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司马光》教学设计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司马光》教学设计

统编版三年级上册《司马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司、跌、皆”等五个生字,会写“司、登”等七个生字。

2.能正确跟读课文,注意词句间的停顿,并能背诵课文。

3.借助注释和插图等资源了解课文大意,并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

4.通过朗读和比较,能初步感受小古文的特点,简单说出文言文和现代文的区别。

【教学重点】
能正确跟读课文,注意词句间的停顿,并能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借助注释和插图等资源了解课文大意,并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

【教学过程)
板块一触发旧知引新课
(一)回顾课内人物,揭题
1.忆一忆:同学们,一年级时咱们认识了中国历史上不少聪明可爱的小朋友。

四岁让梨的是?称象的又是谁?谁七岁时作了《咏鹅》一诗?
2.写一写:今天,我们又要认识古代的一位小朋友,谁来喊喊他的名字?
相机学写生字“司”。

(二)关注人物姓名,质疑
1.问一问:那你知道司马光姓什么?名什么吗?
我们曾学过《姓氏歌》,知道中国姓氏有很多,不仅有单姓,还有复姓,“司马”就是一个复姓。

2.读一读:齐读课题
板块二初读课文带识字
(一)自主朗读,自主认字
这篇课文写了司马光的什么事呢?请同学们带着问题,自由朗
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二)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这篇课文共30个字,谁愿意尝试着读一读?
1.读准字词:课文有些难读,不过没关系,我们可以先读准这
些生字词。

出示:戏于庭登瓮水迸皆弃去足跌持石
2.读准停顿:读课文光把字音读正确还不够,还要读好词句间
的停顿。

听老师读。

(三)比较发现,初识古文
读着这篇课文,你有什么发现?
板块三理解字词知文意
(一)读懂故事
这篇小古文到底在讲什么故事呢?再去读读小古文,借助注释
想一想。

(二)合作学习
司马光为什么会砸瓮?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借助注释,看看插图,试着说一说每句话的意思。

(三)交流分享
1.指名读句释义: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它的意思吗?
2.整体感知发现:古文中出现了哪些人物呢?请同学们默读古文,圈一圈。

(1)仔细观察,你有什么发现?
(2)小结:同样的字在文中也有不同的意思。

看来,读文言文一
定要联系上下文,边读边想,才能读明白。

板块四熟读成诵讲故事
1.练讲故事会展示:现在你能自己讲一讲司马光破瓮的故事吗?先和同桌练一练。

2.感知形象来夸赞:你觉得司马光是个怎样的孩子?
出示:众闻之,赞曰:“光( )也! "
3.熟读成诵能达标:让我们再一起来读读这篇小古文,将智勇双全的司马光记在心里。

板块五归纳总结写生字
(一)再现生字练书写
1.复习巩固读准音:大家已将智勇双全的司马光记心里了,文中的生字也一定还记得,
谁来读?
2.形义结合写好字
(二)课堂总结加拓展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司马光》这篇小古文,知道小古文的学习方法有一借助注释和图、猜想意思、联系前后。

课后,同学们也可以用上这些方法去读读其他小古文。

板书设计:
司马光
借助注释、图
小古文猜想意思
联系前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