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碳纤维电采暖在节能建筑领域推广的可行性_季学军

碳纤维电采暖在节能建筑领域推广的可行性_季学军

(6)环保 :避免煤炭燃烧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二氧 化硫等有害气体的污染。该系统使用电力,无排放,不会造 成污染,尤其未来电能可由风电、太阳能电、核电、水电等, 属于洁净能源,低碳环保。 4 可行性分析 4.1 政策可行性
为 均 衡 峰 谷 平 用 电, 削 峰 填 谷, 缓 解 电 网 压 力, 更 高 效 的 把 已 发 电 用 于 现 实 生 活,2013 年 12 月 11 日 国 家 发 改 委发文 2015 年底前,将在全国推广实行峰谷用电(发改价 格(2013)2523 号文)。2012 年,为鼓励使用电采暖,省物 价局已经出台了使用电采暖的楼房采暖期不执行阶梯电价的 通知。同时也为推广使用电采暖创造有利条件,石家庄市积 极协调省物价局出台居民分时峰谷电价,2014 年有望在全省 实施。 4.2 技术可行性
收稿日期 :2015–12–17 作者简介 :季学军(1967—),男,江苏扬州人,硕士,主要从事建
筑工程的研究。
3 碳纤维采暖的优点 (1)舒适:合理的热力学温度分布,室内全地面低温散热,
散热面积大且均匀,室温由下而上逐渐递减 2℃~ 3℃,给人 以脚温头凉的良好舒适感,有效热量集中于人体受益的高度 内。
对于建筑工程防水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一个关键之处就 是建立专业的控制管理部门 ;并且保证技术控制和管理部门 的独立性,明确在防水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方面的职能范围。 从制度上保证其唯一性,避免其他部门对防水施工质量控制 部门工作的影响。提高管理质量与效率,真正将工作落到实处。 其次就是建立管理部门的准备过程中,需加强对控制管理人 员的培训与引导,对一些相关知识的培训,提高相关人员的 职业道德与服务水平,实现其防水施工质量素质的提升,以 保证做好建筑工程施工防水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的工作。第 三就是为提高相关管理控制人员的积极性与能动性,制定严 格的技术控制管理部门的考核机制。可以采取一些方式与手 段,如 :将防水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工作效果纳入绩效考核 和薪酬管理中去,调动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如设立奖励机制等, 激发控制管理人员的热情,将工作落到实处。 2.4 增强管理意识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的防水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好与坏影 响着建筑工程的优质与否是工程项目发展的必然趋势,它贯 穿于整个施工生产过程中。是一项系统的、综合的工程,也 是一项集合经济、技术、管理的工程。对建筑工程的防水施 工质量控制与管理进行有效控制与管理,大大的促进相关施 工单位的工程质量与效率,获得经济效益。同时,提高了相 关管理部门与管理人员的职业素养与管理意识,健全建筑工 程的防水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制度体系,促动了工程建设的 长效发展。相信在各管理部门与相关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建 筑工程的防水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能够得到有效控制,推动 整个项目工程的顺利进行。为中国的建设事业添砖加瓦,使 中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更好地适应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促进中国梦的早日实现。
(4)高效 :电能直接转化热能,热转换效率近 100%,与 传统采暖方式相比,减少了无效的热损失。
(5)安全:该系统产品自身绝缘防水,耐潮湿,质量稳定, 安全无忧。燃气采暖可能会有安全隐患。该系统埋藏在水泥中, 低温工作,无火患。它不像电暖器可能产生的明火或表面发烫, 无须担心小孩或老人会因接触而烫伤,没有活动部件。管线 或暖气片使您可能受到伤害。
在建筑工程项目的防水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的过程中, 相关管理部门、组织及相关管理人员要具有法律法规意识、
工程管理意识及市场经济意识。首先做到提高工程项目的管 理水平与能力,完善管理机制,总结经验、研究问题、不断 提出建议、改进工作。带动防水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系统化、 全面化控制、管理。此外,在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市 场经济意识至关重要,在合理合法、不损害他人利益的前提下, 以追求经济效益为目标。目前我国检测单位并没有建立健全 相应的检测管理机制,相关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不强,难以 调配。在建筑工程的防水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的过程中,检 测人员的随意流动性强,许多人员无证上岗的现象普遍。要 加强相关管理部门的监测管理机制,提升建筑工程的防水施 工质量控制与管理。 3 结束语
设计室温最高为 25℃(0℃ ~25℃任意调节)。
耗电量计算 :正常住宅楼(按照国家现行 65% 节能建筑
标准 DB13(J)63—2011《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14 层以
上,秦皇岛地区,建筑面积 1m2 恒温 18℃,一天 24 h 的最大
耗 电 量 为(12.4w/m2/h×1 m2×24h/1000w=)0.3KW.h( °);
金属丝电热体、卤素电热体的特点 :金属丝电热体黑度 系数较小,电热转换过程存在着可见光,因此表现出电热转 换效率低。高温状态下金属丝表面易氧化,由于氧化层不断 的增厚,氧化层的电阻不断的增高,造成了金属丝有效单位 面积的电流的负荷增大,因此易烧断。在相同的允许的电流 负荷面积下,金属丝的强度比碳纤维低 6 ~ 10 倍,在使用过 程中易折断。卤素管电热管存在对人体有害的紫外线辐射较 强的问题,远红外辐射系数及热效率低,寿命短,冲击电流 大,医疗保健作用不明显。通过碳纤维电热体与金属丝电热体、 卤素电热体电热特性和机械性能的比较,不难看出碳纤维电 热体,是目前唯一能够解决电热产品由于金属电热体和卤素 电热体的不可靠而引起的安全缺陷问题。
6 层建筑,1 建筑 m2 恒温 18 度,一天 24 小时的最大耗电量为
(15.3W/ m2/h×1 m2×24h/1000W)=0.367KW.h(°)。新楼第
图1 T型接头 (3)安全保证 :碳纤维电热体是一种全黑体材料,因此 电热转换效率度没有什么改变。
建筑技术开发
Buildi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节能环保
Energy saving
第43卷第1期
2016年1月
碳纤维电采暖在节能建筑领域推广的可行性
季学军
(江苏扬建集团有限公司,江苏 210000)
[摘 要]本文介绍了碳纤维电采暖的原理,通过对现行采暖方式的比较,对采用碳纤维电采暖方式进行了经济、技术、政 策等方面的可行性分析。
(2)健康 :碳纤维地暖释放的热量是远红外辐射能量, 波长集中于 5~15um 之间,80% 与人体红外线重和,是医疗界 公认的健康理疗光波,让人们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红外线理 疗带来的诸多好处。
(3)节能 :从工作原理看,在室内,碳纤维电地暖本身 就比传统供热方式更节能。在同样满足温暖舒适条件下,本 地暖的温度设置可比其他采暖方式低 2℃~ 3℃。
碳纤维是一种新型的高性能纤维增强材料,具有高强度, 高模量,耐高温,耐磨,抗疲劳,耐腐蚀,抗蠕变,导电和 导热等诸多优异性能。碳纤维电热体是一种全黑体材料,其 电热转化率高达 99% 以上。
(1)碳纤维电热产品电热转化率高,比传统电采暖材料 节能 40% 左右,所以铺装功率较低,绝大多数项目无须增容 ;
参考文献 [1] 李湘洲 . 碳纤维在建筑领域的新应用——碳纤维电缆地热采暖 [J].
上海建材,2011(2):15-17. [2] 彭月明,范文辉 . 碳纤维供热系统应用于居住建筑的试验研究 [J]《. 建
筑节能》,2014(11):13-15.
(上接第140页) 2.2 重视图纸审核的控制与管理
电采暖产品及市场在国外已有近 40 年的历史,在采暖领 域以施工在屋顶的电热膜为主要施工工艺,也有小部分应用 在墙体、立柱、木地板下,目前,国外的采暖方式以碳纤维 电采暖和天然气采暖为主。随着风电、太阳能电、水电、核 电等新能源的快速发展,部分用电已成为可再生能源。 2 碳纤维电采暖的实现原理 2.1 碳纤维发热材料
(1)线路连接方式 :碳纤维电热产品采暖系统均采用并 联电路,是基于整个系统安全和方便的运行,及意外故障时 尽量减少对采暖系统的影响的设计理念,保证单独切断一部 分电路不会影响整个系统的运行。
(2)专用接头 :目前市面上已经有了碳纤维电热产品的 专用 T 型接头(图 1),该接头在工厂车间对并联连接部位完
(2)碳纤维电热产品采用高品质碳纤维原丝,完全避免 电热膜、碳晶类电暖产品闪络击穿现象的发生,产品还采用 加强绝缘防护,泄漏电流仅为国家要求的 1.4% ;
(3)碳纤维电热产品寿命达到 50 年以上,一次投入终身 受益。 2.2 碳纤维电热产品的采暖原理
碳纤维电热产品是热的制造者,其发热原理是热元件在 电引发激励条件下产生热效应,电子在热元件中作高速运动, 并在不规则导体面状电热板上产生布朗运动,电子间的撞击 和摩擦产生热量。
Ji Xue-jun
[Abstract]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principle of carbon fiber electric heating,by comparing the current heating methods,the use of carbon fiber electric heating of the way the economic feasibility analysis,technology and policy aspects.
·153·
第43卷第1期
2016年1月
节能环保
Energy saving
建筑技术开发
Buildi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成机械化一体连接,完全避免了在现场接头可能出现的问题。
(1)成本及费用分析 :首先,碳纤维采暖设计方案及使用
费用的具体分析。根据建筑的具体情况设计热负荷(W/m2),
[关键词]碳纤维电采暖 ;可行性分析 [中图分类号]F426.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523X(2016)01–0153–02
Feasibility of Carbon Fiber Electric Heating in Field of Promotion of Energy-efficient Buildings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