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29 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考点热度★☆☆☆☆]一、知识整合1. 环境承载力2. 环境人口容量⑴实质:某地环境承载力的直接反应。
⑵制约因素:资源、科技发展水平以及人口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等3. 人口合理容量⑴实质: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⑵谋求措施世界各国、各地区发展中国家尽最大可能把人口控制在合理的人口规模之内;建立公平的秩序尊重人地协调发展的客观规律,因地制宜制定本区域持续发展战略[提示] 我国谋求人口合理容量的重要措施: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发展科技,提高资源利用率,使人口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二、重点考向考向人口容量的影响因素分析1.环境人口容量的影响因素及特点2.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关系环境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区别内涵最大人口数量最适宜人口数量参考角度自然资源的承载力自然资源的承载力,经济、社会发展,消费水平意义生存发展人口数量大小共同点制约因素不确定,历史时期不同,制约因素发生变化,使人口容量具有不确定性,但在具体时期,制约因素相对不变的情况下,可以对人口容量进行相对定量估计,即具有相对确定性【典例引领】读长江中下游与青海、西藏地区部分资料表,完成1~2题。
1.青海、西藏的环境承载力远远低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主要原因不包括A.地势高、气候寒冷 B.生态环境脆弱C.自然资源丰富 D.生物资源少2.西藏的人口合理容量正在减小,原因可能是①消费水平迅速上升②生产活动破坏了生态环境③青藏铁路的开通,加强了西藏与外界的联系④自然灾害的增多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答案解析]1.C 2.A 第1题,结合表中内容和西藏、青海地区的自然环境可知,该地区环境承载力小的原因为海拔高、气候寒冷,生态环境脆弱,生物资源少;自然资源丰富可以提高环境人口容量。
故选C。
第2题,人口合理容量的影响因素要从消费水平、生态环境及地域的开放程度等方面考虑,开放程度越高,人口容量越大,③错。
故选A。
考点29 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对点训练[考点冲关]不同地区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环境人口容量。
下图为不同因素在不同时期对应的人口规模变化图。
读图完成1~2题。
1.甲、乙、丙、丁四个要素对应正确的是A.甲:自然资源 B.乙:生活消费水平C.丙:社会生产力D.丁:人口迁入2.要提高我国东部地区环境人口容量,可行的措施是A.扩大耕地面积 B.加大住房建设 C.人口大规模迁出D.加强科技应用环境人口容量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能持续供养的最大人口数量,其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下图为某省区环境人口容量“木桶效应”示意图。
读图,完成3~5题。
3.图示省区环境人口容量主要取决于A.矿产资源 B.水资源 C.土地资源D.生物资源4.推断该省区最可能是A.新疆B.湖北 C.山东D.广东5.提高该省区环境人口容量的可行性措施是A.大力开采地下水 B.加快矿产资源开发 C.提高植被覆盖率 D.迅速扩大耕地面积下图示意某个时期宁夏部分县级行政区的环境人口容量(单位:万人)。
读图,回答6~7题。
6.影响图中宁夏各县级行政区环境人口容量的最主要因素是A.矿产资源B.淡水资源C.地形地势D.科技水平7.宁夏南部地区今后一段时间人口发展的正确做法是A.放宽生育政策,鼓励生育B.增加人口密度,接纳宁夏北部地区的移民C.垦荒拓耕,向宁夏东部地区迁入部分人口D.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同时向宁夏北部地区迁入部分人口兰州市地处黄土高原、蒙新高原、青藏高原三大高原的交界处,位于两山中间,黄河穿城而过。
下表为兰州市人口容量总结表(单位:万人)。
据此,完成8~9题。
测算方法适度人口容量最大人口容量基于国内生产总值311 338基于人均建设用地指标207 344基于生态环境标准227 3458.综合各种测算方法,兰州市适宜人口容量(万人)和最大人口容量(万人)分别是A.311;345 B.207;344 C.227;338 D.207;338 9.为增大人口容量,兰州市可采取的最有效措施是A.挖掘土地潜力,提高容积率 B.治理污染,改善环境质量C.跳出河谷,开发新的城市用地D.发展科技,提高开放程度10.下图是N、M两国人口年龄金字塔结构图,关于两类国家人口合理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A.N类国家因环境人口容量潜力大而人口增长快B.M类国家因人口数已超过环境人口容量而导致人口萎缩C.N类国家因资源十分丰富所以环境人口容量大D.M类国家因经济、科技发达所以环境人口容量较大我国西北地区海拔高,地势高低起伏,降水稀少、气候干燥,植被大部分为荒漠,是目前我国沙尘暴的发源地。
西北地区面积占全国陆地面积的30%,但人口只占全国的4%,同时西北地区经济发展较为落后。
分析材料回答11~12题。
11.有关西北地区环境承载力的叙述,正确的是A.西北地区面积广大,矿产资源丰富,环境承载力应该很大B.西北地区地势起伏大,交通不便利,因此它成为环境承载力小的关键因素C.西北地区降水稀少,使得气候干燥,植被为荒漠,因此,它成为环境承载力小的关键因素D.西北地区经济落后,社会发展落后,它是环境承载力大小的最关键因素12.有关西北地区合理人口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A.西北地区合理人口容量小,原因只在于自然条件恶劣B.西北地区合理人口容量小,原因在于自然条件因素,也有社会经济因素C.西北地区合理人口容量小,原因在于经济发展落后D.西北地区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都不好,因此它的合理人口容量会永远很小[直通高考]1.(2016•上海卷)人口地理研究对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经济决策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水资源和耕地资源是制约一个地区人口容量的重要因素。
根据下表数据,若不考虑其他条件,我国四省中,人口容量最小的省份可能是甲省乙省丙省丁省水资源总量(亿立方米)778.5 914.3 283.4 1799.4耕地面积(万公顷)588.31 528.18 814.07 414.95A.甲省 B.乙省 C.丙省 D.丁省(2013•上海卷)人口容量是指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能够容纳的享有合理生活水平的人口数量,由于地理位置与自然地理条件的差异,图示的四个市的人口容量也不同。
2.有人口学家采用下列公式估算理论人口容量,理论人口容量=a×b/c,其中a为耕地面积,b为熟制,c 为每年人均粮食消费所需的耕地面积。
假设图示四市耕地面积、年人均粮食消费量均大致相同,按照该公式估算,四市理论人口容量最大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3.在各种自然资源中,对人口容量影响最为明显的是水资源。
据下图判断,四市中人口数量尚未达到人口最大容量的城市代码是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参考答案】[考点冲关]1.A 本题考查人口容量及其影响因素,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据图可知,甲、乙两因素与人口规模成正比,丙、丁两因素与之成反比。
四个要素中,人口规模与资源成正比、与生活消费水平成反比、与人口迁入成正比、与人口迁出成反比、与社会生产力成正比,故选A。
2.D 我国东部地区人口密集,土地开发程度已经很高,扩大耕地面积和人口大规模迁出不现实;住房的建设对环境人口容量影响不大,反而会因占用耕地而使得环境人口容量减小;加强科技应用会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生产效率,故选D。
3.B 根据木桶理论,容量由短板决定。
图示省区水资源能够供养的人口最少,相当于木桶的短板,环境人口容量主要取决于水资源,B对;其他资源较多,不是最主要制约因素,A、C、D错。
故选B。
4.C 该省区水资源短缺,矿产、土地、生物资源丰富,最可能是山东省,C对。
新疆水资源、生物资源短缺,A错;湖北、广东的水资源充足,B、D错。
故选C。
5.C 提高该省区环境人口容量的可行性措施是提高植被覆盖率,提高涵养水源的能力,C对。
大力开采地下水,会引发地面沉降等问题,A错;加快矿产资源开发、迅速扩大耕地面积不能促使水资源增加,会加快矿产资源枯竭,可导致土壤荒漠化加重,B、D错。
故选C。
6.B 宁夏位于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旱,降水稀少,且从图中可以看出靠近黄河的城市环境人口容量相对较大,由此可以判断影响其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是淡水资源。
故选B。
7.D 宁夏南部受水资源短缺的影响,环境人口容量小,放宽生育政策,鼓励生育会导致人口过度膨胀,超出当地环境人口容量,对当地脆弱的生态造成破坏;从图中可以看出北部靠近黄河,水资源较为丰沛,环境人口容量较大,可以适当接纳南部的人口迁移;水资源是限制当地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而当地水资源的利用较为粗放,应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故选D。
8.D 根据“短板”原理,兰州市适宜人口容量和最大人口容量分别是各测算方法的最小值。
故选D。
9.C 兰州市人口数量已远远超过最大人口容量,主城区已无潜力可挖;因而跳出河谷是兰州市未来发展的主要战略。
故选C。
10.D 据图可以判断N为发展中国家,少年儿童所占比例大、人口增长迅速、人口压力大、环境人口容量小;M为发达国家,老年人所占比例大,由于人口增长缓慢,人口缩减,经济科技发达,故环境人口容量较大。
故选D。
11.C 资源是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西北地区降水稀少,使得气候干燥,植被为荒漠,因此,它成为环境承载力大小的关键因素。
故选C。
12.B 影响合理人口容量的因素很多,如资源的丰富程度、科技水平、经济发达程度、人口受教育水平及消费水平等,西北地区环境人口容量小,原因在于自然条件因素,也有社会经济因素。
故选B。
[直通高考]1.C 影响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资源,尤其是资源的短板;丙省单位面积水资源量是最少的,因此丙省的人口容量最小。
故选C。
2.D 根据题目叙述:理论人口容量=a×b/c,其中a为耕地面积,b为熟制,c为每年人均粮食消费所需的耕地面积。
四市耕地面积、年人均粮食消费量大致相同,但是由北向南农作物由一年一熟变为两年三熟到一年两熟,④市熟制最高,人口容量最大。
故选D。
3.C 人均用水总量低于人均水资源总量的城市,说明人口数量尚未达到人口最大容量。
结合图例信息,读图可知,四市中人口数量尚未达到人口最大容量的城市代码是①④。
故选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