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对比分析
• 巴黎:法国巴黎大区概况 法国巴黎大区面积12000km,占法国国上面积的2%,包括巴
黎市区和周围的7个行政省,其中巴黎市区面积105km,巴黎大区人口约1100万,巴黎市区 200多万居民,近郊区400万居民,远郊区500万居民。
• 东京:都是由23个特别行政区和26个市、5个町、8个村所组成的自治体,人口约为
城市规模
• 北京:全市土地面积16410平方公里。其 中平原面积6338平方公里,占38.6%。山
区面积10072平方公里,占61.4%。城区面积87.1平方公里。2020年,北京市总人口规 模规划控制在1800万人左右,年均增长率控制在1.4%以内。其中户籍人口1350万人左 右,居住半年以上外来人口450万人左右。 2020年,北京市城镇人口规模规划控制 在1600万人左右,占全市人口的比例为90%左右。
•
•
北京
而召 巴 且开 黎 是。 一今 座天 也 旅的 是 游巴 国 胜黎 际 地, 活 ,不 动 每仅 的 天是 重 吸西 要 引欧 场 无的 所 数一 , 来个 各 自政 种 各治 类 大、 型 洲经 的 的济 国 宾、 际 客文 会 与化 议 游中 在 人心 这 。, 里
Paris
久纪 巴 ,以 黎 也来 位 保的 于 留发 法 了展 国 统中 北 一, 部 的一 巴 风直 黎 格保 盆 。留 地 过的 去中 的央 印。 记横 ,跨 某塞 些纳 街河 道两 的岸 布。 局在 历自 史中 悠世
3530万人(截止至2009年10月1日),面积约为2188平方公里,气候大致温和。行政 区域包括23个特别行政区和多摩地区(26个市、3个町、1个村)的狭长陆地部分,以 及分布在东京湾南部海域的伊豆群岛和小笠原群岛(2个町、7个村)
城市形态
北京属于集中式城市状态,就其道路网形式而言,北京的 道路网为环状形态;城市用地
• 城市绿地
星罗棋布的城市绿地。巴黎旧城区 除东西两端各有一个大面积的森林公园外,还有 不少有名的公园和花园。在许多古建筑前、广场 上又有不少绿地相陪衬。这些绿地面积不大,但 却都经过精心布置。从一张巴黎绿化分布图上我 们可以看到整个巴黎旧区绿地星罗棋布,真不愧 为著名的花都。至今巴黎每人平均绿地面积已达 24平方米,比北京大 4~5倍。
北京城市未来发展:“宜居城市”
• 5.规划新城11个,重点发展位于东部发展带上的 通州、顺义和亦庄3个新城中心城人口和职能疏散 及新的产业集聚的主要地区。(新城是在原有的 卫星城基础上,承担疏散中心城人口和功能、集 聚新的产业,带动区域发展的规模化城市地区, 具有相对独立性) • 6. 空间结构规划“两轴-两带-多中心”中心指: 中关村高科技园区核心区、奥林匹克中心区、中 央商务区、海淀山后地区科技创新中心、顺义现 代制造业基地、通州综合服务中心、亦庄高新技 术产业发展中心和石景山综合服务中心。
东京以交通轨道撑起多中心的扇形空间形态。与伦敦的绿化带隔离出的“核心城市-卫星
城镇”模式不同,日本政府在规划东京都市圈时,表达了一种希望将经济发展从过分 拥挤的核心地区分散到该区域外部边缘的理念。这种理念被日本人称作“多中心”都 市构造。日本政府相信,这种“多中心”城市发展结构,可以缓解大城市的顽疾—— 交通拥堵、环境问题和住宅问题。
•
283万辆, 平均每年增长率为5—7%。为解决中远程市内 交通的问题,使小汽车从一般平交的道路上分离出来,故 修建了有十三条路线的高速道路网,总长达190公里。整 个高速道路网为放射形,后来增加环路,成为放射环状。 但由于铁路能力有限,因而规划中有地铁网11条线路, 287公里,后来因东京圈的不断扩大,又新规划 了一个郊 区电气铁路网。
港湾规划 :临港地区不仅是东京都物资交流的中心,
坏,76.8万人无处可住。1945—1954年间,每年约兴建8。8万间的 住宅,十年内总数达到97万间。1955年—1967年达190万间。高潮是 1968年—1972年。目前东京住宅的户数已超过了家庭的户数。“量 “的问题已经解决,但大部分住宅的防灾抗震能力很差,为此,正讨 论制订全面的,长远 的住宅及土地政策。
政巴 治黎 、( 经 济 、) 文, 化是 、法 商兰 业西 中共 心和 。国 的 首 都 , 法 国 最 大 城 市 , 法 国 的 Paris
巴 黎
东京
• • 东京(Tokyo),位于日本本州岛东部,是日本首都及最大城市,亚洲最大 的城市,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为亚洲最重要的世界级城市。 东京经济高度发达,与美国纽约,英国伦敦,法国巴黎并称为"世界四大国际 大都市"。东京也是世界5大金融中心之一。拥有世界最大城市建成区,东京 还拥有全球最复杂、最密集且运输流量最高的铁道运输系统和通勤车站群, 繁忙程度居全球地铁第一位。
• 平衡
• 巴黎注意维护城市各种功能(居住、工作、文化、 娱乐)之间、各类型的住宅之间以及以公共交通 和发展迅速的简易交通(自行车)为主的各种交 通方式之间的平衡。
• 东京政府通过了新的“城市规划法”,把全城分为“发
展区”和“控制 区”两大类。东京市区的密度级高,主 要地区有银座,丸之内,霞关,皇宫,赤坂,涩谷,新宿, 池袋。对于这些密集的久市区,东京采取的改造政策是: 改造旧 区,发展副中心,调整土地用途。同时,由于日 本深受震灾之害,故在城市规划时专门提出“防灾规划”, 为此,在城市内指定了121个避难所和206条避难道 路, 总长307公里。避难基地以一个避难广场或公园为中心, 总用地约数十公顷,周围往往是高层公寓,以切断火势, 或修筑人工高地,以预防洪水。在基地内布 置一定的住 宅,并有良好的生活环境。 由于城市膨胀造成首都圈建 筑用地的不足,故东京都政府提出“东京绿地和蓝天设 想”,其意图是发展为多点式城市结构,主要内容是新城 建设。以多摩新城的用地为例,47%为住宅用地,15.9% 为道路用地,11.3%为公园绿地,10.4%为教育设施用 地, 3.7%为商业设施用地,11.7%为其他公共福利设施用地。
精心规划和建造的广场建筑群。 巴黎旧城在几百年的建设过程中,留下了大量宫 殿、府邸、寺庙、教堂和其它公共建筑,并由这 些建筑形成了广场建筑群。这些公共建筑和古迹 质量都很好,并且在城市设计中得到了很好的保 护。特别是1977年3月通过的“巴黎市区整顿和 建设方针”,确定要保护好18~19世纪形成的旧 城的传统风貌,并要求维持其传统的职能活动。 和北京建筑限高一样,巴黎规定市内新建楼房限 高37米,历史性建筑附近的新建筑则限高25米。新 的副中心如德方斯,远离旧区,但对高层建筑也 加以限制,这在城市保护上是非常重要的。
• 巴黎是围绕塞纳河逐步扩大形成的。17世纪下半叶路
易十四统治时期,巴黎有了很大的发展,以卢浮宫为主的 中心建筑群和以香榭丽舍田园大街为主轴线在那时已基本 形成。 奥斯曼除了完成城市纵横两条轴线和两条环路的 建设外,在市区密集的街巷中开辟了许多宽阔的放射型道 路,并在道路交叉口建设了许多广场,道路与塞纳河交叉 处则形成很多桥头广场、绿地和新的轴线,这基本奠定了 巴黎市区的骨架 豪斯曼主持的巴黎城市设计成功之处有3 点: 开敞丰富的城市轴线。巴黎主轴线是东西走向, 平行于塞纳河。以其开敞和丰富多彩的面貌显示了法兰西 王朝的财富和文化,这和北京突出帝王至高无上的尊严和 封闭性 完全不同。
城市布局
•
• • • •
政治、 文化中心,世界著名古都,国际大都市。 1.实现现代化,确立鲜明特色的国际大都市地位。 2.控制人口规模,按预期发展合理规划 3.完善由铁路交通枢纽、区域快速轨道交通、公 共系统等 组成公共交通。 4.完善城市雨水排除系统;提高城市重点地区、 交通干道、立交桥等排水系统对超标准降雨的排 泄能力,消除内涝;尽快配套完善污水处理设施 和回收利用系统;建立中水回用系统。
功能区域划分
• ——中心区,人口密集区及拥有珍贵历史文化遗 产的城区; • ——近郊区,对其应加以保护并使其能适应城市 经济及社会的发展变迁; • ——在废旧铁路线及工厂旧址上的新建城区,在 这些区域内可以建设城市所缺少的大型文化设施、 大学、体育设施及公园等,并使其纳入城市现有 的肌理中。
Hale Waihona Puke • 广场建筑群城市—区别
1.北京(对称的古都) 2.巴黎(浪漫之城、花都) 3.东京(立体都市)
•
北京(Beijing),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直辖市和国家中心城市,也是中国的政治、文化、科教和国 际交往中心,中国经济、金融的决策和管理中心,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和全国人民代表大 会的办公所在地[1] 。 北京位于华北平原的北部,背靠燕山,有永定河流经老城西南,毗邻天津市和河北省。北京下辖东城区、 西城区、朝阳区、海淀区、丰台区、石景山区、门头沟区、房山区、大兴区、通州区、顺义区、昌平区、 平谷区、怀柔区、密云县、延庆县等16个区县。2013年末,全市常住人口2114.8万人。 北京是中国“八大古都”之一,拥有6项世界遗产,是世界上拥有文化遗产项目数最多的城市,是一座 有着三千余年建城历史、八百六十余年建都史的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众多历史名胜古迹和人文景观。
1.城市定位 2.城市规模 3.城市形态 4.城市布局
城市定位
• 北京:中国的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对外交流中心和科 技创新中心,努力打造成为宜居的“世界级城市” • 法国首都巴黎是全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也是重要 的交通枢纽、国际交往中心和旅游胜地。 • 东京都,简称东京(Tokyo),是日本的首都,也是日本 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中心和海陆空交通的枢纽。作为 亚洲第一大城市,东京与美国纽约、英国伦敦并列为“三 大世界级城市”。
交通规划: 到1977年年底,东京小汽车总量已达到
•
也是市民公共活动的场所。为了兼顾这双重功能,1976年 作了“东京港口第三次修改计划”,其基本方针是:⑴改 建东京港,使其能适应经济增长的要求。⑵改善首都交通 系统,填海建设100米宽的港口交通干道,并发 展成路网。 ⑶调整城市设施,将现在分布在港区内的中小型有害工厂, 仓库迁移到城市备用地去。⑷复原自然环境。具体办法是: 建设一个海上公园,鸟瞰整个海 湾,作为居民的休憩场所。 净化海湾内的海水,解决工厂废水等的污染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