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资源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人口分布、迁移与合理容量 图文

《资源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人口分布、迁移与合理容量 图文

12345
20世纪90年代以来有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我国人口数量及人口容量进 行了预测,表中内容为一些学者的预测数据。读表,完成3~4题。
预测2050年将达到的人口数量
约14亿~15亿
依农业资源最大供养的人口数量
约15亿~16亿
依粮食生产能力最大供养的人口数量
约15.1亿或16.6亿
依小康消费水平最适宜供养的人口数量
(2)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社会经济的发展、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为人类提供了更多的物质财富,可以使 人口的合理容量大幅提_高____。
(3)科学技术水平 科学技术水平提高,会扩大资源的开发领__域___,不断发现新___的资源,并提高 资源利用的效_率____,从而提高人口合理容量。
(4)地域的开放程度 在一个开放地域中,资源的互__补___可以大大提高一个地区的人口合理容量。 由此可见,人口合理容量具有相__对__性___。
3.提高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措施 (1)发展生产力和_科__学__技__术__,提高资源利__用__率___,开发新__资__源___,改善环境, 使其更加适合人类生存。 (2)_区__域__开__放__程__度__的提高会带来更多的外界资源,也在客观上提高了资源环 境承载力。
判断
PANDUAN
1 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是固定不变的。 2 资源贫乏的国家或地区的资源环境承载力一定很小。 3 水资源承载力决定着干旱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大小。
判断
PANDUAN
1 一个地区的科学技术水平越高,人口合理容量越大。
2 日本国内矿产资源贫乏,其人口合理容量小。
探究重点 提升素养
TAN JIU ZHONG DIAN TI SHENG SU YANG
02
探究导引
探究点 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
材料一 清朝以前,中国人口一直保持在1亿之内,到乾隆年间,人口 增加到3亿。开发边陲,推广种植高产作物,中国人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生 活习惯等,都有助于极大限度地养活人口……
科技发展 水平
正相关
科技发展水平越高,能够利用的资源越多,区域资 源环境承载力越大
地域开放程度
地域开放程度越高,能够利用的外界资源越多, 正相关
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越大
人均消费水平 负相关 人均消费水平越高,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越小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正相关 社会经济越发达,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越大
人口受教育水平 正相关 人口受教育水平越高,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越大
梳理教材 夯实基础 探究重点 提升素养 随堂演练 知识落实
梳理教材 夯实基础
SHU LI JIAO CAI HANG SHI JI CHU
01
一、资源环境承载力
1.概念:在一定时期内,特定区域在资__源__环__境___功能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下, 所能承受的某一_人__口__规__模__下各种社会经济活动的能力。 2.影响因素:区域_资__源____、环境因素、经济水平、_科__学__技__术____、社会文化和 _地__域__开__放__程度等。
约8亿~9亿
解析 人口合理容量即该地区的最适宜人口数。据表可知,我国依小康消费 水平最适宜供养的人口数量约8亿~9亿,即人口合理容量约8亿~9亿。
12345
4.下列不属于影响我国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是
A.自然资源的数量和质量 C.科技发展水平和人均消费水平
B.地域开放程度
√D.国家人口政策
解析 影响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有自然资源的丰歉、 地域开放程度的高低、科技发展水平和人均消费水平的高低等,与国家的人 口政策无关。
3.日本的资源较少,但日本的资源环境承载力较高,为什么? 答案 影响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因素不仅包括区域资源,还有其他因素, 如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地域开放程度等,日本虽然资源短缺,但是其 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对外开放程度都较高,资源环境承载力较高。 4.根据材料二,推测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合理容量的大小关系。 答案 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人口合理容量。
材料二 步入21世纪,一些专家根据我国的资源、人体营养和文化教育 等条件,对我国耕地、草地和水资源利用状况进行分析,预测我国的人口合 理容量为8亿~9亿人,而目前我国总人口已超过14亿。
1.影响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因素中,哪一个为首要因素? 答案 通常用一种或几种资源的承载力作为估算某个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 的依据。所以,自然资源是影响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首要因素。 2.中国人若以肉蛋奶等动物性食物为主,乾隆年间的3亿人口可能会怎样变 化?这说明了什么? 答案 人口可能会减少。说明了人均消费水平对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有重 要影响。
D.人均消费水平
青海、西藏 10 000 1 000
4
地区
年生物 可承载人 最大可能人口密 量(万吨) 口(万人) 度(人/平方千米)
东北地区
105 100 23 000
229
长江中下游地区 88 600 22 000
395
台湾岛、海南岛 22 400 5 600
486
西北地区
85 600 8 500
地区 东北地区
年生物 可承载人 最大可能人口密 量(万吨) 口(万人) 度(人/平方千米)
105 100 23 000
229
A.科技发展水平
长江中下游地区 88 600 22 000
395
√B.自然资源
台湾岛、海南岛 22 400 5 600
486
C.地域开放程度
西北地区
85 600 8 500
32
12345
解析 自然资源是影响一个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大小的主要因素;科技发展 水平是通过改变获取和利用资源的手段而影响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人均消 费水平越高,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越小。
12345
,又何必对未知的前方魂牵梦萦?生 活中, 其实我 们每个 人都有 目标, 并且我 们的奋 斗,都 是为了 能离它 更近。 奋斗努 力,快 步走行 ,无可 厚非, 但是我 想,人 生在路 上行走 ,本应 该走走 停停, 该歇的 则歇一 歇,该 停的则 停一停 ,在生 活一直 往前走 的同时 ,适时 的放慢 脚步, 看看你 的身边 ,看看 你的周 围,欣 赏一下 沿途的 美丽风 景,也 许里面 就有会 你想要 的东西 。不要 为了追 求物质 财富, 不要忙 于到达 目的地 ,只顾 疲于奔 跑,而 错过了 身边美 丽的风 景,不 要让你 已拥有 的很多 东西在 手中悄 悄的流 失,失 去对它 的珍惜 ,更不 要怨天 怨地怨 人怨己 ,抱怨 自己的 人生磕 磕绊绊 ,不如 人意。 要知道 很多时 候,当 在你盲 目地追 求着你 的目标 后,当 你在怨 天怨地 怨人怨 己时, 回过头 来看时 ,可能 会发现 :许多 的美丽 和幸福 ,原来 就在你 路途的 景色里 !
控制在2 300万以内。据此完成1~2题。
1.北京市设定人口“天花板”的最主要限制性资源是
√A.水资源
B.矿产资源
C.土地资源
D.生物资源
解析 影响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首要因素是自然资源,北京市水资源短缺, 是北京市设定人口“天花板”的最主要限制性资源,A正确。
12345
2.为提高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北京市可采取的对策是
二、人口合理容量 1.概念 指按照_合__理___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 _生__活__质__量__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适__宜___的人口数量。 2.影响因素 (1)自然环境和资源的状况 自然环境的优__劣___和自然资源的数__量___与质__量___对人口合理容量具有重要影响。
12345
5.读“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主要制约因素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A因素表示自__然__资__源____,是制约区域 资源环境承载力的主要因素。 (2)图中B因素表示_科__技__发__展__水__平__。该因素的 发展变化,必然带来人类获取利用资源的手 段、方法等方面的改变,从而带来区域资源 环境承载力的变化。 (3)图中C因素表示_人__均__消__费__水__平___,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域的C因素并不相同, 对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产生较大的影响。
核心归纳
1.影响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因素 影响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因素主要有自然资源状况、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 水平、地域开放程度以及人均消费水平等,这些因素与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 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因素
相关性
影响
自然资源
正相关
自然资源越丰富,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越大;自然 资源越贫乏,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越小
人的生命总是有限的,时间也不能停滞 ,但是 我们可 以驻足 。人生 路上, 一路行 走,一 路都是 风景, 路上, 你会遇 到很多 美的人 ,美的 事,美 的景。 不要忘 了经常 抬头凝 视一会 儿蔚蓝 的天空 和飞翔 的鸟儿 ;不要 忘了去 看一看 路边盛 开的花 朵,嗅 嗅花儿 散发出 的香气 。在人 生的风 景里有 春夏秋 冬,会 有不同 景致, 春葱茏 、夏繁 盛、秋 斑斓、 冬纯净 ,都显 得很美 丽,你 大凡可 尽收眼 底。只 不过人 生的风 景画册 里,有 的柔和 ,有的 热烈, 有的凄 美,还 有的悲 壮,只 要你放 慢脚步 ,多看 看沿途 的风景 ,多收 藏些快 乐的心 情,人 生就会 轻松很 多。也 许在你 放松心 境的时 候,你 就能看 见生活 的笑容 。不同 的人生 体验, 才能让 人生多 彩丰富 。如果 太在意 目的地 ,这一 路上, 心中便 会少了 很多乐 趣。在 人生的 旅行中 ,最重 要的不 是结果 ,而是 过程, 也不是 他经历 了什么 ,而是 他以何 种心态 去面对 生活 。
32
青海、西藏 10 000 1 000
4
解析 读表可知,地区可承载人口与年生物量呈正相关,说明影响区域资源 环境承载力的主导因素是自然资源,B正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