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 PPT

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 PPT


未来我国总人口、劳动年龄人口及人口抚养比预测
第三、主动提高退休年龄是必然趋势
中国的养老保险已经覆盖了有工资收入的劳动者以及 相应的其他的一些公民, 在制度上已经是全 覆盖,新型农村社会养 老保险大概覆盖的人数 也达到大概3亿,中国 我们养老保障制度已经 取得了巨大成就。
第四、健全老年人社会保障制度
图1
2015年中国老年人口
一、中国老龄化形成的原因
二、中国老龄化社会的特点 三、中国老龄化社会解决措施
一、中国老龄化形成的原因
1. 育儿费用提高、生产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压力
加大,造成生育率不断下降,出现众多丁克族; • 2. 医疗技术进步,公共卫生水平提高,人均寿命 延长; • 3. 计划生育等政府限制生育的政策。
三、中国老龄化社会解决措施
第一、提高对老龄化问题的认识
要加强舆论宣传和引导,强调中国人口老龄化 趋势加快的严峻性,对社会经济发展影响的紧迫性, 以及实施健康老龄化战略的重要性,提高各级政府 和领导的思想认识,增强全社会的老龄意识。
第二、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相结合
建立以家庭养老为 基础,社区养老服务 网络为辅助,公共福 利设施养老手段为补 充,社会保险制度为 保障的居家养老体系, 把老年人自身、家庭、 社会和国家作用有机 的组合起来,使之发 挥出最佳效用。
二、中国老龄化社会的特点
第一,老年人口规模巨大
截止2004年底,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为 1.43亿,预计2014年将达到2亿,2026年将达 到3亿,2037年超过4亿,到2051年将达到最 大值,之后将维持在3-4亿的规模。根据联合 国预测,21世纪上半叶,中国将一直是世界上 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占世界老年人口总量的 1/ 5。
图2
中国未来100年城乡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
第二,老龄化发展迅速
65岁以上老年人占总人口 的比例从7%提升到14%,发 达国家大多用了45年以上的时 间,而中国只用27年就可以完 成这个历程,并且在今后一个 很长的时期内都保持着很高的 递增速度,属于老龄化速度最 快国家之列。
第三,地区发展不平衡
第五,女性老年人口数量多于男性
目前,老年人口中女性比男性多出464万 人,2049年将达到峰值,多出2645万人。 21世纪下半叶,多出的女性老年人口基 本稳定在1700万-1900万人。其中50%-70% 都是80岁及以上年龄段的高龄女性人口。
第六,老龄化超前于现代化
发达国家是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条件下进入老龄 社会的,属于先富后老或富老同步,而中国则是在 尚未实现现代化,经济尚不发达的情况下提前进入 老龄社会的,属于未富先老。发达国家进入老龄社 会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一般都在5千--1万美元以上, 而中国目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才刚刚超过1千美元, 仍属于中等偏低收入国家行列,应对人口老龄化的 经济实力还比较薄弱。
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具有明显的由东向西的区域 梯次特征,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明显快于西部经济
欠发达地区,以最早进入人口老年型行列的上海
(1979年)和最迟进入人口老年型行列的宁夏(2012)比
较,时间跨度长达33年。
图4-1
2000年中国各地区65+老年人口比例 图4-2
2010年中国各地区65+老年人口比例
第四,城乡倒置显著
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的历程表明,城市人口老龄 化水平一般高于农村,中国的情况则不同。 中国农村的老龄化水平却高于城镇1.24%,农村 老年人口占全国的75%,(2010/10/16 浙江日报), 是中国老年人的主体。与城市相比,农村的养老压 力更大。农村相对缺乏高质量的医疗、护理等服务 资源和精神生活的贫乏, 这种城乡倒置的状况将一 直持续到2040年。到21世纪后半叶,城镇的老龄化 水平才将超过农村,并逐渐拉开差距。这是中国人 口老龄化不同于发达国家的重要特征之一条评 判标准:60岁以上的人口数占总人口数的比例 超过了10%,或65岁以上的人口数占总人口数的 比例超过了7%。
2005年统计,中国60岁以上人口是1.44亿,占全 国人口的11%。因此,中国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 虽然这是世界性的问题,但是中国的问题尤为突出。 老龄化的标准很多,最直接、最重要的标准就是 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10%以上,就进入了老龄化社 会。
要采取各种措施,完善城镇离退休人员基 本养老金的正常增长机制,完善相对独立的养 老金经办机构,农村要逐步推行自我储蓄和家 庭保障为主、集体补助为辅、国家予以政策扶 持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并积极推进城乡养老、 医疗方面的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逐步建立起 城乡老年人的社会保障体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