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广东省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

广东省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

广东省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25题;共89分)1. (4分) (2014高一下·淄博期末) 如图为天气网上海某日天气预报的截图.据此完成下题.(1)当天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和移动方向是()A . 北半球,向南移B . 北半球,向北移C . 南半球,向北移D . 南半球,向南移(2)据图中所示信息,与当日最接近的节气是()A . 秋分(9月23日)B . 春分(3月21日)C . 寒露(10月8日)D . 清明(4月5日)2. (6分) (2013高一上·嘉兴期中) 读青海玉树地震参数,回答下题.时间2010年4月14日7时49分(北京时间)震中位置33.20N,96.60E(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1)青海玉树地震发生时,玉树县的地方时约是()A . 6时15分B . 5时49分C . 6时49分D . 7时49分(2)玉树发生地震之日()A . 玉树县昼短夜长B . 地球公转的速度最慢C . 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D . 玉树县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3)青海玉树地震的震源位于()A . 地壳B . 软流层C . 上地幔顶部D . 下地幔3. (6分) (2018高一上·温州期中) 读我国部分地区年太阳总量分布图(图4)和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示意图(图5),回答小题。

(1)下列地理事物或现象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能的是()A . 温泉B . 潮汐C . 火山喷发D . 可燃冰(2)拉萨年太阳辐射总量高于上海的主要原因是()A . ②弱①强B . ②强①弱C . ③强④弱D . ③弱④强(3)拉萨白天太阳辐射很强但气温不高其主要原因是()A . 太阳辐射强,但地面吸收热量少B . 地面辐射弱,大气吸收热量少C . 空气稀薄,大气吸收热量少D . 海拔高,距离下垫面热源远4. (2分) (2018高一上·浦北月考) 乌鲁木齐和深圳两地的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相比较,叙述正确的是()A . 两地的角速度和线速度都相同B . 角速度相同,线速度乌鲁木齐大于深圳C . 角速度相同,线速度乌鲁木齐小于深圳D . 两地的角速度和线速度都不相同5. (2分)到目前为止,人类对地球内部的了解主要通过()A . 地质钻探B . 研究地震波C . 地层和化石D . 实验室分析6. (2分) (2019高一上·天津月考) 下列关于二氧化碳在大气中的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地球上生物体的基本元素②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③人类和其他生物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物质④吸收地面辐射,对地面有保温作用A . ①②B . ②③C . ③④D . ②④7. (4分)“仙女木”是寒冷气候的标志植物,因此用来命名出现在北欧的寒冷事件,“新仙女木”表示末次冰期的最后一次寒冷事件。

“新仙女木”事件之后气候变暖,进入温暖的全新世。

图1是“地球50万年前至今的气温变化模拟曲线图”,图2是“地球2万年前至今的海平面模拟变化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2中①②③④表示“新仙女木”事件指()A . ①B . ②C . ③D . ④(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 气温变化与海平面变化的趋势一致B . 近7000年来气温相对保持平稳C . 近2万年来气温与海平面始终保持上升D . 50万年前至今气候呈冷暖交替变化8. (2分) (2019高一上·伊春期末)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平流层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增,对流运动显著B . 对流层集中大气质量3/4和几乎全部水汽与固体杂质C . 对流层存在一个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波D . 高层大气有利于高空飞行,与人类的关系最为密切9. (2分) (2017高三上·宁波模拟) 藏族姑娘的脸上呈紫红色,被称之为“高原红”,影响其形成的主要因素是()A . 光照B . 热量C . 水分D . 气压10. (8分) (2016高二上·徐州期末) 2016年1月15日秘鲁乌维纳斯火山再次喷发,喷出的火山灰高达3000m。

左图为“乌维纳斯火山位置图”,右图为“大气保温作用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面小小题。

(1)火山喷发期间,火山灰的漂浮方向主要是()A . 西北B . 东北C . 西南D . 东南(2)乌维纳斯火山的喷发,将导致附近地区的()A . ①增加B . ②减少C . ③增加D . ④减少(3)秘鲁附近海域的洋流性质及其流向是()A . 暖流,向北流B . 寒流,向南流C . 暖流,向南流D . 寒流,向北流(4)该洋流一定会()A . 减缓途经轮船的航速B . 提高沿岸温度和湿度C . 加快污染物净化速度D . 吸引冷、暖性鱼类汇聚11. (2分) (2020高一下·温州期中) 夜观天象,上述天体常常“眨眼睛”,其原因是()A . 太阳光照差异B . 自身发光变化C . 地球大气影响D . 距地远近不同12. (6分) (2019高三上·肥东月考) 下图所示沙漠地区年平均降水量不超过150 mm,冬季稳定积雪日数为100~160天,积雪深度可达20 cm以上,其植被覆盖率较我国其他沙漠高。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与其他沙漠相比,图示沙漠区域植被覆盖率高的主要原因是()A . 年均温低,蒸发弱B . 山地降水丰富C . 积雪融水丰富D . 高山冰雪融水丰富(2)形成该沙漠冬季稳定积雪的水汽主要来源于()A . 大西洋B . 北冰洋C . 太平洋D . 印度洋(3)该沙漠地区稳定的积雪覆盖对地理环境的主要影响是()A . 增强地面辐射,增加大气湿度B . 反射太阳辐射,提高大气温度C . 抑制风沙活动,减少初春扬尘D . 增加土壤湿度,减少地表径流13. (4分)(2018·浙江模拟) 青藏高原热岛效应理论指出青藏高原热量较同纬度、同海拔高度的其它地区高得多,甚至比赤道附近的同海拔地区也要高得多。

完成下题。

(1)青藏高原热岛效应原因解释正确的是()A . 青藏高原天气晴朗B . 青藏高原空气稀薄C . 下垫面大面积抬升D . 青藏高原距太阳近(2)青藏高原热岛效应可能会导致其与同纬度山脉相比()A . 垂直自然带数量多B . 森林的分布上界低C . 雪线海拔高D . 相同自然带海拔低14. (2分) (2017高一下·怀仁期中) 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图中③、⑤、⑦三个箭头所表示的辐射依次是()A . 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太阳辐射B . 太阳辐射、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C . 大气逆辐射、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太阳辐射D . 太阳辐射、大气逆辐射、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15. (3分) (2016高三上·如东期中) 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图中数字代表某种辐射。

金星大气层比地球更为厚重与浓密,主要为二氧化碳所构成。

其大气的受热过程与地球比较()A . 到达地面的①较少B . 被人气吸收的②较少C . 射向地面的③更多D . 返回向宇宙的④较少16. (4分) (2019高一下·衡阳月考) 读2017年4月某日亚欧大陆局部地区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四地大气的运动方向,正确的是()A . ④地吹西北风B . ③地吹西南风C . ②地气流由中心向四周流动D . ①地气流上升运动(2)图中L曲线最可能表示的天气系统及其移动方向是()A . 冷锋往西北方向移动B . 冷锋往东南方向移动C . 暖锋往东北方向移动D . 暖锋往西南方向移动17. (4分) (2020高一下·阿勒泰期末) “某季节我国东部沿海地区高空等压面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有关四地气压大小的比较,正确的是()A . ①>③B . ①<②C . ④<②D . ④>③(2)此季节()A . 我国北方地区多沙尘天气B . 我国西南地区多梅雨天气C . 东亚地区多盛行东南季风D . 我国大部分地区受冷空气影响带来降温天气18. (4分) (2016高一上·绍兴期中) 一位地理爱好者去北半球沙漠地区旅游,发现绿洲附近风向具有明显的昼夜反向的特征。

读沙漠地区绿洲示意图完成小题。

(1)夜晚M地的风向为()A . 西南风B . 东北风C . 东南风D . 西北风(2)造成该地区风向昼夜反向的原因是()A . 人类活动差异B . 降水差异C . 下垫面热力性质差异D . 高低差异19. (2分)节日里,人们常常用放气球的形式庆祝。

如果用相同的氢气球在不的纬度进行施放,上升最快的地区是()A . 极地地区B . 副极地地区C . 副热带地区D . 赤道地区20. (4分) (2020高一下·盐城期末) 读“伦敦市夏季某月近地面平均气温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甲地土地利用类型可能是()A . 商业用地B . 住宅用地C . 工业用地D . 绿化用地(2)受城郊温差影响,下列各地空气运动方向正确的是()A . a地夜晚空气上升显著B . b地高空刮偏北风C . C地白天空气下沉显著D . d地近地面刮东北风21. (4分) (2017高二下·盐城期末) 读南半球某地因热力因素而形成的高空等压面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 气温:甲地<乙地B . 气压:①<②<③C . 近地面气流:甲地流向乙地D . 天气状况:甲地阴雨,乙地晴朗(2)此时,图中④处吹()A . 西北风B . 东南风C . 偏北风D . 偏南风22. (2分)读图,当风速稳定后,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 等压线数值a<b<cB . A是地转偏向力C . 此风形成于南半球D . 该风形成于高空23. (2分) (2017高二下·南京会考) 低纬环流对全球环境的影响,合理的说法是()A . 在高低纬度与海陆间进行热量和水分的传递与交换B . 进行物质转移和能量交换,塑造地球表面的各种形态C . 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淡水更新和碳氧平衡D . 进行水热传递,是促进岩石圈物质循环的主要动力24. (2分) (2013高一上·宿迁月考) 副热带高压控制下的地区的天气特征是()A . 高温多雨B . 高温少雨C . 温和多雨D . 温和少雨25. (6分) (2020高一上·吉林期末)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若此图表示热力环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丙处气压比甲处高B . 甲处气压比乙处高C . 丙处气压比丁处高D . 甲处气温比乙处低(2)若此图代表“三圈环流”中的中纬环流图,则正确的是()A . ③气流比较湿润B . 乙处多锋面雨C . 甲是副热带高气压D . ④气流由于热力上升(3)若此图为东亚夏季风环流图,则图中所示情况是()A . 甲处是海洋,乙处是陆地B . ④气流由低纬向高纬C . ①气流较③气流湿润D . 乙处天气以晴朗为主二、解答题 (共4题;共30分)26. (5分) (2013高一上·莘县月考) 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发射升空过程中依次穿过了图中的①②③大气垂直分层.据此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 A层的直接热源是________大气温度随高度升高而________(升高或降低).(2)人类活动使大气层遭到破坏,臭氧层空洞出现在________,全球变暖出现在________层.与人类生产生活关系最为密切、天气现象复杂多变的是________层.(填序号)27. (5分) (2019高一上·拉萨期中) 读“地震波速度与地球内部构造图”,回答问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