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卷第2期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Vol.35No.22019年2月Journal of Jilin Engineering Normal University Feb.2019收稿日期:2018-08-14基金项目: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项目(SK2013A023)。
作者简介:陈叶(1981-),女,安徽工程大学艺术学院讲师,硕士,主要从事广告策划、创意与影视广告编导研究。
文化创意产品的“跨界”设计案例研究陈叶(安徽工程大学艺术学院,安徽芜湖41000)[摘要]为了应对新跨界时代的设计需求和设计风格,越来越多的文创产品设计师开始更加主动地、敏锐地感知市场信息,了解目标消费者的心理动态,同时将创意的触角伸向四面八方,通过穿越虚、实之“界”,艺、技之“界”,文、质之“界”,情、理之“界”,古、今之“界”,中、西之“界”等手法,在多维的交叉构思中进行设计创想,而这些也必将改变目前国内文创产品由于同质化严重、缺乏特色、质量不高等原因而饱受诟病的现状。
[关键词]跨界;虚拟同步;公益主题;故事趣味;文化交融[中图分类号]F713.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042(2019)02-0061-03当下,设计师已经不再是一种简单的职业,它更像是一种潮流导向,甚至是可以改变人们生活方式的先驱者与探路者。
要想完成肩负的使命,作为专业的设计师,不仅要具备最基本的艺术表现技能,更应具有开阔的文化视野和完善健全的人格,只有如此,方才不会陷入对“设计”、对“创意”的狭隘理解。
目前,业内有一个较为流行的词语叫“跨界”,但其实早在二千年前维特鲁威就在其著作《建筑十书》中真正实践了这一术语。
在书中除了涉及建筑范畴,亦引用了几何学、光学、声学、气象学、天文学以及哲学、历史学、民俗学等诸多论据以昭示多学科对建筑创作的作用。
所谓“形而下者谓之器,形而上者谓之道”,现代设计尤其是文化创意产品越来越多地具备交叉性质和文化意义,美学、文学和工程学、社会学、心理学等都已成为设计师探索、思考、发现、融合、构想行动方案的坚实理论基础。
一、横跨虚与实之“界”。
当下已经进入了现实存在与虚拟二次元同步进行的生活状态。
与过去相比较,如今的年轻人,生活更多倚靠了无处不在的网络,他们在网上开创个人主页,抒写心情日志,通过网络聊天平台、游戏平台进行社交活动,借助网上购物平台进行消费……可以说网络已经渗透到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为顺应新一代青年群体生活趋势,越来越多的文创产品研发开始贴近网络文化,注重虚拟设计。
比如获得德国红点国际设计大奖“数码‘冢’”的创意。
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当每个人生命结束之时,其精神意识虽然已经同步消失,但除了留下的躯壳,还有一个网络中的“你”的存在。
你的个人生活印记,曾经的真实存在通通被网络记录了下来,邮箱,微博、微信,淘宝,支付宝等等……也就是说在数码世界中还有另外一个“你”,如果有一天你不在了,它们也将成为无主的孤魂。
因此,这款设计产品———数码冢就是通过存储逝者的所有网络信息已达到纪念的目的。
当你思念亲人了,打开它便可以再现过去的种种。
除此之外,此数码墓碑“冢”中还配有特制的蓝牙发射器装备,朋友、家人可以通过它上传一些信息,就好像与逝去的亲朋在整个信息空间中交流对话,充满了人性化的关怀。
二、打破艺、技之“界”随着高科技元素在文化文产品设计中的比重逐渐加大,现在很多的产品无论是外观造型还是内部功能、音乐、光感、图文的设计上,均体现出高科技的性能与互动原则。
以科技与互动为特征,兼具娱乐和教育功能的产品,将会使用户顺利过渡到这个高科技时代。
KLEXL 互动式家用喷漆机就是堪称其中的设计典范。
在有孩子的家庭中,很多年幼的宝宝都有着超高的艺术天分,其中最显著的表现就是在墙上涂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9年2月涂画画。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几乎很少有家长能容忍孩子的这一行为。
针对此种情况,德国设计师Dario Jandrijic设计出了这款KLEXL互动式喷漆机。
它其实是一个投影仪,能够凭借自身的红外跟踪数码摄像机,打造一面涂鸦墙,让孩子们尽情施展创作天分。
它既极大的保存了童真、童趣,又避免了家中的白墙被涂得乱七八糟,肮脏不堪。
三、链接文、质之“界”文创设计与工业设计最重要的区别在于,文创设计除了追求功能、造型、形式美感,其背后更需要一个蕴含品质的“故事”作为支撑。
并且将这个美丽动人的故事融入到产品之中。
成功的文创产品设计不仅要能充分表达设计师的文化理念,更能深入质的故事肌理,感动消费者并引发不俗的市场业绩和社会反响。
比如燃爆整个2015年夏天的可口可乐“瓶”设计。
刚开始,可口可乐中国市场“借鉴”了澳大利亚地区“姓名瓶身”创意,掀起了“昵称瓶”营销狂潮。
它为可口可乐的销量带来了20%的增长。
紧接着,它又玩起了“歌词瓶”的花样,在部分地区的超市里,那个熟悉的红色包装已然再一次发生了变化。
当然不是所有的歌词都有此殊荣登上瓶身,很显然它是经过刻意筛选的,考虑到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职业以及特定人群的喜好,歌词内容也尽可能的进行了全方位覆盖。
从周杰伦到五月天,从世界杯主题曲到毕业季应景歌,都是潮流、热点以及这些爱听歌的受众的兴趣之所在。
不得不说,这是一场潮流文化裹挟下的品牌胜利之役。
经过昵称瓶、歌词瓶的一系列推广,可口可乐轻而易举的制造了文化信息高点,利用了明星效应的同时,引爆了社交媒体。
这些活跃粉丝的疯狂跟进,经由网络的扩散影响到了更多的消费受众。
四、融合情、理之“界”很多时候我们倡导寓教于乐,其实在现实生活中很多的文创产品设计也是通过独具匠心的创意来阐述公益的道理的。
在产品的使用过程中既能体现生活的情趣,又能表达充满正能量的公益理念,可谓很好的融合了情与理的界限。
出现在国外的一款“跷跷板水龙头”设计就很好的诠释了这一点。
许多人洗手时(特别是在公共卫生间)都是一边搓着洗手液泡泡,一边任由自来水哗哗流着。
据资料显示,这样每三十秒就会浪费掉六升水。
而这样的现实问题,并不是通过说服教育公众就能简单解决的。
而跷跷板水龙头,通过设计的巧妙构思创意,利用跷跷板的杠杆原理向我们阐述终结浪费,节约用水的道理。
当摁下一端的洗手液时,另一端的自来水出口水就会自动停止,让人们在感受童趣的同时,保持了一颗公益美德之心。
五、穿越古、今之“界”。
人类文化发展的历史证明,对于传统文化最有效的保护就是与时俱进地不断发展,最有效的继承就是与母体血肉相连地不断创新。
作为设计师,更不能粗鄙的抛弃传统,而是应该从传统文化中找到本民族真正的精神内核并从中汲取力量,从“古”而来,衍而至“今”,多试验,多创新,制造出独一无二、特色鲜明的设计作品。
获得“台州杯”第18届全国设计“大师奖”创意设计大赛特别奖、安徽省工业设计大赛一等奖的作品———《金戈舞影铁画瓶》,就通过设计让我们感受到了民族的魂,中华的根,传承的美,融合的韵。
《金戈舞影铁画瓶》系列作品,它的主体创作来源于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芜湖繁昌窑青白瓷。
这种瓷兴盛于北宋初期,胎体皎白细腻,釉色介于青白二色之间,色泽清雅,温润如玉。
正是因为其质地光致茂美、冰肌玉骨,所有深受当时人们的喜爱。
在材质、工艺技法上完全呈现繁昌窑青白瓷特色的《金戈舞影铁画瓶》系列作品,其艺术风格也体现了浓郁的地方特色,折射了含蓄隐喻的东方之美。
主体瓷瓶造型简洁,优雅大气,线条高贵流畅。
通观瓶身,瓷色温润,素白柔美,它的背后是黑白相间的徽州山水,它的内核是“大象无形、以形写意”的中国韵味。
不单单如此,《金戈舞影铁画瓶》还创造性地将本地另一非遗特产———芜湖“铁画”的技艺融合到了瓶器的创作之中。
在瓶型设计烧制好之后,直接围绕瓶型进行铁画的空间造型锻造。
“松、竹、梅”的立体铁画图案剪裁,突破了平面的局限,重新创造了空间的延伸,使得整个作品灵动形象,栩栩如生。
两者的创意结合,让《金戈舞影铁画瓶》系列作品既打破了传统铁画单一的装饰功能,同时也为朴素的繁昌窑生活器皿增添了新安画派的水墨韵味,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更为重要的是,两种技法工艺在创作的时候毫无违和感,整个铁画瓶和合圆融,虚实相生,柔中带刚、一气呵成。
传统素来不是一个凝固不变的概念,在与现代的连接和传衍中会发生变异,会不断被赋予新的内容。
在穿越古今的传承过程中,后来者只有不断为既存的传统增添新的成分,通过不同的文化艺术形态打破彼此之间的界限,互相吸收和融合,才能真正的使传统焕发生机,从而不着痕迹地融入现在。
六、横贯中、西之“界”今年,中央提出“一带一路”的发展战略,其实质·26·第35卷第2期陈叶:文化创意产品的“跨界”设计案例研究更多的是体现东西方文化的交融,只有文化的交流,思想的交流,才有可能带来经济的交流。
在东西方文化交融过程中,我们要有文化自信,在创意设计过程中,我们应该学会将“东西古今”文化融合贯通在一起,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跨界、混搭以及杂交的再创作。
案例:《东情西韵———东方维纳斯》系列陶瓷雕塑设计。
此款设计诞生于同济大学设计学院林家阳教授之手,它是上海市政府对外交流的特制礼品。
而正是它的出现让参加上海国际创意设计活动周的海内外人士惊艳。
来自意大利威尼斯的国际玻璃大师赞叹道,“维纳斯因为中国文化的浸润变得更美了。
”林教授将传统雕塑工艺和现代设计理念结合起来,以东西方融合共通的创作原则为基石,通过作品再现了中国传统艺术的现代神韵。
比如在《梅兰竹菊》系列中,四君子的造型,清新典雅;《洛神》系列中,维纳斯被牡丹包裹,尽显雍容华贵,国色天香;又比如《上海姑娘》的主题创作,通过让维纳斯穿上中国旗袍,展现维纳斯融典雅与时尚于一体的东方少女神韵。
总之题材很多,形式新颖。
林教授将中国传统工艺中的不同材料如玉器、陶瓷、珐琅、玻璃、漆艺等,运用于“中国维纳斯”系列作品的研发,堪称中西跨界创意之经典。
为了应对新跨界时代的设计需求和设计风格,越来越多的文创产品设计师开始更加主动、敏锐的感知市场信息,了解消费动态,同时将创意的触角伸向四面八方。
通过穿越虚、实之“界”,艺、技之“界”,文、质之“界”,情、理之“界”,古、今之“界”,中、西之“界”,在多维的构思中进行更多的设计创想和尝试。
而这些也必将改变目前国内文创产品由于同质化严重、缺乏特色、质量不高等原因而饱受诟病的现状。
参考文献:[1]贝蒂娜·舒尔茨,鹿镭.红点奖———世界设计日程表中的亮点[J ].世界美术,2016(4):81-84.[2]赵源.可口可乐“歌词瓶”的社会化媒体营销之道[J ].东南传播,2015(1):110-111.[3]陈叶.设计心理学[M ].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13.[4]杨湖月.基于地域文化的特色旅游文创产品设计研究[D ].武汉:湖北工业大学,2016.[5]阮可.破除“身份禁锢”,推动文创产品开发[J ].上海文化,2016(6):14-15.A Case Study on “Crossover ”Design of Creative Cultural ProductsCHEN Ye(School of Arts at Anhui Polytechnic Univerity ,Wuhu Anhui 241000,China )Abstract :When more and more designers of creative cultural products have become more sensitive to marketchanges and target customers'desires to meet the new requirements and styles in the new "crossover"age ,their works show a multidimensional tendency to cross the boundaries between virtuality and reality ,art and technique ,complexity and simplicity ,senses and rationalism ,ancient and modern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s ,etc.This will definitely revolutionize domestic featureless and low quality creative cultural products.Key words :Crossover ;Virtual Synchronization ;Theme of Public Benefits ;Taste of Story ;Cultural Integra-tion[责任编辑欧喜军]·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