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下水资源评价

地下水资源评价


减少的天然排泄量( )。这是在均衡单 减少的天然排泄量( ∆Q排)。这是在均衡单 元内部被开采降深场截获而不再转向天然消耗 的那一部分天然排泄量。 的那一部分天然排泄量。例如地下水位由于开 采下降而埋深增加,地下水的蒸发量就减少。 采下降而埋深增加,地下水的蒸发量就减少。 再则,由于开采, 再则,由于开采,向排泄区的地下径流量亦有 相应的减少等。 相应的减少等。 由于地下水位下降所提供的储存量( 由于地下水位下降所提供的储存量( -∆Q储)。 对潜水来说是开采漏斗所提供的容积储存量 容积储存量, 对潜水来说是开采漏斗所提供的容积储存量, 对承压水,则为弹性储存量 弹性储存量。 对承压水,则为弹性储存量。
允许开采量:指通过技术经济合理的取水构筑物, 允许开采量 指通过技术经济合理的取水构筑物,在整 指通过技术经济合理的取水构筑物 个开采期内出水量不明显减少, 个开采期内出水量不明显减少,地下水动水位不超过 设计要求,水质和水温变化在允许范围内, 设计要求,水质和水温变化在允许范围内,不影响已 建水源地正常开采, 建水源地正常开采,不发生危害性的工程地质现象等 前提下, 前提下,单位时间内从水文地质单元或取水地段中能 够取得的出水量。 够取得的出水量。 通常用单位时间的水体积表示, 通常用单位时间的水体积表示,如m3/d 允许开采量不是一个任意量, 允许开采量不是一个任意量,它代表一定范围均衡单 元内的含水层中, 元内的含水层中,单位时间内以最优取水方案可以取 出的最大水量。 出的最大水量。
(一)国外地下水资源分类 前苏联普洛特尼柯夫储量分类: 前苏联普洛特尼柯夫储量分类 普氏分类将地下水储量分成静储量、调节储量、 普氏分类将地下水储量分成静储量、调节储量、动储 Q静 = 量和开采储量四大类。前三者合称为天然储量 天然储量, 量和开采储量四大类。前三者合称为天然储量,它表 示天然状态下含水层中未经取水设备扰动的地下水总 量。 静储量。 静储量。一般指储存于地下水最低水位以下含水层中 的重力水的体积。 的重力水的体积。亦即当含水层全部疏十后所能获得 的地下水量, 的地下水量,数值上等于含水层的体积与给水度的乘 积, Q静=µhF
9.4
地下水水质评价
国家或地方有关部门规定的各项用水标准,皆 国家或地方有关部门规定的各项用水标准, 是依据各种实际需要制定的, 是依据各种实际需要制定的,它是水质评价的 依据。 依据。 一、生活饮用水水质评价 2001年6月7日颁布了《生活饮用水卫生规 日颁布了《 年 月 日颁布了 并于2001年9月1日起执行。 日起执行。 范》,并于 年 月 日பைடு நூலகம்执行
H0=S+36 γ Fe2++17γAl3++20 γ Mg2++59 γ Ca2+ 按锅垢总量,水可分为 按锅垢总量, H0 <125时,为沉淀物很少的水; 时 为沉淀物很少的水; H0=125~250时,为沉淀物较少的水 ~ 时 H0=250 ~ 500时,为沉淀物较多的水 时 H0>500时,为沉淀物很多的水。 时 为沉淀物很多的水。
二、地下水质、量、热统一考虑的原则 地下水质、 地下水资源包括地下水的水量、水质及水温等。为此, 地下水资源包括地下水的水量、水质及水温等。为此, 在进行地下水资源评价时必须统一考虑这几个方面。 在进行地下水资源评价时必须统一考虑这几个方面。 地下水补给、储存、 三、地下水补给、储存、排泄统一考虑的原则 地下水在天然状态下补给、排泄保持某一平衡, 地下水在天然状态下补给、排泄保持某一平衡,开采 后补给、排泄关系将会发生改变。进行地下水开采, 后补给、排泄关系将会发生改变。进行地下水开采, 实际上就是增加地下水的补给、 实际上就是增加地下水的补给、减少天然排泄为人们 取用,很显然进行地下水资源评价时,补给、储存、 取用,很显然进行地下水资源评价时,补给、储存、 排泄必须同时考虑,才能充分利用当地地下水资源。 排泄必须同时考虑,才能充分利用当地地下水资源。 地下水勘察、 四、地下水勘察、开采与管理统一考虑的原则 有效地开发利用和保护地下水资源, 有效地开发利用和保护地下水资源,防止过量开采造 成严重后果,又必须考虑地下水资源的统一管理。 成严重后果,又必须考虑地下水资源的统一管理。
地下水资源评价具体内容包括下列几个方面: 地下水资源评价具体内容包括下列几个方面: 地下水水质评价。即根据不同用户的要求, 地下水水质评价。即根据不同用户的要求,是否会产生严重恶化 等方面的预测。 等方面的预测。 地下水水量评价。根据水文地质条件和拟订的需水量, 地下水水量评价。根据水文地质条件和拟订的需水量,确定开采 方案及开采量; 方案及开采量;并应探讨其补给保证程度以及是否需要进行人工 补给等。 补给等。 开采技术条件的评价。 开采技术条件的评价。主要指开采期内水位下降值是否会超过技 术允许的范围; 术允许的范围;地下水对取水构筑物是否可能出现腐蚀以及水井 可能的使用年限等。 可能的使用年限等。 评价开采地下水时可能产生的影响。如对邻近现有的取水工程、 评价开采地下水时可能产生的影响。如对邻近现有的取水工程、 其他水利工程经济效益的干扰和地面沉降等。 其他水利工程经济效益的干扰和地面沉降等。 开采时是否需要特殊的地下水资源保护措施 地下水资源保护措施( 开采时是否需要特殊的地下水资源保护措施(包括水源地卫生防 护措施)。 护措施)。
二、工业用水水质评价 (一)锅炉用水水质评价 锅炉用水是工业用水中的基本组成部分, 锅炉用水是工业用水中的基本组成部分,在进行工业 用水水质评价时,一般首先对锅炉用水进行水质评价。 用水水质评价时,一般首先对锅炉用水进行水质评价。 蒸汽锅炉中的水处在高温高压条件下, 蒸汽锅炉中的水处在高温高压条件下,水在锅炉中可 以发生成垢作用、腐蚀作用和起泡作用等各种不良的 以发生成垢作用、 化学反应,对锅炉的正常使用造成严重影响。 化学反应,对锅炉的正常使用造成严重影响。 成垢作用:在高温高压的蒸汽锅炉中, 成垢作用:在高温高压的蒸汽锅炉中,水中所含的 Al3+、Fe3+、Mg2+、CO32-、SO42-及SiO32-等离子相 互作用下, 互作用下,生成化合物附着于锅炉壁上形成锅垢这种 作用称之为成垢作用 成垢作用。 作用称之为成垢作用。
9.3 地下水资源评价的原则
一、地下水与大气水、地表水综合考虑的原则 地下水与大气水、 进行地下水资源评价时,必须“三水”统一考虑。 进行地下水资源评价时,必须“三水”统一考虑。充 分利用均衡单元内部的水量, 分利用均衡单元内部的水量,合理夺取均衡单元外部 的水量。 的水量。 一方面开采地下水时要尽量使更多的大气降水、 一方面开采地下水时要尽量使更多的大气降水、地表 水转为地下水,增加地下水资源; 水转为地下水,增加地下水资源;另一方面又要考虑 大气降水、地表水转化成地下水后减少当地地表水资 大气降水、 源时,不能使其他企业单位经济受损失, 源时,不能使其他企业单位经济受损失,或者超出国 民经济用水规划所允许的范围。 民经济用水规划所允许的范围。 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大气降水、地表水贫乏, 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大气降水、地表水贫乏,地下水 补给来源少,三水统规划、 补给来源少,三水统规划、合理利用就成为采水中一 个应考虑的主要问题。 个应考虑的主要问题。
9.2 地下水资源的组成
一、地下水资源分类 地下水资源分类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进一步弄 清地下水资源的一些基本概念, 清地下水资源的一些基本概念,更重要的是使 分类能客观地反映地下水资源形成的基本规律 以及它的经济意义, 以及它的经济意义,便于我们在实践中对它进 行研究和定量评价。 行研究和定量评价。 正确地进行地下水资源分类, 正确地进行地下水资源分类,对供水水文地质 勘测、试验和长期观察工作有直接的指导意义, 勘测、试验和长期观察工作有直接的指导意义, 同时也是地下水资源评价的基础理论之一。 同时也是地下水资源评价的基础理论之一。
储存量:指储存表示季于含水层内水位变动带 储存量 指储存表示季于含水层内水位变动带 以下的重力水体积, 以下的重力水体积, 潜水含水层中, 潜水含水层中,储存量的变化主要反映为水体 积的变化, 容积储存量” 积的变化,所以称之为 “容积储存量”。 Q′储=µV 承压含水层中, 承压含水层中,通过开采减压能释放出来的水 量又称“弹性储存量” 量又称“弹性储存量”。 Q″储=FSh
(二)我国地下水资源分类 1979年《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中的分类方法 年 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 该方案将地下水资源划分为储存量 储存量、 该方案将地下水资源划分为储存量、补给量和允许开 采量三大类 三大类。 采量三大类。 补给量:指天然状态或开采条件下 指天然状态或开采条件下, 补给量 指天然状态或开采条件下,单位时间从下列途 径进入含水层( 的水量: 大气降水渗入; 径进入含水层(带)的水量:①大气降水渗入;②地 表水渗入; 地下水径流的流入; 越流补给; 表水渗入;③地下水径流的流入;④越流补给;⑤人 工补给。 工补给。 补给量通常用单位时间内获得的水体积表示, 补给量通常用单位时间内获得的水体积表示, m3 / 年。
调节储量:指存在于地下水位年变动带( 调节储量 指存在于地下水位年变动带(即年最高水位 指存在于地下水位年变动带 与最低水位之间)内的含水层中重力水的体积, 与最低水位之间)内的含水层中重力水的体积,亦即 疏干该带时所获得的地下水量。 疏干该带时所获得的地下水量。 Q调= µ∆hF 动储量:指通过含水层某一横断面上的地下水天然流量 指通过含水层某一横断面上的地下水天然流量。 动储量 指通过含水层某一横断面上的地下水天然流量。 Q动=KJω 开采储量:指在一定的经济技术条件下 指在一定的经济技术条件下, 开采储量 指在一定的经济技术条件下,使在整个开采 期间不发生明显的水量减少或水质恶化等不良现象, 期间不发生明显的水量减少或水质恶化等不良现象, 用取水工程从含水层中所能开采出来的地下水量。 用取水工程从含水层中所能开采出来的地下水量。
增加的补给量:这是由于开采降深的范围超出 增加的补给量 这是由于开采降深的范围超出 了均衡单元的边界从均衡单元外部被降深场夺 取过来的水量。 取过来的水量。 它的主要来源包括: 夺取的地表水补给; 它的主要来源包括:①夺取的地表水补给;② 夺取的大气降水入渗; 夺取的大气降水入渗;③夺取相邻均衡单元含 水层的越流补给; 水层的越流补给;④夺取均衡单元外含水层中 地下水的侧向补给; 各种形式的人工补给。 地下水的侧向补给;⑤各种形式的人工补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