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研究
摘要: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旨在树立效益观念和责任意识,合理配置高等教育资源,加强科学管理,确保高等教育目标的实现。
首先阐述我国高等教育绩效评价的重要性;然后讨论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内容包括:经济评价、效率评价、效益评价和公平评价等方面;进而探讨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方法;最后对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方法提出策建议。
关键词:高等教育;绩效;内容;方法
中图分类号:f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9-00-02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建立预算绩效考评体系”的要求,“绩效导向”已就成为组织管理的核心理念。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是近20年来出现在西方国家公共支出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制度,其核心是强调公共支出管理的目标与结果及其结果有效性的关系。
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是对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的运作与绩效进行
客观地评价,并将评价信息应用于未来决策优化、促进被监督主体达到预期绩效的管理行为。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支出以规模而不是以效益为基本目标取向,政府部门的着重点在于每年教育财政经费的增长量和增长速度;在教育财政资金分配方面,一定程度上是通过财政部门与经费申请学校之间的“讨价还价”来进行的。
这样做,一方面难以避免经验决策、关系决策的色彩,难以保障财政资金分配的科学性和合
理性;另一方面在客观上造成了许多部门和地区高校年复一年地进行教育资金争夺战,而对教育投资责任和教育支出绩效不够重视。
由于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尚未建立,高等教育财政性资金的使用效益缺乏应有的考核、监督和评价,加上财经领域存在着“重改革,轻管理”、“重分配,轻监督”等一些不正常现象,导致高等教育财政资金困难与损失浪费并存,高等教育财政支出效益低下。
由此可见,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的绩效状况不能不令人担忧,这些问题的存在要求我们必须对高等教育支出进行绩效评价。
一、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内容
考虑到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是一项系统工程,结合西方国家政府支出绩效评价实践中的“3e原则”,即经济性(econo-my)、效率性(efficiency)和有效性(effectiveness)。
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的绩效评价内容应当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经济评价。
经济评价测定的是投人与成本之间的关系,其主要目的是在获得特定水平的投人时,使成本降低到最低水平,或者说充分利用确定资金获得最大限度的投入。
对于高校,经济评价就是对学校固定资产的使用成本、各项经费投人等的评价,以此做出经济或不经济价值的判断。
(二)效率评价。
效率评价主要衡量的是产出与投入的关系。
不仅要看高校提供了哪些教育项目、培养了多少毕业生,还要看提供的这些项目、培养的学生是否就是社会所需要的,如果是符合社会需
求的教育产出,那么称之为有效率,否则不能视为有效率。
(三)效益评价。
效益评价衡量的是提供服务的影响、质量和社会效果等。
在高校,要评价其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可从服务的对象即学生的角度来衡量,如毕业生在社会受欢迎程度、毕业生就业率、研究生考取率、学位获得率、学生对所受教育的满意程度等。
(四)公平评价。
就是接受服务的团体或个人是否都受到公平的待遇,需要特别照顾的弱势群体是否能够享受到更多的服务。
它通常指接受服务的团体和个人所质疑的公正性。
在高校,公平表现为增进人群的受高等教育的水平和减少受教育的不公平,即减少不同人群不合理的教育差异,使需要的人都能享受到高等教育的服务。
二、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方法
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估操作程序可设计为:准备阶段、实施阶段、报告阶段等三个阶段。
(一)准备阶段
在针对具体高等教育财政支出实施绩效评估以前,评估人员首先进行预备研究以确定是否进行绩效评估。
预备研究的内容主要是对调查、评估被评估单位的管理,检查组织内部某一个行政单位的运作情况,或某项具体职能的履行情况,或组织内部的某项活动的系列程序等。
被评估单位使用联络员可以简化以上安排,评估署有时也邀请被评估单位的某位人员参与评估组的工作,被评估单位的代表可以在预备研究阶段或随后的阶段参与进来。
(二)实施阶段
1、评估进点会。
举行评估进点会的目的是使评估组能够会见被评估单位的重要管理人员,进一步解释评估的类型和目标、范围、时间安排和采用的方法;在进点会期间,被评估单位应为为评估组做出行政安排,如办公场所、出入手续、人员、文件、系统和资料。
2、评估取证。
在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估中涉及的证据主要包括:通过查看和调查取得的评估证据;通过会谈取得的证词和相关人员的陈述;文书证据包括法律文件,管理者当局的声明,报告,会议纪要,备忘录,参照标准,会计记录的摘录,正式的图表和文书传递流程的说明,系统设计,操作手册,组织机构和职能图表等。
(三)报告阶段
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估是通过比较被评估单位的实际绩效
水平与评估组制定的评估标准来发现问题。
这些评估标准通常要征求被评估单位的意见。
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估报告,以及报告的范围、性质、内容、提交报告的时间等由评估项目负责人决定。
评估报告在公布前要与被评估单位交换意见。
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估报告格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
报告的格式和内容因评估评估的对象、内容的不同而不同。
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估报告应完整、准确、客观、有说服力,并做到清楚、简明、扼要,以完整体现评估成果,保证评估质量。
报告应包括引言、主体、附录三个部分。
1、引言。
应写明评估依据、评估实施期间、评估目标、评估内容和范围、评估方法、评估基准日等事项。
2、主体部分。
主体一般由5部分内容组成:(1)基本情况。
主要介绍与绩效相关的基本情况,如总结补评估活动发生的环境(包括历史环境)、介绍被评估活动的目的或总体目标;(2)评估目的。
围绕评估目标,运用相关的绩效评估指标体系,通过定量和定性分析,对被评估单位履行职责时利用资源的绩效进行评估;(3)主要问题。
要从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绩效的角度给问题定性,写明评估发现问题所依据的事实、数据及分析等。
一般按对绩效的影响程度大小之顺序排列;(4)评估建议。
围绕改进管理、完善法制、提高绩效、解决问题提出建议;(5)评估单位反馈意见。
3、附录。
包括有关的信息资料、数据、文件和评估分析结果。
如与评估绩效直接相关的分析图表或资料。
三、结论
论文探讨了高等教育财支出绩效评价的相关内容和方法,并就具体步骤进行了阐述。
今后的绩效评价工作,应着力建立健全高等教育财支出绩效评价制度;要加快高等教育财支出绩效管理的法制化建设步伐;积极探索高等教育财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内容和方法;努力做好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配套改革。
参考文献:
[1]朱志刚.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研究[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
社,2003.
[2]宋友春.财政支出绩效评价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预算管理
与会计,2005,(2).
[3]杨丹芳.财政支出经济分析[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
[4]唐万宏.绩效评价——高等教育投入机制改革的政策导向[j].中国高教研究,2007,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