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生活起居护理 PPT
风内动的患者,室内光线宜稍暗。
4.对感受风寒、风湿以及阳虚,里寒证患者,室内如有 充足的阳光,患者会感到温暖、舒适、有生机。
5.特别对长期卧床的患者,床位尽量安排靠近窗户,以 得到更多的阳光,有利于患者早日恢复健康。
6.重症病房可在室内设置一盏度数较小的蓝灯,以便于 观察病情。护理人员夜间查房时,手电筒光线宜暗,应向 地面照,切勿用强光直射患者面部,一面影响睡眠。
2.严重心脏患者不宜热浴。 3.对大小便失禁患者,要及时为患者更换床单、
衣裤,以免损伤皮肤而发生褥疮。 4.要经常做好卫生宣教,不随地吐痰等。 5. 要求患者做好“四勤”,即勤沐浴、勤修剪指
甲、勤嗽口和勤换衣;
三、起居有常 动静相宜 劳逸结合
起居有常 生活要有规律性:起床、入睡、开饭、查房、服药、治疗、
中医生活起居护理
生活起居护理是对患者衣着、卫生状况、生活 习惯以及治疗环境、病房的布置和管理等方面 的护理。
生活起居护理,是指病人住院期间,由于在生活 起居方面不能自理,护理时按照医院的等级护理 制度和护理计划,分别给病人以合理的护理和照 料。
目的在于保养病人机体的元气,逐渐提高病 人自身的祛邪与修复机制,使体内外阴阳达到生 理平衡状态,得以祛病康复。
对于透诊性疾病(如麻疹、水痘等),应该禁止 通风。
(三)病室的温度和湿度要适宜
温度以18~20℃为宜。但阳虚证、寒证病人应偏高些;阴虚证、 热证病人பைடு நூலகம்略低些。
相对湿度一般保持在50~60%,但应根据气候和不同证型进行调 节。
如湿盛病人,湿度宜低;燥证病人,湿度可略高些。 阴虚者多热而偏燥,湿度宜高;阳虚病人多寒而偏湿,湿度宜
• 特级护理:实用于病情危重的病人。在以上护理的基础 上,24小时专人陪护,密切观察病情的变化。
调养方法
• “ 顺四时调阴阳,避时邪养形 神。”是中医传统生活起居护理 的概括。
• 它包括顺时调养和病室的环境控 制两个方面。
一、顺应气候变化,引导患者加强 调护,调节人体阴阳平衡
中医在生活起居护理方面十分注重气象护理,在 具体护理实践中遵循“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 基本原则,即:
动静适宜 运动健身的原则: 因人而异,运动适度 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根据病人的病情和体质状况,选择病人能够耐受的锻 炼方法,量力而行。 劳逸结合 (一)劳逸适度,有益健康 适度的劳动、运动,能促进气血流通,活跃脏腑功能; 适度的休息、睡眠,又可以保养精、气、神,恢复体力 和脑力。二者配合,则生命活动有张有弛,生生不息。 (二)劳逸太过,伤身致病 生病其于过用,劳和逸过度,均可导致脏腑精气的损 伤,削弱机体的抗病能力,导致疾病的发生。
过度安逸:但是过度安逸,既不劳动、运动,也 不劳心用脑,对身体也是不利的。这样会影响气 血的运行,使气血郁结、脏腑组织失养,产生有 关病症。
长期不参加体力劳动和运动,可导致脾、肺之气 伤耗,出现呼吸气短,言语无力、纳呆食少、浑 身乏力等症状,甚或引起褥疮。“久卧伤气”、 “久坐伤肉”。
若长期不劳心用脑,可导致心、肾、脑之气耗伤, 出现思维迟钝、反应呆滞等症状。(人体的老化, 从大脑开始。)
7.破伤风、痉症、癫狂者,室内光线应十分暗淡,还要 防止强光的刺激,用黑窗帘遮挡,以免引起抽搐和痉挛。
(五)引导患者及其家属注重个人卫生
1.对卧床不起或危重的患者,除坚持每天做好 晨晚间护理外,还要定期给以床上擦浴,洗头和 剪指甲等清洁护理。沐浴的水温,一般以42-44 度为宜,有助于清洁皮肤,促进新陈代谢。
中医对睡眠也有具体要求,一般来讲,睡觉时采 取头北脚南位与地球的磁力线相适应,入睡效果 更好,睡眠更加香甜。
睡眠要随四季的气候变化而增减衣被: 即春季不可顿减衣被,以免暴伤; 夏天炎热,不要纵意当风,更不宜在屋檐下、过
道、穿隙等处纳凉,以防“贼风”所袭;
秋天多困意,但不可久眠,久眠则神昏; 冬天严寒,不可轻出,触冒风寒。
(二)病室环境宜安静通风
安静的环境有助于病人休养,噪声的刺激 常使患者心烦意乱,尤其是对心气虚心悸 者。护理人员应尽量设法消除噪杂之声。
病室内常有各种排泄物等秽浊之气,影响 病人食欲和休息,故护理人员必须经常通 风换气,可以保持空气流通和新鲜,有利 患者呼吸、饮食和精神的改善,促进疾病 康复。
四 、是要有正确的睡眠姿势 (右侧卧,微曲双腿, 全身自然放松,一手屈肘平放,一手自然放在大 腿上。这样,心脏位置较高,有利于心脏排血, 并减轻负担,同时,由于肝脏位于右侧较低,右 侧卧可使肝脏获得较多供血,有利于促进新陈代 谢。 )
五 、是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晚饭不宜吃得过 饱,也不宜吃刺激性和兴奋性食物,“胃不和则 卧不安”。睡前宜梳头,宜用热水浴足 )
低。 湿度过高,影响蒸发,可抑制出汗,使病人感到潮湿、憋闷。 湿度过低,空气干燥,人体蒸发增加,水分丢失,可引起干渴、
咽痛、鼻衄等症状。
(四)护理环境必须整洁、光线适宜
1.急性热病患者,光线可稍暗。 2.眼病患者可用深色窗帘,避免对眼睛的刺激。 3.对受暑、热之邪侵犯的热证患者,以及肝阳上亢,肝
谢谢大家!
二、合理科学地布置护理环境 (一)合理安置病床
人感到凉爽、舒适、心静,利于养病。
对年老体弱的人来说,冬天宜早睡晚起, 夏天宜晚睡早起。安置病床应根据患者的 病证性质而定
如寒证、阳虚证者,多有畏寒恶风,宜安 置于温暖向阳的病室,使病人感到舒适; 热证、阴虚证者,多有恶热喜凉之求,可 集中于背阴凉爽病室,使病
等级护理制度:
• 一级护理:病人绝对卧床休息,各种生活护理均在床上 进行。(吃、喝、两便等活动;口腔护理、褥疮护理、 床上洗头、擦浴、换单等护理工作。)病人一览表及床 头卡均为红色。
• 二级护理:各种活动及护理须协助病人完成,病人一览 表及床头卡均为蓝色。
• 三级护理:病人生活可以自理,可自由下床活动。指导 病人完成各种活动及锻炼。
一般每天至少通风1-2次,但应该叮嘱患者穿衣 盖被,防止六淫侵袭。通风要根据气候和病证不 同而异,但切忌对流风。
天气适宜之时,早晚通风30分钟。
天气恶时,通风10分钟左右,防寒气侵袭。(可 交换90%的气体)
表虚、里寒、里虚患者虽适宜于空气清新的病室, 但冷风不宜直接吹在病人身上,以少通风为宜。
检查、沐浴及自由活动均应形成规律。 安卧有方 一 、必须保证足够的睡眠。 (8-10小时) 二 、是要注意卧床宜软硬适宜(过硬,全身肌肉不能松弛
得以休息;过软,脊柱周围韧带和椎间关节负荷过重, 会引起腰痛 ) 三、 是枕头一般离床面5~9cm为宜 (过低,可使头部血 管过分充血,醒后出现头面浮肿;过高,可使脑部血流 不畅,易造成脑血栓而引起缺血性中风。 )
春天风气当令,气候寒热多变,人体极易遭受风 寒的侵袭,不可遇天气转暖而顿减衣被,即不致 暴伤;此时要注意户外活动的时间,避免感冒。
夏季气候炎热,暑湿之气当令,要避免暑热,并 适当饮用生津止渴的饮料,避免汗多伤卫。
秋天收敛,阳气病人可以适当减少活动时间,使 阳气有所储备,抵御寒邪侵袭。
冬天严寒,病人亦早睡晚起,以保养阴精。慢性 阴虚精亏病人,借此季节以食补或药补,使阴精 有所储备,预防春夏阳亢之时对阴精的耗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