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查房
时间:2014年08月06日星期三
地点;内分泌科室
主持人QQQ老师
参加人员:QQQQ
主题:《糖尿病》
教学内容:采集病史,及体格检查,了解糖尿病。
1QQQ汇报病史:患者,女,45岁,汉族,住院号QQQQ
主诉:多尿、多饮、消瘦伴视力下降3月余。
现病史:患者于3月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多尿,多饮、多食、伴有消瘦,每日饮水量明
显增多约5瓶矿泉水,每日4餐饭量增多,---,夜尿增多,3次/晚,乏力,手脚麻木,巩膜黄染,消瘦,体重下降1.5kg,当时无排尿困难、尿频、尿痛,无神志不清、恶心呕吐,无脾气急躁,查空腹血糖12.7mmol/l,门诊诊断“糖尿病”,未监测血糖,未予以治疗,门诊拟以“2型糖尿病”收住院。
病程中患者胸闷、心悸,无头晕、头痛,无乏力、倦怠,胃纳无减退。
既往史:否认糖尿病、肝炎、肺结核病史,否认外伤、输血史。
无药物过敏。
无食物过敏史。
预防接种史不详。
个人史:个人史:出生并长于原籍,居住及生活环境良好。
十年饮白酒,每日一公斤,3
月前已戒,2年前吸烟,每日两包、无吸毒等不良嗜好。
否认到过传染病、地方病流行地区。
否认有工业毒物、粉尘、放射性物质接触史。
否认婚外性行为。
否认患过下疳、淋病、梅毒等。
家族史:否认家族性遗传性疾患史,无家族内传染病史。
体格检查:实习生操作:
一般情况体温37℃,心率90/min,呼吸18/min,血压110/70mmHg,身高162cm,体重68kg。
发育正常,营养良好,平卧位,表情安静,神志清晰,应答切题,检查合作。
皮肤色泽正常,弹性好,无皮疹、色素沉着、肝掌、血管蛛、黄染、紫癜。
淋巴结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
头部
头颅:无畸形、压痛,发黑有光泽,分布均匀,无外伤、疤痕、疮疖。
眼部:大小正常,眉毛无脱落,睫毛无倒生,两眼具无浮肿,眼球无突出,运动自如,结膜无充血水肿,巩膜黄染,角膜透明,双瞳孔同大等圆,两侧对光反应良好。
耳部:耳郭无畸形,外耳道无溢脓、出血,乳突无压痛,听力正常。
鼻部:无鼻翼动,无鼻阻塞、流涕,鼻中隔无偏曲,嗅觉正常,各鼻窦无压痛。
口腔:呼气无臭味,口唇无发绀及疱疹,缺齿、牙齿稀疏,无龋病,齿龈无肿胀、出血、溢脓。
舌苔白腻,乱质淡红,舌无震颤,伸舌居中。
口腔粘膜无出血及溃疡。
扁桃体不肿大,无脓性分泌物。
咽后壁无充血。
咽反射正常,悬雍垂居中。
颈部对称,柔软,无结节,无触痛,未闻及血管杂音,颈静脉无怒张,未见异常动脉搏动,甲状腺不肿大。
胸部胸廓形状正常,双侧对称,肋间平坦,运动正常,肋弓角约90°,胸壁无肿块及扩张血管。
双乳对称,未见异常。
肺脏视诊:无胸式呼吸,节律及深浅正常,呼吸运动双侧对称。
触诊:语音震颤两侧相等,无摩擦感。
叩诊:反响正常,肺下界在肩胛下角线第10肋间,呼吸移动度4cm 。
听诊:呼吸音及语音传导双侧对称,出现支气管哮鸣音。
心脏视诊:未见心尖搏动,心前区无膨隆。
触诊:心尖搏动在第5肋间、锁骨中线内侧1cm处最强,无抬举性搏动、震颤及摩擦感。
叩诊:左、右心界正常,如右表。
锁骨中线距前正中线9cm。
右(cm)肋间左(cm)
2.0 Ⅱ 2.5
2.0 Ⅲ 4.0
3.0 Ⅳ 6.5
Ⅴ 8.5
听诊:心率90/min,律齐,各瓣音区心音正常,P2>A2,未闻及杂音,无心包摩擦音。
腹部视诊:腹式呼吸,全腹部膨隆,腹壁对称,无静脉曲张及蠕动波,脐部平坦。
触诊:肝浊音上界锁骨中线第5肋间,上下全长11cm,肝肋缘下未触及。
叩诊:肝脾区均无叩击痛,无过度回响及移动性浊音。
听诊:肠蠕动3~4/min,胃区无振水声,肝脾区无摩擦音,未闻及血管杂音。
外阴及肛门外阴发育正常,无红肿,溃疡及异常分泌物。
肛门未见裂创、瘘管、皮疹、无外痔。
脊柱及四肢脊柱无畸形、压痛及叩击痛;肋脊角无压痛及叩击痛;四肢无畸形、杵状指趾、外伤、骨折、静脉曲张;手脚麻木,肌张力及肌力正常;关节无红肿、畸形及运动障碍;甲床无微血管搏动;股动脉及肱动脉无枪击音;桡动脉搏动正常,血管硬度无特殊,足背动脉搏动:足背动脉经过踝关节前方,行走于第1、2跖骨之间,在跖骨基底部易于扪及其搏动。
神经系四肢运动及感觉良好。
二头肌腱反射、腹壁反射、膝腱反射、膝腱反射均可引出,两侧对称;巴彬斯奇征及克尼格征阴性。
辅助检查:空腹血糖12.7mmol/l,餐后血糖20.1mmol/l。
OGTT:暂缺
HbA1C: >22.53
肝肾功能:谷氨酰转肽酶升高(84)
尿糖、尿酮、尿蛋白:正常
心电图:窦性心律,下壁T波轻度改变
眼底照相:未见糖尿病眼底病变
诊断:2型糖尿病
目前治疗;1、健康教育
2、饮食控制、运动
3、胰岛素治疗
4、血糖监测
5、进一步予以OGTT及胰岛素释放实验了解血糖及胰岛细胞功能。
2.关于糖尿病讨论:
1)首先明确糖尿病的定义及诊断标准: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
疾病。
高血糖则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损,或两者兼有引起。
糖尿病时长期存在的高血糖,导致各种组织,特别是眼、肾、心脏、血管、神经的慢性损害、功能障碍。
诊断标准:空腹血糖大于或等于7.0毫摩尔/升,和/或餐后两小时血糖大于或等于11.1毫摩尔/升即可确诊。
1.多饮、多尿、多食和消瘦
严重高血糖时出现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多见于1型糖尿病。
发生酮症或酮症酸
中毒时“三多一少”症状更为明显。
2.疲乏无力,肥胖
多见于2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发病前常有肥胖,若得不到及时诊断,体重会逐渐下降。
3)检查:
1.血糖
2.尿糖
3.尿酮体
4.糖基化血红蛋白(HbA1c)
5.糖化血清蛋白
6.血清胰岛素和C肽水平
7.血脂
8.免疫指标
9.尿白蛋白排泄量,放免或酶联方法
4)诊断:糖尿病的诊断一般不难,空腹血糖大于或等于7.0毫摩尔/升,和/或餐后两小时血糖大于或等于11.1毫摩尔/升即可确诊。
5)糖尿病分型:
1.1型糖尿病
发病年龄轻,大多<30岁,起病突然,多饮多尿多食消瘦症状明显,血糖水平高,不少患者以酮症酸中毒为首发症状,血清胰岛素和C肽水平低下,ICA、IAA或GAD抗体可呈阳性。
单用口服药无效,需用胰岛素治疗。
2.2型糖尿病
常见于中老年人,肥胖者发病率高,常可伴有高血压,血脂异常、动脉硬化等疾病。
起病隐袭,早期无任何症状,或仅有轻度乏力、口渴,血糖增高不明显者需做糖耐量试验才能确诊。
血清胰岛素水平早期正常或增高,晚期低下。
3、特殊类型糖尿病
4、妊娠糖尿病
6)药物治疗:
1.口服药物治疗
(1)磺脲类药物
(2)双胍类降糖药
(3)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4)胰岛素增敏剂
(5)格列奈类胰岛素促分泌剂
2.胰岛素治疗
胰岛素制剂有动物胰岛素、人胰岛素和胰岛素类似物。
根据作用时间分为短效、中效和长效胰岛素,并已制成混合制剂,如诺和灵30R,优泌林70/30。
(1)1型糖尿病需要用胰岛素治疗。
非强化治疗者每天注射2~3次,强化治疗者每日注射3~4次,或用胰岛素泵治疗。
需经常调整剂量。
(2)2型糖尿病口服降糖药失效者先采用联合治疗方式,方法为原用口服降糖药剂量不变,睡前晚10∶00注射中效胰岛素或长效胰岛素类似物,一般每隔3天调整1次,目的为空腹血糖降到4.9~8.0毫摩尔/升,无效者停用口服降糖药,改为每天注射2次胰岛素。
胰岛素治疗的最大不良反应为低血糖。
胰岛素的适应症: 1.T1DM
2.各种严重的糖尿病急性或慢性并发症
3.手术,妊娠和分娩
4.新发病且与T1DM鉴别困难的消瘦糖尿病患者
5.新诊断的T2DM伴有明显高血糖;或在糖尿病病程中无明显诱因出现体重显著下降者
6、T2DMβ细胞功能明显减退者
7.某些特殊类型糖尿病。
7)酮症酸中毒的救治:
1.补液
2胰岛素治疗
3.纠正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
4.处理诱发病和预防并发症:休克,严重感染,心力衰竭,心律失常肾衰竭,脑水肿,
5.护理
8)糖尿病的并发症:
1、急性并发症是指糖尿病急性代谢紊乱,包括1.糖尿病酮症酸中毒、2.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以及在糖尿病降糖治疗过程中出现的3.乳酸性酸中毒及4.低血糖昏迷,5.糖尿病合并感染。
2、糖尿病的慢性发作并发症:小血管病变:肾血管,眼底血管
大血管病变:脑血管,心血管
神经病变:感觉神经,运动神经,自主神经
总结:
1、糖尿病诊断标准
2、糖尿病分型重点T1DM和T2DM
3、糖尿病并发症
4、胰岛素治疗适应症
5、酮症酸中毒治疗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