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教育心理学》课件 第十一章 自我调节学习
《教育心理学》课件 第十一章 自我调节学习
(二) 精细加工策略
精细加工策略指一种将新学材料与头脑中已有知识联系 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的意义的深层加工策略。
(三) 组织策略
组织策略指整合所学新知识之间、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 联系,形成新的知识结构的策略。
三、元认知策略
元认知(metacognitive)这一术语最初由美国发展心 理学家弗拉维尔(Flavell,1976)于20世纪70年 代提出。他认为元认知是对认知的认知。具体地说,是个体 关于自己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调节这些过程的能力。
提出的,指教师和学生轮流承担教的角色的课堂教学组织形 式。
(三) 支架式教学模式
教师在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和学习目标之间建立一种帮 助学生理解的支架,帮助学生一步步把学习从一个水平提升 到另一个水平,最后实现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
二、自我调节学习的训练模式
(四) 脚本式合作 “脚本式合作”(scripted cooperation)模式,它是
《教育心理学》
第十一章 自我调节学习
本章要点
1. 描述自我调节学习的内涵和基本理论 2. 描述自我调节学习的各种策略 3. 描述自我调节学习的训练原则、模式和方法
第一节 自我调节学习及其理论 第二节 自我调节学习的策略 第三节 自我调节学习的训练
第一节 自我调节学习及其理论
• 一、自我调节学习 • 二、自我调节学习的理论
(二) 元认知的训练 金(King,1991)的实验研究是一个经典的元认知训练。
他把学生随机分成三组,让他们解决几个类似于电子游戏的 问题。
一、自我调节学习
自我调节学习是一种主动的与建构性的学习过程,在这 个过程中,学生首先为自己确定学习目标,然后监视、调节、 控制自己的认知、动机和行为。
二、自我调节学习的理论
第二节 自我调节学习的策略
• 一、学习策略概述 • 二、认知策略 • 三、元认知策略 • 四、资源管理策略
一、学习策略概述
学习策略(learning strategies)指学习者为了提高 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 复杂的方案。
二、认知策略
认知策略(cognitive strategies)指加工信息的一些 方法和技术,有助于有效地从记忆中提取信息。
(一) 复述策略
复述策现学习材料或刺激,以便将注意力维持在学习材 料之上的策略。
四、资源管理策略
资源管理策略(resource management strategies)是 辅助学生管理可用环境和资源的策略,有助于学生适应环境, 并调节环境以适应自己的需要,对学生的动机具有重要的作 用。
(一) 时间管理策略:时间是极其重要的学习资源,有效 的时间管理可以促进学习,并增强自我效能感;无效的时间 利用则削弱信心,降低学习效率。
元认知知识是有关认知的知识,即关于个人的认知活动 以及影响这种认知活动的各种因素的知识。具体来说,可分 为三个方面:
(1) 关于个人的知识,即关于自己与他人作为认知思维 者的主体的一切特征的知识。
(2) 关于任务的知识,即对学习材料、学习任务和学习 目的的认知。
(3) 关于策略的知识,即个体意识到自己对学习策略的 选取、调节和控制。
指学生两两配对进行学习的方式,几乎能运用在阅读、数学 问题解决和写作等所有的学习任务上。
三、常见策略的训练方法
(一) 目标设置技能的训练
美国马里兰大学的佛来恩和莱瑟姆设计了一个经典的目 标设置能力训练项目。该培训项目充分考虑了目标设置及其 中介因素(能力、目标承诺、反馈、任务复杂性)以及情境 中的限制条件。虽然它不是在学校中开展的,但对教师训练 学生的目标设置能力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在进行训练时,不管教什么策略、怎么教这些策略,可 以遵循主体性原则、内化性原则、特定性原则、生成性原则、 效能性原则:
二、自我调节学习的训练模式
(一) 直接教学模式
直接教学模式是教师以尽可能直接的方式把事实、规则 和动作序列传达给学生的过程,主要由激发、讲演、练习、 反馈和迁移等环节构成。
(二) 交互式教学模式 交互式教学是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朗和帕林克萨1984年
(二) 学业求助策略:学业求助策略 (help-seeking strategies)指当学生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向他人请求帮 助的行为。 它是一种重要的社会支持管理策略。
第三节 自我调节学习的训练
• 一、自我调节学习的训练原则 • 二、自我调节学习的训练模式 • 三、常见策略的训练方法
一、自我调节学习的训练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