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九章偏倚及其控制deng优秀课件
第九章偏倚及其控制deng优秀课件
P=40%?
重点高中学 生近视?p
• 某计划生育门诊随诊的IUD使用者中,生 殖道感染现象严重,为此,该门诊收集了 半年的病例进行了分析,发现STI 感染 率达到50%,所以,该门诊医生得出结论: IUD使用者中STI感染率为50%。
第一节 研究结果的变异性
二、个体水平的变异性
某个体特征测得值的变化,是个体真值随时间的 改变,或是由于测量误差引起的变化。
变异来源 个体状态
测量误差
表 8-2 个体水平测得值的变异来源 特点
日间变异,年龄、膳食或运动改变,环境因素(季节、 温度等) 仪器标度差,仪器精密度差,仪器读数或记录错误
第一节 研究结果的变异性
• 结果:
– OR<1? – RR<1?
第一节 研究结果的变异性
概述 个体水平的变异性 群体水平的变异性 样本水平的变异性
第一节 研究结果的变异性
一 、概 述
变异性(variability) 研究结果包括描述性和分析性数据(指标)的
变动或波动。
表 8-1 变异性的水平和来源
变异性水平
变异的来源
个体
➢ 选择偏倚 ➢ 信息偏倚 ➢ 混杂偏倚
第三节 研究的偏倚
一、选择偏倚(selection bias)
定义 研究对象的选取过程中,由于选取方式不当,导致入
选对象与未入选对象之间存在系统差异,由此造成的偏 倚称为选择偏倚。例如研究对象采用志愿者,方便样本, 或者研究对象的无应答或失访等。
中学生近 视:40%
人
民
卫
流行病学 配套光盘
生
出
版
社
主 编 / 叶冬青
指 导 / 李立明
中学生近 视:40%
描述性研究
Population
P=40%?
中学生近 视?P
Sample
分析性研究
• 假设:
– 完全母乳喂养3个月以上的婴儿1岁内感染性疾 病的发病比人工喂养婴儿少。
• 设计类型:
– Case control study – Cohort study
• 在流行病学研究中由于系统误差的存在, 使样本人群的测量指标系统的偏离目标人 群的真实值,从而影响研究结果和推论的 现象。
• 偏倚可发生于研究的任何阶段。
第三节 研究的偏倚
1946年,Berkson最著名的偏倚研究并给予证实,又称 为Berkson偏倚。 1976年,Miettinen详细讨论了偏倚的定义,并给出分 类框架,分三类:
第三节 研究的偏倚
选择偏倚 信息偏倚 混杂偏倚 混杂偏倚的分层分析
第三节 研究的偏倚
• Bias:
systematic, non-random deviation of results and inference from the truth or process leading to such deviation , any trend in the collection, analysis, interpretation, publication or review of data, that can be lead to conclusion which are systematically difference from the truth. – Dictionary of Epidemiology, 3rd ed.
个体生物学变异,测量误差
群体
个体间遗传学变异,环境变异,测量误差
样本(研究) 抽样方式,样本大小,测量误差
第一节 研究结果的变异性
变异的来源分为两个层次
生物学(真实)变异和测量变异 生物学变异 真实的客观变异 测量变异 测量过程的误差
随机变异和系统变异 随机变异 绝对值和方向交错变化,正态分布 系统变异 绝对值和方向保持恒定
10
15
图 8-2 膳食与药物预防心机梗死的样本变异性示例
五年内发生 心肌梗死风险(%)
第二节 研究的真实性
概述 内部真实性 外部真实性
第二节 研究的真实性
一、概 述
• 真实性(效度,validity):
– 指研究收集的数据、分析结果和所得结论与客观实 际的符合程度。
• 研究误差(error):真实性的反面。
高胆固醇率 = 25% (>240mg/dL)
样本 A
高胆固醇率
305,276,195,215,170 = 40%
样本 B 295,146,220,162,228 =20%
样本 C 219,164,190,188,233 =0%
图 8-1 源群体与样本高胆固醇率的样本变异性示例
第一节 研究结果的变异性
– 包括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
第二节 研究的真实性
系统误差
随机抽样 误差
BIAS
真实值
第二节 研究的真实性
♫ 系统误差(偏倚):
♫来自于对象选取、测量和统计分析等的方法学 缺陷,有固定方向和固定大小的误差 。
♫ 随机误差:
♫用统计学方法来估计,增大样本含量可减少, 没有固定方向和固定大小,一般呈正态分布。
三、群体水平的变异性个来自的累计变异群体中的个体具有不同的遗传素质并受环境影响
常大于个体变异
根据群体的变异范围确定“正常值”范围,用于判定个 体测得值是否“正常”
群体水平的变异性受测量误差影响
第一节 研究结果的变异性
四、样本水平的变异性
描述性结果的样本变异性
源群体 180,174,215,305 233,276,146,195 205,188,190,295 170,164,248,162 220,219,228,250
第二节 研究的真实性
二、内部真实性
内部真实性(internal validity) 定义 研究结果与实际研究对象真实情况的 符合程度,它回答一个研究本身是否真实或有效。 改善措施
限制研究对象的类型和研究的环境条件。
三、外部真实性
外部真实性(external validity) 定义 研究结果与推论对象真实情况的符合 程度,又称为普遍性(generalizability)。它回 答一个研究能否推广应用到研究对象以外的人群。 改善措施 增加研究对象的异质性,使得研究对象的代表 性范围扩大。
分析性结果的样本变异性
研究 A研(究研A究(研对究象对2象002人00,人随,机随分机配分配到到两两组组)) 膳膳食食改改良良组组
降降低胆胆固固醇醇药药物物组组
0
5
10
15
五年内发生
心肌梗死风险(%)
研究 B(研究对象 2000 人,随机分配到两组)
膳膳食食改改良良组组
降降低胆胆固固醇醇药药物组
0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