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数各类题型方法总结
,解得 k 20
1
3
综上,所求 k 的取值范围为 k 1 3
根的个数知道,部分根可求或已知。
例 7、已知函数 f (x)
3
ax
12 x
2x c
2
( 1)若 x 1 是 f ( x) 的极值点且 f (x) 的图像过原点,求 f ( x) 的极值;
( 2)若 g( x) 1 bx2 x d ,在( 1)的条件下,是否存在实数 b ,使得函数 g(x) 的图像与函 2
例 4:已知 a R,函数 f ( x) 1 x 3 a 1 x 2 ( 4a 1) x .
12
2
(Ⅰ )如果函数 g (x) f ( x) 是偶函数,求 f (x) 的极大值和极小值;
(Ⅱ )如果函数 f (x) 是 ( ,
) 上的单调函数,求 a 的取值范围.
解: f ( x) 1 x 2 (a 1)x (4a 1) . 4
(Ⅲ )当 x [1,4] 时,不等式 f ( x) g( x) 恒成立,求实数 t 的取值范围。
解:(Ⅰ) f / ( x) 3x2 2ax ∴ f / (1)
3,
a 解得
3
b1a
b2
(Ⅱ)由( Ⅰ)知, f (x) 在 [ 1,0] 上单调递增,在 [0,2] 上单调递减,在 [2,4] 上单调递减
(二次函数区间最值的例子) 解:(Ⅰ) f (x) x2 4ax 3a2
x 3a x a
0a1
f (x)
a
3a
a
3a
令 f ( x) 0, 得 f ( x) 的单调递增区间为( a,3a)
令 f ( x) 0, 得 f ( x) 的单调递减区间为(- , a)和( 3a,+ )
∴当 x=a 时, f ( x) = 极小值 3 a3 b; 4
导数各种题型方法总结
一、基础题型:函数的单调区间、极值、最值;不等式恒成立;
1、此类问题提倡按以下三个步骤进行解决: 第一步:令 f ' ( x) 0 得到两个根; 第二步:画两图或列表; 第三步:由图表可知; 其中 不等式恒成立问题的实质是函数的最值问题,
2、常见处理方法有三种: 第一种:分离变量求最值 ----- 用分离变量时要特别注意是否需分类讨论( >0,=0,<0) 第二种:变更主元 (即关于某字母的一次函数) ----- ( 已知谁的范围就把谁作为主元 )
x
x
而 h(x)
x
3 (0
x 3 )是增函数,则 hmax ( x)
h (3)
2, m
2
x
(2)∵ 当 m 2 时 f ( x) 在 区 间 a,b 上 都 为 “凸 函 数 ” , 则 等 价 于 当 m 2 时
g (x) x2 mx 3 0 恒成立 变更主元法 再等价于 F (m) mx x2 3 0 在 m 2 恒成立 (视为关于 m 的一次函数最值问题)
1、 当 a 0时 , f ( x) ( x 1)2 0恒成立 ,
当且仅当 x 1 时取 “ =”号, f (x)在 ( , ) 单调递增。
2、 当 a 0时 ,由 f ( x) 0, 得 x1 1, x2 a 1,且x1 x2 ,
f (x)
单调增区间: ( , 1 )a, ( 1 ,
单调增区间: ( 1a, 1 )
x3
1 x2
2x
1 bx 2
x
1 (b 1) 整理得:
2
2
2
即: x3
1 (b
1) x 2
x
1 (b 1)
0 恒有含 x
2
2
(计算难点来了: ) h(x)
x3
1 (b
1) x 2
x
2
1 的三个不等实根
1 (b 1)
0 有含 x
2
1 (b 1)
2 1 的根,
则 h( x) 必可分解为 ( x 1)(二次式 ) 0 ,故用 添项配凑法因式分解,
-2
2
F ( 2) 0 F (2) 0
ba
2x x2 3 0 2x x2 3 0 2
1x1
例 2:设函数 f ( x)
1 x 3 2ax 2 3a 2x b(0 a 1, b R) 3
( Ⅰ)求函数 f( x)的单调区间和极值;
( Ⅱ)若对任意的 x [ a 1, a 2], 不等式 f (x) a 恒成立,求 a 的取值范围 .
解:(1)由题意 f ( x) x2 (k 1)x ∵ f ( x) 在区间 ( 2, ) 上为增函数,
∴ f (x) x2 (k 1) x 0在区间 (2, ) 上恒成立 (分离变量法)
即 k 1 x 恒成立,又 x 2 , ∴ k 1 2 ,故 k 1 ∴ k 的取值范围为 k 1
(2)设 h( x)
例 1:设函数 y f ( x) 在区间 D 上的导数为 f (x) , f ( x) 在区间 D 上的导数为 g( x) ,若在区
间 D 上, g ( x) 0恒成立,则称函数 y f (x) 在区间 D 上为 “凸函数 ”,已知实数 m 是常数,
4
3
2
f (x) x mx 3x
12 6 2
( 1)若 y f ( x) 在区间 0,3 上为 “凸函数 ”,求 m 的取值范围;
递增
极大值
递减
可知: f ( x) 的极大值为 f ( 2 3) 4 3 ,
极小值
递增
f (x) 的极小值为 f (2 3)
4 3.
(Ⅱ )∵函数 f (x) 是 ( ,
) 上的单调函数,
∴ f (x) 则
12 x
4 (a
( a 1) x (4a 1) 0 , 在给定区间 R 上恒成立 判别式法
1)2
又 f ( 1) 4, f (0) 0, f (2) 4, f (4) 16
∴ f (x) 的值域是 [ 4,16]
(Ⅲ)令 h( x) f (x) g ( x)
t x2 (t 1)x 3 x [1,4] 2
思路 1:要使 f ( x) g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x) 恒成立,只需 h( x) 0 ,即 t (x2 2x) 2x 6 分离变量
系;
第三步:解不等式(组)即可;
例 6、已知函数 f (x) 1 x3 (k 1) x 2 , g(x) 1 kx ,且 f (x) 在区间 (2, ) 上为增函数.
3
2
3
( 1) 求实数 k 的取值范围;
( 2) 若函数 f (x) 与 g( x) 的图象有三个不同的交点,求实数 k 的取值范围.
数 f ( x) 的图像恒有含 x 1 的三个不同交点?若存在,求出实数 b 的取值范围;否则说明理
由。 高 1 考 1 资 1 源 2 网 解:(1)∵ f ( x) 的图像过原点,则 f (0) 0 c 0
f ( x) 3ax2 x 2 ,
又∵ x 1 是 f ( x) 的极值点,则 f ( 1) 3a 1 2 0 a 1
( 2)若对满足 m 2 的任何一个实数 m ,函数 f ( x) 在区间 a, b 上都为 “凸函数 ”,求 b a 的
最大值 .
解 :由函数 f ( x)
x4
mx3
3x2 得 f (x)
x3
mx 2 3x
12 6 2
32
g( x) x2 mx 3
( 1) y f ( x) 在区间 0,3 上为 “凸函数 ”, 则 g ( x) x2 mx 3 0 在区间 [0,3]上恒成立
-1
a-1
(II )当 f (x)在 [0,1]上单调递增 , 则 0 , 1是上述增区间的
子集:
1、 a 0 时, f ( x)在 ( , ) 单调递增 符合题意
2、 0,1 a 1, , a 1 0 综上, a 的取值范围是 [0,1]。
a1
三、题型二:根的个数问题 题 1 函数 f(x)与 g(x)(或与 x 轴)的交点 ====== 即方程根的个数问题 解题步骤 第一步: 画出两个图像即 “穿线图 ”(即解导数不等式) 和 “趋势图 ”即三次函数的大致趋势 “是 先增后减再增 ”还是 “先减后增再减 ”; 第二步: 由趋势图结合交点个数或根的个数写不等式 (组);主要看极大值和极小值与 0 的关
解法一:从 二次函数的区间最值 入手:等价于 gmax (x) 0
g(0) 0 g(3) 0
30 m2
9 3m 3 0
解法二: 分离变量法:
∵ 当 x 0 时 , g( x) x2 mx 3 3 0 恒成立 ,
当 0 x 3 时 , g( x) x2 mx 3 0恒成立
等价于 m x2 3 x 3 的最大值( 0 x 3 )恒成立,
f (x) 3x2 x 2 (3 x 2)( x 1) 0
f (x)
3
2
22
f极大值 (x) f ( 1)
f 极小值 ( x ) f ( )
2
3
7
-1
2
3
( 2)设函数 g (x) 的图像与函数 f (x) 的图像恒存在含 x 1 的三个不同交点,
等价于 f (x) g( x) 有含 x 1 的三个根,即: f ( 1) g ( 1) d
思路 2:二次函数区间最值
二、题型一: 已知函数在某个区间上的单调性求参数的范围 解法 1: 转化为 f ' ( x) 0或 f ' ( x) 0 在给定区间上恒成立, 回归基础题型 解法 2:利用子区间(即子集思想) ;首先求出函数的单调增或减区间,然后让所给区间是求 的增或减区间的子集; 做题时一定要看清楚 “在( m,n)上是减函数 ”与“函数的单调减区间是( a,b) ”,要弄清楚两 句话的区别:前者是后者的子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