到死亡的有规律的心理变化,是以一定的生理发展为基础,在人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不断发展的,它具有连续性、阶段性、差异性、不平衡性的特点。

二、填空题
1、人的心理发展的规律表现为心理发展的连续性、阶段性、差异性、不平衡性等个特点。

2、强迫症的学生一般具有强迫性愿望。

3、现代对于健康的定义科学的来说大致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

三、选择题
1、一个人半幼稚半成熟的时期是指(少年期)。

2、人的第二生长发育高峰发生在(少年期)。

3、人的生理的成熟大致在(15)岁左右。

4、一般讲心理断乳期是指(少年期)。

5、人的少年期大致在(12—15)岁左右。

四、判断题
1、初中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是“明于知人,暗于知己”。

(对)
2、心理发展具有连续性、阶段性、差异性和平衡性的特点。

(错)
3、病就是指的歇斯底里症。

(对)
4、文化水平越高的人,“成人感”产生的越晚。

(对)
五、简答题
1、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
答:(1)正视现实,接受现实。

(2)正确评价和悦纳自己,有正确的自我意识。

(3)接受他人,善于人处,有和谐的人际关系。

(4)乐观进取,反应适度。

(5)智力正常,人格完整。

(6)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2、应如何做好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答:(1)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2)改善学校心理环境(3)指导青少年正确对待心理健康问题(4)做好心理预防和咨询工作。

3、如何认识少年的“成人感”?
答:(1)少年由于成人感的产生,一方面要竭力摆脱父母家人及教师的管教。

(2)
另一方面也想和孩童时期的自我告别,实现心理的断乳。

(3)少年不仅在经济上未独立,而且在认识、行为上均未摆脱孩子气。

(4)少年经常会出现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矛盾,教师家长在处理这一矛盾时,既要向少年提出合理的要求和建议,又要在最大程
度上培养少年的独立性、首创性和责任感。

4、心理咨询的原则、步骤和技术是怎样的?
答:1)原则:(1)理解支持原则。

(2)保密原则。

(3)耐心倾听与细致咨询原则。

(4)疏导抚慰与启发教育原则(5)促进成长、助人自助原则。

(6)咨询治疗与预防结合原则。

2)步骤:(1)建立咨询关系(2)了解问题(3)分析诊断(4)帮助指导(5)结束咨询3)技术:(1)精神分析法(2)行为矫正法(3)人本主义疗法(4)情绪疗法
5、中学生的心理矛盾和冲突主要有那些?
答:(1)自主意识增强、自我意识增长与对师长依赖性的矛盾
(2)性意识的萌发与成熟与性道德法制观念薄弱的矛盾
(3)活动能量的增大与认识发展水平不适应的矛盾
(4)对物质需求的增长与经济未独立之间的矛盾
(5)对未来的向往与现实状况之间的矛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