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志成再生资源有限公司年产10万吨再生铝合金项目第一章总论1.1项目概况1.1.1项目名称江苏志成再生资源有限公司年产10万吨再生铝合金项目1.1.2项目实施单位江苏志成再生资源有限公司1.1.3项目建设地点江苏省仪征市经济开发区1.1.4项目总投资项目总投资34934万元,其中建设投资11934万元,流动资金为23000万元。
1.1.5项目筹建单位基本情况香港西盛环保再生有限公司投资设立江苏志成再生资源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4000万美元,拟在仪征市经济开发区实施年产10万吨再生铝合金项目。
1.2编制依据及原则1.2.1编制依据1、《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3、《再生有色金属产业发展推进计划》4、《铝工业发展专项规划》5、《铝工业产业发展政策》6、《江苏省“十二五”规划纲要》7、《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8、项目委托书9、项目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本项目的各种技术资料、项目方案及基础材料1.2.2遵循原则1、厂区的合理建设与环境保护2、整体规划统筹安排3、再生资源开发与区域经济发展相结合合理利用再生资源开发与当地经济发展、其它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推进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化,从而实现培育可持续产业的目的,带动和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1.3项目建设条件项目拟选江苏志成再生资源有限公司现址为项目的建设地点,即江苏省仪征开发区内。
江苏志成再生资源有限公司现址地处扬州市仪征经济开发区,该开发区位于仪征市东南部,西距仪征市区2公里,北距宁通高速约3公里,东距润扬长江大桥北端5公里,南距长江不足1公里。
仪征经济开发区范围北以仪泗河为界,南至十二圩集镇南界,东以朴席镇黄泥村与市原种场之间的灌溉渠为界,西至红旗村红旗渠,东西长约7.8公里,南北宽约3.0公里,为一狭长带状基地。
江苏志成再生资源有限公司总建设用地600 亩,其中工业用地为527.6亩,占全部用地的87.9%。
公司实施封闭式管理,东西向有两条主干路,分成三个工业区一个服务区,本项目计划占地面积100亩。
1.3.1原料供应状况本项目原料100%从国外进口,将发挥其母公司——香港西盛环保再生有限公司在海外市场废铝资源低成本采购的优势,在国际市场组织采购。
辅助原料国内就近采购,有充足的货源。
本项目的原料供应能够保障生产的需要。
1.3.2水、电、汽、燃料供应情况1.3.2.1供水仪征市河道南北向的有潘家河、烟灯河、胥浦河、石桥河等,均汇入长江。
东西向横贯市区的河流有沿山河、仪城河,与南北向的胥浦河相通,呈河网水系特征。
胥浦河干流源于江淮分水岭南侧北高庄,长37.3公里,流域面积203平方公里,是仪征西部引排的骨干河道。
船舶工业园区水系属长江水系。
在世业洲汊道的流域分布有红旗河、沙河、引江河等,均汇入长江。
长江仪征段西起小河口,东至军桥闸,长27.6 公里,有仪征水道(小河口——世业洲洲头) 和世业洲岔道。
境内长江段,每天两次涨潮落潮,涨潮历时3 小时多,落潮历时9 小时多,1953-1987 年平均高水位(基面为废黄河高程) 5.97 米,平均低水位0.37 米,最高水位7.197 米(1954 年8 月17 日) ,最低水位-0.36 米(1956 年11 月9 日) 。
据大通水文站测量,平均流量28800m3/s,最大洪峰流量92600 m3/s,最小流量4620 m3/s。
由此可见,该地区水资源十分丰富。
本工程水源来自仪征市自来水厂,日供水能力65万吨,由市政给水干管接入仪征开发区,开发区主干网接水管径为600毫米,水质、水量均满足本工程用水需求。
园区设有水泵站,生活用水与工业用水同网供水,园区内由取水泵站将水输送至各车间,水泵站设有调节水池,给水管网成环状布置,以枝状敷设向周边各车间供水。
1.3.2.2供电根据本项目用电负荷计算结果,设计在靠近电缆处理加工区和卸料厂中部上方区域新建一座35kV 变电站,变电站总的装机容量为3328kVA ,为本项目的生产生活提供可靠的电源。
1.3.2.3燃料供应本项目燃料采用建设单位提供的仪征经济开发区内管道接入(0.4MPa)的西气东输天然气,天然气热值为8800大卡/m3,用量为900万m3。
1.3.3交通运输条件仪征市交通环境比较优越,水陆干线四通八达。
北邻宁通高速公路,南依长江,通过工农北路与宁通高速互通立交,向西可达区域中心城市南京,向东可达扬州。
仪征市全市有航道14 条,内河航道通航里程为104.7 公里,其中六级航道1 条(仪扬河) ,基本构成江淮相连、河海直达的通航体系,具备一定的通航条件。
本项目地处扬州市仪征经济开发区,仪征经济开发区位于仪征市东南部,西距仪征市区2 公里,北距宁通高速约3 公里,东距润扬长江大桥北端5 公里,南距长江不足1 公里,地理和交通优势明显。
1.3.4气象资料本项目建设地处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全年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温和湿润。
年平均气温15.1℃,极端最高气温39.8℃,极端最低气温-15.1℃,年降雨量1014 毫米,年平均日照2160 小时左右,无霜期224 天,平均风速3.2m/s,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北东风。
1.3.5地质资料仪征市地处华北地带,苏北褶陷区,市区位于扬子准地槽,通杨隆起区的仪征凹陷盆地,古老而处于稳定状态的长江破碎带,地表第四系覆盖层较厚,局部发育基性喷发岩,有关断裂带的地壳活动影响较小。
按地形、地貌可分为三个区:1、沿江带:包括本项目所处的朴席镇在内的沿江带,土壤为沙土、亚粘土等,平均海拔高度3~10m;2、中北部缓岗丘陵区,标高15~45m;3、西部高岗丘陵区,标高30~100m。
本地区的地震基本烈度为7 度。
1.4项目建设目标及规模1、建设规模为年产铝合金锭10万吨;2、该项目建成之后,工艺、技术、设备等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产品达到相关国家的标准;3、产品逐步向生产高档次铝合金产品的方面发展;4、环保设备与生产项目同时建设,并达到国家相关环境标准;5、利用公司在国外的原料采购优势,同时增大技术投入,提高产品质量和规模效益,提高本项目的竞争能力。
1.5环境保护本项目位于一类工业用地,主要为原农场用地,属无需要保护的环境敏感点和生态脆弱区,基地的开发建设以及运营期,除对项目所在地的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外,对周围的环境影响很小。
在建设期采取适度开发,合理利用,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可以降低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为防止环境污染事故发生,制定了严格的防范措施和事故应急预案。
企业内的生产车间均采用先进的拆解、冶炼、加工工艺和设备,所有过程均按环保要求采取有效的措施及治理方案,整个生产及加工过程不产生新的污染。
在生产过程中选用先进的冶炼工艺,产生的烟气经过收尘脱硫处理后,尾气排放远低于国家标准;烟气中SO2、有害物质、烟尘排放浓度低于《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9078-1996 二级标准限值的要求(SO2浓度850mg/m3,烟尘100mg/m3) ,排放量均低于《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 中的标准限值要求。
在拆解和原料输送各环节设通风除尘系统,采用高效脉冲袋式除尘器除尘,废气排入环保烟囱。
污染物的排放浓度和排放速率均低于《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 新污染源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
本项目的生活排水经中水生化处理成套设备处理达标后用于厂区绿化及冲洗车辆。
所排废水送开发区污水处理站。
园区内用水的重复利用率高于国家规定的95%的要求,达到当地有关部门环保要求。
高噪声设备安装减振机座和消音装置,并设置单独厂房,加之噪声强度随距离的增加而衰减,设备噪声对声环境影响可控制在环保允许范围内。
总之,本工程通过采取有效的污染治理措施,各类污染物均能做到达标排放,能满足国家环保标准和当地环保部门下达的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要求。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中的预测结果表明:本项目投产后,在正常运行状况下,对局地环境的影响较小,符合环境容量的要求,环保是达标的。
综上所述,本项目的建设是属于是环保型建设项目。
1.6节能本项目采取的节能措施有:1、采用先进的处理工艺。
2、设备选用低能耗、高效、节能型的先进设备。
3、对余热进行合理应用。
4、散热设备及管道均采用保温方式。
1.7劳动安全卫生本项目在设计中,严格贯彻“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采用先进成熟的工艺流程,设备选型安全可靠,工艺配置畅通合理,从根本上减少和消除了危害人体健康的不安全因素。
设计过程中认真落实环境保护“三同时”要求,针对工程中影响公共环境和人身健康的地方,都采取了严格防范措施,投产后能完全符合劳动安全卫生的要求。
拆解设备作业产生的噪音很小,能够满足环保部门对操作岗位噪声标准的要求。
本工程对产生高噪声的主要设备采取安装隔振机座和消音器等降噪措施,同时对空压机房值班室采取了隔声措施,噪声控制满足《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的要求。
在拆解和熔炼过程中产生的烟尘都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冶炼过程在密闭的熔炼炉中进行,熔炼炉负压操作,有效避免了烟气外逸;生产过程中产出的粉尘经收尘系统,有效防止了灰尘的弥散;同时在产生粉尘的操作环境设通风装置,防止了灰尘的扩散。
彻底解决了粉尘对操作人员的危害。
在防腐方面,对于气相腐蚀部位采用防腐涂料进行防护,对于液相腐蚀部位铺设耐酸瓷砖(板) 。
在场地布置方面,物料运输线集中、短捷,生产线不交叉,操作人员有足够的安全工作空间。
在道路设计方面,充分考虑消防安全的要求,建筑物构筑物之间的距离以及道路宽度均严格遵照安全规范要求设计。
在建筑设计安全方面,本工程所有建筑物和构筑物按7 度地震烈度设防,建(构) 筑物防火设计严格按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进行,高层建筑物按规范设计安全操作平台及防护栏。
防雷设施等均按规范设计,在所有高大的建(构) 筑物设有防雷击保护装置。
生活饮用水水质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总之,通过实施上述措施,本项目完全符合国家劳动安全卫生的要求,能充分保障职工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
1.8消防设施按照国家颁发的《城市消防规划建筑管理的规定》,在加工园区内设一个消防站,配置必要的消防人员和消防设备;园区内完善消防供水管网,合理布局,各企业内部具备消防能力;本项目消防用水取自生产调节水池,设2 台100D16×5 型多级消防水泵,压力可满足高压消防给水要求。
厂区生产消防给水管道呈环状布置,在给水管道上配备了地下式消火栓。
按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J140-90) 要求,配置了建筑灭火器。
建筑物按照《建筑物灭火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 的要求设置消防用水及干粉灭火器。
本项目总平面布置中各建筑物防火间距,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