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台湾历史与文化第二章_台湾原住民

台湾历史与文化第二章_台湾原住民

赛夏族(Saisiyat) ,分布于新竹县的五指山和苗栗县属的大 东溪一带,人口约三千余人。
布农族(Bunun) ,分布于中央山脉两侧、南投、花莲、高雄、 台东诸县境内,人口约三万余人。
邹族(Tsou) ,分布于南投、嘉义和高雄县境内,人口约五千 人。 鲁凯族(Rukai) ,分布于台东、屏东、高雄等县境内,人口 约七千余人。 排湾族(Paiwan) ,分布于南部知本山之南以迄恒春两端。包 括高雄、屏东、台东县境内,人口约四万余人。
❖ 其中,高山族可分为如下九个族群。
泰雅族
泰雅族黥面
赛夏族
賽夏族竹屋
布农族
布农族打耳祭
邹族
邹族集会所
鲁凯族
鲁凯族服饰
排湾族
排湾族的石板屋
卑南族
卑南族服饰
阿美族
阿美族丰 年祭
达悟族
达悟族飞鱼祭
(
台 灣 原 住 民 高 山 族 分 佈 圖
)
泰雅族(Atayal) ,分布于台中、埔里、花莲一线以北之山区, 包括台中、南投、苗栗、新竹、桃园、台北、宜兰、花莲诸 县境内,现有人口约六万余人。
六、关于台湾原住民分类的讨论
明清时期台湾原住民的分类与命名具有以下四个特征:其一、分类者主要 是民间士人和地方官吏。明清时期,有关台湾原住民的记载散见于现存的
史(志一、)札记明、清游时纪、期奏:折汉、告民示族等文,而化这中些心文本主的义撰性述者分多类是民间士人和
地方官吏,由此推测他们应是明清时期台湾原住民的主要分类与命名者。 其二、分类的动机是为了满足猎奇心理和管理需要。民间士人之所以著书 记述台湾原住民,无外乎是为其奇特的风土人情所吸引,立志将所见所闻 记载下来,以为世人所知晓。而地方官吏对原住民作出分类可能是为了便 于管理番社和征收赋税。其三、分类的结果缺乏科学性。由于明清时期无 论民间士人,还是地方官员均毫无民族学知识,结果导致他们的分类显得 杂乱无章,随意性强,缺乏系统性,没有科学凭据。明清时期台湾原住民 的分类,除了黄叔璥在“番俗六考”中的分类与现代所采用的类别法有多 处吻合外,其余的皆无学术意涵。其四、汉民族文化中心主义思想烙印明 显。民间士人和地方官员都是以“番”字来统称台湾原住民。这表明在民 间士人和地方官员的心目中台湾原住民无异于茹毛饮血的兽类。汉民族文
拉拉
洪雅
Pazeh
Sao
Pazzehe Sao
Pazeh
Sao
拍宰海 -
Luilang Taok Pap Bab Hoanya Pazeh
Sau
as
ora uza
195 李亦园 5
噶玛兰
197 洪敏麟 0
卡瓦兰
198 土田滋 5
Kavalan
199 李壬癸 1
噶玛兰
凯达格兰
雷朗
道卡 巴 猫

布雾
拉捒
第二章
台湾原住民
台湾原住民,是指汉人移居台湾前最早抵达台湾定
居的族群,是台湾四大族群之一。
台湾原一住、民什,么属于是南台岛湾语原系住。民在人种上属马来人。
南岛语族是世界上分布最广的民族; 分布地区西起非洲 东南的马达加斯加岛,越过印度洋直抵太平洋的复活节 岛; 北起台湾,南到新西兰。
二、台湾原住民的源流
卑南族(Puyume) ,分布于台东县境内,人口约六千人。 阿美族(Amis) ,分布于花莲、台东和屏东县境内,人口约十 二万余人。 达悟族(Yami) ,分布于距台东之东四十浬的兰屿岛上,人口 约二千余人。
❖ 平埔族可分为噶玛兰族(Kavalan)、凯达格兰 族(Ketagalan)、道卡斯族(Taokas)、巴宰族 (Pazeh)、拍瀑拉族(Papora)、巴布萨族 (Babuza)、洪雅族(Hoanya)、西拉雅族 (Siraya)等八个族群。
赛夏
10族

布农 -
排弯
卑南
阿美 雅美
赛夏
8族
根自内民首化族据觉涵的先视系现认或族,野的代同历称诸下复民和史多如对杂族“来不“台性学自源具夷湾和理称。备”原文论”从近、住化,的这代“民的科记个民番的多学忆层族”笼样的,面学之统性“在来上类指。族一看“的称称定,族族,”程迄称称并应度今”,没是上为的是有所反止意汉反指映台义人映群其湾。在其体文原汉内的化住文部

Taok Vu Poa Ar Ll Pazzehe -
as
pur vos ik oa
an a
un
Luilang
Taok Vu Bab Hoanya
as
pur uza
an
Taok Vu Bab Hoanya
as
pur uza
an
Taok Pap Bab Hoanya
as
ora uza
道卡 拍 拍

瀑瀑
四、台湾原住民名称的变迁
番人(明朝)

熟番(平埔 番)
清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时期
生番(高山 番)



平埔蕃
日据初期
高山蕃
民 名

平埔族
1935年
高砂族
变 迁


平埔族
台湾光复后
高山族

原 住 民 (1994年)
五、台湾原住民种类与分布
❖ 台湾原住民约略可分为平埔族和高山族两大类。我 们还可依据语言、文化、体质等特征将高山族和平 埔族再分为若干族群。
语民(
族的 3
无源)
关流新
的有旧
百二南
岛 语 族 。
越 族 ; 一 是
: 一 是 来 台
北 两 系 说 ,
较较认
晚早为
来而台
台与湾
的南原
南岛住
说 ”( 。2 大) 陆西 及来 大说 部, 分也 台即 湾“ 学中 者国 多大 主陆 张来 之源 。
至( 少1 美绝) 及大南 部部来 分分说 台是, 湾来认 学自为 者南台 多洋湾 持群原 此岛住 观。民 点日的 。本全 、部 欧,

Tsuo Vonu -
u
m
Tsari
payowan s e n
Piyu Amis -

7族
m
a
Niita
Boun Saou
k
o
a
u
n
Tsari
Patwan s e n
Pyou Ami Yami

9族
m
a
Tsuo Bunu -
u
n
Tsari
Paiwan s e n
Piyu Ami m a
Yami
Saisett
七、台湾原住民的传统生活方式
一二三四、生社礼衣产会俗食形组信住态织仰行::渔女招冬猎性赘夏和亲婚一游族、布耕制室、与内粗部葬粝落、一长鸟饱老占制与猎首
谢谢观看
Thank you for watching
潘英认为,泰雅、邹来台最早,约在5000至6000年前分 李巴凯年陈邵2别之移前200壬则等前奇族由,往,0000癸海族,禄、大约台由多年认、群雅推布陆在湾中年前3为洪大美断农南;南前由5,雅约族,、部排半0,中0最等在最泰邹及湾岛阿至南5早,迟雅在中、泛美半40530移时,、南鲁海在岛00000居间约赛半凯来公或年年0台约在夏岛族台元大前多前5以陆湾在二移再;始年,060后南的族居次卑迁前由5年0,部入,族可台之南华0前雅移;鲁年群能湾,、中迁美入噶凯前包在;可阿经居5在台玛、;括赛能美由0兰0唐湾兰排排泰夏在、华0屿2宋,族湾湾年雅、平南5。0之雅大、、前、布埔、0间美约卑卑移到邹农等南。族在南南入3、等族方5最在、台30赛族约岛00次鲁湾0屿夏次在年0,,、 可能在距今500到1000年前,由菲律宾巴丹岛移入兰屿。
(
台 灣 原 住 民 平 埔 族 分 佈 圖
)
噶玛兰族(Kavalan),分布于宜兰、罗东、苏澳一带。 凯达格兰族(Ketagalan),分布于淡水、台北、基隆一带。 道卡斯族(Taokas),分布于苗栗、新竹一带。 巴宰海族(Pazeh),分布于丰原附近。
拍瀑拉族(Papora),分布于大甲一带。 巴布萨族(Babuza),分布于彰化附近。 和安族(Hoanya),分布于彰化、嘉义和南投一带。 西拉雅族(Siraya),分布于台南至屏东一带。
9族
Tsuo Bunu -
u
n
Paiwan
Ami Yami

6族
Tsuo Bunu -
u
n
Paiwan
Ami Yami
Saisett
7族
朱欧 蒲嫩 -
派宛
阿眉 野眉
萨衣设特 7族
Tsuo Bunu -
u
n
Rukai
Panapanayan
Pangt Yami s a h
Saisett
8族
Sede Tsou Bunu -
其随或民们最群称象次意族的的后,往。,性群族认,在往台强的称同日某不湾,自基。据种能原缺觉本时程有住乏认上代度效民科同都以上地的学和是来可指“意“外根谓称族涵自人据是相称。称主语带应”理”观言有的多想的认、任群是的记定文意体““忆的化性,他族。,等的存称称然根特“在””而本征聚以,应,没所拢偏并是台有划”概且该湾获分,全命民原得的其的名族住他族族现
化中心主义思想对台湾原住民分类与命名的影响于此可见一斑。
二日、据日时据代时以代来以,来台:湾学原术住研民究的性分类类别具有如下特征:其一, 分类者主要是学有专攻的人类学家、民族学家和考古学 家。其二,类别的依据是语言、风俗等民族文化特征。 其三,类别的结果甚为精细,学术意涵浓厚。
时 分类者 间
189 伊能嘉
q
n
Ruka Paiwan i
Sa’ar naka
相关主题