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移性结直肠癌的治疗
DNA拓扑酶抑制剂的抗癌机制,并非由于 抑制该酶的催化活性,而是通过阻断酶与DNA反 应的最后一步。也即在药物作用下,TopoⅠ或 TopoⅡ在切开单链或双链后,酶蛋白与末端 DNA形成一种具有破坏性的易解离复合物 。 该 反应是可逆的,除去药物,易解离复合物会恢复
原状。但若此时加入强的蛋白变性物质,例如十 二烷基磺酸钠(SDS),就会使DNA断裂
PD
3(4.4%)
8(7.4%)
2(18.2%) 13(7.0%)
NA
1(1.5%)
3(2.8%)
1(9.1%)
5(2.6%)
张力等 中华肿瘤杂志 2003,第六期
CPT-11治疗CRC中国经验 (初治)
初治 开普拓 DGM
病人 n=15
n=38
Mayo n=2 总数n=55
CR+PR 5(33.3%) 11(28.9%) 1(50.03%) 17(30.9%)
治疗对策
结直肠癌肝转移仅20%~25%适宜行手术切 除,获得20%~40%的5年生存率,手术死 亡率低于5%。
对于肝广泛转移不能手术切除的病人,常选择 全身化疗 冷冻消融 射频消融 酒精注射 放疗 动脉栓塞化疗 HIFU治疗 放射性粒子内照射等治疗方法
当前大肠癌化疗进展的情况
改变给药方法和途径 时辰疗法 静推与静滴 用生物调节剂来提高5-FU的疗效(左旋咪唑、亚叶酸钙、西
NA 1(1.9%) 1(1.4%) 1(11.1%) 3(2.3%)
中华肿瘤杂志 2003,第六期
不同方案的疗效比较
作者 Saltz
(2000)
Douillard
(2000) 中国协作组 (2003)
N9741: 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 IFL 组和FOLFOX4组有几个重要的不同点:
• 5-FU给药方式 ( IFL组是推注, FOLFOX4组是静滴) • 二线治疗可能提高了总体生存时间
— FOLFOX4中60%的患者接受了含有伊立替康的二线治疗 — IFL中24%的患者接受了含有伊立替康的二线治疗 • 终止治疗的原因 —FOLFOX4中58% 的患者终止治疗原因并非肿瘤进展,而IFL 只有33%
静滴5-FU (n=217)
62
推注5-FU (n=216)
56.8
P 0.067
无进展生存时间
27.6
22
0.0012
(中位)(周)
缓解率(中位)
32.6
14.4
0.0004
(%)
3-4级中性粒细胞
5.9
减少(%)
22.3
0.0052
T1/2(h)3-4级腹泻
8.9
(%)
3-4级粘膜炎(%)
5.9
Goldberg et al. J Clin Oncol. 2004;22:23-30.
随 N=264 机 N=267 分
N=264
组
N9741: 方案
IFL:伊立替康 + 推注 5-FU/LV 伊立替康: 125 mg/m2/wk IV x 4 wk, q6wk 5-FU: 500 mg/m2/wk IV推注 x 4 wk, q6wk LV: 20 mg/m2/wk IV推注 x 4 wk, q6wk
FOLFOX4:奥沙利铂 + 静滴 5-FU/LV 奥沙利铂: 85 mg/m2 IV D 1, q2wk 5-FU推注: 400 mg/m2 IV推注 D 1, 2, q2wk LV: 200 mg/m2 IV推注 D 1, 2, q2wk 5-FU 静滴: 600 mg/m2 22-h CI D 1, 2, q2wk
IROX:伊立替康 + 奥沙利铂 伊立替康: 200 mg/m2 IV, q3wk IV, q3wk 奥沙利铂: 85 mg/m2 IV, q3wk IV, q3wk
在最初的方案中包括奥沙利铂 +推注 5-FU/LV在内的 4 个其他的治疗组由于各种各 样的原因而终止了,包括毒性太大等。
Goldberg et al. J Clin Oncol. 2004;22:23-30.
CPT-11 发展历史
1966 : 发现喜树碱类药物 1970-72 : I 其临床研究 1985 :发现作用机制
DNA拓扑异构酶I抑制剂
开发喜树碱类药物
Camptotheca acuminata
CPT-11 /Topotecan
Campto® : CPT-11
Irinotecan (CPT-11) 半合成喜树碱类 药物
一年生存率93% 2年生存率62% 2年无进展生存率15.7%
• 1957
• 1982 • 1990
• 1992 -93
• 1993 -95
• 1994 • 1995
大肠癌化学治疗的历史
• 5FU: 首 次 临 床 研 究 报 道 (C. HEIDELBERGER)
• 5FU + CF: 首次报道用于姑息治疗 • 5FU + LEV辅助化疗治疗 Dukes C (C.
24%的IFL患者接受了二线伊立替康治疗,这种区别可 能对总生存率有影响。
— Grothey et al:有效的细胞毒性药物明显提高了生存 率
Goldberg et al. J Clin Oncol.2004;22:23-30. Grothey et al. J Clin Oncol. 2004;22:1209-1214.
咪替丁、氨甲喋呤、干扰素等) 改变氟嘧啶分子结构来提高肿瘤细胞内药物浓度
脱氧氟尿苷(DFUR) 卡培他滨(希罗达) 非氟嘧啶类新药的研制 奥沙利铂、伊立替康(开普拓) 联合化疗方案探索
5-FU的用药: 静滴 vs 推注
• 6个随机分组研究的Meta分析 (N=1219)
缓解率
生存时间(中位)
推注 (n=612)
• 在体内迅速转变为活性代谢产物: SN-38
• 开普拓是喜树碱类新型抗肿瘤药物,是 拓扑异构酶I的抑制剂,可使拓扑异构酶 I失活,引起DNA单链断裂,阻碍DNA复制 RNA合成,最终抑制细胞分裂。
无论是欧洲还是美国,在大规模Ⅲ期 临床研究中,证实在晚期大肠癌一线治疗 中,Iri联合5Fu/FA的方案在延长患者生
转移性结直肠癌的治疗
流行病学
全球结直肠癌发病率平均年递增2%,在欧 美国家其死亡率仍居癌症死亡的第2位。 上海发病率年递增4.2%,比全球平均递增 速度还高一倍多。 中国癌症信息库,97年上海资料:男性 37.2%,女性35.3%,占肿瘤发生的第四位。
结直肠癌肝转移
肝转移是结直肠癌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 同时性肝转移约为15%~25%,异时性肝 转移约为20%。约50%的结直肠癌最终 发生肝转移。 不经治疗的肝转移癌中位 生存时间约为9个月。
19.5
17.4
(P=0.001 vs IFL) (P=0.004 vs IFL)
60%的 FOLFOX4 患者接受了二线伊立替康; 24% 的 IFL患者接受了二线奥沙利铂。 研究者指出“二线化疗可能对总生存率的贡献”
Goldberg et al.J Clin Oncol. 2004;22:23-30.
CAMPTO CAMPTOSAR
结直肠癌
正在申请:Gastric cancer胃癌
正在研究:Stage II & III colon cancer 辅助化疗;肺癌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Chin J New Drugs Clin Rem) , 2003 年8 月,22 (8) :507.
2003年芝加哥ASCO会议上报告Iri5Fu-LV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 33例
复治 开普拓 病人 n=53
DGM n=69
Mayo n=9 总数 n=131
CR+PR 14(26.4%) 24(34.8%) 2(22.2%) 40(30.5%)
NC 35(66.0%) 36(52.2%) 5(55.6%) 76(58.0%)
PD 3(5.7%) 8(11.6%) 1(11.1%) 12(9.2%)
•Goldberg et al. J Clin Oncol. 2004;22:23-30.
N9741:结论
• FOLFOX4 (静滴)同IFL或IROX相比,显著改善了疾病 进展时间, 缓解率和总体生存时间
• FOLFOX4的血液毒性和神经毒性更大,而IFL的胃肠道 毒性更大
• 在评估这些研究资料时必须考虑到的几个问题 • 60% 的 FOLFOX4 患者接受了二线伊立替康治疗,而
滴注 (n=607)
推注 (n=612)
滴注 (n=607)
5-FU静滴 明显提高缓解率和中位生存时间
Meta-analysis Group in Cancer. J Clin Oncol. 1998;16:301-308
De Gramont 研究:5-FU/LV静滴 vs 推注
中位生存时间(周)
复治n=163 53
283.7 2.2 6.6 69 150 2.9 5.8 9 143.9 4.1 4.1
初治n=74 15
250.0 2.1 6.3 38 149.7 2.5 5.0 2 NA 2.0 2.0
总数n=237 68
277.2 2.2 6.6 107 150.1 2.7 5.4 11 143.9 3.7 3.7
22.3
0.039
38.7
0.0001
同推注相比,5-FU静滴的疗效更高,毒性更低
de Gramont et al. J Clin Oncol. J Clin Oncol. 1997;15:808 1997;15:808-815.
NCCTG 9741 (N9741):伊立替康- 和 奥沙利铂-为基础的方案
存期和提高生活质量上具有优势。 Iri-5Fu/FA一线治疗晚期大肠癌获欧 盟批准,同时也获得美国FDA的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