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三章新闻稿件分析选择

第三章新闻稿件分析选择

第三章新闻稿的分析与选择
第一节分析与选择新闻稿的意义
第二节新闻价值分析
第三节社会效果分析
第四节媒介适宜性分析强迫性选择需要性选择
第一节分析与选择新闻稿的意义
一.两种选择
1.强迫性选择:是受媒体容量的有限性这种客观条件制约对稿件所进行的选择。

为了保持新闻稿与报道篇幅之间的平衡进行的选择。

2.需要性选择:新闻编辑根据新闻传播的需要进行的选择。

编辑对稿件进行判断:正确还是错误?重要还是不重要?真的还是假的?
二.分析与选择新闻稿的意义
1.有助于落实媒体的编辑方针不同媒体的新闻编辑对同一条新闻稿件的取舍往往不同
2.有助于满足受众的信息需求
3.有助于新闻稿件合乎新闻媒体的容量要求
讨论:你认为新闻媒体能提供给你什么?
应该提供给你什么?
三.选择新闻稿的方法
1 .新闻稿的来源
不请自来型:•通讯社电讯稿(媒体特约的除外)
•各阶层人士自发来稿
•各单位寄来的简报和其他宣传品
编辑部组织:•根据媒体选题,与记者形成固定的供稿关系,与通讯不固定
网络来稿:•网络来稿
2 .选稿程序:初选复选定选
3.分析与选择新闻稿的目的
1)判断稿件是否适用2)判断稿件意义的大小
3)发现稿件的潜在价值4)检查稿件有何缺陷
5)确定稿件如何利用
4.新闻稿件的选择思路
•新闻价值判断•社会效果的分析•报纸取向的把握•对稿件的真实性分析(一般在改稿前适合)真实性报纸取向社会效果新闻价值稿件
第二节新闻价值分析
新闻价值的标准5个标准:及时新意重要接近性显著
总结:新闻的及时指新闻根据一旦成立就迅速的予以报道。

(新闻内容、新闻根据)
1.及时的表现:1.事实的发生是突发性或者跃进性的
2.事实的变动是渐进的,表现为一个过程如一种风气的形成,一项活动的
深入,先进经验和先进集体的表彰等,都没有明确的终止标志,需要找出
新闻根据来。

3.事实的变动早已发生,因为种种原因,未被人发现或未予以公开
4.新闻预告:事实的变动即将发生
2.新意
新闻事件的特质:对常态的改变,受众对常态的了解。

当创新成为常态后,新意就越来弱
但在一定范围内、时间内,换一种条件,仍有新意
讨论:请大家列出你认为有新意的报道?
新意的条件
1)当创新成为常态后,新意就越来越弱
2)在一定范围内、时间内,换一种条件,仍有新意
3.重要:新闻报道的内容与受众的关注程度有社会影响的人物或权威
4.接近:地理接近心理接近
5.显著:平凡人+平凡事不是新闻
不平凡人+平凡事是新闻
平凡人+不平凡事是新闻
不平凡人+不平凡事是好新闻
需要防止的一些现象:1】让事实迁就思想2】无限上纲随意拔高
3】传播错误思想4】咄咄逼人强加于人5】高高在上夸夸其谈
6】背离符合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发展的大方向
第三节社会效果分析社会效果分析
一.是新闻编辑对新闻作品发表后可能产生的社会效果进行预见性的分析
二.社会效果分析
1.结合新闻发生的社会背景,认真分析受众心理,立足于全局看问题
2.全面辨证的眼光,防止正面报道的负面作用
3.合法、合理性分析
讨论:如何理解负面新闻和负面新闻报道?
负面新闻负面信息:信息的原始状态,本身的价值判断为负面,比如地震、塌方、贪污、暴力、色情等。

负面新闻报道:人工加工而成的新闻报道。

报道内容为负面,产生的影响也为负面。

内容非负面,但由于认识或者操作,产生事与愿违的消极影响。

三.几点注意事项
1.有严重政治错误的稿件不能用:反对四项基本原则的;反对改革开放的;为腐败辩护的等
2.明显违反现行政策的:如违反计划生育政策,有违民族宗教政策的等。

3.宣扬极端民族主义的:给人类带来了极大的灾难,这种东西是建立在一种情绪基础上的,成为社会与经济发展的障碍。

4.禁止刊载的内容:煽动,诽谤,侮辱,泄密,造谣,教唆,传播淫秽,侵犯隐私权
第四节媒介适宜性分析
一.媒介适宜性分析
1.根据媒介的受众定位与功能定位
2.根据同题报道的差异化原则
3.根据媒体的性质与容量,从把握重点与平衡的角度分析
二.还要考虑媒体的覆盖范围
1.地理上超越本报报道范围
2.不符合本报的风格或宗旨
3.其它报纸已经刊登
可用稿备用稿内参稿转交稿线索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