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
W L l ) —供给要素的收入, ( — , W l — —自用要素收入
,Y 的方程为:
2、斜率 预算线斜率为:-KY/EY=-W
Y l
W
(三)均衡原则:
Y K G0 Y*
U2
U1 U0
Y 0 L*
E
l L
要素供给曲线
工资上升,预算线斜率变大,预算线绕初始点外旋,均衡 点左移,l下降,(L-l)上升 Y K2 K1 K0 M G0 PEP
单个厂商要素需求曲线不能横向加总得到市场需求曲线。 原因:厂商需求曲线的推导都附加了一定前提。假定要素价格变动 时,其它厂商的要素使用量不变。
劳动价格下降: 所有厂商都会增加劳动使用,产品市场供给曲线右移, 产量增加,产品价格降。 导致VMP曲线移动,从而厂商要素需求曲线也变动。 劳动价格上升: 所有厂商都会减少使用量,产品市场供给曲线会左移, 产品价格升。 VMP曲线移动,要素的需求曲线跟着移动。
(1)是一种派生需求 derived demand 是产品的需求 而引起对生产要素 的需求。
消费者。是为了直接满足各 种需要(直接效用)。 要素市场上,需求来自厂 商。是为了生产和出售产品 以获得利益。 消费者对产品的直接需求 引起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
由于技术上的 原因,要素往 往不是单独发 生作用的。
U2 U1
W2
C A
W1 W0
E
B
L
0
l2 l1
l0
L0
l
0
L 0- l0 L 0- l1 L 0- l2
五、劳动供给曲线与工资率的决定
1、劳动供给线
一个劳动者的选择 问题是如何将其有限的 收 入 时间用于挣钱和休闲。 这一问题是一个一定约 束条件下的最优化问题。
更大的效用
我们假设劳动者追求的 是最大效用,收入I和休 闲R都是好的东西,那么, 一位劳动者有正常形状 的无差异曲线图。
4、工资率的变化和供给曲线
约束线完全取决 于工资率,当工资率 上升时,约束线向右 上旋转,与之相切的 无差异曲线随之变化, 最优劳动供给量也跟 着变化。每给定一个 工资率,相应有一个 最优劳动供给量,如 此,我们建立了劳动 供给量与工资率之间 的关系,即劳动供给 线。
收 入
S
Y0
0
E
W W3 W2
(2)是一种联合的需求或相互 依存的需求。任何生产都需 要多种生产要素。
一、完全竞争厂商使用要素的原则
完全竞争:要素投入价格和产品的价格都为常数。 厂商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就是利润最大化原则。 产品市场,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 要素市场,厂商使用要素的边际成本等于边际产品价
值。
1.边际要素成本 MFC
以劳动为例,效用最大化原则为MU供给=MU自用 (一)MU供给分析 1、思路:劳动供给增加导致收入增加从而效用增加
2、具体展开
U L U Y
L Y U
Y L
U l
U L
W
U Y
(二)MU自用分析
要素供给原则
U l U Y
多个厂商调整时厂商m的要素需求曲线
W P0· MP P1· MP W0 H dm
W1 o L0
I
若有n个厂商, 且每个厂商调整 后的要素需求曲 线分别为d1、 d2…dm…dn, 则市场要素需求 曲线D= d1+d2 +…dm…+dn
L
L1L2Biblioteka 四、对供给方面的概述 1、要素所有者,最大化行为和供给问题 要素的所有者可以是企业,也可以是消费者,但这里 只分析消费者的情况。 消费者是以效用最大化为目标来确定和决策其要素供 给的。 具体来说,就是把自有要素在供给和自用间分配,获 取最大效用。
即厂商使用要素的一般原则:MRP=MFC
如果MRP>MFC,增加一个要素所增加的收益>增加的
成本,利润将增加.为利润最大化,肯定会增加要素。
随着要素增加,边际产量下降而边际收益不变(或下
降),从而边际收益产品也下降,最终达到MRP=MFC。
百货商店的失窃率高好还是低好?
一天,在一家公司的经营会上,百货公司的一位高层管理人员 夸口说,他的商店已经将失窃率降低到1%。他的一女同事却摇头 说:“我认为这一失窃率太低了,我看失窃率达到2%才是最好的 。”怎么失窃率高反而比失窃率低好呢?这一回答是基于这样一种 事实:降低失窃率本身是要付出很大成本的。如果为降低失窃率而 不得不承担的成本超过了失窃率降低以后所节约下来的价值;那么 一家利润最大化的企业是不愿意降低失窃率的。 表4‐6所显示的是一家百货商店从雇用抓窃员中所获得的一 张假设的边际收益产量(MRP)表。在该例中,当该商店雇用一 名抓窃员时,此人会在每一个小时中使商店避免50美元的价值损 失。若雇用两名抓窃员则每小时能够使商店避免90美元的损失。 因此雇用第二名抓窃员的MRP就是40美元。第三名抓窃员的M RP为20美元。 MRP从40美元下降到20美元的原因并不在于新增抓窃员 比前面的更不称职;事实上,我们假设所有的抓窃员都具有同样的
6.VMP曲线
只考虑劳动一种生产要素。 VMP=P· L=产品价格P与劳动边际产量MPL的乘积。 MP
完全竞争市场中,产品价格P既定,可看作是常数。
W,P
边际收益递减,
随着要素增加,边际产
量MPL递减,边际产品 价值必将递减。 VMP曲线向右下方倾 斜。
W1 W2 W3
A B C VMP O L1 L2 L3 L
MRP TR F TR Q Q F MR MP
3.厂商使用要素的一般原则
假定厂商使用一种要素、生产
一种产品,追求最大利润π:
d dF dTR ( F ) dF dTC ( F ) dF
TR ( F ) TC ( F )
MRP MFC 0
4.边际产品价值VMP Value of Marginal Product
完全竞争的厂商,其产品需求曲线是水平的,即厂商
产量增减不影响价格变化,价格是常数,MR=P。
VMP=边际产品价值。 显然,VMP只是MRP的一个特例; 即当MR为常数时,产品价格与要素的边际产量的乘积。
5.完全竞争厂商使用要素的原则
3
C
完全竞争厂商对劳动的需求
VMP O L1 L2 L3 L
曲线:与VMP重合,向右下方倾 斜。
2.要素的需求曲线和边际产品价值曲线的 区别
3.两个潜在假定
要素的边际产品曲线不受要素价格变化的 影响(只有一种要素); 产品价格不受要素价格变化的影响(只有 一个厂商)。
三、从厂商的需求曲线到市场需求曲线
第八章 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
一、完全竞争厂商使用要素的原则 二、完全竞争厂商对要素的需求曲线
三、从厂商的需求曲线到市场的需求曲线
四、对供给方面的概述
五、劳动供给曲线和工资率的决定
六、土地的供给曲线和地租的决定 七、资本的供给曲线和利息的决定 八、洛伦斯曲线和基尼系数
引入:生产要素需求的性质
产品市场上,需求来自于
0
休闲R
2、劳动者面对的约束线
收 入
Y
0
休闲时数
l
劳动时数
16
另一方面,一位劳动者 的时间是有限的,一天 只有16小时,并且工资 率即每单位劳动时间的 价格是由市场给定的, 记为W,那么, 劳动收入=工资率W× 劳动时数L =W×(16-l) 其中,l是休闲时数。如 果这个人没有其他收入, 那么,他的选择机会由 图中直线描述。要增加 收入,就必须减少休闲, 每减少1小时休闲,收入 增加w.
增加的成本。
Marginal Factor Cost
MFC:厂商增加一单位要素的使用所
MFC
C F
2.边际收益产品MRP
Marginal Revenue Product
边际收益产品(MRP):厂商增
加一单位的要素所能增加的收益。
MRP TR F
又可被称为边际 生产力
厂商的收益取决于产量,厂商的产量又取决于生产要素, 因此
完全竞争的要素市场上,厂商只能被动接受要素价格,
厂商无法影响价格。可以把价格看成是常数。
短期:K不变,L可变。 劳动的价格:W-工资率;资本的价格:r-利息率.
dC dL d (W L r K ) dL W
MFC
L
完全竞争厂商使用要素的原则: VMP=W 边际产品价值等于该要素的市场价格。
W
0
L
5、工资变化中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为什么劳动供给线是向后弯回的呢? 工资率其实 就是休闲的价格,所以,正如我们关于典型消费者的分 析那样,当价格(工资率)变化时,会产生替代效应 和收入效应。 一方面,当工资率上升时,休闲的价格提高了, 替代效应使这个劳动者减少休闲而增加劳动和收入。 另一方面,工资率的上升也使这个劳动者更加富有了, 这使他希望有更多的休闲,这是所谓收入效应。在这 里,这两种效应符号相反,而且,随着工资率上升, 收入效应会越来强,以致工资率上升到一定程度之后, 休闲反而增加,即劳动供给量减少,我们有向后弯回 的劳动供给线。
2、要素的供给原则
效用最大化原则:作为“供给”的要素的边际 效用与“自用”的要素的边际效用相等。 MU供给=MU自用 要素供给的边际效用: ----间接效用 自用资源的边际效用: ----直接效用
U L
U Y
Y L
U l
要素的供给原则
U U (Y , l )
解方程,取最大值L=60。
二、完全竞争厂商对要素的需求曲线
1.完全竞争厂商的要素需求曲线
利润最大化原则VMP=W 劳动价格W1,厂商对其需求量 隐含条件: 产品价格、MP不受要素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