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两面针主要含有生物碱、木脂素、黄酮类、无机元素等成分,具有镇痛、抗炎、抗菌、抗肿瘤等作用,有广泛的药用价值,现对其生药学特征、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等方面的研究工作进行综述,以利于两面针的进一步开发利用。
关键字:两面针、药理作用、化学成分、临床应用1生物学特性两面针又名入地金牛,别名有:双面针、黄根、叶下穿珠、猫公刺、上山虎、花椒刺、等,为芸香科植物两面针Zanthoxylum nitidum (Roxb. )DC的干燥根。
两面针为常绿木质藤本,高1~2 m,幼枝,叶轴背面和小叶两面中脉上都有钩状皮刺,叶奇数羽状复叶互生,卵形或卵状长圆形,先端钝或短尾状,近全缘或有疏离的圆锯齿,无毛,革质而有光泽。
伞房状圆锥花序,腋生。
蓇葖果其成熟时紫红色,有粗大腺点。
种子卵圆形,黑色光亮,花期3~4月,果期9~10月。
[1]2化学成分两面针的化学成分较复杂,其茎皮、根和根皮中均含有生物碱类、无机元素、木质素类。
两面针中主要成分为生物碱类成分,含量约占0.7%。
两面针分布广泛,药理作用显著。
因此,20世纪70年代就有人开始对其化学成分进行研究,先后分得生物碱类、木质素类、黄酮类、甾醇类等化合物。
2.1 生物碱生物碱类化合物是两面针中最主要的化学成分之一,其研究已有很多。
日本学者石井水[2]分离得到光叶花椒碱(nitidine),光叶花椒酮碱(oxynitidine),6-甲氧基,氧化白屈菜红碱(oxychelerythrine),去N甲基白屈菜红碱(desNmethylcheletythrine),白屈菜红碱(cheletythrine),阿尔洛花椒酰胺(arnottianamide),鹅掌揪碱(liriodenine),博落回醇碱(bocconoline),德卡林碱(decarine),氧化特日哈宁碱(oxyterihanine),全缘叶花椒酰胺(integriamide),异阿尔洛花椒酰胺(isoarnottianamide)王玫馨[7]分得6乙氧基白屈菜红碱(6ethoxychelerythrine),N-去甲基白屈菜红碱(Nmethylcheletythrine)α-别隐品碱(αallocryptopine),茵芋碱(skimmianine)。
陈元柱等[8]分得二氢两面针碱(dihydronitidine)。
黄治勋等[9]分得7-去甲-6-甲氧基-5,6-二氢白屈菜红碱(7demethyl6methoxy5,6dihydrochelerythrine)。
2.2 木脂素类石井水等[2]人分离得到左旋芝麻素(sesamin)、左旋丁香树脂酚(syringaresinol)、左旋细辛素(asarinin)。
2.3 黄酮类黄酮类化合物有地奥明(diosmin)和牡荆素(vitexin )[6]。
2.4 无机元素两面针根中含有 Zn,Cu,Fe,Ca,Mn,Mg等6种微量元素。
2.5 其它成分香豆精成分:马栗树皮素二甲醚 ( aesculetindimethyl ether)。
又含甾醇:β谷甾醇 (βsitosterol) [2]。
3药理作用两面针具有祛风通络、胜湿止痛、消肿解毒的功效,对于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以及平滑肌等都有显著的药理作用,其主要成分氯化两面针碱能止痛抗炎,并有抗癌等作用,两面针的药理活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对心血管的作用动物实验证明,10,15 ,20 mg/kg氯化两面针碱在60 min内给麻醉犬静脉滴注,有增加心率、心输出量和呼吸频率的作用,但对血压及肺循环和全身循环的血管阻力无明显影响。
此外,氯化两面针碱对家兔有降血压作用[4]。
3.2 钙的拮抗剂杨东丽等[3]研究表明两面针碱可能是钙调素(calmodulin,CaM)的拮抗剂,可以明显抑制 CaM依赖的环核苷酸磷酸二酯酶(CaMPDE)的活性,且其与三氟啦嗪对CaM的作用位点不同,有协同作用。
3.3 抗氧化作用两面针水煎液、乙醇浸液、乙醇加水浸液有不同程度的抗氧化作用,能抑制致炎大鼠体外全血化学发光;对由 Fe2+一半胱氨酸诱发的肝匀浆脂质过氧化有抑制作用,对碱性连苯三酚体系产生 O2,有清除作用[4]。
3.4 镇痛作用从两面针根中分离出的一种褐色油状物(N4),对实验动物均有一定的镇痛作用。
30 mg/kg腹腔注射可使小鼠扭体反应明显减少(P<0.001),兔 K+透入测痛实验表明,40 mg/kg腹腔注射,与给药前相比可显著提高痛阀[5]。
结晶-8系从两面针根提取物 N-4中分离出的,具有镇痛作用,有学者做过研究,10 mg/kg腹腔注射能明显抑制小鼠扭体反应;8~20 mg/kg明显提高兔及大鼠痛阈,200 μg/kg脑室注射亦有明显提高大鼠痛阈,预先腹腔注射外周脱羧酸抑制剂后再腹腔注射1dopa,dl5HTP或者腹腔注射多巴胺β羟化酶抑制剂 DDC后均能明显增强结晶8镇痛作用,其中以1dopa最为明显,4 mg/kg利血平能对抗结晶8镇痛作用,而东莨菪碱,毒扁豆碱,去水吗啡和氟哌啶醇并不影响结晶-8镇痛作用,研究表明结晶8镇痛作用与脑内单胺类递质有关[7]。
另有报道[6],两面针的镇痛作用可能与木脂素有关。
3.5 镇静作用两面针提取物 N4,50 mg/kg给小鼠腹腔注射,自发活动明显减少;40 mg/kg和60 mg/kg腹腔注射,与小剂量的戊巴比妥钠有协同作用。
40 mg/kg给犬腹腔注射,5 min后犬呼吸减弱、减慢,20 min后恢复正常[6]。
3.6 解痉作用于两面针中提出的一种单体结晶8于1×106~1×104 g/ml 浓度时对正常离体豚鼠回肠活动无影响,但对乙酰胆碱、普鲁卡因、氯化钡、组织胺所致肠肌收缩有明显的松弛作用;其解痉作用可能直接作用于平滑肌[6]。
3.7 抗肿瘤作用两面针根部的甲醇提取物分离得3种抗癌活性成分:两面针碱、白屈菜红碱、异花椒定碱。
两面针碱能使共价键连接的拓扑异构酶1DNA 复合物显著地稳定,作用强度甚至超过喜树碱,异花椒定碱作用很弱,但它们都能阻止 DNA的弛缓作用[7]。
动物实验表明:氯化两面针碱在剂量4 mg/kg时对小鼠白血病 P388和 L1210的生命延长率分别为109%和36%,对 Lewis肺癌和人体鼻咽癌也有作用[8]。
对小鼠艾氏腹水癌的抑制率为279%,对小鼠肝癌腹水也有效[9]。
另有报道[11],氯化两面针碱能与模板底物的 A:T碱基对起相互作用,强烈抑制肿瘤病毒的 RAN逆转录酶和小鼠胚胎 DNA多聚酶的活性。
国外研究表明氯化两面针碱为拓朴异构酶I(topoisomerase I)的功能抑制剂,可稳定小牛胸腺拓朴异构酶I 和 DNA形成的共价二元复元物,在0.15 ~0.3 μmol/l时即有效。
氯化两面针碱可抑制拓朴异构酶I介导的使 PSP64质体DNA起螺旋松开的作用,也能介导 B型 DNA的展开并与之直接结合[12]。
黄治勋等[5]人研究证明6-甲氧基5,6二氢白屈菜红碱对小鼠艾氏腹水癌的抑制率为145%,并能延长小鼠寿命。
6乙氧基白屈菜红碱对艾氏腹水癌有抗癌作用[4]。
白屈菜红碱甲醇物在体外对 KB的细胞毒作用浓度为4~5 μmol/l[10]。
3.8 抗炎作用两面针所含的香叶木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腹腔注射给药抗菌素大鼠角叉菜胶性足肿的 ED50为100 mg/kg[7]。
3.9 抗菌作用两面针的乙醇提取液(1∶1)对溶血性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强的抑菌活性[14]。
4临床应用止痛用两面针注射液每次肌注2 ml(相当于根3 g),1~2次/d,治疗各种疼痛,一般用药后5~10 min即可止痛。
两面针、七叶莲制成注射液,对各种疼痛亦有良效,尤对胆道蛔虫病、肠蛔虫病、溃疡病致的疼痛尤佳。
随机分组肛肠病术后病人430例,分别以两面针坐浴洗剂及硝矾洗剂治疗,结果两面针坐浴组消肿止痛、减少渗出物及促进伤口愈合明显优于对照组。
以20%两面针溶液,用低频直流感应电疗机离子导入,1次/d,20 min/次,10次为1个疗程,对腰肌劳损及扭、挫伤、腰椎肥大及椎间盘突出而引起的坐骨神经痛患者163例进行治疗和统计,有效率达到90%以上。
麻醉两面针制成0.5%溶液,进行局部麻醉,用于门诊小手术,输卵管结扎术、扁桃切除术等,麻醉效果稳定,无不良反应。
治溃疡病民间取其根与金豆根、石仙桃适量,水煎服,用于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
采用山豆根、两面针等多种中药制成散剂,在局部治疗口腔溃疡消除疼痛,促进愈合以及缩短疗程等各方面均收到了满意的效果。
抗癌以两面针、黄芪、露蜂房、八月札、半枝莲等,水煎服配合以毗柔比星为主的联合方案进行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
抗宫炎其它采用宫炎平片(地稔、两面针、穿破石、五指毛桃、当归等)治疗急慢性盆腔炎。
其他用两面针外用治疗跌打损伤、感冒、痄腮、痛经、口疮,均获良效。
5结语综上所述,两面针不仅在药理方面有广泛的药用价值,而且在抗癌作用更是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挖掘。
因此,两面针具有较好的开发应用前景,进一步地系统研究其有效成分、药理活性,对两面针进一步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四部[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3821.[2]石井水.台湾产两面针的成分(1)―皮部生物碱成分的研究[J].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1985(4):32.[3]王玫馨.两面针中具有抗癌活性生物碱的分离和生物碱丙的结构研究[J].药学通报,1981,16(2):114.[4]陈元柱,黄治勋,徐本杰,等.两面针植物中的新生物碱7去甲6甲氧基5,6二氢白屈菜红碱的晶体结构[J].化学学报,1989,47(11):1048.[5]黄治勋,李志和.两面针抗肿瘤有效成分的研究[J].化学学报,1980,38(6):535.[6] Hamlin RL.et al.CA.1997.87.145670z.[7] Addae Mensah.et al.CA.1990,112.48468S.[8]杨东丽,顾雄友,马涧泉,等.六种中草药有效成分对钙调素依赖环核苷酸磷酸二酯酶的作用[J].中草药,1995,25(1):582.[9]谢云峰.两面针提取物抗氧化作用[J].时珍国医国药,2000,11(1):1.[10]曾雪瑜,陈学芬,何兴全,等.两面针结晶-8的解痉和镇痛作用研究[J].药学学报,1982,17(4):253.[11]洪庚辛,曾雪瑜.两面针结晶8镇痛机理的研究[J].药学学报,1983,18(3):227.[12]胡润生.两面针根部生物碱有抗癌作用[J].国外药讯,1996,(4):34.[13]杨仓良.毒药本草[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83:431.[14]曾雪瑜,何兴全,李翠红.两面针N4的中枢神经系统作用研[J].中草药,1980,11(5):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